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张月芳
利用前置性学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自学能力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张月芳
在新课标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背景下,我国初等教育事业领域中小学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指导理念均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在学生群体逐步获取日常教学的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条件下,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时间进程的绝对控制地位正在逐步淡化,给我国初等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路径带来了深刻影响。在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建构水平正逐步引起广泛关注,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建构状态对学生终生性学习成长质量水平具有深刻影响,因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对于中小学生正常有序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利用前置性学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自学能力展开简要阐释。
1.前置性学案的编写和应用过程中面对的基本问题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罗杰斯提出的观点,实现对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最佳刺激目标的因素是“兴趣”,这一思想显然与中国谚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内涵上具有鲜明的一致性。在基础学习素养的建构实现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具体形成是诱导建构和形成最佳学习素养状态的基础要素。
从这一角度分析,开展前置性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面对的主要教学实践问题,就是前置性学案中实际编入和承载的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自身自主性学习动机的充分激发,通过学案中设置安排的开放式思考探究问题,有效激发学生自身开展探究式学习体验活动的主观愿望,为学生通过自主化学习思考体验活动,实现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创造支持条件。
举例论之,在开展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街上册《千克和克》章节的前置性学案编写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基础教学内容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回忆日常生活见闻,初步探究和认识“重量”与生活中常见物品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开展的课堂教学环节创造准备条件。
2.前置性学案编写工作的基本原则
开展前置性学案的编写和应用工作,就是要督导中小学生通过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迁移、类比以及阅读理解过程,在实际课堂教学环节开始前预先完成自主性学习体验内容,因此,为确保前置性学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能够顺利取得最佳效果,应当在其设计过程中切实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第一,低标准切入原则。在实际开展前置性学案的编写形成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本班全体学生对学案中承载的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并同时关注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的优化和巩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对特定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水平,在学案内容的编写体例之中开辟专门的章节内容,开展完成实施连接和知识复习等教学工作目标,为学生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以及学科培养体系的形成创造支持条件。
如在编写苏教版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章节前置性学案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本班学生对数学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通过引入“长方形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元素,借由建构类比转化式知识认知结构,帮助本班学生实现对梯形面积求解方法的认识。
第二,层次分明原则。为确保学生在实际阅读前置性学案过程中,能够最快把握到学案编写体例中的核心内容,教师应当注意把握前置性学案编写体例中新知识内容引入和呈现行为的开展方式,重点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特征。比如在编写关于小学数学学科《圆》内容的前置性学案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圆形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表现引入到前置性学案的内容编写结构之中,通过帮助学生在前置性学案的阅读过程中认识圆形在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促进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展关于圆章节基础性知识内容的学习体验过程,为最佳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创造支持条件。
1.紧密结合教材中承载的知识内容
从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开展路径角度分析,现行教材文本承载的基础性知识内容,在实际开展前置性学案的编写实践过程中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中小学教师在开展具体的前置性学案编写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教材文本承载的各类信息要素内容,要针对课本中呈现的一切可供挖掘的教学素材给予充分关注。
举例论之,在编写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章节的前置性学案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列示的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应用场景的插图作为学案中承载的基础教学素材,并在基础上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对教材插图中列示的几何图形外在表现特征实施知识性介绍分析,并以此为手段,督导学生养成充分关注课本中每一个信息细节的学习思维习惯,促进学生在开展独立化和自主化思维探究体验学习过程中,实现最佳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和发展效果目标。
2.充分关注本班学生的学习素质水平
中小学教师在开展前置性学案的编写实践工作过程中,应当结合本班学生在所教学科、领域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水平特征,扎实做好前置性学案承载内容的难度设置工作,并且在本班学生的学科知识内容掌握运用能力不断提升的条件下,逐渐提升前置性学案编写呈现内容的难度水平,为学生良好有序地成长发展创造支持条件。
利用前置性学案能够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自学能力,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学习。前置性学习是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前置性学习充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本文从前置性学案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具体方面,以及前置性学案的设计和应用策略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在让学生通过前置性学案进行有效的前置性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前置性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