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斯诺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30)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软力量
许斯诺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30)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根据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现状,从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实践活动、教育方式上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软力量的价值实现路径,并借助政府硬权力和社会其他软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超越,促使大学生真正将生态文明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现阶段,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们开始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念与实践行为,国家和政府也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呼吁建设“不仅有金山银山,还要有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塑魂工程,承担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任务。而关于生态文明观培育的研究,以何瑞强为代表的多数学者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观培育的重要性;以谭蕾、李晓敏等为代表的论文作者探讨了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不同看法。但随着社会变化和时代发展,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独特任务,其教育内容和培育要求不尽明确,教育途径也不尽全面,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是对其现实诉求和理论探索的积极回应。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和效用。”[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培育人、教育人和引导人的事业和工作,会随着时代发展和现实变化不断补充教育内容和拓展教育功能。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呼吁生态文明理念的今天,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向社会发出了绿色生活和绿色生产的需求和呼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塑魂工程,目标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然要对生态文明观培育作出现实回应和理论指导。
(一)个人层面:塑造大学生健全的生态人格
生态文明观是指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总和,是在生态文明理念确立基础上产生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总的观点以及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方法的总和。“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定性的自然衍化。”[2]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具体彰显,旨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生态理念引导,培养其成为“理性生态人”。具体而言:
第一,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3]它不仅体现为人们“智商上”所应具备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道德意识,更彰显为人们“情商上”也需具备的文明生态思维和优良生态道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突破旧传统的束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把生态文明观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既通过生态知识灌输和生态情感培养使大学生树立生态观念,又通过生态意志锻炼和生态思维养成使大学生塑造生态人格,以全新的人才发展理念使受教育者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道德品质。
第二,促进大学生生态德育的发展,健全其生态人格。常言道:“德者,才之帅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依靠有德有才的大学生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4]但实际中仍有很多有才无德的大学生由于缺少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积极正能量的指引,造成德行上的缺失,以致于做出很多损人利己的事情,破坏了自然与社会的有序和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德育的培养至关重要,尤其应该将生态德育放在重要位置,教育引导他们保护环境、崇尚生态,对大自然保持恻隐之心,特别是要唤起他们爱护自然、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自觉用道德力量约束自身的社会行为,以健全人格和实际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主要旨归。
(二)社会层面:形成“校园—家庭—社会”的生态辐射模式
第一,从物质生态层面讲,可以提高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的能力,促使在全社会形成以“校园—家庭—社会”为主线的环境保护辐射模式。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使得学生对自己每天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即校园环境具有明确认知,并以实际行动承担相应的保护责任,改善校园环境,创建生态校园;其次,大学生作为家庭成员的年轻一代,作为未来家庭生活的主要担当者,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行为的养成和生态人格的培养,不仅使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且追求整个家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家庭范围内展开和传播,减少乃至避免由家庭生活造成的生态破坏;最后,延伸至整个社会,利用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明显的智力、地位、话语权优势和潜在优势,激发这个群体蕴藏的无限能量,由点及面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辐射,提高社会范围内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效率。尤其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5]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直接影响着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从伦理生态层面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态度取向,促使他们主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形成以“校园—家庭—社会”为主线的生态关系辐射模式。当前,无论是校园、家庭,还是社会范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之间、代际之间、熟识人之间、陌生人之间等不和谐的人际关系随处可见,呈现出生态关系的不平衡、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不和谐。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首先促使他们在校园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和生态的教学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的融洽氛围,实现自然与人为的和谐统一;其次,家庭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态文明观培育,可以加速人们从生态伦理层面对文明家庭进行主动思考,促进生态文明家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被大力提倡——不仅追求家庭成员在生活方式、日常消费和思想观念保持一种绿色健康的良性状态,而且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构建和谐共生的融洽关系——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家庭建设的步伐,使人们寄生的家庭细胞真正成为健康生态关系得以集中彰显的基本社会单位;最后,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绿色发展的时代课题,对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也提出现实诉求,必须借助这个群体的独特优势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生态文明发展观,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生态文明意识,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建立绿色环保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致力于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社会关系。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培育虽已取得部分成效,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有所提高,生态感知力有所增强,生态行为能力也有所提升,但其培育效果依旧不容乐观。只有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现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境遇,才能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完成“理性生态人”培育的特殊任务。
(一)大学生生态价值观错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的总称,人的意识总是反作用于行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引起什么样的行为和结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态文明观直接影响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更多地单方面追求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的提升,忽略大自然的生存权利,所以生活中对待自然是予求予取的态度,践踏自然、蔑视自然的现象随处可见,认为自然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为其服务。究其根源是其价值观发生错位,缺乏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导致思想上不会敬畏自然,行为上也不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同时,现在高校教育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大多是简单地与学生成绩相关联,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体系和滞后的教育观念,成为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主要阻力。更受西方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生态文明观教育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主张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所以,它对学生、教师、学校的影响远不如“应试教育”的分数来得直接、有力,带来的隐性效益和长期效益也远不如一门专业技能带来的收益快速、明显。
(二)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不足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具有一定的生态忧患意识,但其知识结构仍然呈现出相对的片面性。一方面,他们了解的生态环境知识内容少、范围窄,另一方面,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比较浅薄,不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因此很难将生态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很难将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为自身修养和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未能尽全应有之义,致使时效性不佳,具体原因:一是高校对生态文明观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环保活动具有很大随意性,活动开展注重形式不重效益;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关于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不足、经验不足,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育内容不尽全面且不切合实际,教育目的即对大学生应该具备何种程度的生态道德水平和素养也不尽明确;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落后,教师队伍的生态素质仍需加强等。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缺乏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践踏草坪、乱丢垃圾、使用一次性用品、浪费水资源、生活奢侈等不良行为总是随处可见,甚至有些行为是对环境的有意破坏。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生活陋习究其根本是大学生自身绿色消费、爱护生态、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没有养成,生态道德水平比较低下,严重缺乏生态道德意识和修身自律精神。与此同时,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平台的缺失也未能给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导致大学生缺少教育理念的督促引导和制度规范的行为约束。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建设上,高校关于生态教育的思想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教育内容匮乏;物质文化建设上,部分高校校园建设的文化审美、规划建设违背了建设绿色学校的生态价值和生态审美,偏离了绿色原则;制度文化建设上,缺乏以生态道德标准去规范人们行为的管理理念,因为制度规范疏忽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过多。
(四)大学生生态实践行为滞后
在生态文明观培育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大学生环境知识与生态行为相脱节的现象,他们所拥有的生态知识和生态关怀未能很好地转化落实,生态实践滞后于生态情感,美好的生态愿景不能彰显为环保行为。比如,对一次性塑料袋或餐具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对它的危害性有明确认知,但却不会放弃使用;也有学生保持自己不使用,但不会去劝说、制止或帮助别人停止使用。这就表明他们大多能够认识到某些生产消费方式会破坏自然环境,但却不能通过实践维护生态平衡;并且在面对别人的生态破坏行为时,大多持消极保守的态度,不会去主动劝说或制止,究其根源,都是大学生“知”“行”不能良好结合的结果。此外,我国高校现有的生态文明观教育,静态的生态知识传授多于动态的生态环境实践,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训练环保技能,使得教育实际与教育目标之间存在偏差,大学生难以将所掌握的生态环境知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和具体行动。
面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现实境遇,要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一方面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其软力量作用,完成“理性生态人”培育的特殊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借助政府硬权力和刚性法规,以社会其他软力量为支撑,共同形成教育“合力”,发力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超越。
(一)在教育内容上传授大学生生态知识
一要对大学生开展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理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来自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同时“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6],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所以人类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按照客观的自然规律办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社会是一个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它的每个构成要素都有自身价值,人们可以利用自然来创造价值,但同时它们又是一种相互联系、彼此制衡的关系,所以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是人类社会不断延续的物质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条件。二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来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观。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为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直接或间接地蕴涵着很多关于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教学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教育内容,包括丰富的生态哲学、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环境保护与发展方面的科学理论、人类面临的环境状况和生态危机、相关政策法规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生态文明观教育中的独特优势,传授大学生系统科学的生态知识。三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专业课、选修课的交叉部分,充分发挥其渗透作用。比如针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开展相关专题,借助生态学理论来阐述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与相互作用,引导大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来践行生态文明,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二)在教育环境中培养大学生生态情感
通过改善高校校园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教育环境”,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和生态功能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具体而言:一要通过物质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生态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属校园文化涵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实体及其之间关系均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各种教育观念。”[7]在校园的整体规划、建筑式样和绿化美化等方面努力体现出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赋予校园微观环境生态因子,以环境熏陶促生态情感,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良好氛围。二要通过精神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实质上是促使大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正确的文明观念。以具体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行为措施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诸如通过举办各类生态知识学术讲座,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知识学习与研究,提高生态认知和生态素养;通过组织喜闻乐见的生态活动,实现生态文明观培育在校园活动中寓教于乐,达到娱乐学生身心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双重效果;同时致力于打造生态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三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构筑生态的校园制度。以具有生态内容和生态性质的系统的制度文化,规约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生态行为;同时使校园生态文化制度与作为软力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相配合,具体化于专门的管理部门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相关规章制度、适当的奖惩措施等内容,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使之形成与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积极健康的思想行为。
(三)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生成生态行为
第一,要注重生态实践活动。在进行生态知识灌输、生态意识培养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重视他们组织参与社会生态实践活动的过程,又要努力端正他们对待社会生态实践活动的态度。一方面破除他们观念上轻视社会实践的错误,使其认识到生态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生态实践活动方面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身体力行,提高自觉践行生态行为的能力。第二,要注重生态德育。“德育的精神是和谐”[8],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过程,它要求充分体现和谐的本质要求。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自身的生态知识、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行为达到和谐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德育的培养至关重要。生态德育本身是一个始于意识萌发、验于实践结果的长期过程,因此创新生态德育的教育实践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开展期限和领域拓展都提出一定要求。一方面要建立关于生态环保实践的长效机制,避免以传统教育为主的单纯灌输,通过学校、院系、班级等多种组织途径,宣传、引导、落实生态道德实践;另一方面要推动生态实践活动由校园走进社会,避免校园内部的自娱自乐,以开展社会生态志愿服务活动等不同形式把生态实践活动从校园拓展到家庭、社区、社会等各个领域,在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主动传播给各个社会群体的同时,也反过来督促他们自身用实际行动为生态文明观培育营造一个整体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双赢局面。
(四)在教育方式上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教育者在使受教育者具有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之后,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达到教育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过程中,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做到有效引导,又要把学生的自我教育作为补充,尊重个体差异,将两种教育方式有效结合,使之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关于以主观能动性为主要特征的自我教育方法中,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是最常用的两个重要形式。自我修养即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学习、自我锻炼,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改造主观世界,大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审视自己在生态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及时主动地查漏补缺、消化吸收,提高自己的生态能力,“反省”、“反思”、“自我改造”都是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方法;自我管理“指的是个体自觉运用法律、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调控和控制自己的言行”。[9]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自制”、“自律”、“自我调控”等,大学生可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改正陋习,规范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坚定生态道德信念,锻炼生态道德意志,争做合格的理性生态人。此外,榜样示范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的常用形式,又称正面典型。因为“榜样示范具有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比理论教育更直观、更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10]所以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过程中,践行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榜样供给或偶像供给必不可少,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生态文明领域中各个榜样的优秀事迹和偶像力量来感化大众,引起受教育者的心理共鸣,影响他们的日常选择和行为方式,促使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树立起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和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
(五)软硬“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超越
从人才培养的综合力量来看,一个成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软硬兼施,既需要教育活动本身作为一种“软力量”来发挥主要的培养作用,也需要社会法律法规等“硬力量”的配合,以其刚性的管制措施对作为教育“软力量”的主观培育结果予以实践强化和实际约束。因为“软力量”在本质上是指依靠系统的理论知识、道德要求和意识形态等对受教育者进行主观的理论灌输来发挥作用,是通过教育即说服他人相信和认同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达到预期效果,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强有力的抵制因素,“软力量”将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就需要“硬力量”来保证和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灵丹妙药,作为高校的一种教育力量,其教育价值要充分实现,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受限或价值受阻时,善于借助社会其他“硬力量”和“软力量”的保障与支撑作用,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发力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动态,弥补思想政治教育限度,实现其价值超越。具体而言,需要以下几方面内容保驾护航:
第一,需要政府硬权力和刚性法律的保障和支撑。法律的约束是一种外在关系,属于“他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有着道德和教育不可替代的执行属性。以法制为基础的政府硬权力,可以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可靠的制度支撑。借助政府权力制定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通过鲜明的赏罚事件营造出崇尚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资源关系方面发挥强有力的约束和保障作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发挥,成功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第二,需要网络信息和新闻媒介的舆论支撑。网络信息和新闻媒介因其广泛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且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行之有效的传播手段,并在生态知识获取、生态情感培养、生态行为践行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国家和政府制定的生态文明政策如何被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所认可,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就需要借助新闻媒介的积极运作和造势,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对受众群体予以积极引导。网络信息和新闻媒介在舆论引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其拿来作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手段为生态文明观培育导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辅之以扶之,充分发挥其价值。第三,需要社会普遍的公众支撑。如果现实生活中社会公众生态素质差、生态认知低、生态责任感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层出不穷,就会对大学生造成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怀疑,即产生所学能否适用的疑问。因此,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成功性,就必须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态文化水平和生态文明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形成生态共识,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撑和公众支撑,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在社会现实面前不会失常、失效。
当前,愈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整个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取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导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希冀能通过“理性生态人”的成功培育,对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所贡献。通过了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现状,积极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价值探讨和路径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一定限度,本文只做了浅薄的思考,认为需要借助政府硬权力和刚性法律的保障以及其他社会软力量的支撑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的特殊价值。
[1]王学俭,魏泳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刍议[J].社会科学家,2015(02):114.
[2]王学俭,宫长瑞.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05):9.
[3]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0.
[4][法]史怀哲.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51.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7]王瑞林.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3.
[8]黄和文,吴丹.和谐德育的网络构建[J].教育评论,2009(04):91.
[9]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04.
[10]黄养生.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286.
编辑:鹿风芍
G641
A
2095-7238(2016)05-0108-07
10.3969/J.ISSN.2095-7238.2016.05.019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