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浦冬梅
学生先行,缔约精彩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浦冬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堂的高效率越来越被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转变。实践证明,学生有效先学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和自觉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又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快乐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下面我就粗浅地谈谈我在实践中对学生先学的几点认识:
“先学”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如果教师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让学生在教师未讲新知之前即已了解内容,自己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一部分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减轻了课堂压力。
教学中我通常采用这样的四步骤来设计预习题: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做什么:告诉学生先学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新知。
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为什么这样做:反映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方向。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先学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上述几个步骤是就设计先学作业的整体而言的,具体到某一堂课,应根据教材特点灵活设计。在四个步骤中“为什么这样做”是基础,它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例如,教“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先学题:
认真阅读教材93~94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2.做一做: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把画的圆剪下来。你还能用别的方法画出圆吗?
3.学一学: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并在自己的圆片上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4.想一想:圆有哪些特点?生活中为什么把这些物体做成圆形的?
疑是思之始,学之源,学贵有疑。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远没有提出一个问题重要。”学生会疑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在先学时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在每一节的先学提纲上我都留下了让学生提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或自己产生的新见解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课堂进行学习交流。
在进行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之前,我仔细钻研教材后,把课前先学内容提纲发放给学生。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突出课程内容的常规性知识要求。第二天学生就带来了他们的疑惑:带分数的倒数怎么找?我们学的数除了分数外,还有小数、整数,它们有倒数吗?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马上展开激烈的讨论,马上又有学生想到了整数中的1和0,进而全班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整堂课自然流畅,学生的思维逐步严密,学生课后几乎没有作业,就剩下完成一课的先学作业了。通过课前先学,学生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发生了碰撞,课堂生机勃勃,教学效果扎实高效。这些有实效、有智慧、有生命力的课堂就是我们苦苦所思索,所要追求的高效课堂。
正因为有了课前先学,孩子在老师讲课之前就已经胸有些许丘壑,并进行过一定的思考,对于一些浅显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而在先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可以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这样的质疑不仅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在释疑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的互助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先学,不仅对先学数学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先学的习惯和先学的兴趣。这时我通过及时对好的先学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先学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先学的习惯,调动起学生对先学的兴趣。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先学能力后,自己设计先学问题。
我坚持每天布置先学作业,把先学的内容及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要求学生认真抄写在家庭作业记载本上,回家认真完成。刚开始时,我未能找到有效的督促检查办法,故有部分学生认为先学作业只不过是形式,回家随便翻翻书就行了,导致部分学生先学作业流于形式。后来,我吸取了教训,做了一些改进。首先,我加强了先学方法上的指导,探索好的先学练习设计;其次,我在上课检查预习时请同学谈先学收获,正面引导,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此外我还发动学生同桌或小组互查,相互督促,先学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观。在后半期的新课学习中,如果我偶尔末布置先学作业,时常会引起很多学生的“提醒”,可见学生已初步养成了主动先学的好习惯。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先学效果存在差异,对先学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达到相同的水平。教材中一些探究性的较难回答完整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未能解答或解答不完整而加以斥责,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所谈,都是个人在摸索有效先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做法。学生的头脑不是容器,教师不能一味地往里去灌输知识,学生的一生也不能总是依赖教师的教,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之间互助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我们给学生更多的自学空间,学生先行,才能在学习中缔约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