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常 佳
质疑问题 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江苏省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常 佳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生存与发展不竭的动力,创新教育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将创新作为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对其进行创新性教育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教学理念是良好的教学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营造民主、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创新性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里的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提高其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如设置悬念、问题情境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索,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学习“比例尺”时,教师让学生画学校的平面布局图,结果学生画得五花八门,经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如下疑惑:(1)不知道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实际距离;(2)无法确定建筑物的方向。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采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实际距离多长在纸上就相当画多长就准确了吗?”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将实际距离缩小了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亦是如此。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乐趣,同时对身边熟悉的知识进行质疑,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学习“按比例分”时,教师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体育教师要将14个球发给男生、女生两队,请学生想想办法,如何发球?有的学生说:平均发,每组发7个。有的学生说:这不公平,女生明显人数少,男生人数多,这样的分法对女生有利。有的学生说:应当根据每组的人数发球,人数多的组多分,人数少的组少分。教师引导学生:“这种分法有什么依据呢?”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总结出“按人数的比例分,这样会比较合理”。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会积极思考并参与其中,勇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创新思维的形成指日可待。同时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灵活转化能力,真正做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人,而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可以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以便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当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应当尽量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式作业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学习完关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等相关知识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下面作业:下周就是圣诞节了,我们需要将教室布置一下,尤其是要给两个窗户挑选一个好看的窗帘,现在经过动手测量得知,每扇窗户的高为2米,宽2米,那么我们需要多少布?有的学生按照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认为需要4平方米即可。而有的学生则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布太少,不会完全遮挡阳光。还有的学生认为应当把布做成两幅的那种,并且两幅窗帘之间有一定的重叠。还有的学生认为按照窗框的大小购买窗帘就可以。这个过程中,学生纷纷发言,踊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更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因此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奋斗在教育事业的第一线,肩负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任务,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探索出更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应当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只是依靠教师,还需要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逐步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