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016-04-08 08:57张天若卢廷顺胡曼玲
江苏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程基地终身教育

张天若 卢廷顺 胡曼玲

【关键词】课程基地;创新课程;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2-0072-02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锐意进取的办学理念,促使我们附中人勤于思考、深化改革,努力开创一条体育教育创新之路。长久以来学校坚守“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致力于打造一项造福全体师生的健康工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

历程:筚路蓝缕春华秋实

申报课程基地后第一年的当务之急是建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我们构建了“合四分六”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四个行政班级分为六个选项班进行体育模块的学习。在此结构框架下,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我们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必修必学(田径、健康教育)、必修选学(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武术、瑜伽、跆拳道、健美操、网球、排球、三门球共11个模块项目)、校定必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三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主选择擅长或喜爱的项目。这种小班化、兴趣化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课堂,拥有更多自我价值的实现感。附中的每个孩子在经过3年的学习后都能获得几个终身获益的体育特长。

为配合多元模块学习内容的开展,学校最大化地挖掘多功能的体育场地,营造校园多元化的体育锻炼场所。2012年暑期全面进入工程建设,改建乒乓球教室,新建三门球场、网球场和排球场。除常规运动场地外,学校还设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室、健美操房、健身房、三门球场、形体房,并且充分利用操场周边的空地,开辟了跑步机、划船机等体育设施区域,目前场地总面积已达23920㎡。随着多元锻炼场所的创设,我们在校园中可以随处看到孩子们欢腾跃动的身影。

2013年在普适型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将眼光转向研发校本化课程。我们开展体育和健康整合的校本研究,重新编写校本教材《体育与健康》,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操作性与应用性。同时,将健康教育分为体育类、心理类和健康类进行施教活动,开发健康教育校本化教学课件,注重完善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和谐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是学校着力开发的品牌项目。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要素,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学校教师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民族传统体育相融合,自主开发、创编了舞狮舞龙、武术健身操、武林刀韵、木兰扇等多种武术套路校本教材。学生在或热烈或悠扬的乐曲中挥洒自如,将传统精华、中华情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校各种大型活动中成为压轴大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推崇。通过教学、训练、表演等多形式的展示活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对学生而言,除了在体育课中进行体能锻炼以外,更为重要的或更长时间的体能锻炼,则是在课余体育活动中进行的。课余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学校体育课共同构成学生体能发展的体系。2014年学校将体育课程研究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着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为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我们不断改革和创新校本操,如武术操、健身操、素质操、“青春修炼手册”健身操等,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提升了课间操的锻炼效果。以扬州市储英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为平台,创设了学校体育俱乐部。按照学生自主开发、自主报名、自主组织的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校利用活动课,开展了各项彰显青春活力、体现时代气息的体育活动。体育馆内,羽毛球、乒乓球活动区域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学生在跑动、跳跃中尽显活力;在街舞、健美操,律动之中,激情四射;篮球场上,各路人马纵横驰骋,在精彩纷呈的攻防中展现竞争和拼搏的价值;草坪上,足球俱乐部成员也因地制宜,自得其乐,展现着对运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

为全面提升广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学校对春季运动会进行了改革,将春季运动会分为体能类竞赛和球类联赛活动。体能类竞赛宗旨是全员参与,以赛促练,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养,项目设置为立定跳远、实心球、1000米(男)800米(女)三项,各单项按班级参赛人员成绩计算均分。球类联赛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比赛项目。改革后的运动会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体能素质,也使得体育竞技文化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深知课程改革的准则是发展学生,而实施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基地经验的辐射也需要教师的引领。2015年在推进一系列课程改革后,我们越发注重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推进教研建设。充分利用体育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教科研在全省的影响力,让体育名师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实践基地,发挥省特级教师传、帮、带、促的作用,形成全市体育教师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良好发展氛围。课程基地先后接待了省内外10多家学校或城市教育代表团参观,通过观摩体育课、俱乐部活动、大课间、座谈会等形式把我们的做法渗透辐射到兄弟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扩大了课程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感悟:创新课程终身体育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体育就是一种教育。”体育教育的意义在于它通过日常的体育锻炼和体育知识的学习,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从小建立强身健体的意识和习惯,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终身的生活方式,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也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锻炼身体和磨砺精神。

扬大附中丰富多彩、多元立体的体育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体育学习平台,通过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体育教学在附中人看来不仅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更关注的是更长远和更广泛的意义和影响,其终极目标是通过促进包括身体、智力、心理等全方位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主动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在附中,随着数年来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师生的体育观念产生了巨大转变,“全民体育、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的内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参与性也在推动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学校时隔七年,再次获得了扬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冠军,同时获得苏北片甲B组中学生运动会亚军;2014年,学校吴磊同学作为江苏省唯一的高水平运动员被北京大学录取。

在附中,随着不断深入、不断丰富的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意气风发,充满阳光,展示了年轻人特有的青春活力,感染着彼此,激励着你我,不断完善着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校园文化。2014年学校篮球队重新登上了市直中学冠军宝座。201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足球试点学校。

在附中,教师不断地探寻问题,创新思路,调整与完善课程基地建设,增强了学生的体育素质,也发展了学校、发展了教师,学校的育人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日新月异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在广度和深度层面得到扩展。2013年我们的课程基地研究成果《体育与健康》,获得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先后有两名体育老师获得了江苏省体育教师教学竞赛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坚信体育教学跟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附中人会尽己所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属于他们的个性化的体育教育。在追寻体育精神、塑造孩子灵魂的路上,我们愿意勇往直前,风雨兼程。

万里路从脚下起,鲲鹏风自今日兴。体育使附中充满活力,附中因体育更加勃发生机。附中人在体育育人的道路上会不断求索,开拓进取,相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的契机下,附中体育必将如鲲鹏展翅,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基地终身教育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地方终身教育立法的思考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立足课程基地 推进教学改革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建设特色课程 展现人文情怀
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推进人文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体验数学魅力 转变教学行为
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