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16-04-09 11:22福建林联益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联产承包公有制经济体制

福建 林联益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福建 林联益

【历史与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当前“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正全面实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在中国现代史中占的分量很重,近几年的高考卷年年有涉及,在复习中要紧跟时政热点,如“十三五”规划、中国梦、2017年中共十九的召开等,思考历史与现实。

【命题角度】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一五”计划是为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显著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一五”计划的主要经验: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合理规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正确选择发展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力量越是不足,越要集中有限力量;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出现失误的原因:党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对国情和经济规律认识不足;革命战争年代习惯做法的影响;“左”倾错误不断发展的恶果。

2.实质问题:“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不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的调整。人民公社化是将原有的农业合作化小化并大化,特别是“一大二公”,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但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导致三年经济困难。

4.教训: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改革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5.二者的不同:“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三、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的失误原因及教训

1.面临的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2.失误表现

(1)经济建设的高指标,片面追求速度与数量,如“大跃进运动”。

(2)急于人为地、盲目的调整生产关系,忽视客观规律,如人民公社化运动。

(3)60年代中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十年“文革”出现。

3.失误原因

(1)主观原因: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没有正确处理“左”倾、右倾错误的关系。长期以来,注意了反对右倾错误,但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人们在心理上认为越“左”越革命,从而造成了“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多数人的失误都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

(2)客观原因:人们对错综复杂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对中国革命、建设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

4.经验教训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异同

1.相同:都改变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农民或企业都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立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不同: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土地的公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则已经出现了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中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管理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能适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并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公司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的基本成分,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成分,凡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均可称为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指公司制为核心的具体形式,按公司制改造传统企业。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与所有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准;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原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它虽在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和“一五”计划时期发挥过巨大作用,但后来极大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过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

4.意义: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的四次重大调整

1.土地改革

(1)原因: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3)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

(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

(1)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就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做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2)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七、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清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考点训练】

1.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2.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正确的理解是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 ④表达了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4.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一阶段中实行“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的政策,其中的“两权”是指 ( )

①行政权 ②所有权

③经营权 ④自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1992年初,邓小平南行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

A.借鉴资本主义市场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1.B 2.D 3.C 4.C 5.D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一中)

猜你喜欢
联产承包公有制经济体制
农民参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分析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土地规模经营视角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
刍论社会主义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