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中国的历史已进行到了大明王朝的晚期。当时,中国的皇帝是万历皇帝。同时期的欧洲在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再加上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古老丝绸之路的艰辛,已被直挂云帆、穿梭于各大洋的船只取代,东方文明第一次摆脱了四面环绕的高山、沙漠和荒原,赤裸裸地暴露在世界文明之中。此时,在葡萄牙的港口里斯本,有一个人正等待着只有每年春季才开往东方的船只,这个人就是利玛窦。他的使命是前往东方传教。此时的利玛窦已是一名耶稣会的传教士。
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的马切拉塔,家里以经营药房为生,是当地的名门。利玛窦曾在这里的一所耶稣会开办的中学学习。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的父亲,总担心儿子加入耶稣会。可怕什么就来什么,利玛窦中断了父亲让自己学习的法律,加入了耶稣会。因成绩优异,1572年,20岁的利玛窦被派到罗马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并师从数学家克拉乌学习天算,这当然离不开几何学的辅助。1577年,他被教会派往东方传教。
在里斯本等待春天启航的日子里,利玛窦并没闲着,他到当地教会的学校继续接受神学和葡萄牙语的培训,因为,他要去的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1578年的春天终于到来了,利玛窦可以出发了。他随船一路前行,在经过好望角,到达莫桑比克时遇到狂风暴雨,差点命丧印度洋。破损的船只“圣路易”号驶入莫桑比克港维修。整修三周后,他们带上前往印度和远东的重要商品——黑奴又出发了。船到印度,利玛窦在这里一停就是两年。除了带给印度人宗教外,他还请示罗马教廷,允许当地人也学习哲学、教理、神学等西方文化。后来印度多出哲学家、思想家,或许这里也有利玛窦的一份功劳吧!
利玛窦的脚步并没有停留在印度,他在汉学家罗明坚神父的极力举荐下,来到了澳门。在这里,他以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和天赋,很快掌握了汉语的说写能力,为后来进入明王朝的核心地带打下了基础。而且,他的记忆法还深得明廷很多达官显贵的青睐。
进入中国内地以后,利玛窦更加谨小慎微,继续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和礼仪。为了能顺利传教,他采取了走上层路线的策略,多交往中国的士大夫和贵族阶层,不但一步步实现了自己通往中央的目的,也极大地促进了传教工作的开展。
入乡随俗的利玛窦,辗转肇庆、韶州、南昌,抵达明朝的留都应天(南京)。在肇庆的六年里,利玛窦除了传教之外,还向中国人传播西方的科技与文化,使中国人以天朝上国自居,自认为世界中心的世界观开始改变。期间,利玛窦开始向当地人传授现代数学、几何知识,为明末逐渐走向衰落的中国数学注入了新生。所以,享誉全球的杰出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说:“400多年前,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玛窦把现代数学引进了中国,而他就是在肇庆开始传播《几何原本》等现代数学著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数学起源于肇庆。”后来,广东新任总督鸠占鹊巢,抢占了利玛窦的西式建筑,利玛窦被迫迁居韶州。在韶州,利玛窦的传教事业屡遭挫折,两位同伴相继逝世,只剩下他一人坚持传教任务。幸好,他在肇庆结识的瞿太素此时成了他的好友和弟子,而且,二人还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第一卷。在瞿太素的引荐下,利玛窦结识了更多的上层官员,这为他后来两进南京做好了铺垫。正是在南京,他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与其中的徐光启合作,翻译完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
徐光启,直隶松江府(上海)人,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当他与利玛窦翻译完《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后,徐光启说:“意方锐,欲竟之。”利玛窦不同意,说:“止,请先传此,使同志者习之,果以为用也,而后徐计其余。”可惜的是,利玛窦三年后就去世了,徐光启只能修订完前六卷。他遗憾地叹道:“续成大业,未知何日,未知何人,书以俟焉。”此时,可能有人会问,徐光启还在,难道他不能继续这项工作吗?很可惜,徐光启不通外语,而利玛窦死后,耶稣会的龙华民接掌了传教任务,他与利玛窦的传教方式大相径庭,二者多有不合。龙华民禁止传教士向教民传授西方科技,只准他们在民间向百姓布道。再加上徐光启熟悉的两位神父庞迪我和熊三拔并不谙熟《几何原本》,数学水平不高,所以,徐光启不得不抱憾大业难成。
利玛窦和徐光启之间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情谊,为西学,尤其是《几何原本》进入中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利玛窦成为西学东渐的第一人,打开了中国认知世界的新窗口。利玛窦死后,在耶稣会庞迪我神父的奏请下,再加上内阁大学士叶向高等人的多方努力,万历皇帝特别照准,将其葬在了他为之倾注了一生心血的土地上——中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