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孜仪,陈 丰
(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新常态下河北省“双高”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刘孜仪,陈丰
(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61)
摘要:河北省高污染行业和高能耗行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五大“双高”行业为钢铁、水泥、火电、焦化、玻璃行业。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双高”行业转型升级,就要实施“双高”行业走出去战略,加强能耗、排污等环保监管,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双高”行业环保产业链,对接京津环保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借助“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实现质的提升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高污染;高能耗;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在2012年之前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2012年增速为7.7%、2013年增速为7.7%、2014年增速为7.4%,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增长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创新驱动力不足、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产业链条短等;加上美国跨太平洋合作伙伴、跨大西洋合作伙伴战略中对中国经济的封锁,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是将过去的粗放型、数量型、扩张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质量型的增长方式。一直以来,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偏重,支柱产业多为资源型、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近几年来,大气状况也不容乐观,雾霾情况严重,大气污染物浓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环保部公布的74个空气质量标准评价的城市中,河北省占七个;这和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高污染行业密集分布,能源结构不合理有密切关系。可见,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明确哪些行业属于“双高”行业,并进行“双高”产业转型升级。
一、河北省高污染行业的判定
1.河北省大气污染及污染物来源概况
河北省的空气污染情况近几年以来不容乐观,在全国的污染物排放量中,明显高于其他省市。2011年河北省烟粉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氮氧化物排放量排名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二;2012年河北省烟粉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高于排名第二的山西省(16.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全国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三;2013年河北省烟粉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高于排名第二的山西省(28.66万吨), 氮氧化物排放量全国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三。2014年全国各省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显示出河北的二氧化硫年均浓度56ug/m3,仅次于山东,排名第二,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2012年以来,河北省的大气污染受到格外关注。大气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和机动车,且工业源在大气污染中的作用尤其突出。其中二氧化硫92.36%来自工业,7.63%的来自生活;氮氧化物67.84%来自工业,1.04%的来自生活,31.12%来自机动车;烟粉尘85.42%来自工业,10.23%的来自生活,4.34%来自机动车。可见工业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2012年河北省工业废气排放量67 674.4亿m3,工业废气治理设施数16 924套,工业废气设施处理能力182 217万m3/时。
2.工业行业中高污染行业的判定
近年来,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的基本模式没有改变,钢铁、装备制造、石化构成河北省三大支柱产业,建材、防治服装、食品和医药为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二产仍占半壁江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纺织业等资源型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值的一半,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产品生产中,虽经源头控制和清洁生产,遵守各项管理与控制标准,污染治理改造升级等,也不可避免产生“三废”。[1]
河北省污染源调查确定的重点污染行业有钢铁、焦化、火电、水泥和造纸行业。从污染源调查数据来看,钢铁行业工业废气排放量最多,其次是火电行业、水泥行业,造纸和焦化行业绝对数量远不及前三者。钢铁行业工业废气排放中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三种污染物(图1),其中烟粉尘占比最高41.17%,二氧化硫次之,39.10%,氮氧化物最少,为19.74%;焦化和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占绝对优势,分别为42.10%、57.90%和28.27%、66.52%,烟粉尘占比很小;水泥行业主要是氮氧化物和烟粉尘,占比为64.7%和29.21%;造纸行业以二氧化硫为主,占比64.39%,氮氧化物和烟粉尘各占18.01%和17.60%。从二氧化硫排放量来看,钢铁、火电行业占比较多,分别为42%、26%,总量占全省的68%;从氮氧化物排放量来看,钢铁、火电和水泥行业占比较多,分别为22%、62%、9%,总量占全省的93%;从烟粉尘排放量来看,钢铁、火电、水泥行业占比较多,占全省的24%。
图1 分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量
2012年颁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后,2013年河北省调整了高污染行业,将钢铁、电力、水泥、玻璃四个行业划定为高污染行业,并开展了集中攻坚治理大气污染“四大主要排放源”的工作;2014年这四大行业煤炭消耗量占全省的53%、二氧化硫排放量占65%、氮氧化物占60.2%,烟粉尘占61%。
二、河北省高耗能产业的判定
1.河北省能源消耗、供给情况
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并且增幅较大,从1980年的3 120.5万吨标准煤上升为2013年的31 170.36万吨标准煤,涨幅约为9倍;1995-1999年能源消耗量的增幅最小,2000年以后,能源消耗明显上升,2000-2013年的增幅明显大于1980-1994年。在一次性能源生产方面,1981-2013年,能源生产总量从5 502.86万吨标准煤增长到7 240.36万吨标准煤,增长了1.32倍;从1988年开始,河北省的能源需求总量超过了生产总量,且缺口从1987年开始,从1988年的461.02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2年的23 930万吨标准煤,增长了51.9倍。省内能源供给远不足省内能源消费量,且需求缺口不断加大,能源外部依赖性很强。
2.能源消耗构成、各行业能源消耗情况
在能源消耗构成中,煤炭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最大,从1980年以来历年来均在85%以上,但是从2009年开始有逐年下降趋势;其次是石油,占比范围在6.2%-12.9%之间;最后是天然气和电力,天然气的消耗占比不超过2.2%,一次电力的消耗占比不超过2%,但天然气占比从2005年开始逐年上涨,从0.61%上涨到2013年的2.19%,电力占比从2008年以来逐年上涨,从0.08%上涨到2013年的1.78%。可见河北省的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的是煤炭,能源消耗构成不合理;但近年来天然气、一次电力占比明显增多,煤炭明显下降,能源结构正逐步调整。
除各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有明显差异外,各行业能源消耗占比也有明显差异。近年来,工业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80%左右,其次是生活消耗占8.5%左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3.7%左右,其他占2.6%左右,农林牧渔水利业占比2.1%左右。可见河北省高能耗行业主要集中于工业,下面将在工业行业中界定河北省高能耗产业。
3.工业行业中高耗能产业的判定
按照河北省各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占全部能源消耗量的比重及该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对河北省工业行业进行排序分析,将综合排名前六的确定为高耗能产业。将各行业能耗分为三个明显梯度,分别为能耗占比≥1%、能耗占比在0.1%-1%之间、能耗占比≤0.1%;将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同样分为三个跨度较大的梯度,分别为≥4%、1%-4%、≤1%。综合排名均在第一梯度的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七大高能耗行业,2013年这七大高耗能行业的耗能占总耗能的88.95%。综合排名均在第二梯度的有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其余行业综合排名均在第三梯度。
三、河北省高污染与高耗能行业的关系
高污染行业采用的污调数据,高耗能行业采用的《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数据,由于选用的统计标准有所差异,行业名称有所不同。由前面分析可得,河北省高污染行业有钢铁行业、焦化行业、火电行业、水泥行业、造纸行业、玻璃行业等;第一梯度的高耗能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是钢铁行业中细化的行业部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是火电行业中细化的行业部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和焦化行业密不可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则属于玻璃行业,玻璃和水泥统称为建材行业;毫无疑问,钢铁、火电、焦化、玻璃、水泥即为高污染行业又为高耗能行业。而煤炭开采和选洗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仅为高耗能产业,而非高污染行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属于造纸行业,仅为高污染行业,而非高耗能行业;其余各行业则为即非高污染又非高耗能的行业,比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电子信息产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等新能源新材料。分析得出,河北省高耗能行业和高污染行业有极大的相关性,本文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归结为钢铁、水泥、火电、焦化、玻璃五大行业。
四、河北省“双高”产业的发展历程
1.五大“双高”行业工业总产值逐年上涨,但增长幅度不一
河北省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半壁江山,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是轻工业的三倍。从行业构成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资源型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一半。(由于统计数据是依据工业内部细分的行业部门统计的,所以用各细分行业的经济指标来反应五大“双高”行业的发展历程)并且工业总产值呈逐年上涨趋势(图2),2013年与2002年相比,五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了8-15倍之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79倍,增长最少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也增长了8.14倍。
2.五大“双高”行业相关的资源型工业产品产量呈现负增长
铁矿石原矿量、焦炭、水泥、平板玻璃、生铁、粗钢等资源型工业产品产量负增长,据统计,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增长-15.1%,减产最多,其次是焦炭-12.0%,然后是铁矿石原矿量-2.2%,平板玻璃-2.4%,生铁-1.0%,粗钢-0.6%,变压器-2.0%。2014年河北省压减炼铁产能1 500万吨、炼钢1 500万吨、水泥3 918万吨、平板玻璃2 533万重量箱,化解过剩产能取得一定成效。
3.钢铁行业从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平稳转型阶段
钢铁作为河北省第一支柱产业,2002-2011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2011年开始增速放缓,钢铁产量也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但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的格局未变。河北省2014年生铁产量16 932.57万吨、粗钢18 530.34万吨、钢材23 995.24万吨;粗钢、生铁产量分别比上年降低0.99%、0.6%,钢材比上年增长5.14%,粗钢减产110.99万吨、生铁减产168.48万吨,是全国粗钢减产最多的省份之一;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产量的22.52%,比2013年降低了1.68个百分点。2014年河北省仅钢铁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30.6%,年产粗钢产量1.85亿吨,占全国24%;而石油化工完成增加值1 490.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2.7%;建材、食品、纺织服装、医药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 526.6亿元,占全省工业的21.5%。
4.平板玻璃、水泥产量下降明显,技术玻璃投资增速快
2014年水泥产量10 625万吨,同比下降15.1%,平板玻璃产量12 293万重量箱,同比下降2.4%;水泥行业完成投资69.4亿元,同比下降21.5%,平板玻璃行业完成投资73.3亿元,同比下降24.9%,技术玻璃行业完成投资38.8亿元,同比增长129.8%。2014年水泥产量占全国总产的4.3%,居第11位,平板玻璃占全国总产的15.5%,居第1位。
5.资源环境倒逼下,五大“双高”行业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在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严格控制钢铁、火电项目。[2]火电行业新上项目规定必须采用先进节能、环保、供热技术,供电耗煤、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和省要求,2015年计划新上6个火电项目;焦化行业上,2015年河北省工信厅出台《关于加快焦化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在焦化企业配套合作方面,建设大型化的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粗苯的集中加工装置,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体的各具特色的化产加工格局,延伸产业链条。支持企业通过钢焦、煤焦、煤焦化、焦与化、焦与焦等方式开展联合重组。
五、河北省“双高”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1.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资源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3]河北省“双高”行业要走循环经济之路,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在部门间,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煤使用量;其次是区域层面,形成企业间的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立工业园区;最后在河北省范围内,调整大的产业结构,推动“双高”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替代产业,倡导工业生产“煤改气”项目,大力提倡利用太阳能发电项目并促进其实施,以解决产业发展能源利用瓶颈问题,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加强能耗、排污等环保监管
推动征服职能的转变,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把对环境的污染计算到企业的外部负效应中,增加环保费用和增强对“双高”行业的监管,一旦污染不达标,就要严惩不贷。强化查处力度,对环保不达标企业施行关停,对规格不够的企业实施兼并;强化监督力度,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不能进入工业园区,坚决不上和环保打游击战的项目;强化执法力度,坚决纠正开发区、工业基地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擅自降低环境保护准入门槛、降低环评等级、降低或取消排污收费、以挂牌保护为名阻挠干扰环保部门现场执法检查等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3.实施“双高”行业“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并不是把污染搬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生产,而是以产业梯度转移来化解“双高”行业产能过剩,减少区域污染和降低区域能耗。[4]依据“双高”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可见那些能源价格低、环境机会成本低、环境容量大的国家和地区是首先考虑的区域,比如西亚、南亚、非洲等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的国家。以钢铁行业为例,在市场导向型、资源导向型、环境导向型的原则下,东盟国家中的印度尼西亚和部分非洲国家是其理想的承接地。
4.对接京津环保标准,以环保达标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双高”行业多为河北省的支柱产业,不是不发展,而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京津冀一体化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双高”行业的发展同时要借力一体化发展实现质的提升。在落实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的基础上,对接京津环保标准,抓紧制定完善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促使现有高排放企业关停一批、改造一批、转产一批。
5.培育“双高”行业环保产业链
当前,区域发展正由单一的产业竞争转向产业链竞争,京津冀战略性产业链是指在京津冀区域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相协调,并且能带动相关部门发展,对该区域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条。在京津冀区域内要构建培育钢铁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产业链,对接京津相关产业链条。钢铁产业链对接的关键:一是严格制定能耗及污染的限制要求,要有选择性地承接首都钢铁企业向河北的转移,对于超越污染界限的企业,要严格禁迁。二是继续兼并重组,对重组后的企业实行一定的鼓励措施,对兼并后回收的土地进行补偿。三是鼓励科技园区建设,强调园区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内而外的发展。四是鼓励国有钢铁企业或者有实力的钢铁企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产出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上。节能环保产业链对接的关键: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节能环保产业投资需要大量资金,成本高,见效慢,节能环保产业的私人成本是大于社会成本的,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应该支持。为此,成立节能环保产业专项资金,用于向节能环保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关键技术的产业化、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二要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工艺创新、成果转化和标准制定。支持优势企业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
参考文献:
[1]李叶,赵洪进.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9-12.
[2]李惠茹,刘濛.京津冀区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效应的评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1-95,160.
[3]陈璐.基于节能减排的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3:17.
[4]陶静静.河北省高耗能产业“走出去”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5:43.
[5]母爱英,江果,武建奇.河北省高污染行业转型与承接产业转移布局优化路径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135-140.
“Double High”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New Normal in Hebei Province
LIU Ziyi, CHEN Feng
(Business School,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Hebei 050061,China)
Abstract:There are some correlations in high pollution and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 Hebei Province. The five “double high” industries are iron and steel, cement, thermal power, coking and glass. In the new normal, to achieve the “double high”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double high industry must take the strategy of going out, strengthen energy consumption, emission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recycle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ivate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hain of double high industry, force docking Beijing and Tianji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With the opportunit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integration in Jing-Jin-Ji Area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t can achieve a qualitative improv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new normal; high pollution;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9X(2016)01-0073-05
作者简介:刘孜仪(199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