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建设及启示

2016-04-11 09:22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三三制民主政治启示

冯 力

(洛阳外国语学院 政治工作教研室,河南 洛阳 471003)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建设及启示

冯力

(洛阳外国语学院 政治工作教研室,河南 洛阳 471003)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提出“三三制”政权建设原则,这不仅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权建设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为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基层选举等制度建设提供了历史实践经验,对当前党领导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三三制;经验;启示

中华民族为期8年的全面抗日战争谱写了一曲悲壮慷慨、惊天动地的民族壮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政权建设是抗日民族壮歌中激昂响亮的乐章。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相继开辟了陕甘宁、晋察冀、鄂豫皖等19个抗日根据地,总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占当时全国面积的11%,总人口超过l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8%。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代表的一系列根据地政权,这些政权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政治中坚,为创建全国性的人民民主政权积累了极为可贵的经验。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三制”原则,它的实施对于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协调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以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为对象,研究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历史实践及现实启示。

一、“三三制”政权的提出

“三三制”政权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抗日战争这一巨大历史背景下,基于统一战线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提出的民主政权形态,它是党领导的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创造性执政成果。早在1935年8月1日,红军尚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就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初步形成,在随后的瓦窑堡会议上统一战线正式成为党的政治路线。1939年1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届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告边区同胞书,指出:“(陕甘宁)边区是国内和平的坚持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者与推动者,是民主政治的先进地区,是实施抗战建国纲领、实行三民主义的模范。”[1]171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在其起草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指出:“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2]742在这一文件中,“三三制”政权的基本原则已经十分明确,只是没能直接提出“三三制”这一概念名称,在毛泽东随后发表的《团结到底》一文中,“三三制”政权主张在概念和内涵上,被首次明确而具体的提出:“在政权问题上,我们主张统一战线政权,……主张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联合专政,这即是统一战线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2]7601941年11月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以“三三制”政权精神起草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获得正式通过,“三三制”政权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

“三三制”政权虽然是因团结全民族抗战、争取战争胜利的需要而生,但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三三制”用简单明了易操作的形式为各界人士参与执政和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这极大地激发了各个阶级和阶层参与和支持根据地建设、投身抗战的热情,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它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根据地内部矛盾,凝聚各阶级、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整体力量,铸就了一个团结稳固的后方。”[3]150同时,它又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成为宝贵的政治遗产。邓小平就曾深刻指出:“‘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原则……不仅是今天敌后抗战的最好政权形式,而且是将来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采取的政权形式。”[4]269

二、“三三制”政权的实践经验

“三三制” 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权建设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为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实践经验。

1.“三三制”政权巩固了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在根据地政权中只占三分之一,有人怀疑甚至诟病共产党要放弃领导权,要走中立路线。事实上,在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惨痛教训之后,共产党绝不会再将领导权拱让于他人。虽然“三三制”规定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只占三分之一,但这绝不是说参加政权这三分之一党员在政治上就不占优势。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十分自信:“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因为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2]742正如彭真所言:“基本群众必须在政权中占优势,才有可能去争取地主及资产阶级与我合作抗日,才能使民主政权巩固。”[5]17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三三制”政权的领导,并没有因政权中党员人数的减少而受到削弱,反而因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占有优势,以自己的表率行动贯彻执行党的正确政策,更加有效地实现了和加强了党对根据地政权的领导。

2.“三三制”政权是多党合作、协商民主的先行者。“三三制”政权规定各派力量各占三分之一,这不仅从形式上保证了非共产党人士在政权机关中占多数比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非共产党人士也拥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共产党对其他党派不仅均应在法律上保障其合法存在,还对之实行‘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政策”[6]250。中共中央要求,参加“三三制”政权的各党各派在法律上、政治上完全平等,选举出的各党各派的参议员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共事。中共中央还多次强调,共产党员与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府工作中都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各方应该“互相勉励”“互相尊重”“互相原谅”“风雨同舟,和衷共济”[7]276。另一方面,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反过来也促进了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毛泽东就曾经说到:“共产党是真心真意想把国事办好的,但是我们的毛病还很多……我们还要经过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把我们的毛病治好。”[8]810在“三三制”中参加政权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并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占多数比例而已,他们都是有职有权的,比如,李鼎铭任边区政府副主席时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就边区的经济状况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但当时国民党试图削弱共产党的力量,因此,“精兵简政”的提案被党内一些同志认为是配合国民党的进攻,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人表示完全同意李的提案,随后“精兵简政”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三三制”政权的提出和实践很好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与其它党派合作共事的问题。这种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政治上互相了解相互支持的多党合作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首创,在这个意义上,“三三制”政权是新中国多党合作、协商民主制度的萌芽。

3.“三三制”政权对基层选举制度进行了充分实践。中共中央在1941 年1月发出的《关于彻底实行“三三制”的选举运动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中指出:“边区自乡村起可以彻底地实行 ‘三三制’”,“‘三三制’不仅实行于议会,还要实行于政府机关中。”[9]66当时共产党领导人对选举制度的认识已经十分深刻:“民主的第一着,就是由老百姓来选择代表他们出来议事管事的人。”[10]419因此,“三三制”政权中的边区、县、乡各级人民代表机关都由选民按照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程序选举产生。从而,中国共产党对基层选举制度进行了充分实践,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为确保基层选举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共产党通过宣传教育、颁布法规、制定措施等着实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如,为保证基层选举有规可依,制定了《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本境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根据群众文化程度的不同,采用 “票选法”“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投纸团法”“烙票法”以及“背箱法”等等,广泛展开投票活动;对于居住比较分散、难以集中的选民,则设置流动箱,采取分散投票的方法等等,通过各种适宜的投票形式,保证选民意思表达的自主性和真实性;在竞选过程中,各个党派候选人都要阐述各自的竞选纲领,并设有质询环节。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选民的参政热情。陕甘宁边区在进行的三次普选中,参选率逐次提高:第一次达 70%以上,第二次达 80%以上,第三次达 82.5%[11]43。

三、“三三制”政权建设的现实启示

“三三制”政权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对政权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三三制”政权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前党领导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1.加强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的政治保证。“三三制”政权成功的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党对领导的正确理解。“什么是领导,领导是带路的意思,有正确的政策和模范的行动,大多数人自然跟着走。”[12]135这对我们今天加强党的领导具有重要启示,那就是:加强党的领导不在于党员数量上的增加而在于质量上的提高;党的领导靠的是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不是要靠党手中的权力。因此,加强党的领导,要始终从最广大人民利益出发,制订正确的方针、政策要考虑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政策落实过程中要使最广大人民受益,从而使最广大人民自觉拥护党的领导;要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果每一个党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各自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能影响身边一大片群众,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面对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党应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政权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合法性,形成一整套卓有成效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强化民主协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三三制”政权吸引了各党派参政议政,使民主党派人士有职有权,平等协商,平等共事。共产党人与党外人士和谐相处,根据地的政权民主气氛融洽,执政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三三制”政权确立的民主协商的多党合作方式,为新时期党领导多党合作提供了实践经验。党的八大确立的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党的十二大确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都是对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在新时期,要继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一切爱国的党外人士的合作,发挥好政协职能,使各民主党派真正发挥出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这是“三三制”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3.注重理论创新是提高执政能力的理论保证。一切理论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创新。“三三制”政权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人将自己的理论信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结合,在理论上找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根据地建设的正确方法。它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创新能力,是党执政能力提高的体现。当前,我们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是考验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时刻。中国共产党更需要理论创新的勇气,实现理论先行、理论创新和理论引导,在理论中找到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勇于在新的实践中去探索总结新的理论,用新的理论去指导推动新的实践,让理论创新成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理论保证。

【参考文献】

[1]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刘晨光.“三三制”民主:原因、问题与实质[J].科学社会主义,2014(5).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集:第2集[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10]中共延安地委统战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所.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11]刘政.抗日根据地的民主选举运动[J].中国人大,2002(3).

[12]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王先霞)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three System" Power and It's Enlighten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FENG Li

(Political Work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 Luoyang 471003, 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three-three system" ruling principle during Anti-Japanese War, which was not only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consolidating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but also was a successfu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PC's power construction. It provides a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consolidate the CPC's leadership, cooperation system of Multi-Party, grassroots elections and other system construction. Currently, for the CPC's leadership in democratic political, it improve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in governing capacity.

Key words: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emocratic politics; Three-three System;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26(2016)01-0033-03

【作者简介】冯力(1982-),男,陕西渭南人,洛阳外国语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党建、外交。

【收稿日期】2015-11-27

DOI: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1.008

猜你喜欢
三三制民主政治启示
“三三制”政权下陕甘宁边区基层党建与乡村民意的互动博弈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构建“三三制”推动资产合理配置和节约规范使用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三三制”解读商业模式
法治政府生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