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化学微课”的数据分析的反思

2016-04-09 08:10陶兴赋薛恩祈
化学教与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辅助教学反思

陶兴赋薛恩祈

(1高邮市南海初级中学 江苏高邮 225600;2高邮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高邮 225600)



基于初中“化学微课”的数据分析的反思

陶兴赋1薛恩祈2

(1高邮市南海初级中学江苏高邮225600;2高邮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高邮225600)

摘要:分析近3年与微课相关的文章情况,认识化学微课资源的匮乏现状;从化学微课核心文章解读获得启发,提出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微课辅助教学的几点反思。

关键词:微课数据分析;辅助教学;反思

近3年来,微课风潮席卷全国,“微课”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微课从草根的胡铁生引入国内到得到柯清超等人的重视,特别是在胡小勇、焦建利、张一春、黎加厚等教授大力推广之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正如无意识而做的萨尔曼·可汗到引起美国人重视,发展到如今的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这当中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因其价值而得到发展”;然而就在这可能实现资源共享、一定层面上实现教育公平的道路上,已经有人开始无谓的担心起来,抨击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种种不足,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是却又不够有力;原因之一是对当今的教育现代化的趋势缺乏宏观认识,对于中学化学课堂上如何科学利用微课这个微观层面自己也缺乏亲身实践,充其量是在“看到微课应用的时候,不与个人认识水平链接,带着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为此,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阐述。

一、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

1.政府阶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具体到教育领域,可大致概括为一个简单等式: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时下,上网逐渐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学校网站上下载作业,在QQ群里讨论功课以及上网搜寻资料等等已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家庭电脑和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好帮手。通过网络,既有利于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强与老师以及父母之间理解、沟通与交流。

全国教育信息化会议刚刚落幕,会议指出,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极大推动了全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三通二平台”进展顺利,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刘延东做重要指示,按照部署,“十三五”末教育信息化要实现三大目标: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子。

2.主管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在顺应潮流的背景下,采取的动作有高端讲座播种,星星之火来燎原,采取国民习惯接受的比赛获奖的活动方式积累视频资源;中国微课大赛举办两届(中国电化教育中心主办),江苏省微课大赛(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其他省如浙江微课网主办的微课大赛、河北省微课大赛(举办两届),具体到市县级的作品比赛等,可以说资源的数量已经很多,但是质量如何?(需要有考量的标准)是否有重复之嫌?资源的利用效率怎样?(需要调研数据)

二、理论文章

1.理论文章的数据

百度学术,很快就能看到基于“微课”而作的文章总数及领域分布情况。

图1近3年基于“微课”而作的文章总数量统计

图2近3年基于微课而作文章领域分布情况

不难看出微课在教育学方面影响最大,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化学”方面居然没有数据,可能含在在“教育学”大概念之中了。

2.理论文章触及的方面

为了从理论上寻找依据,获得可信数据,以“北大核心”权威期刊发表的关于微课的文章进行搜索,结果如下:

图3近3年基于微课而作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情况

与化学相关核心期刊的9篇文章简要情况如下表:

文章标题 作者 期刊 发表时间微课,让化学教学更具个性化 陈广余 《化学教学》 2014年“微课”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几问 杨 茵 《化学教学》 2015年初中化学微课现状、问题与思考——四川省首届微课大赛初中化学作品述评 张 军 《化学教学》 2015年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学的微课应用模型为例 刘 岩 《化学教育》 2015年一堂化学课引发的微课运用的思考 江 伟 《化学教学》 2015年微课勿重走“黑板上讲实验”的老路——来自基层教研员的冷思考 王国峥 《化学教学》 2015年翻转课堂背景下不同实验教学方式对“操作练习型实验”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王素珍 《化学教学》 2015年高中化学实验微型课程开发的策略及初步实践 熊枝金 《化学教学》 2014年关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几点思考 吴俊明 《化学教学》 2015年

从文章标题即可看出:涉及到微课的应用与困惑,涉及到微课核心载体微视频的制作精良问题,涉及到微课在具体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案例,涉及到基于“实验”的化学学科本质问题,涉及到微课程开发的实践意义等方面。

3.第二届全国微课大赛作品数据分析

(1)部分地区参赛作品数据

图4全国第二届微课大赛部分地区作品

山东地区作品数量奇多,这个跟山东去年召开的全国性“翻转课堂“大会有关系,与当地的改革力度有关系,其次是广东,这个与胡铁生(被誉为中国微课第一人)的辛勤工作有关联。

(2)级部数据分析

图5小学、初中、高中参赛作品分布情况

初中参赛作品最多,高中作品最少。

(3)初中各学科参赛数据分析(图6)

语数英三大科目最多,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目除物理外相差无几,政治、历史几近,音体美接近。

三、分析后反思

初中化学作为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当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为重要目的之一,以实验手段来巩固学习的兴趣;以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宗旨,用分子、原子的微观知识来解释变化发生的本质原因和规律,从而达到基于知识掌握来提升学科能力、科学素养。

图6初中各学科作品数量情况

而初中义务阶段的化学教学时间短,中考的压力转眼即至,在当今的中考还是以分数为依据,家长、学校评价老师的标准依然是升学率,初中课堂如何实现多方面的满意,确实是个难题。

1.顺应潮流积极行动

在互联网+影响下,互联网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迁徙已成定局。在线教育从PC到移动再到智慧互联也已是可预见的未来。为此,通过在线教育,不仅能提高教育效能,而且还很可能使教育发生革命性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能力提高是教师的一种必然,学会制作一些必要的微视频,追赶微课,为建立微课程作出应有的努力,也是一种责任。

2.遴选课题适合而作

即使做微视频,也要选择好适合的课题。就目前来看,制作一点“实际情景”的真实的故事也罢、广告也罢,用于课堂情景导入何尝不可!去年个人在新学期进行开启化学之门的科学探究部分“铜绿”一节课的时候,恰好高邮本地的一位小学生河边洗手拾到宝物“青铜宝剑”,网上新闻传播的很多,截取下来,加点字幕,用来导入,学生兴趣盎然,顺利切入铜绿知识的学习(当然能够带生锈的铜皮也是可行的,或者拍摄一些当地的生锈的铜制品,做成微小视频都可以),在教“元素与健康”一节的时候,截取了一段广告“钙铁锌硒维生素”的加字幕,播放,提炼出问题,进行教学,学生有生活中看电视的感受,很能调动气氛。

3.遵循事实体现价值

尤其是在课前拍摄“实验性”的微视频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科学事实,以体现真实的化学,这是科学的基本精神。

记得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上网搜索实验视频,“镁带燃烧实验”网上视频是“镁带燃烧后质量变大”,原来是人教版的教材也配套这个实验视频,但是后来有次上公开课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用自己买来的电子秤(精确到0.01克)来现场实验,既能让学生再次看到镁带燃烧,也能体现数据采集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为了万无一失自己课前就做了,结果是变轻!反复数次都是变轻!(这当然好解释,白烟散失),而网上这一视频还一直在传播!

还有“鸡蛋游泳”实验的视频,网上也有,可是我做了之后,很难实现,也是“伪实验”,因此,微视频制作的时候,要遵循起码的事实,更不能以讹传讹。

4.立足课堂仰望星空

初中化学课堂的任务不轻,动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无可厚非,尤其在当今的云技术背景下,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能预见到课堂教学的一些方面有难点,如“微观粒子”教学方面,运用技术开展教学,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想象,提高教学效率理当推崇。再比如“铁生锈实验”,一般自然条件下要5~7天效果才明显,把过程中的变化图片,每天采集起来,做成微视频,浓缩起来给学生看,又何尝不可?

至于个别文章的作者所提出的微课融合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难以体验实验的真切感受,容易削弱师生的实验能力[1]等论调跟微课的使用本来就关联不大。因为上述的数据分析已然告知人们,化学微课还没有发展到需要扭转的局面。

倒是吴俊明教授审时度势,及时推出的一篇文章《关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几点思考》让微课的践行者顿悟。我们在仰望大数据的星空的时候,不要离开地面,站稳脚跟,立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处理好:技术“取代”还是“辅助”、“碎片化”还是单元化、结构化[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什么?应该是实现教学个别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3]。

循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这条思路,初中化学教师的任务定位在以下方面:

通过“互联网+教育”计划,助力国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增强孩子驾驭网络和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教育他们逐步掌握从网络获取、传递、加工和处理各种有益信息的能力,从网络上获取新知识,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竞争力,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互相交

流学习和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以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真正让网络为我们的孩子所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全面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国峥.微课勿重走“黑板上讲实验”的老路——来自基层教研员的冷思考[J].化学教学,2015,(8):26

[2][3]吴俊明.关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学,2015,(9):3~4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2.006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2-002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辅助教学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教学辅助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为辅助教学的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初探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运用多媒体平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