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丽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江苏南京 220000)
孔子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其教学活动记录于《论语》中,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我们现今的课堂虽将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改为新课程教学,但不管怎么改,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提问为推进课堂进程的最主要手段。作为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提问的水平,优化教学质量,离不开提问技巧的掌握,所以笔者着重论述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一直是新手教师的软肋,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在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上仍然感觉力不从心。经过调查,笔者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感觉语文课堂上的所有问题,不需要老师都能解决,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例如:一位教师教《春》,开始讲解课文时,问:第一个“盼望着”是什么意思呢?那么第二个“盼望着”又是什么意思呢?“东风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脚步近了”是什么意思?[1]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问多了,学生当然觉得了无生趣,听与不听没有多大区别。
如果问题思维的跨度比较大,除非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否则根本无法跟上教师的思维,导致学生只能记笔记,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比如:《祝福》中的一句话“幸而府上宽宏大量,不肯与小人计较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所教给学生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出入,教师不分析,学生难以理解。[2]学生感觉本文与现实相脱离,就不会引起情感的共鸣,达不到赏析文章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教师预设的答案与学生不一致的时候,教师不停找学生回答,让学生迷失了方向,不知什么才是正确答案,导致了思维障碍,长此以往也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教师问:怎样实现梦想?教师的预设是斗争的方式、手段、态度,但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完全一致,教师就不停地再点同学回答,导致课堂气氛紧张。
以上三种情况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存在较为普遍,最终导致学生学无所获,失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闲聊……教师只能课堂说教,不停地维持课堂秩序,责怪学生不懂自己的苦心,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不止是新手教师,有很多从教几年的老师也会有这样的问题。真正做到如肖家芸老师说的那样:每节语文课都是活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思、探究意识,甚至于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参与社会[3],很难!对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更难!课堂提问的设置对于教学非常关键,教师应在课堂提问技巧上进行锤炼。
阶梯式提问又称层次式或递进式提问,是指将几个连贯的问题由简到难依次提出,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就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高升,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新天地。[4]美国的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梯度,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深化,最终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形成内化的人生价值观。
阶梯式提问以仔细研读文本为前提。黄厚江老师提倡本色语文,其中一条就是说要坚持“本位”的思想,即强调语文的学科本位,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写作教学要以写为本。故对语文课堂来说,仔细研读文本可谓是重中之重。对新手教师来说,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困难的,因为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仔细研读文本,不是去网上找现成的教案,也不是照搬教参。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想想自己有没有问题,从哪个角度来谈更易于理解,其实我们没有比学生高明多少,我们阅读的难点一定是学生的难点,我们思考很久想出来的,学生也会感觉有难度。
阶梯式提问以正确解读为基础。一篇文章选进我们的教材,必然有其意义和价值。教材中篇目的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审美性,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通过通俗的语言,平凡的事件——买橘子,表现一位父亲对儿子无私的爱,背影是打开儿子情感阀门的钥匙。我们不能从违反交通规则这个角度去批判,而要以文学的视角去观察它、分析它、研究它,这才叫正确解读文本。
阶梯式提问以文本为中心,化整为零。比如有教师设计《再别康桥》的教案,围绕的5个内容问题分别是:1.读一读,这首诗美在哪里?2.找一找,本诗中出现哪些意象?3.想一想,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寻一寻,作者的情感还通过哪些词语来表现?5.议一议,情感与作家生平有关系吗?通过这五个问题贯穿课堂,调动学生思维。文本的解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便捷而深入地品味作品,正是有老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学生才能够把握住方向,知道努力的目标,对作品产生亲切感。
课堂提问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注意掌握最佳时机。而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提问的时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语文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蓝本,所以阅读课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一节课中,学生都没有机会仔细阅读课文,那这堂语文课显然是失败的。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进行提问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抓住本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提高效率。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五十个学生眼中也有五十个人物形象。在芜湖一中听一位老师讲《祝福》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提问:“谁夺走了祥林嫂的幸福?”有学生回答“是狼的出现造成的”,全班哄堂大笑。这时教师适时引导:狼的出现是偶然吗?一下子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学生分析出这并不是完全的偶然,与社会也有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这种不同的声音,将学生的思维深化,而不是刻意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
张载说:“读书先要有疑,不疑处有疑,方是长进矣。”有些时候,整篇课文读下来,学生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自说自话,那学生只会感觉无趣。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无疑处质疑。比如在《葛朗台》一书中,对葛朗台的描写有这么一句话:“老头无意中身边带着百宝钥匙。”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写“无意中”呢?从而激发学生对葛朗台守财奴性格的深入思考。
高中阶段,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50次左右,其中90%属于封闭性问题,而只有大约10%的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5]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缺少了学生可以发挥的点,缺少了学生思维的空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所提问题该是学生跳一跳才能达到的高度,所以我觉得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增加开放性问题,使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占总问题的20%~30%,尽量一课之后留一个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分析判断、对知识重建,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体系,而不是让学生成为应声虫,简单重复教师所讲的知识。
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就是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到解答线索的问题。故语文教学过程中,开放性问题应包括以下几点:(1)开放性问题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2)开放性问题要与文章相关,有的放矢;(3)开放性问题需要有一定的难度。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可以提问:现代社会中还有“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吗?如果有,请用具体事例说明21世纪的“别里科夫”式的人物有什么新的特点?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我们教参上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是专家所给的专业解读,是学生经过资料搜集、整理、分析,最终形成的结果。
开放式问题并不等于给学生设置障碍,而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更倾向于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在开放性问题的运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开放性问题的数量。课堂中使用的频次不宜过高,一节课中设置一到两个开放性问题,既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又能促使学生解读文本。(2)开放性问题的深度。开放性问题的广泛使用,能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吸引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不宜过难,如果针对学生完全没涉及的领域,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就毫无意义。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者阿尔希拉提出的“存在性学习”是寻求学习这一活动本身之价值的学习,作为一种快乐的复苏。所谓学习就是跟客观世界的交往对话、跟他人的交往与对话、跟自身的交往与对话。就是说,学习就是构建客观世界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可以说是“构筑世界”“构筑伙伴”“构筑自身”的实践。[6]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将支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动机,促使学生自己想学习、愿意学习、快乐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对文本或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从而增加思维的广度。而应声虫式的教学会让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达不到理想效果。
语言的学习侧重于能力的培养与实际运用。语文作为母语,对其进行学习具有特殊性:学生处于懂与不懂之间。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引导,在常规教学中的教师提问要以细读文本为前提,教师读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决定了学生思维拓展的维度,而教师如何将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就需要教学重以阶梯式提问为手段,带领学生从表层看深层,从通识到专业,深入学生未理解的领域进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提问应当以开放性问题为核心,激发学生积极性为内在要求,促进学生思考、探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掌握课堂提问的有利时机,通过提问推进课堂教学,刺激学生的主体意识,最终达到素质与分数的双赢。
[1] 许书明.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何更生.新课程语文怎么教[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
[3] 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4] 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5] 全莉娟.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0):14-17.
[6]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