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姜雅莉
对策类试题的备考策略
安徽 姜雅莉
最近几年,高考历史题型越加灵活多变。除了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也更加突出。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四川省首次尝试了一种考查的新题型:对策类试题。这种问题设计既能反映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和综合概括等常规性能力,更侧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历史学科目的。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规定:“注重考查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对这一趋势的有力回应。2015年全国Ⅱ卷和浙江卷继续考查了这种题型,显然命题人对此种题型的考查价值日益重视,该题型在未来的历史高考中将会有更广泛的运用前景。
对策,《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付的策略或办法”。在历史试题中主要测查考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型的设问方式常常有以下几种: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应当采取怎样的方针、政策、措施;谈谈你对此问题的处理意见。如果加大问题的难度,则会让你分析材料中的处置是否恰当,并说出你的见解,即处理问题的方案。
最近几年,对策类试题在高考卷中频频出现,逐渐发展为一种比较成熟的题目类型。但是历史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提到如何处理具体的问题,导致考生在遇到此类试题时答题策略不当,总体得分率不高,下面笔者结合高考真题,回顾一下对策类试题的考查方式。
2014年四川卷的13题,考查中外传统文化的沿革与发展,其中第三小题属于对策类题型,它这样要求的: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要求:见解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该题突出了地方特色,传承并发扬光大四川传统文化,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身边社会的关注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它还间接促进了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的要求。
此题的答案有两种思路可供参考。其一,首先列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案例,根据中外传统文化的发展概况,找出可资借鉴的地方。其二,依然是先列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案例,根据个人知识的积累,谈谈发展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策。无论哪种答案组织模式,都需要注意见解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不能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这道题目设计很新颖,但是学生的得分率并不理想。本人认为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一、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应用存在问题。从材料中无法直接得出对策,需要深入分析并予以适当延伸,加以灵活运用,着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较深层次的能力。二、教师教学中对此类问题基本没有涉及;书本里也很少涉及解决问题特别是现实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对该类题型比较陌生。另外,答案的高度开放性也使得学生无所适从。无论是哪个原因导致的得分率低,都暴露出了学生学习中的漏洞与不足以及相关能力的欠缺。
2015年,对策类试题的应用范围在扩大,全国卷和地方卷均出现。
全国Ⅱ卷第48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
浙江卷第38题(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2015年的这两道真题相对简单,结合材料与教材能找到相应的对策,组织答案不难。2014年四川省的难度比较大,它对思维的多元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较高,对学生课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综合分析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考查。虽然2015年的题目难度不如2014年,这种趋势并不意味着以后对策类试题的难度降低。就高考而言,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在不断强化,对策类试题能够灵敏地反映这一趋势。因而在未来的试题中加大难度与灵活性,突显创造性也是必然。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此方面的能力培养训练,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学生的答案组织中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下面结合一道练习题看看这些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洿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光秃秃的样子)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淮南子・说山训》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戴上脚镣)左趾,没入其器物。
——《汉书・食货志》
“诸部内有旱涝霜雹虫蝗为害之处,主司应言而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稼穑者,准盗论。”
——《唐律疏议・杂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政府保护环境的措施。
此题在对策类题型中,相对简单。它要求学生归纳中国古代政府保护环境的措施,而不是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解决对策,但学生犯错误的基本方面和自己提对策差不多相同。仅少数学生能基本概括题目中古代政府的举措,大部分学生的答案要点不全,给出二到三点的居多。暴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阅读理解、归纳概括能力不强,这几乎是所有学生的通病。一看到文言文,很多学生已经先犯了怵;句子长且成分复杂的现代文也是制约学生理解能力的瓶颈。读懂材料是解答问题的前提,很多同学回答的要点少,是因读不懂材料,不理解材料的意思,归纳概括当然无从谈起。
其次,语言不准确,致使对策经不起推敲。一是说法过于绝对化,忽略事物的例外情形,以偏概全。二是遣词造句不严谨。有学生这样组织答案:“由国家垄断经营,禁止一切形式的私人经营”,这份答案是语言不准确的典型例子,以上两种毛病全有,也是一些得分较低的学生的通病。如果想在历史材料题得高分,语言的精练与准确是吸引阅卷老师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思维模式存在问题。一方面表现为过度推断。有学生归纳的答案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经营”,不仅有失准确,也不符合常识。但是如果写“禁止私人经营盐铁”,直接来自于材料,简单明了,将会更好。另一方面表现为思维方向单一,发散思维运用的较少,不知道答案如何展开,导致答案内容单一,要点不全。
作为高三学生回答问题的对策,不需要像政府决策一样考虑可行性(例如政治可行、法律可行、经济可行),执行成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只要能紧扣材料和题目要求,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就是比较理想的答案。即便这样,也不能海阔天空、信口开河,仍然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答题规范。
其一,对策要有针对性。含义有两方面:首先,要能够审清题意,准确把握题目中需解决的问题,方能符合题意。如上道习题“政府保护环境的措施”就是有待学生回答的问题。其次,锁定答题范围。组织答案,应当根据题目提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二者兼有,这就是范围,也是答案有针对性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知识,高中各科知识,都可拿来使用;如果从材料里实在找不出答案,结合所积累的文化知识提取答案尤为重要,不让卷面留有空白得分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其二,不能提错误的观点。一方面不能提反动的观点。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不能违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更不能出现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否则出现思想认识上的错误,也不可能在高考中得高分。另一方面,对策要合情合理,符合公序良俗和社会整体的伦理道德规范。
其三,还要避免绝对化的表述,使对策更加准确、严谨。这些问题也是上面失分同学的通病。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若能在平时多加练习,多反思,注意纠错,类似不良的语言表述现象在经过训练后完全能够避免。
了解了提出对策应该注意的问题,不等于一定能写出好对策。为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临场时不至于因紧张等原因而无话可写,根据这种题型的特点,本人整理了应试对策,以期能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有所帮助。在此,答案从材料中和书本上能找到的,比如2015年全国Ⅱ卷和2015年浙江卷,将不再赘述。本文重点谈谈需要深度理解材料、结合个人知识积累才能够给出的对策。
从主体的多样性展开。能够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并非只有政府部门,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企业等可以有各自的贡献。如2014年四川省真题,如果从材料中找到的答案太单薄,则可以从解决问题的主体作为切入点。从公民角度可以是了解传统文化,树立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从企业角度可以是重视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认识到其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从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分析。在实际中,为了处理某一问题,常常多措并举。因此,学生答题可以从法律层面、行政方面以及社会监督等角度展开,既能拓宽思路,又能使答案更加完整。以上面这道习题为例,可以这样概括:注重立法保护,加大惩处力度;设置相关的行政机构以加强行政管理;对官员进行严格的监督。
学生还可以自创对策。这种对策一是来源于材料。材料中的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从反面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也是对策的来源,像2014年四川省真题,即可以用这种思路。二是来源于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不仅仅是历史,其他学科知识同样可以为我所用。
最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本之道还需在学习中多加思考,注重此方面能力的培养。类似处理实际问题的素材在教材中并不少见,需要同学们用心挖掘。如西汉初期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使得地方势力尾大不掉,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构思处置这个问题的思路,然后再比较西汉统治者采取“削藩”“推恩令”的优劣,并体味“推恩令”展现的高超的政治手腕、利益制衡与共赢的艺术,以及明予暗取的策略。也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思考解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策。
综上可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只要多思考,深入挖掘材料,善于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灵活应对各种情境,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