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传播及其应对*

2016-04-11 09:32
实事求是 2016年1期
关键词:应对传播

王 静



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传播及其应对*

王 静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1)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在学术创新的幌子下,从抽象人性论出发,以历史选择论代替历史决定论,以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代替整体主义的方法,利用新媒体的便利,通过歪曲、丑化、戏说等移花接木或是无中生有的手法制造新奇观点迎合人们目前不满情绪、窥秘个人隐私的心理,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自己解构现实的目的,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国情史实教育,提高人们甄别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同时利用新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渠道和新形式,进一步筑牢民众思想上的防线。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本质 传播 应对

价值观作为一定社会阶级利益诉求的反映,它形成发展于历史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全党全社会共识的文化命题。它既承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也吸收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既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也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模糊历史、颠覆历史、虚无历史就等于抹杀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本质与传播特点,以探寻有效应对措施。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逻辑理路及本质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简单地讲,就是以唯心史观为内核,以“理性思考、重新评价”的学术创新为外壳,通过特定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的社会思潮。对这一具有较强蒙蔽性和迷惑性的思潮必须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才能有效地揭穿其所使用的障眼法。

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浓厚的政治目的,但其表面涂着一层厚厚的迷惑色彩。首先,其采取的路径是打着“理性思考”“范式变更”的学术创新幌子,为其重新评价历史、做翻案文章提供合法外衣。其次,在所谓的“学术创新”过程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惯用手法是有“取舍”地“重新评价”中国近现代历史。一方面以抹黑或虚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为重点,另一方面极力漂白甚至美化历史上已有定论的反面人物、反动势力。由于历史虚无主义善于以小见大,尤其是以戏说娱乐的方式进行,因而,其做法较为隐蔽,缺乏专业知识背景的人难以甄别。

从本质上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它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上,采取的是形而上学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历史都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而已,但追求着目的的人的活动是在既定条件下展开的,所以,人民创造历史、选择历史道路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整个社会状况所制约。因而,要探寻一个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必须要深入到特定时期的人们的历史活动中去,以特定的社会条件为基础。历史虚无主义恰恰走了相反的道路。在“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时,历史虚无主义不是从“是”推导出“必然”,而是用“应然”去代替“实然”。要么割裂事件、人物、思想与历史场景的关系,超越时空的研究历史;要么抓住细枝末节,以偏概全,随意拼凑历史;要么不惜简单地玩弄文学创作的把戏,虚构历史以实现人物的再塑造。如此一来,历史的发展不再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活动,而是为了理念自我运动自我实现的过程。对此,列宁曾批判过,“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1](P364)

历史虚无主义不是独唱,而是合奏中的一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但为何这条从历史中走出来的道路一直以来受到如此多的质疑呢?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背后另有企图——抹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使中国走上西方为其所设定的道路。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基础,瓦解了其历史就等于摧毁了这个国家赖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了使中国接受西方那一套价值观,走上他们的道路,光靠现实的政治、经济领域的鼓吹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否定历史从根本上质疑今天的道路。而历史虚无主义正是以否定历史的办法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在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时,要看清它与近几年卷土重来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思潮之间相互呼应的关系。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泛起,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国外的影响,也有国内的根源,既有客观的基础,也有主观的需求。

1.“历史的落差”与“简单的对比思维”是历史虚无主义能够滋生的内部土壤。社会思潮总是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反映。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后发国家就始终面临着“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是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发达国家,还是独立自主地探索自己的道路?这是百年来我国理论界一直探索的核心命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如何看待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这些成就和问题与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成为我们凝聚共识、继续前进的关键。但就在这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新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再度刮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人群。原因何在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历史虚无主义对党的否定、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迎合了部分人的利益诉求。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生产力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同时,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期,也就意味着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利益的调整期。当前,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难以及时有效关注和回应所有人的利益需要,因而极易滋生不满的情绪,对现实产生怀疑与迷惑。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了人们这种思维特点和心理,抓住部分人的不满,将他们的负面情绪进行串联,由己及人,由问题及成就,由现在及过去,引导他们质疑整个历史进程,质疑党的领导,质疑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此时,再加上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国外思想的渗透,尤其是一些唯西方至上的全盘西化论者的鼓吹,历史虚无主义之声自然而起,并始终能找到自己的拥趸。

2.历史虚无主义裁剪历史的新奇观点契合了消费主义社会中人们窥探私密的心理,这是历史虚无主义能够捕获人心的重要原因。消费主义兴起,随之带来了世俗化的扭曲,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原来的公共领域退回到个人领域。这恰好为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爆料历史人物、革命领袖的私生活而达到抹杀、歪曲的目的提供了便利。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之一正是通过一些鲜为人知史料的挖掘,特别是揪住革命领袖和先进人物的私生活去抹黑他们,不仅要把他们从曾经的神坛上拉下来,还要抹杀他们的贡献,以达到解构主流价值观、推崇西方价值观的目的。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大众难以获得全面的信息资料,因而难以辨别真假。如果这时候再加上猎奇的因素(大学生的心智尚不完全成熟,求新求异的心态更甚于常人),那么历史虚无主义玩弄历史的那一套不仅不会被理性认真地对待,反而会被视为具有学术创新价值的新观点和充满着无谓的批判精神被追捧。所以,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与隐蔽性。

3.新媒体的兴起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提供了便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聚合性高、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的特点,但相较于传统媒体,它在立场、态度、深度与品牌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且相关的约束监督机制还未完善。这恰恰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可以较为容易地在新媒体中散布自己的观点,而且人们也可以随时加入到各种讨论中,从而增大了被影响的可能性。同时,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还为历史虚无主义以更加隐蔽生动的形态出现提供了便利。许多新媒体为了博得点击率,不顾立场,不顾观点的真实可靠性,转载传播一些能够快速吸人眼球的信息,比如历史人物私生活的爆料,往往这类信息都打着“你所不知道的”“不堪入目的”“鲜为人知的另一面”等标题。再加上新媒体相关的法律监督体系还未完善,有效的约束制度并未建立,网络这些新媒体就成了历史虚无主义暗渡陈仓的重要藏身之所。

三、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对策

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2](P128)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难以独立完成这一任务的。

一方面,以内功修养为基础,主要是通过国情史实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育提高大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素养,以赋予其甄别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思想武器。首先要加强学术研究以阐明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性。其次,加强史实和国情教育。相当一部分人对历史虚无主义某些观点的盲目推崇的重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因无知而认同。所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要广泛地加强史实教育。三是要引领大众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能够正确看待历史客观性与历史主观性、历史事实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正确评价我国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其关键是让人们能够辨别“什么是批判,什么是创新,什么是抹黑,什么是歪曲”。如果无法区分清楚,很多人会简单地将对抹黑和歪曲的批判等同于抵制创新、控制思想,这不仅不利于争取人心,反而会丧失已有阵地。历史研究中的批判与创新的目的在于纠正曾经研究过程中的简单化倾向,更加真实地去还原历史人物,从而达到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这不是否定,而是深化。抹黑不等于批判,歪曲不等于创新。抹黑是别有意图,是在制造刺耳的声音;歪曲是蓄意而为,是以偏见代替实事求是地客观研究。二者的共同点都在于颠倒是非,通过贬抑一方以高扬一方,贬抑革命领袖或先进人物,如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从而衬托出反动统治者如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的“伟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还必须要摒弃曾经的“革命领袖是神”的“圣人说”,防止因过度美化革命领袖和先进人物而导致大众的天然拒斥从而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可趁之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谈话中强调的那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3]

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外功,主要是善于运用新媒体等现代科技,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历史教育的新形式、新渠道,营造全方位的历史教育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以更加生动的形式,更加润物细无声的渠道进入到人的头脑,从而不给历史虚无主义以可乘之机。

首先,在国家大的层面,应利用网络的便利,围绕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开辟疏导人民群众发泄情绪、表达疑惑的渠道,组织一定的专家学者队伍建立有效的沟通与解答机制,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让历史虚无主义无可乘之机。其次,社会的各类组织包括学校应充分利用手中资源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博物馆、纪念馆应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向民众开放,通过实地的考察或是史实的模拟再现增强历史教育的吸引力。最后,要加强网络的监管。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并不意味着这是法外之地。应加快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尤其是相关的媒体组织应时刻意识到自身兼具的教育职责,防止为追求关注量而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责任编辑:哈丽云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4641.2016.01.01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形势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6ZC08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应对传播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