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古寨乡初级中学 钱井成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江苏省淮安市古寨乡初级中学钱井成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可是在落后、偏僻的农村中学,“满堂灌”、“填鸭式”依然普遍存在。上课时老师扯着嗓子喊,学生战战兢兢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潜力的发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勇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这种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累,其实老师更累,而且教学效果甚微,老师总时抱怨学生不认真学习,怎么也教不好,觉得老师付出的太多,而学生却“不领情”。
至此,有如下几点反思:首先,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则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需要老师打破条条框框,彻底解除束缚学生的枷锁。当然,实际操作时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放弃,教师应勇于打破惰性心理,勇于改变过去,反思过去,勇于重新审视过去那些被视为“宝贵”经验的观点和做法。
其次,教师的点评要放得开,要撕毁那虚伪的人情面纱。比如,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简直就是在做秀。一个情景导入就放了十几分钟的动画,而一节课的时间只不过四十五分钟(或四十分钟),这其实是浪费时间。但是,各位老师在点评课的时候,碍于情面都不愿指出,或者即使说也是含糊其辞,或者专门捡好的说。以致到最后,上课的人真的认为自己的课上的很好,继续保持下去。这种评课其实是对同事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培养祖国栋梁的光荣使命,为了我们肩上的担子,我们也应该撕下虚伪的人情面纱,打破旧的观念,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节课,本着对同事、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而被评价的上课者,也应该摆正心态,努力做到“优不骄”、“差不怒”,真正认识到:忠言逆耳利于行。别人的评价是表扬也罢、批评也罢,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上课水平,最终服务于学生。我们不能只愿意听“美言”,而对“谏言”则耿耿于怀。公开课是上给别人看的示范课,或者说是给别人学习的模范课。我们的模范课不是“作秀课”,不能只顾玩花样。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不能演变为纯粹的表演,为了动而动。教学需要美感,不是杂耍。
第三,老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能有“我有一桶水,给学生一杯水不成问题”的想法。因为各个学科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又有许多重要的联系。一个知识渊博、提到什么都能侃侃而谈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让学生很喜欢的、敬佩的老师。笔者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有时候穿插一些历史小知识,或者发挥绘画特长。在这些时候,总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赞许、敬佩。由此笔者认识到: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多学一点东西,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第四,老师要能与学生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份,不再摆出一副授业者的“威严”,而是应该与学生和谐相处,让自己的心灵走近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心不在焉,我让她回答问题,结果她却冲头冲脑,丢下两句话:不会,我没看书。当时我非常生气,很想训斥她一番。但是,我转念一想:这个学生平时不是这样的,也许她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于是,我二话没说就让她坐下。下课后,她就主动找我,连声向我道歉,说自己今天思想不集中是因为前几天和其他学生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后来又被班主任处理,心情十分郁闷。我的宽容大度,让她很不好意思。所以,有时候老师也要“退一步”,那么一切事情就都“海阔天空了”。
第五,严于律己,做学生的楷模。俗话说得好:己不正,岂能正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身教远比言教更有力,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不但要面对群体,也要注重面向个体。我们既要注重个性发展,又要规范个体的行为,要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在教学中,我们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有个性的学生在课堂上不给面子,让老师下不了台。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切不可以简单粗暴地对待,不能以一种“师道尊严”的态度去压迫。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人心服口服,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第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不能把文化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根据成绩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要予以关注,必要的鼓励很重要。有一次上课,我特意让一个成绩很不好的学生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这个学生回答的比较好,我就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其他学生也鼓起掌来。这个从来不曾受到重视的学生,今天受到不曾有过的“礼遇”,非常兴奋。从此以后,他的学习兴趣大增,不再懒散,也愿意与同学们交往了,看到我也能高兴地叫一声“老师好!”。可以看到,我们只要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教育,耐心地面对每一个学生,那么每一个学生就都能被“雕琢”为一块“美玉”。当然,那就要看我们如何去“雕琢”,如何去剔除“美玉”的瑕疵了。
第八,赋予教育以艺术性。教师用艺术性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心灵的震撼,而心灵的震撼,会衍生出无穷的力量。这一切又会促使学生发奋读书,努力向上。反之,讲得平淡无味,则会让学生对你这门学科没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