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述评

2016-04-11 06:14闫利颖唐若兰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参政政治大学生

文/闫利颖 唐若兰

(1.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2.四川行政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述评

文/闫利颖1唐若兰2

(1.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2.四川行政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总体良好,但随着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呈现一些新问题,如围观式参与突出、网络参政常态化、政治效能感低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把握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的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大学生政治参与 网络参政 政治效能 政治文化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知识分子,是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政治参与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在此新高度、新要求的宏观背景下,厘清大学生政治参与概念、考察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出现的新问题、挖掘近年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因素、预测未来研究新方向是应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出现的诸多新问题、提升大学生参政水平、拓宽参政制度化渠道、推动政治现代化的理论要求和现实需求。近年,广大学者们在不同层面、角度、维度的调查性研究颇多,但是对大学生参政理论基础建构性研究、理论研究与参政效能的互助性研究、参政行为与政治文化互动性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一、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概念的研究述评

“大学生”和“政治参与”共同组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要想理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必须厘清政治参与的内涵。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基本认同政治参与概念的主体是指平民或公民,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指政府领域或者公共政治领域,政治参与目的是意图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政府决策、公共决策或者公民政治生活。但是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争议。

一是关于参与主体是否包括职业政治人。在这一命题上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狭义解释,但也存在不同声音。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参与的主体就是“平民”或者“公民”。例如:尼和伏巴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进行的合法活动。孔奇认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个别公民”。蒲岛耶夫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的活动。王浦勋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以政治参与行为来界定参与主体,排除职业政治人士活动。因为,政治参与具有非职业性,所以,政治参与的主体应该公民或公民团体。这个公民的范畴包括所有非政府的个体、非政府的群体的政治行为者。但是必须考虑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以政治为职业的社会成员,若他们的政治行为并非出于职业要求,而是以普通公民的角色从事政治参与行为时,他们也是政治参与的主体。

二是关于参与客体是否指单纯政府决策。关于政治参与的客体存在着政府决策论和政治生活论两种不同观点。政府决策论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平民或者公民想要或者试图想要影响政府决策、而采取的政治活动。不论是个别公民还是公民群体,他们参与政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影响公共决策,希望保护自身的利益或者使公共决策的利益能够向自身倾斜。政治生活论则认为政治参与的客体不应该单指政府决策,它还应该包括一切相关的政治活动、公共社会生活。

三是关于参与行为是否合法。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参与就是仅指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的政治活动。这种观点认为政治参与应该只能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非法的活动不属于政治参与范畴,特别是非法恐怖活动和暴力试图影响政治行为操作的活动。各种政治参与活动必须以合法的方式进行,比如听证会,集会,游行,请愿和其他合法活动等。另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参与不限定参与的形式,它既可是口头的,也可是书面的;既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的甚至是剧烈的行动。只要公民介入政治范畴,都应该列入政治参与的范围。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不应该以是否合法来判断是否属于政治参与行为。不管体制内、体制外还是反体制参与,都只是政治参与的一个手段,至于是否符合现在法律,也只是一个短暂的看法,不影响实际内容。如果将合法和非法的政治参与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这项措施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参与衡量尺度的双重标准。如果排除非法活动或制度以外的活动,就会忽略政治参与不断变革、扩充的动态变化,容易导致研究的不切实际。

四是关于参与行为是否包括政治态度和情感。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参与应该去除政治心理和政治态度等主观心理因素,因为政治参与的实质是实际行动。与态度和感情真正有关系的不是政治参与行为本身,而是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政治参与的态度和感情可以决定个人的参加或不参加政治活动,但是并不能诠释政治参与的真正内涵。比如:亨廷顿和纳尔逊就提出政治态度和政治活动是主观和客观两种不同的分离变量,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另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参与不但包括主观政治态度,而且一切对公民政治参与行为有影响的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比如公民的政治参与效能、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文化环境等等都应该考虑入内。

二、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总体良好,呈现热情关注、积极向上、行为理性化的趋势,但是随着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国际交流和政治文化转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一)“围观式”参与突出

所谓“围观式”政治参与就是中国大学生很关心政治动向,对民主、自由等等概念有很多层面的思考,具体表现为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对政治八卦的好奇,对动荡的恐惧与不安等,但是却仅仅限于关注、关心,未曾试图或者实际付诸行动。

1.政治参与认知模糊。当前大学生在理性层面上对当前国内政治状况持积极的价值评价,但是同时他们对政治的理解还大多停留在感性认知上。部分大学生自认为对“政治”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政治参与的具体内涵并不清楚,主观地认为只有参加投票、选举以及国家大事决策等才算政治参与,政治关注、心理和网络参政等不算参与,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政治认知的模糊性。由此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政治存在“敬而远之”的想法和心态,甚至产生畏惧、逃避心理。石宗新:“大学生对于时事政治比较关心,但是参与程度不高;对于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比较关心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政治问题。 ”[1]

2.政治参与意识淡漠。当代大学生对就业、贫富差距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物价问题等民生类热点问题非常关注,也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存在着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回避常规的、主渠道的、理性的政治参与。“大学生政治冷漠,表现为政治不参与或对政治活动根本不感兴趣,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参与某项政治活动,对政治活动的心理卷入程度较低,从而产生了对政治活动参与的疏远和逃避,对政治问题的漠视,这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2]

(二)网络参政常态化

大学生网络参政是指大学生或者大学生团体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网络发布政治信息、参加网上投票选举、进行网上利益表达、政治评论、民主讨论、民意调查、信访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试图影响政府政策、公共决策、公共生活的一种政治行为。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兴主导力量。目前学界对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看法褒贬不一,但是总体上认为优点大于挑战。

1.网络参政的优点。第一,网络参政激发了大学生参政的兴趣和热情。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实时性特点,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实践的平台,网络上主体的平等性,使大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体的表达更容易获得认同性,从而激发参政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可以摆脱种种束缚,平等自由的交流政治看法,痛快淋漓的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相互间深入交流彼此的政治看法。”第二,便于掌握大学生思想、舆论动态。网络的便捷、迅速、直观、互动、监督以及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为高校和政府了解大学生思想、舆论动态和网络参政、议政提供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互动平台。“网络政治参与形成的网络舆论,也起到‘晴雨表’的作用,影响着政府政治思考和决策。”[3]第三,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网络使得政治信息传递由层级制向平行化发展,政府决策机制由垂直式向交互式发展,大大拓宽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路径,推动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在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网民不需要再由别人来代表自己,自己就可以直接发表政见。个人通过一台电脑就能直接与政府官员对话,向政府提出某项要求和建议,或参与政府的某项选举与决策。”[4]

2.网络参政的挑战。第一,网络的多元性、隐蔽性和缺少规范性容易造成大学生政治认知混乱,引发大学生非理性的政治参与。“网络不仅提供了形形色色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文化,而且使五花八门的政治信息充斥网络,造成整个社会政治价值观多元化,甚至出现是非难辨的局面,使大学生对网络时代的政治行为规范无所适从。”[5]第二,网络参政容易导致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长期“人机交往”替代“人际交往”,容易导致大学生过分迷恋网络世界,致使现实交往能力的退化,失去在社会中获得提升政治能力锻炼的机会。“可能会形成一旦离开了网络就不会交流政治观点、发表政治评论的局面”。[6]

(三)政治效能感低。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影响政治活动的能力的信念或信心。[7]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效能感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认同感低。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整体较强,但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存在认知模糊和偏差。“现阶段,大学生政治认同随着改革成果的逐步显现和国家的日益富强,积极正确的政治认同感在大学生中基本形成。但是,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生,受到不同的‘三观’教育、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意识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形成了差异、矛盾、多变性的政治认同。”[8]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目标比较模糊或不清楚,未能较好地掌握政治认同的知识和能力,还有少数大学生政治情感淡漠,政治信仰不坚定等等。”[9]

二是政治存在感低。“中国公民政治效能感不高,特别是外在政治效能感偏低,他们对政治参与行为不是非常积极,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感也非常有限。”[10]外在表现为漠视或者主动放弃基本投票选举的权利,内在主观认定为自己的政治参与行为改变不了官方已定的安排,还不如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冷漠是对政治不满的无声抗议。

三、关于近年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因素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和大学生个体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政治文化、政治心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传统因素,要想准确考量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必须正视新生因素的影响。

(一)网络因素

“互联网的出现,为公民对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提供了新的手段,他们对政治参与的体验更加直接。“当代大学生是中国主要网民主体,互联网对他们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更是空前的”。[11]“网络已经向政治过程、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府治理和国际关系等诸方面渗透,为以往的政治活动规则增添了新的变数。”[12]网络参政客观上拓展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推动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但是网络参政的虚拟性、差异性、即时性也容易导致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无序化和政治认同的危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多实行匿名制,网络上非理性言论的存在和煽动,容易动摇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从而影响高校稳定。大学时期处于人生政治认知和政治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容易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形成利益共同群体,网络的开放性增加了爆发危机和被不法之徒利用的可能性。“网络环境的隐蔽性为青年提供了逾越现行政治行为规范的可乘之机,现在就有不少大学生利用网络肆无忌惮的挑战现有的政治权威,甚至从事影响社会稳定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活动。”[13]

(二)就业因素

自2000年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实现了从 “统分统配”的就业制度到“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就业环境和机制的转变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是制约80后、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投入度的瓶颈。”[14]多年的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人数早已超过了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速度,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深层次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心理、政治认同、政治情感。“它打破了人情伦理的关系密网,倡导能力本位为导向的公平竞争观念,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多元共生、多样并存,形成社会发展的合力,同时也出现新的不稳定、不公平,削弱社会统一性和凝聚力。”[15]“事实上,近年来,也确有人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由此导致人生价值取向的混乱和迷茫,以致迷失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受西方资产阶级腐朽价值观渗透的影响,在极端利己主义的泥坑里不能自拔。”[16]中国现行行政体制属于垂直层级制,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很难到高层次的政府部门实习或者从事政治相关工作,即使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由于踏入政治之路途径单一,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由于大学生的特殊性以及参与条件的限制,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部分大学生成为政治生活的“边缘人”。[17]

(三)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的政治参与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决策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态度与倾向,它包括政治认知、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安全感、政治效能感等等。政治文化是一种无形力量,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对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发生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整个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支持与侵烛功能”。[18]一是主导型政治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是我国的主导政治文化。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具有规范、导向、塑造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它对大学政治人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塑造良好的政治人格、规范自身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与整个社会政治发展处于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的政治过程中。二是非主导型政治文化。非主导型政治文化并非全部是不良政治文化,但是传统封建文化中的皇权至上、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落后政治文化中的个人崇拜、狭隘顺从、等级依附,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他们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推行的一切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不良政治文化弱化大学生对主导政治文化的认同度,危机政治合法性、政府公信力,是大学生产生政治认知模糊、政治信仰缺失、政治态度冷漠、政治参与行为错位等的根源。

四、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未来研究方向

从研究的现状来讲,国内现阶段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很多。在知网上以“大学生政治参与”搜索文献资料共有30811篇,其中博硕士论文就有9254篇,但是几乎没有权威性的学术专著。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总体上还不够深入,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现象调查分析层面上,对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因素的挖掘还不够,未来相关课题的研究会更加深入、细致的透过现象深入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

从研究的广度来讲,当前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已有研究成果大多只是侧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某一个方面研究。研究视野不是集中在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历时态的梳理考察上,就是聚焦于对大学生参政的共识态的现状调查上。国际视野和国外经验借鉴明显不足。因此,未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研究会更多的参考、借鉴国外大学生政治参与适合我国国情和政治文化的部分。

从学科领域来说,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学领域,鲜有从马克思主义学科来进行基础性、理论性、指导性的研究。未来以大学生相关政治参与理论为基础,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基础的、维护和增强主流政治文化主导性的、专著性的研究会是主流方向。

从研究方法上看,当前主要以调查性、实证性研究为主。大多研究以社会调查的形式,对某一区域的大学生或者同一区域中的一所、几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取问卷调查,对所得到的数据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所得出的结论多是对现状特点的陈述性、数据分析的定量性和数据比较的描述性研究。大多数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这类研究以经验总结性研究为主。未来研究还会从定性分析法、探索性研究法、功能分析法、跨学科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来弥补和完善现有研究方法的单一。

[1]石宗鑫.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30

[2]王娇.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问题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

[3]宋志国.浅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涵义及产生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9(18).

[4]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D].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77.

[5][13]赵雪芬,王洪顺.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的挑战及对策[J].党史博采(理论),2007(05).

[6]宋争辉.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J].河南社会科学,2007(06).

[7]王敏.政治态度:涵义、成因与研究走向[J].政治学,2001(3).

[8]冯竹君.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9]朱勤文,杜海坤.试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及教育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08).

[10]熊光清.中国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五省市的实地调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02).

[11][14][17]孙丽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2]宋超.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3.

[15]黄发友.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D].福州大学,2004.

[16]石中光.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自主择业价值观念的负面变化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18]王树亮.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曹丽娟

:A

:1008-6323(2016)04-0096-04

闫利颖,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唐若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编审。

2016-06-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培育专项(项目编号:2014JBW004)

猜你喜欢
参政政治大学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颜回之乐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绍兴后期高宗对中枢体制的调整——以汤思退再次“兼权”参政为中心的考察
为谁参政?
——参政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