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

2016-04-11 05:15吴水挺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个体情感

吴水挺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

吴水挺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就是利用情感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积极影响,实现塑造人、培育人的目的。情感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重大,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必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就必须研究影响情感产生和变化的制约因素,以便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发挥途径,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合理需要;情融理通,排除认知障碍;榜样引领,优化育人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情感功能;需要;认知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的产生和变化主要由三个因素引起,分别是需要、认知和环境。需要是人情感发生的原始根源,决定着情感发生的层次、深度。认知在情感的产生和变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是随着认知活动的进行而产生变化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认知进程。情感的产生和变化同时也离不开所处环境的作用,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情感有不同的影响。情感生发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发挥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这就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情感功能必须遵循情感生发机制规律,充分重视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认知规律和教育环境三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三者的调节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就是利用情感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积极影响,实现塑造人、培育人的目的。

一、情感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具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思维和认知难以替代的作用。”[1]因此,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发挥,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价值。

1.情感功能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被贴上枯燥、乏味的标签,是因为教育者错把教育活动当成一种单向传递,把受教育者仅仅当成知识接收器。因此,当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被当成了一件“物品”,而不是“人”,则会本能地反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曲解、抗拒。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处于肯定、热爱、赞赏等积极状态下的受教育者会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强化接受活动的运行;反之,处于否定、憎恨、厌恶等消极状态下的受教育者会对认识活动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甚至终止接受活动的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情感上的认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接受程度。因此,必须重视情感功能的发挥,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使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教育内容、情感方法、情感目标产生肯定性的情感态度,提高接受度。

2.情感功能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人的认知和行动都是在情感的激发和诱导下完成的,从情感中来,到情感中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人—人’活动过程,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互动过程。”[2]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也忽视了教育者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力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理论性以及灌输方法的使用,“重知轻情”的教育理念漠视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使教育主客体之间变成一种单纯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令你听”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枯燥的、乏味的认知活动,其教育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必须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促使受教育者不仅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且将思想认识内化为信念,并外化为积极健康的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情感功能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必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价值的渗透,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同时,人的幸福感却在逐渐降低。人们本以为随着财富的累积会越来越幸福,却不想生活变得越来越累,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过于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新时期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而情感无疑是需要借助的重要力量。

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发挥的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功能可以自发的实现。情感的产生和变化由需要、认知、环境三者引起,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就必须研究这些制约因素。

1.自身需要。需要揭示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愿望和需求,在情感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个体的需要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它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当个体的愿望、需要得以充分满足时,个体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当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需求得以满足时,个体思想道德需要会因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而得到巩固强化,同时,思想道德需要强化产生的迫切愿望也会加深情感体验的感受度,实现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境界的升华。比如,作为社会主义的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其需要,才能加强其情感体验,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素质。因此,个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情感反应,直接构成了影响思想道德内化的最初制约因素,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是动力的源泉,因为有需要,才会去追求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利用积极的情感来调节、尊重、满足个体的合理需要,引导其认同并接受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2.道德认知。个体的认知决定了对客观事物情感的内容和方向,只有被认知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而且两者是成正比的,即认知的程度越深刻,情感越激烈。同样,情感一经形成,也会对认知起着推动作用,认知与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发挥过程中是相互推动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思想道德的认知教育,提升人们的判断力和鉴别力,使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果个体缺乏对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的认知,在遇到具体的客观事件时就会作出不正确的认知评价以及行为选择。因此,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发挥过程中的基础环节。

3.教育环境。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即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一些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沉渣泛起,处在这样的时代漩涡中,人的价值观念、情感需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微观环境,即单位、学校、家庭环境等。在这些场所,受教育者都会受到教育者的政治信仰、道德观念、价值信念的感染,从而彼此之间产生情感上的相通和道德上的共鸣。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个体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周围人的影响,而在普遍崇尚金钱至上价值理念的当今,利益至上、人际隔阂、道德冷漠等都不利于个体积极健康的情感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发挥。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发挥的途径

依据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发挥的三个重要因素,即个体需要、道德认知、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发挥的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以人为本,尊重合理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肯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把尊重和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放在第一位,从而引导并激发人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一是,物质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生存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人只有在生存的需要得以保障满足时,进而才会产生高级层次的需要。个体生存需要的迫切性,决定了其对生存资料、生活水平的期待和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发挥首先应理解并尊重人的这种基本简单的物质追求,通过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保障其最低层次的需要。二是,精神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得以保障时,便会产生情感、道德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要尊重人的情感追求,尊重人的人格,将人视为独立的主体,了解人的情感与心灵世界,引导教育对象形成内心高尚的情感世界。

2.情融理通,排除认知障碍。“情感是人的认知活动中的必然因素,它伴随着认知发展过程的始终,情感一旦产生,就成为认知发展的动力并调节认知结构的发展。”[3]因此,要加强主客体之间情感沟通,排除认知障碍。

怀特海曾说过:“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4]11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贴近社会实际,通过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与辨析,使教育对象明辨善恶,加深对思想道德知识的认知,同时使受教育者实现情感共鸣,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实践中真正内化为信念,达到知与情合二为一。在受教育者主动学习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进行及时的情感沟通,鼓励教育对象认真体验生活,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并对其进行引导。这样,教育对象在日常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3.榜样引领,优化育人环境。教育对象道德认知水平、思想觉悟的高低,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需要树立典型,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受教育者在榜样引领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在宏观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抓典型,树榜样,优化育人环境,让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比如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就是一场生动感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典型的事例来荡涤人们心灵的污垢,向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方法比单纯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对人们的影响也会更加深远。

情感生发理论表明,情感的产生和变化由需要、认知、环境三个因素引起,情感可以成为一种激发行为的动力,要想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度,必须从情感生发理论出发,掌握情感生发机制和生发途径,满足并尊重个体的合理需要,提高认知水平,解决认知障碍,并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微观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培育人的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韩迎春,邹小华.从灌输型到情感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9(9).

[2]秦桂芳.教学过程的情感功能[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5).

[3]张宏玉.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的统一[J].教书育人,2000(16).

[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王爱玲)

On the Emo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U Shuiting

(School of Marxism,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The emo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defined as positive effect of using emotional mechanism and developing emotion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aim is to shaping and cultivate people. Exerting the emotion fun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important.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improve the acceptability, actual effect and age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emotion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must study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generation and change of emotions.Then we can find the paths ofdeveoloping the emotion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main implementation way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we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 and respect reasonable needs; secondly, we should b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lve cognitive disorders; and thirdly, we should set good examples and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motion; emotional function;need;cogniton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6.029

2016-10-15

吴水挺(1991-),女,江苏启东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D64

A

1009-4326(2016)06-0117-03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个体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情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