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 黄曰东
精心设计课堂习题,让学生爱上解题
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 黄曰东
学生进入高中后,自主学习逐渐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学习强度的加大,会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老师布置题目的时候,学生厌于思考,导致课堂效率降低。由此看来,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对课堂例题进行一番改造,再通过长时间的培养训练,让学生消除对数学题目的恐惧,从而对解决数学问题充满兴趣,爱上解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题目设计;解题能力;自主学习
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解题只需要知道解法,能求解答案才是数学的目的,这样导致他们用单一的思想去面对复杂的高中数学题目,逐渐会对数学题目失去兴趣,如果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甚至会丧失信心。为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应对课堂习题进行精心设计,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熟知课堂知识,掌握学生学习水平。为此,下面我对课堂习题的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
学生对题目的要求是很挑剔的,理论性、科研性的题目很难提起学生兴趣,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更加枯燥,因此我们在设计题目时一定要把提高学生兴趣和激发探索热情放在首要位置,如果落实到课堂上,老师就应该设计一些结构简单,通俗易懂,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不排斥阅读题目。
学生对于生活现象往往充满好奇心,会萌生一种探求的欲望,因此题目要接近生活并要把生活数据化,如果当学生遇到趣味题目时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自然而然会对数学的学习增加信心,对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也有所帮助。
自主学习不仅包括课前的预习,也包括平常测试题、课后习题等的反思总结,阅读本就应该是读与思考相结合的过程,如果学生可以在阅读结束后对阅读内容或者题目有较为精辟的总结概括,那么对学生做题或自主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在设计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多设计一题多解的题目,目的不是在于让学生去解题,去寻求解题方法,而是通过老师课上讲述多种方法后让学生把课上的方法自行详细地总结归纳出来,我们要培养的正是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和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解法二:图像法。因为m是方程的一个根,也就是方程的一个根,n是方程的一个根,也是方程的一个根,令,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他们的图像,如图所示,a是方程的根,即图中,b是方程的根,即图中,经过几何分析易知。在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此方法图像难度较大,作为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很有效果。
三种方法难度各不相同,教师在讲解时需耐心认真,这样学生在归纳此题解法时才能不会有所漏缺。此外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不仅仅有对题目解法的总结,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章末总结,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很多教师在讲新课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给出书中的定理或推理,然后再通过举具体例子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其实如果我们换一种引出定理的形式,给出一些例子,再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比发现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经过学生自己思考并总结出来的规律会更加印象深刻,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老师也能发现学生的思维漏洞,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解,这样有的放矢,课堂效率会得到很大提升。
例如在讲正弦定理的时候,可设置一系列的题目让学生找出规律。
题目一:在△ABC中,∠A是60°,其对应边长为43,∠B为45°,其对应边长为42,分别求出两角与对应边的比值。通过计算可知比值相等。
题目二:在RT△ABC中,∠A为60°,其对边为4,请求出各边边长,并计算各角与其对边之比。此题涉及了特殊三角形的运用,计算简单,目的明确。
题目三:通过对题目一与题目二的比较,请求解下列问题: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A,B,C,其对边分别为a,b,c,若c=2,b=6,B=120°,则a的长度是多少?
题目一让学生求得比值,题目二学生会发现角边之比规律居然是一样的,这便是一个规律,题目三即是让学生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题目三需要用到两次正弦定理,这让学生对自己发现的规律应用有进一步的认识,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把自己发现的规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最终老师只需完善定理并给出定理名称即可,这样虽然步骤增加,但是最终收获的效果却比直接给出定理更好。
解题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经的阶段,但是我们总是看到目的,忽略了解题的过程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要让学生爱上解题,这对老师对课堂习题的精心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我相信经过长期的实践努力一定可以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