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宋国珍
春风化雨爱心浓
本刊记者 宋国珍
暑期的一个清晨,本刊记者跟随张家口蔚县南留庄中学的家访队一路赶往张李堡村。刚到村口,虽然比约定时间早了十分钟,但孩子们已经站在路边来迎接了。“数学遇到问题的同学,过来,咱们一块儿探讨呀!”于是,没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辅导工作就在张李堡的村边开始了。虽然天气有些燥热,但孩子们清澈的目光、可爱的笑脸,像是一汩汩清泉,让我们心里舒爽了许多。转眼快9点了。学生的问题都解决完了,我们又匆匆赶往郭堡村。隐约听到背后村民问孩子,“你们老师放假了还来给你们讲题呢?”“是啊,假期还要来几次呢!”孩子们骄傲地回答。
南留庄中学位于张家口市蔚县西部,学生大多数来自本镇及周边的农村和山区学校,学生普遍具有基础不扎实、底子不厚实、学习习惯不够好的缺点,而家长的文化水平也偏低。学生不好教,教师队伍中也渐渐出现了职业倦怠渐增、教育理想渐缺的问题。怎么办?哪里才是出路?从2013年开始,在周清斌校长的带领下,经过反复的调研、座谈、征求家长的意见,以加强家校合作为突破口,在假期深入展开“教师进千家,家校助成长”的家访活动,趟出了一条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全新路子。
做好家访工作,必须有充分的前期准备。一些教师家访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准备——走进学生家以后,只能把平时自己了解的一些零星的关于学生的情况跟家长交流。特别是有些非班主任的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多,到时就更无话可说。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家访前要做到“三熟悉一掌握”。一要熟悉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如父母工作性质、家庭收入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关心子女教育的情况等,这样才能做到跟家长交流时心里有数;二要熟悉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业成绩、个人兴趣特长等,这样才能有话可说;三要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的办学思想、近年来的办学成绩、发展规划等,以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掌握指导家庭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家访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和学生,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
每次家访结束后,老师们还要系统撰写“家访工作体会”,家访过程中比较深刻的事件要提升为教育案例,对事件进行比较深入的剖析。学校则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家访体会的经验交流或案例交流,反思家访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下一次的活动。
家访活动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假期无师可问的难题,也让家长和老师彼此深入了解、增强了互信。有些家长一开始并不理解家访的意义,甚至有些抵触,但当老师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了作业,甚至提高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时,家长们越来越欢迎家访的老师了,甚至早早地就和孩子一起等待着老师的到来,每次离开也是热情地挽留吃饭。老师们都说,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更紧密、更和谐了,现在教起孩子来更有底气和信心了,这都和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分不开。
在学校3年的家访总结里,记者看到了老师们的一笔笔深情的记录:永远忘不了那些生活拮据却满怀希望和感恩的家长。忘不了家长们偷偷地在车里放上他们种的玉米和院子里的李子;忘不了家住城里的朱慧敏和李宵琴的家长随老师们一起下乡,只为能让孩子听上每节送教下乡的课;忘不了田俊英的家长把家里攒了一个月的鸡蛋拿出来做成糕菜给老师们吃……有太多太多的忘不了,老师们都铭记在心,难以忘怀。而这些家访的足迹更让每一位教师回过来审视教育的未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激励他们找寻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