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建设
——以全国票据交易所建设的视角

2016-04-11 09:46:29伍佳昱汪小政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交易所票据交易

伍佳昱,汪小政

(1.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2.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上海200080)

2016年,以中国人民银行加速推进全国票据交易所筹建工作为标志,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建设在稳步推进。这一举措既是针对当前票据市场操作风险爆发的积极应对,也是致力提升交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疏通信息渠道的改革举措。对于央行、商业银行及票据中介等市场参与主体而言,全国票据交易所的建成必将促成票据市场的深度改革,为全行业从监管层到从业者带来诸多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一、全国票据交易所筹建的背景

(一)当前我国发展迅速的票据市场中风险不断显现

自1995年 《票据法》颁布,我国商业银行票据承兑业务年均增幅超过15%,票据贴现年均增幅达10%以上。票据承兑占GDP的比重已由1999年年底的6.2%提高到2015年的33.1%;2015年,全国商业汇票贴现量达102.1万亿元,与GDP的比值达150.88%。

在经济发展趋缓的形势下,我国票据市场风险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民间资本票据中介机构因普遍缺少合规风控意识,道德风险、操作风险诱发的案件时常发生,扰乱了市场秩序。二是现有票据业务盈利模式较多依赖“消规模”、“同业户”模式监管套利,导致更高的信用风险。三是在票据转向网络化发展的进程中,互联网票据产品缺少组织监管和交易筛选,导致虚假信息、欺诈案件频出。四是区域分散割裂和发展不平衡,交易流动性受阻,交易风险较高。

(二)建立全国票据交易所时机成熟

近两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已爆发数起巨额票据风险案件,为票据市场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阵痛,但也为票据市场深度变革提供了契机。搭建基于信息技术的一体化交易平台,成立全国票据交易所,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已经成为金融市场改革深化中的共识。

目前,互联网票据平台的搭建与运行已达相当水平。2009年10月投产的央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已具较完备的交易功能,部分商业银行也自主开发票据系统服务于会员企业。“中国票据网”、“同城票据网”、“中国承兑汇票网”等网络平台先后出现,并提供公开报价、信息查询及研究交流功能。淘宝网、票据宝网等互联网公司发行互联网票据产品,票据网络交互平台开发设计较为成熟。上述互联网票据平台为全国票据交易所的系统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十余年的专业化发展,业界就票据市场发展路径的研究已为票据交易所的建设打下了理论基础,并培养出一批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此外,央行电票系统(ECDS)等票据交易、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印证了平台开发和维护已有足够的技术保障。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跨界发展,也将为票据业务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互联网思维。

二、全国票据交易所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我国区域票据交易中心逐步建立

2016年,在央行和银监会整顿规范票据业务的政策号召下,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也着手建设地方性有形市场。4月30日,平安旗下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自主研发的票据系统正式上线;5月20日,京津冀协同票据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由三地金融办批发,正式取得营业执照;同在5月,由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武汉票据交易中心开业运营。

上述交易中心均基于交易规模和经营水平高于全国平均的区域性票据市场;依托于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政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国家政策,且另有地方政府政策的保障,顺应监管要求建成。各地方票据交易中心借助电子交易平台组织开展票据交易,提供包括报价撮合、清算支付、信息发布在内的一站式交易功能,并制定场所的业务规则以维护交易秩序。地方性、专业性票据交易所、交易中心的先行成立,一方面为央行筹办全国性票据交易所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另一方面将发挥区域市场运行组织作用、为客户量身定制的特色服务,与全国票据交易所互补互利,构建多层次的交易服务网络。

(二)全国票据交易所的筹建及运营模式

2016年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在上海召开了各商业银行参与的票据交易所筹建会议,会议明确票据交易所将按照股份制公司的模式组建,采用类银联模式由各家银行、上海清算所等共同出资持股。目前央行正在筹建通过电子平台进行票据交易的票据交易所,充分发挥票据的支付功能和作为信用工具的融资功能。

建设票据交易所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已有较为充分的论证,对于票据交易所的具体建设方案路径也已得到较为充分的讨论。全国票据交易所的运营模式具有如下三方面特色:(1)股份制公司运作。全国性票据交易所将按照股份制公司的模式组建,由各家银行、上海清算所等共同出资持股,实行央行直接领导下的市场化运营。(2)电子化交易制度改革。票据交易所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已有央行电票系统(ECDS)基础上扩展其功能建成综合票据服务系统,有着显著的优势。(3)业务体系框架设计。票据交易所的系统架构主要包括登记托管系统、纸票电子化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核心交易系统、清算结算系统、计费系统、统计监测系统、会员管理系统等相关子系统,以实现票据签发承兑、二级市场交易、业务管理监测、交易场所维护等主要模块的服务功能。

三、全国票据交易所的建立所产生的影响

(一)对央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

全国票据交易所可以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平台,完善再贴现工具的运用,加强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传导。一是有助于拓宽实施货币政策的渠道,在操作规范、交易集中的全国统一市场中,央行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筛选符合政策需要的票据,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也将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二是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灵活性,电子化实时交易使隔夜的再贴现操作成为可能,票据将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票据交易所的建成也将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探索、决策和实践提供帮助。一方面,统计监测系统能够便捷地汇总海量交易数据,客观反映货币市场走势和宏观经济状况,为国家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形成中长期票据利率曲线和业务指数体系,推动中国货币市场指数的建立,为我国“利率走廊”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对金融监管及风险防控的影响

全国票据交易所将有助于规范票据市场运行,降低系统性风险。一是公开透明的集中交易将促进形成统一的行业运行规则、审核要求、监督手段等。二是以平台集中交易将基本杜绝假票、克隆票、一票多卖等问题,逆程序、帐外经营等操作将受到遏制,降低了道德风险。三是将有助于实现监控交易行为和建立会员信用评级机制,打造良好的信用约束环境,提升监管执行力度。四是可以有效控制操作风险等。

虽然集中的电子化交易模式在安全性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其并未完全杜绝风险的发生,电子化趋势也使主要风险的类型和防控重点产生了转移。一是对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严密性、稳定性提出了高要求;鉴于电票流转范围大、速度快的特点,数据丢失、系统瘫痪、操作失误等系统风险造成的损失更严重、影响面更广。二是在票据业务高度市场化、紧密联系实体经济的前提下,风险事件将对整个经济体造成难以挽回的危害,因此更需警惕客观存在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三)对票据市场的影响

1.票据交易所的运行将大幅提升市场运行效率

一是集中化、电子化的交易模式将加速票据交付和审核,市场运行将更为顺畅。二是银行和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将形成更紧密的票据业务及贸易合作关系,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三是通过引入银行增信保管及刚性垫付制度,在保障票据权利人权益的前提下加强中小企业票据的流动性,将提升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效率。四是突破地域对交易的限制,形成信息透明、价格公正的全国性票据市场。

2.对票据市场主要参与者经营行为将产生深刻影响

一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业务操作方面,电子化交易制度将改变当前商业银行各级网点的点对点交易模式,这将要求银行升级完善系统,与票交所实现对接;减少票据业务的柜台及后台人工需求,业务人员的交易操作也需要全面适应电子化系统。在盈利模式方面,旧有监管套利业务将失去生存空间,透明化交易和增信托管机制也降低了资金“搭桥”需求,通过规避监管进行套利的现象将得到遏制,综合经营实力将重新成为银行票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银行有机会凭借自身信用溢价和风险管理优势获取收益。二是对票据中介的影响。目前,票据中介机构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快速贴现和融资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票据交易所建成之后,承兑方登记制度使得贸易背景不真实的票据难以流入市场;对交易明细的全程监控将基本杜绝“一票多卖”等人为改变票据唯一性而进行重复套取资金的操作;公开透明的交易方式,将消除即期买卖所需空间利差;规范化市场中较稳定的利率走势也将减少期限错配业务的利润。因此,经营不规范的票据中介机构将在市场整改中受到较大冲击、甚至被淘汰。但票据交易所中企业数量多、信息费用高,中介机构整合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服务中小企业的优势仍然存在。

3.对票据业务创新的影响

票据交易所作为综合性的票据服务机构,能够促进票据关联产业链的发展,为市场参与者创造大量可供挖掘的商机,为票据业务创新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一是票据信息服务产品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不仅票据交易所自身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发掘交易信息价值,提供数据产品及咨询服务;其他金融服务型机构也可以对票据交易所数据产品进行再加工,发挥特长提供具有行业针对性、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信息服务。二是在融资性票据稳健发展的前提下,未来票据资产证券化具有发展潜力,可以有效地为金融资产交易提供更多渠道,盘活票据资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丰富证券投资市场。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适应市场发展新趋势

对于作为重要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而言,要调整心态、积极推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优化,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一是要积极参与票据交易所的筹建工作,帮助完善票据市场及货币市场的发展环境;二是积极跟进交易所筹建动态,密切关注交易操作设计及监管体系建设,并迅速反应于机构自身经营策略的调整、转型中。

(二)升级业务系统及管理体系

票据交易所运行核心是服务于场内交易功能的系统构架,并将向商业银行提供标准化的系统接入接口。这要求商业银行围绕各业务环节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与交易所的硬件和软件对接。一是要改造现有电子化交易系统,按照票据交易所提供的技术规范实现票据登记、存管、支付及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化整合;二是要按照票据交易所交易规则同步修改或制定票据交易制度、增信托管制度、审批授权制度、信息档案制度等内部业务制度,并嵌入系统设计,完善机构内部的业务管理。

(三)做好票据业务转型及创新

票据交易所对行业发展最深刻的影响,在于其对旧有票据业务盈利模式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开展业务创新。一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以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为基础争夺和挖掘票据资源,获取业务收益;二是发展票据增信业务,健全对中小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和计量方法,利用商业银行的信用溢价和风控能力获取高收益;三是向互联网行业跨界发展,凭借信用优势、资金优势和金融从业经验优势,商业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将为其长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四是推动业务产品创新,自主开发票据信息产品、票据理财产品、票据资产证券化产品、票据资管服务产品等,提升金融资产活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调整人员组织及团队建设

票据交易所建成后交易方式、营销方式的变革对人才组织和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加强政策传导、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迅速适应系统化操作管理模式;二是加强票据专业化经营,搭建票据专营团队,对内整合各级网点贴现票据资源,在交易所作为机构统一交易主体开展二级市场交易,保障本行整体收益最大化;三是加强分析研究团队的建设,由于利率市场化发展,二级市场交易重点将由客户营销转向市场分析、利率研判及资金规划,因此需要组建分析研究队伍,着重培养分析人员、研究人员的能力。

(五)配合监管完善风控机制

票据交易所的建成伴随着监管机构对行业交易规范的大力整改,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条例的完善也即将出台,商业银行应当积极配合监管措施并加强风险管理。一是要将票据业务管理纳入内控制度建设框架之下,进一步完善票据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内控管理制度;二是针对票据业务常见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完善银行的风控体系,提升交易业务质量;三是逐步调整风险防控重点,针对电子交易平台的特点以及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加强系统安全性保障;监控分析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做好风险应对预案。

猜你喜欢
交易所票据交易
2018年10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稀土信息(2018年11期)2018-12-07 11:07:50
2018年4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稀土信息(2018年5期)2018-06-06 01:12:19
2018年1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稀土信息(2018年2期)2018-05-29 10:40:50
2018年3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稀土信息(2018年4期)2018-05-29 08:05:56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28
大宗交易
《吃饭的交易》
惊人的交易
科学启蒙(2014年10期)2014-11-12 06: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