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桃令 王玉杰
(1.运城市人社局,山西 运城 044000;2.运城市药材公司,山西 运城 044000)
三晋人文
介子推故里在裴介
王桃令1王玉杰2
(1.运城市人社局,山西运城044000;2.运城市药材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介子推是中华文明史上被历代皇帝旌表、名人歌咏、百姓尊奉,同时以山、以村、以县、以庙纪念和祭祀的华夏忠孝第一人。当代学者对其生平事迹的相关研究成果斐然。从夏县裴介村文化遗址、村庄名称、文物遗迹、习俗传承、后裔族谱、迁葬故里、志书记载等方面,对“介子推故里夏县裴介村”这一观点进行考证与论述,史料丰富,依据可信。
介子推;故里;夏县;裴介村
介子推(前680年—前636年),又作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介子推青年时为葬父典身进宫,因处事勤谨,被选为晋国公子重耳的布衣陪从。
介子推的事迹历代广为传颂,其主要情节是:晋献公时,骊姬作乱,公子重耳被迫出逃。介子推陪同重耳流亡十九年,历尽艰辛,备受磨难,在重耳危难之时,介子推曾有“割股救主”之举。重耳(晋文公)即位后,论功行赏。然而,“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为伺奉老母,介子推归隐乡里,与母亲隐居绵上(今介休绵山一带)。后来,晋文公欲使介子推出仕而不得,遂听信谗言,放火烧山以迫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宁死不出,与母相拥被焚。
介子推“忠君孝母”、“功不言禄”的气节与精神为世人景仰。他是中华文明史上被历代皇帝旌表、名人歌咏、百姓尊奉,同时以山、以村、以县、以庙纪念和祭祀的华夏忠孝第一人。
介子推作为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当代学者对其生平事迹的相关研究成果斐然,一些地方凭藉其历史名人效应而进行的地域经济与旅游文化建设亦可圈可点。介子推已成为山西省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也将成为山西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突破与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
本文依据比较翔实的史料考证与多年实地考察资料,对“介子推故里夏县裴介村”这一课题进行论述。
夏县裴介镇裴介村为春秋介子推故里的记载,历史久远,史料丰富,依据可信。笔者从夏县裴介村文化遗址、村庄名称、文物遗迹、习俗传承、后裔族谱、迁葬故里、志书记载等方面,对“介子推故里夏县裴介村”这一观点进行考证与论述。
(一)文化遗址
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因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裴介村属黄河流域涑水河支流青龙河水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裴介村就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地方,裴介遗址是一处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人类文化遗址,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裴介遗址位于夏县裴介镇裴介村界内的“芦河”台地上,文化层厚2—3米,遗址面积约36万平方米。2001年对一座商代陶窑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器物有陶制鬲、钵、折肩罐、大口尊、瓮、罐、盆等。裴介村东南部还发现了一件夏代青铜角杯。
春秋时期,裴介村就是晋国属地,距离晋国都城曲沃约80公里左右,两地往来非常方便。
(二)村庄名称
晋文公为缅怀介子推,先是派人找到介子推与母亲烧死之处的那棵枯柳,用其木制作了一双木屐,穿在脚上以示纪念。据说,这个故事就是古语“足下”的来历。后来,晋文公把这双柳木鞋置于介君墓前,意为“陪介”。并将当时的杏花村、梁家庄、仁义庄几个小村合为一村,并赐村名“陪介”。后来,人们又用“裴”字替代“陪”字,裴介村名由此形成并沿用至今。
裴介村名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口碑,虽然目前尚没有初始的实物与文字史料,但在当地百姓口中代代相传的口碑资料,仍然具有考证意义。
(三)文物遗迹
1.裴介村介子推墓。夏县裴介村南有介子推墓一座,墓前有古碑一幢。碑文上款“皇清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清明之吉”,正文“介氏祖晋洁惠侯之推墓”,落款“秦二世自介休迁葬于此,阖族同立”。
墓旁还有“夏县人民委员会1962年11月17日立”石碑一幢。碑文为:“晋洁惠侯之推坟墓。介子推,周代晋国大臣,夏县裴介人,因对晋文公行功不受禄,乃隐居绵山介休县,因后晋文公觅求不得,焚山而丧命,秦二世时迁葬于此。坟茔现存雍正二年碑刻一幢,墓冢一个。1959年9月,已将这个古墓公布在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内。故所在单位必须严加保护,如需在此施工动土或搬动坟前遗物者,必须经过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通过,否则以破坏文物论处。夏县人民委员会,1962年11月17日立。”
2.裴介村介庙与关庙。裴介村久有介子推庙(村人称“介君庙”或“介庙”)和关帝庙(村人称“关庙”)各一座,都是历代皇家出资兴建的。两座庙宇相邻而立,位于裴介村中心位置。介庙在东侧,规模比关庙略大;关庙位西侧,规模略小。当地民间风习以东为上,足见介庙在裴介村村民心目中的地位。
3.裴介村介家祠堂。裴介村介家祠堂(家庙)位于介家巷内,是介子推族人早于明清时修建的,介子推被族人视为始祖,经年祭祀不断。后来,介家祠堂因年久失修破毁而拆除,原祠堂匾额仍保存在村内。
裴介村有介庙,又有介家祠堂,从建筑历史与功能来看,在全国独此仅有;从香火传承来看,唯介之推故里才有此举。
4.陶村镇陶朱公墓。范蠡(前469年—前411年),字少伯,号陶朱公,河南淅川人,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经营商业,成为巨富。陶朱公墓(亦称范蠡墓)位于夏县陶村镇,距裴介村直线距离约6公里。
《安邑县志》记载,陶朱公因追慕介子推的高风亮节,晚年时前往河东探访,即将行至介子推故里时因病去世,后人将他埋于此,并以陶为姓,历年奉祀。这个村庄,便是今天的陶村,村中至今有多半村民姓陶。
5.介之推后裔族谱。《山西解州族谱》(清乾隆年版)中有:“吾族(介姓)为海内独姓,周晋洁惠侯之推裔也……,明初石祖自夏县(裴介村)徙居解内”的记载;河南新安县滩子沟族谱《咸丰七年十一月上旬复续族谱序》中有:“吾族为海内独姓,乃周晋名臣洁惠侯介之推苗裔也。”《滩子沟创建洁惠侯庙碑记》中有“子姓迁处夏县古裴乡(今裴介村)”的记载。
2016年5月至7月,以介氏后裔联谊会会长介公社为首的一行7人走访了在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上席村、新安县滩子沟与介窑、舞阳县介庄、淇县介圪介庙与窦街、卫辉市小屯村、原阳县介庄、陕西省彬县大王村、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大张村和山东金乡县三合村居住的介氏后裔,他们都尊介子推为始祖。依照祖辈传说,他们都是从山西夏县裴介村或解州大张村(解州大张村是从夏县裴介村迁出的)迁至现在所住之地。
(四)习俗传承
农历十月初一是裴介村传统的古庙会。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赶集、逛古会,还要蒸“牛角”(形状像“牛角”,馅多为胡萝卜的菜包)祭拜祖先。在夏县裴介一带,民间墓冢都呈“牛角”形状。裴介村的介氏后人们口口相传:介子推出生于牛年(公元前680年)十月初一。又据传说,当年下葬介子推时,晋文公亲持铁锹填土,以示诚敬,随从效之。坟墓堆积成“牛角”形,一头大一头小,古称“封冢”。在当地民众意识中,把牛年的属性与牛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加上其坟的牛角形状,于是,“牛角”具有了“祭祀介子推”的象征意义。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公元前636年,介子推与母亲在绵山被焚后,晋文公将他厚葬于绵山,并建庙祭祀,“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这段记载说明,当年晋文公祭祀介子推的礼仪十分隆重。这是官方的祭祀活动。然而,在夏县裴介村,至今仍然传承着古老纯朴的祭祀介子推的礼仪活动。介子推的“忌日”(即死亡之日)史无记载,他的生日却被人记住,因此,裴介村人便于此日祭祀介子推。按照裴介村的老规矩,在介子推祭礼之日,于前日晚开始“搭灵堂、摆香案”;主持者要为介子推“守灵”,古称“伴夜”。第二天,介氏族人长辈主持祭礼,宣读祭文,奠酒、焚香、化纸等;随后,锣鼓开道,执纨执仗礼仪渐次缓行;介氏族人依辈份亲疏排列,着不同服饰随后行进。“封冢”之后,手持用柳木做的孝棍的孝(孝子以外,送葬的亲属)将手中孝棍插于墓前,俗称“插柳”。此习俗一是纪念介子推与其母倚柳被焚;二是借柳树适应性强、易栽易活的特性,寓意祖上庇荫、子孙延绵。
至今,裴介村流传着一种祭祀介子推的鼓乐形式。传说,当年介子推墓冢建成之后,晋文公亲率众臣到介子推墓前谒拜,宫廷乐师为此编配表演了一支锣鼓乐舞,场面十分宏大。后来,这支锣鼓乐舞由裴介民间艺人代代相传,每逢介子推生辰、忌日纪念活动,即倾情演奏,为祭奠活动增添色彩。至今,这支锣鼓古曲相传百代有余,并逐渐演变成为当地乡里村镇重大活动时必定演奏的《春秋锣鼓》。经后人整理,《春秋锣鼓》全曲共分八大乐章,分别为“晋宫为奴”、“辅君流亡”、“割股奉君”、“文公登基”、“携母归隐”、“绵山殉难”、“谥侯称君”、“高山仰止”,主题是歌颂介子推的忠孝壮举和高尚情操。
“寒食节”是起源于山西的风俗节日,也是裴介村民传承千年的民间风俗。据《山西省志·人物志》记载:“文公为悼念介子推,下令全国于是日(清明前一天)禁火寒食。此习俗流传数千年,谓之寒食节。”裴介村除了恪守“寒食节”风俗之外,还流行一种独特的“烤枣蛋”祭祖习俗。节前,家家户户用发酵好的面包裹一只鸡蛋、一枚红枣和少许圆状麻花,放到火里烧烤,烤至面皮焦黄即成。村民们还要提前一天做好凉面和冷馍,即禁烟熄火。清明上坟这天,人们在坟头插五色幡,在坟头上滚枣蛋。裴介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枣蛋”中的鸡蛋象征介母,红枣则象征介子推,枣蛋相拥象征母子俩相依为命;五色纸旗象征绵山烈火,整个上坟过程体现着裴介村介姓后裔怀念介子推的真切情感。
总之,裴介村流行的上述风俗,如“十月初一逛庙会”、“蒸牛角祭祖”、“伴夜”、“祭灵”、“送葬”、“封冢”、“插柳”、“上坟”、“寒食”、“枣蛋”以及演奏《春秋锣鼓》等,构成了介子推故里乡民以纪念介子推为核心的、比较完整、延续至今的古老习俗。
(五)关于“介推田”与“迁葬故里”
介子推在介休绵山去世之初,被晋文公厚葬于绵山,“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晋文公这么做,是“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史记·晋世家》)。
关于“介推田”的作用,明末清初顾炎武《补正》曾就事论事地说:“乃以田禄其子。”清人武亿在《义证》中根据绵山并无介子推后人的事实,进一步表达看法,他认为“介推田”实际上是“此虚封也,不必有人受之”。笔者认为,“介推田”所收租赋,主要用于维持介休以及周边介墓和介庙的开支。据明万历《灵石县志》载,仅灵石县境内就有大小介庙7处,这些都需要一定的钱财来供养,介推田自然也就有了庙产的属性。
在历代史志书籍中多次提到:介子推墓于秦二世时迁回夏县裴介故里。介子推墓为什么能迁葬回裴介村?理由只有两条:一是夏县裴介村是介子推的故里(俗称“老家”,亦称“原籍”)。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血缘亲族关系,“落叶归根”是宗族之本。把先人之墓迁葬回裴介,让先人魂归故里是介子推后裔的责任,他们应该这样做,他们确实也这样做了。二是介休一带当时并没有介氏族人寄居于此。而且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关于介子推后裔生存繁衍的记录。如果介子推的故里在介休,那么其族人绝不会同意把先人之墓迁葬别处的。
(六)史志记载
《康熙夏县志》卷二,祠记(五):“介子推祠在裴介里,本里多介姓者,谓是子推后裔,故立祠记之。”
1998年版《夏县志》(卷二十三,文物胜记):介子推坟位于县城西10公里处裴介镇村东北,原有木质牌坊和祠堂,今俱毁。秦族人安葬于此。坟前原存雍正二年(1724年)碑刻一幢。碑文载“洁惠侯之推墓。秦二世自介休迁葬于此,阖族同立”。
1998年版《夏县志》(卷三十三,人物):裴介镇是晋文公侍臣介子推的故里,镇东有一座古墓,墓旁立着一幢石碑,是介族后人为纪念这位先贤而立的。
1998年版《夏县志》大事记: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元年春,晋文公封邑命爵,奖赏有功之臣,众从臣各有所得,但独不见给介子推行赏。介子推,今夏县裴介镇人,是随从晋文公流亡在外多年的从臣。在文公困厄之时,曾割股肉为文公充饥。晋文公即位后,他不愿与晋文公左右那些利禄之徒为伍,悄然隐退,隐居绵山。晋文公四处寻找,才发现他已背母去了绵山,但介子推拒不出山受封,结果被焚而亡。晋文公悔恨交加,遂改绵山为介山,以悼念介子推的忠节。
《运城人物志》历史人物卷:介子推,夏县裴介镇是晋文公侍臣介子推的故里。
《运城人物》记载:介之推,春秋时安邑(今属夏县)裴介人。
《运城市志》记载:介子推,夏县裴介人。
清康熙《山西通志》记载:介子推祠在裴介里,本里多介姓者,谓是子推后裔,故立祠祀之。
《山西省志·人物志》、《山西通史》(2015年12月版)记载:介子推(?—前636),又作介之推、介推,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侍臣,相传夏县裴介镇为其故里。
(责任编辑王怡敏)
K928.72
A
1008-9012(2016)03-0073-04
2016-08-10
王桃令,运城市人社局退休干部;王玉杰,运城市药材公司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