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翔宇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图书馆,济南 250031)
试论图书馆发展趋势
马翔宇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图书馆,济南250031)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图书馆在这些新技术的冲击下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大数据、云技术、4G通信技术的相继出现以及移动网络技术(WiFi)的迅速推广,使得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在国内大多数图书馆出现信息资源匮乏、管理不善、资源利用率不高以及读者阅读、借阅不便等种种问题的情况下,确定大数据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并从大数据与移动图书馆的关系入手,对这一趋势进行分析。
大数据;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服务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快捷。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网络世界,各类读者如何有效地选择信息和利用信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也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图书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更好地满足各类读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呢?关于这一方面研究的资料较少,而且对图书馆发展趋势缺少相对明确的预测,但对未来趋势发展研究的着眼点相对集中,主要从图书馆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如《从美国未来图书馆中心的社会趋势研究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一文中提出了美国图书馆未来发展的19个趋势,并对这19个趋势进行归类和分析,认为图书馆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科技的发展,图书馆的发展正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图书馆的发展落后于学校教学科研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微信的图书馆服务框架研究》一文中,利用微信的移动性和社交性,提出了微信基础上的图书馆服务框架。如何最有效地发挥微信在未来图书馆中的作用,这还需要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基于4G网络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就4G网络在图书馆目前和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构建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等等。鉴于以上研究主要从新信息科技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而且主要从微信、4G等单个角度进行研究,缺乏明确的预测和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整体趋势的分析和研究,而本文则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和缺失,主要从未来图书馆整体发展趋势的预测和走向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脉略进行探讨,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为更多的图书馆趋势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在对各行各业的网络阅读者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尤其在企业工作人员的科研、试验工作及高校师生学术研究过程中,海量信息充斥于网络,良莠难辨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拓新,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单一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精深,各学科研究呈现出越来越高、精、专的特点。因此,图书馆工作必须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潮流,进行相应服务变革与功能拓展,利用高新技术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或相关资料成为当务之需。为此国内部分图书馆都对其馆藏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分类。各大高校图书馆也根据各自特点推出了具有相应特色的服务,诸如清华大学移动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WAP网站、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平台等拓展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得到较高的评价。但随着国内城市无线网络(WiFi)服务的拓展,读者对及时获取信息和对相关信息的咨询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图书馆所存在的问题也就突显出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点:(1)部分图书馆由于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图书馆馆藏资源不足。《从美国未来图书馆中心的社会趋势研究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一文中指出,保证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是美国图书馆管理层面的核心工作,中国图书馆虽然目前不存在这一方面的忧虑,但是处理好远虑与近忧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2)部分图书馆服务模式和管理理念落后,无法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也满足不了现今读者的需求。教育趋势联合互动、翻转式学习、游戏式学习等高效、趣味性的学习,也要求图书馆在科技性方面进一步配合发展。
图书馆馆藏资源不足与服务模式及管理理念落后是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目前关于图书馆发展研究也大多围绕在如何解决这两个突出问题上进行,但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的却比较少,建设大数据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就是基于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而逐步产生的。鉴于此,笔者认为大数据移动图书馆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从以下两方面来诠释论证:
(一)大数据帮助图书馆整合、分析资源
从大数据出现开始,图书馆人就不断探索大数据与图书馆的契合点。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图书馆专家指出:大数据与图书馆是天作之合,图书馆员对用户进行研究的项目尤其适合大数据,大数据可以加强数字图书馆对读者行为的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国内图书馆人曾建勋在《数字图书馆论坛》中指出:大数据必将促进数字图书馆的数据管理、分析、使用及数据服务深层次的变革。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人探讨大数据在图书馆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Borgman等人利用嵌入式技术,以在数字图书馆中嵌入传感器的方式采集相关数据,为电子信息图书馆拓展了新的功能服务。还有很多学者关注大数据对数字图书馆中学术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以各种形式用以帮助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
然而什么是大数据呢?目前行业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致认为大数据不仅包含大量的数据,还应该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业内专家经过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大数据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大容量(Volume):数据量十分巨大。根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很有可能将是现在的50倍,以传统的存储方式与计算形式面对呈指数级别迅速增长的数据已显得力不从心。
(2)多样性(Variety):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数据格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赋予了数据不同的属性(例如,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属性),诸如访问日志、历史网络检索记录、E-mail、音视频、博客、微信、图片等,这些种类繁多的数据类型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速度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3)高速(Velocity):这是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最显著特征。在当今社会,时间就是金钱,而每时每刻都会生成大量的数据信息,快速而准确地获取数据并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是十分重要的。著名的“一秒定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
(4)价值(Value):单一的数据可能不会有太多的价值,但庞大的数据一定会蕴含着巨大财富,将已有的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筛选后,一定会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据调查,全球信息资源每隔二至三年就要增加一倍,其中大约95%左右的资源都是以数据形式存在的。与此同时,各类电子出版物也越来越普及,至2014年11月,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已达到874.5TB,其中自建数字资源量为737.9TB,网络信息采集量约达45.7TB,外购中外文数据库约计280个,文津搜索汇集的元数据已达2.9亿条;与此同时,各个行业的工作系统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各个行业大量的用户行为信息或是业务信息。例如,文津搜索系统日均产生日志数据大于300G,如此庞大的数据量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而大数据恰恰在此时应运而生,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样,电子图书、音频资料、电子期刊等电子资源大量涌现,使得电子信息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图书馆对大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图1 图书馆大数据架构图
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其电子资源现有15TB,其中中文数据库34个,外文数据库37个,在校师生常用数据库有:读秀、E读、CALIS外文期刊网、中国知网cnki期刊/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Ei(工程索引)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EBSCO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等,每年图书馆都会根据学校要求和师生的反馈情况来更新数据库资源或增加新的电子图书、电子文献、电子期刊等资源,即便如此也无法满足本校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根据对济南校区老师的随机调查,因资源搭配不合理,很多资源闲置一旁,无人问津,资源浪费严重,只有约12.3%的老师认为图书馆目前馆藏可以满足其日常教学与科研的需求。此类情况在国内高等院校极为普遍,因此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利用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对全国高等院校电子文献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弥补了部分高校数据库资源困乏的问题,方便了高校师生查询文献资料,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求,而且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信息分析技术,使数据分析成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拓展工作。这样也提高了对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使得馆员必须具备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对大数据的相关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能熟练地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只有如此,才能让图书馆资源得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移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更加便捷
图2 图书馆大数据服务层次
随着手机、便携式阅读器、平板电脑、触摸屏电子设备等多种服务终端的现世,以及4G通信网络技术和无线(WiFi)技术的推广,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变得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快捷。在当今社会这种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下,这种移动、便捷、快速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见图3,手机网民的比例逐年上升),移动图书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图3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移动图书馆主要是指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访问,并获得图书馆资源信息、查询资料以及业务咨询等新型服务方式,这为读者及时获取信息资料提供了便利,打破了传统获取信息的模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方便了读者对信息的阅读和接收,节省了大量信息收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就像部分图书馆的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而且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希望利用零散时间来汲取知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向微型化、个性化方面发展。所以,移动图书馆的出现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图4 移动图书馆功能框架
笔者通过对在校师生(包括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教职工读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了一下高校师生对移动图书馆基本状况的看法。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根据受调查者年龄、专业、学历等基本情况的不同,让他们分别对移动图书馆现状、服务需求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现在移动图书馆已推出的服务提出意见。下面就以调查数据为例,分析说明一下高校师生对移动图书馆功能的需求。
在“您是否正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调查中约有95.6%的师生选择的“是”;在“您经常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网吗”的问题上,参与调查的读者选择“每天使用手机移动设备上网”占71.3%,选择“经常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约占25.2%,2项共计97.5%。从这几个问题的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师生对移动网络的依赖性是很强的,都拥有相关的硬件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使他们随时可以享受便捷的互联网服务。这个结果和我国工信部发布的“移动电话用户运行数据”的统计数据是基本吻合的,这反映了我国中青年,尤其是高等院校师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各个方面已无法离开这些便携式网络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和技术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您最希望图书馆包含哪些移动服务内容”的问题中,经过统计读者的反馈信息,其中馆藏查询、借阅信息查询、到期提醒以及在线预约与续借这几项服务倍受读者青睐(见图5)。从中可以看出,读者对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多功能拓展方面是十分期望的,在对移动服务的选择上,除了“馆藏查询”、“借阅信息查询”等基础服务外,“图书借阅过期提醒”、“图书预约与续借”等提醒读者注意图书归还日期的扩展服务和“新(热)书推荐”等与读者互动的服务是最受欢迎的。这些服务具有面向读者的实时性特点,是提升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质量、改进图书馆馆藏目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督促图书馆馆员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图5 移动图书馆各项服务需求情况
随着读者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其功能和服务也越来越全面。目前国内外有大批图书馆在线推出了移动图书馆功能服务,其主要服务包括:OPAC查询、图书续借、展览信息、服务指南、读者留言、短信咨询、在线咨询、信息通告、资源推荐、读者需求、在线检索、培训课程列表、掌上阅读、流媒体服务等。在未来,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大数据统计的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记录和阅读喜好等信息来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习惯、研究方向,根据每个读者不同的需求,为其进行资源推荐和阅读导航,为其提供所需专业最新、最适合的资料,进而建立读者个性化服务系统,为将来进一步推出读者私人订制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过去所谓“得数据者得天下”的说法证明了获取数据的重要性,然而,立身于“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想取得成功,重要的不是数据,而是怎么使用数据。人们要懂得从数据中洞察事实并做出反应,否则数据整理得再井井有条也没有什么价值。对数据的驾驭,就是从最基本的获取,到分类、整合、分析、探索、汲取精华,进而推陈出新的过程,这种全程能力的建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我们应该更加专注数据的核心价值,转化和激发它的潜在内容,赋予其新的生命和价值,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中之重,大数据容量大、可以快速处理多种类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等特点,很好地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图书馆人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大数据、移动信息网络等技术对用户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不断地完善、更新自己的存储资源;在服务方式、内容、质量等方面改进,及时、准确地提供读者所需的资料,并给读者相应的指导,尽可能为大多数读者提供便利,让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实现个性服务提供实用宝贵的经验。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社会开放其资源,依托大数据、移动网络等技术,把当今社会最前沿的信息进行传播,实现共知共享,在教育引导大众学习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出一份力量。
[1]中国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nnic.net. 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2014-03-05.
[2]陈雄成.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为企业开展个性化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02).
[3]林小妹.论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J].办公室业务,2014(13).
[4]熊婷.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建设[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5]徐文晋.浅议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展望,2016(02).
[6]张跃.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探析[C].“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2015-11-14.
[7]徐培德.探讨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变革及要求[J].福建质量管理,2015(09).
[8]杨瑛.网络发展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及措施[J].新疆社科论坛,2015(02).
[9]苏新宁.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6).
[10]胡玮玮.论智慧图书馆的优势特点及管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11]苏新宁.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6).
[12]许慧.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06).
编辑:鹿风芍
G251
A
2095-7238(2016)05-0119-05
10.3969/J.ISSN.2095-7238.2016.05.021
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