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文化激励师德 教学研究树立师风

2016-04-09 03:04江剑锷
名师在线 2016年1期
关键词:土楼楹联师德

江剑锷

(永定区湖坑中心小学,福建省龙岩 364111)

福建土楼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多年了,永定客家土楼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2010年2月,时任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来永定客家土楼视察、慰问老区人民,给力永定土楼,让永定土楼的知名度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客家土楼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永定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胡锦涛语)[1]作为土楼人,更作为土楼小学的一名教师,笔者觉得我们有义务有必要把客家土楼文化发扬光大。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把客家土楼文化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呢?这里,笔者从土楼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研究活动中,寻找有效途径来诠释自己对师德师风的认识:

一、借鉴廉政楹联,强化师德修养

教育是培养人的系统工程,教师这一特殊而高尚的职业,有着众多耀眼的光环,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廉洁守纪”是每一个公民应当遵守的美德,而当中“为人师表”可谓是师德话题中永恒的主旋律,古今中外都有对教师提出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它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所以,廉洁守纪、为人师表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有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赋予的要求。

为强化师德修养,切实做到廉洁守纪、为人师表,笔者从土楼文化中汲取精华,从土楼楹联中得到启示。例如“土楼王子”——振成楼的大门楹联:“振纲立纪,成德达材。”纲纪,就是纲常伦理、法纪制度,是约束人的规范。楹联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纲纪健全,并在纲纪的约束之下加强品德修养,才能成为明达事理、品德高尚、富有能力的人才。[1]再如振成楼中厅石柱侧联:“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它则强调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这副楹联的上联体现了楼主对子孙后代的严格要求,告诫子孙后代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不能丝毫松懈奋发向上的意志,不能因为处在安乐境地而不顾一切、恣意妄为,不能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下联将上联的理念具体化,落实到生活中对金钱的态度上,对待生活和金钱有明确的警示;楼主告诫子孙后代即使是当官了,掌握一定的权力,不得放纵贪欲,谋取不义之财,居家过日子也一样,家族中大事小事需要用钱的特别多,要懂得理财,钱财去向要清楚,不能浪费。[1]这些楹联虽出自百年前客家先民之手,时过境迁,但寓意深刻,即使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公众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把教师推到了教育的风口浪尖。社会需要师德好的教师,而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廉洁守纪、为人师表方面,做学生的表率,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笔者从客家土楼楹联蕴含的前瞻性和教育性,借鉴和学习了土楼楹联文化内涵,做到了土楼楹联所说的要求,也就做到了“廉洁守纪”“为人师表”。因此,借鉴土楼廉政楹联,从中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对强化教师师德修养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开展特色教研,彰显师德高尚

爱岗敬业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责任。教师只有在本职工作上有所作为,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才能为大众所信服。近年来,笔者沿着土楼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校本特色研究思路一路走来,几经风雨,终见彩虹。

当土楼还“身处深闺无人识”时,仅仅是少数的人慕名前来参观。那时笔者就经常陪同一些教育界人士参观振成楼,每每看到土楼楹联后,这些人都会发出惊叹与赞赏,有的说:“土楼里人才辈出,土楼楹联就可当作土楼学校的校训来用嘛!”也有人说:“土楼楹联就是一个极好的教育题材,就应当开发利用。”……这些学者与教育专家的话,深深地震撼了笔者的头脑,犹如醍醐灌顶,顿时觉悟起来。曾思忖道:放着这么好的课程资源,白白浪费多可惜啊![2]笔者凭着职业的敏感与责任心,借助福建(永定)土楼申报“世界遗产”并成功列入名录的大好契机,努力挖掘开发乡土资源,开展土楼文化校本特色研究,选择从“品读土楼楹联与对联教学结合”“欣赏楹联书法与写字教学结合”“收集客家俗语与语言积累结合”“了解‘世遗’知识与习作教学结合”“讲述土楼故事与口语交际结合”“吟唱土楼歌谣与‘趣味语文’结合”六个方面展开深挖细作,经过几年的有效研究,已颇具成效,出了相应题材的多项研究成果,充实了校本教材。[3]

教学研究的成果激励了教师的责任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使笔者坚定了教师职业,敬重、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事情办好。然而在“金钱至上”的年代,教师身处这“两难”境界,要独善其身,出污泥而不染,要顶住一切外来的太多的不明诱惑,还能“hold住”吗?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因为这是高尚的师德师风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所必须具备的。

三、继承客家传统,践行师德核心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如今,教师这一行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把毕生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学生。

客家人历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曾经客家土楼里就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这与客家土楼里无处不在的私塾,以及客家人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是分不开的。客家人尊师重教,我们可从土楼里许多的楹联窥得一斑,如洪坑福裕楼大厅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南江经训楼楹联:“第一等人忠臣孝子,只两件事耕田读书”[1]……这些楹联就是非常好的佐证。客家先民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自然也就十分尊敬教师。客家人还把教师尊称为“先生”,可见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神圣、高贵的地位。

家长、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是平等的,互相的。在当前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期待着教师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尊重和热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可见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有爱才有未来,有爱才有希望,作为教师,得学生之心,必得学生之拥戴,让爱在平凡事业中升华。

四、倡导终身学习,升华师德内涵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乃至一溪源源不断的活水。学海无涯,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与时俱进,使自己成为一溪源源不断的活水。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正如振成楼里的楹联所说:“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需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终身学习,时时努力,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只有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参考文献]

[1] 江毅.品客家土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4).

[2] 江剑锷.当土楼文化走进学校……[N].中国教师报,2014-01-08.

[3] 江剑锷.利用土楼文化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J].中国西部教学研究版,2014(10):101-107.

猜你喜欢
土楼楹联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孔府的年节楹联
土楼夜景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走进福建土楼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