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中文里,教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但更广为流传的解释是“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桥梁,更是教育的精神火光,只为照亮更多的灵魂。2015年,本刊以“我记忆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受到全国广大教师群体的关注,老师忆老师,共收到来稿近三百篇,我们从中精选出23篇刊发在《江西教育》教学版上。
透过这些文字,生动活泼的课堂被看见,值得品赏,却不可复制,因为主体关乎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教育本是一件专业性强的技术活,而所有的教育理念,归结起来不外乎“因材施教”四个字,只有做教学的有心人,专注于课堂、书本、学生、教育,才能算得上是好老师。杨秀茂笔下的老校长,吕国飞笔下的二胡老师,何亚兵笔下的老洪便是如此。上好课是教师最好的师德,诚如老洪所说:“在我的课堂上看杂书,不是你们的失败,是我的失败。”(何亚兵《老洪二三事》)
透过这些文字,带有个人生命体征的思想被看见。教师用自己的学识传承人类文明,用智慧点燃智慧,那么教师自己也得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教师并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是在精神的荒漠里进行理想主义式抵抗的斗士,他最大的武器就是思想。颜茜笔下的“他”,用开水泡一杯豆奶,教导颜茜“面对生活的煎熬,要有豆粉品质,身受损而不堕其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用美好的感情感染周围的人,升华自己”。冯旭斌笔下的“她”,用水粉画一棵酸枣树,只为了说: “希望我的学生像酸枣树一样顽强上进,不管面临什么,都要结出果实。”“其实我希望你们一直都这样嫩绿着,只有这样才会继续成长;一旦你成熟了,也意味着开始腐烂。”黄国太在退休多年后说起对学生最大的期待。(李培林《回忆我的乡土教师》)
而最让我们欣慰的是,透过这些文字,还有生命被看见。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师不仅是有生活的个体,更是有人格的生命,丰富的生命素养和深沉的人文关怀,让教育也有了灵魂,这样教育也被赋予了生命。好的教育,并不需要程式化的技术,却是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灵魂唤醒灵魂。王相理笔下的“大脚“老师,姜霞笔下的平老师,无不是以自己对生命的关照,对学生的关爱及对知识的渴求,在学生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做人,总应该坚持一些什么,不然,真有些愧对学生,羞为人师”,倔强地告诉学生的“他”,最终还是回到了普通中学教书,倔得孤独,倔得寂寞,却倔出了自己的姿态,他用自己的作为,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生命样本,这才是所谓的“人师”。(余显斌《孤独的坚守》)
教育,不仅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更是生命的互动。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影响着老师,师生共同成长,是教育的常态。
2016年,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这种互动与成长——推出主题征文活动“精彩一课”,我们相信:“一堂精彩的课,如同一件艺术作品,它可以精美绝伦,也可以朴实无华,但无不散发着幽兰之香,内涵隽永,令人难以忘怀。”敬请广大教师参与,分享生命体验中的点点滴滴,抑或在动态生成中不断地丰实的“精彩一课”。文章,终究能让一些生命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