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视角下的异域观望
——试论西方经典乐评的文本经验及其存在方式

2016-04-08 16:05武文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本体

武文华

(上海音乐学院 研究生部科研办,上海 200031)



·音乐史·

当代视角下的异域观望
——试论西方经典乐评的文本经验及其存在方式

武文华

(上海音乐学院 研究生部科研办,上海 200031)

摘要:文章通过在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特定视角下,以国人乐评写作意识、写作状态作为理解、关注对象的出发点,解读西方乐评三百年经典文论的文本现象,在观察其文论整体形式特征、领悟其文本写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试图论述其存在方式,以此倡导建立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某种有效途径即有必要介入的感性经验描写方式。

关键词:西方音乐批评;文本经验;音乐审美 ;本体;存在方式;感性经验描写

“音乐批评”这一广泛运用于中西论域的文论形式,在严格的学科规范上讲,应属西学体系。西方乐评辉煌发展了三个多世纪,其经典文论依附于强大的史论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相关创作、表演及评赏的文本取域形态、音乐审美范畴观念方面,显示出自身的文本特质及学科优势。

以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写作方法论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异域观望这些经典并获得文本经验,充分考量异文化视野的意识背景,考察经典文本间是否蕴涵着音乐审美价值判断,认识其存在方式,都是为了对当下音乐批评学科建立提供值得借鉴的某种方向与途径,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倡导“感性经验描写必要介入于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写作中”的这一观念。

研究所选文本主要集中于《TheAttentiveListener-ThreeCenturiesofMusicCriticism*The Attentive Listener -Three Centuries of Music Criticism,by Harry Haskell (Editor),publisher:Princeton Univ Pr;First Edition edition (March 4,1996).》中*该文集在2014年获得了“全球最受欢迎的书籍”的赞誉,在读者中享有很好的口碑,笔者以它作为重点的、可靠的研究资料。该文集展示了在过去三百多年间产生自西方文化的音乐报道的发展状态,说明了既作为智力型事业、又是一种文学类型的音乐批评所拥有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生命力。由于非英文写作的音乐批评很少能接触到那些英文读者,所以此文集的编纂者Harry Haskell从整个西方世界中选取了典型地区的传统评论中的独特观点,入选文章的来源不仅有英国、西欧、美国,还有俄罗斯、东欧、斯堪的纳维亚、拉丁美洲及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该文集的研究价值在于它能够适应研究维度的基本要求,其历史地囊括了众多经典文本,对初步判断西方乐评文献的真实面貌可提供必要的、可靠的论据,同时该文集的标题具有隐喻性涵义,意指辉煌盛期“music criticism”的某种先进性、系统性和客观性和其断代具有可靠性*音乐批评这一文体形式的自立不应超越于18世纪之前,西方音乐历史中持续围绕音乐音响性与文学戏剧性两者进行论争的经典文献,也无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会大量出现在18世纪之前,本文属整体研究角度,不探讨18世纪规模化写作之前有可能产生过的乐评文献。、选文具有标志性*编者Harry Haskell对1711-1993年间西方公开发表的音乐批评文论进行了大规模的选录,其文本能够显示西方音乐批评在过去三百年历史中发展出的风格特征,Harry Haskell用“专注的倾听者”来形容写作主体与写作精神,被选作者的广泛度说明选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受不同母语背景和不同审美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具体音乐现象(如歌剧改革、文化的民族性、传统的价值观、现代技巧的冲击等),从创作、表演和欣赏的角度给予了文字评述,这本书也集中选取了诸如德彪西、柏辽兹、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以及诸如海涅等文学家的相关文论。,因此具有很好的学术启发意义。其他参考文献作为辅助性的研究资料。

一、西方经典乐评的文本概貌

取域方面:文论最早可溯于1711年间,主体为18-19世纪并零星触及21世纪,时代包含巴洛克后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二十世纪、现代及后现代*辛丰年乐话《音乐门铃》、刘岠渭著述的《默观无限美》两书是参照文本,其谙熟西方文艺世界的专业视野、经典的评判眼光及其思想火花都很有启示价值,能够交融西方文化的乐评写作一样属于西方论域,这也是The Attentive Listener -three centuries of music criticism的成书观点,因此,陈寅恪的辛辣、林语堂的醇厚以及冯友兰的睿智为何也能获西方人的赞许是不奇怪的。此外,研究中还参照截至目前的、随机抽选的纽约时报的艺术评论。等。有文化标签的时代其艺术话语权也具威慑力但在浪漫主义之后渐渐消解,随之产生的是更多、更复杂的话语可能性,二十世纪、现代与后现代时期本质上是碎片化模式的开启,解构与建构之间,言语处于迅速地标新立异和迅速地衰减消亡*“解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建构过程”这一观点取自张志伟的《是与在》一书。中。文论*主要见于:The Attentive Listener -three centuries of music criticism,Edited by Harry Haskell, 1996,Frist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论文选),罗伯特·舒曼,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论柏辽兹与舒曼》,李斯特著,张洪岛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瓦格纳论音乐》,廖辅叔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纽约时报《古典乐评精选》,[美]艾伦·科赞著,黄意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纽约时报《歌剧评论精选》,[美]安东尼·托马西尼著,黄小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罗曼·罗兰音乐散文集》,冷杉、代红译,冷杉校,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2月第一版。辛丰年乐话《音乐门铃》,吴维忠选编,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默观无限美》,刘岠渭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纽约时报各期乐评(随机)等。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集中于著作合集、报纸评论当中的英文文献,其英文语境的批评意识和风格中能偶见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某些具体形态;中译乐评文集*常见到的如“舒曼论音乐及音乐家”、李斯特文集、“瓦格纳论音乐”等相关文集。、纽约时报专栏相关乐评*如纽约时报《古典乐评精选》,[美]艾伦·科赞著,黄意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又纽约时报《歌剧评论精选》,[美]安东尼·托马西尼著,黄小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等译文文献;纯粹从中文语境和立意出发,集中关注西乐的评论文献*诸如辛丰年所著乐话《音乐门铃》、刘岠渭带有评论性质的西洋古典音乐讲座文集《默观无限美》等。以及细碎的一些批评话语。

主体方面:《TheAttentiveListener-threecenturiesofmusiccriticism》的写作主体*巴洛克晚期主要包括Joseph Addison,Johann Mattheson,Anonymous, Johann Adolph Scheibe,Friedtich Wilhelm Marpurg等人;古典主义时期主要包括Marc-Antoine Laugier,Friedrich Melchior Grimm,Johann Adam Hiller,Michel-Paul-Guy de Chabanon,Francois Arnaud,Nicolas Etienne Framery,Georg Joseph Vogler,Johann Friedrich Reichardt,Anonymous,Charles Burney,Anonymous,Friedrich Rochlitz,Leigh Hunt,E.T.A.Hoffmann,Anonymous,William Ayrton,Adolf Bernhard Marx等人;浪漫主义时期主要包括Ludwig Rellstab,Francois-Joseph Fétis,Robert Schumann,Vladimir Fyodorovich Odoyevsky,Castil-Blaze,Henry F.Chorley,Heinrich Heine,John Sullivan Dwight,Abramo Basevi,James W.Davison,Hector Berlioz,Józef Sikorski,William Henry Fry,Arrigo Boito,Bed?ich Smetana,Aleksandr Nikolayevich Serov,Filippo Filippi,Antonio Peňa y Goňi,Pyotr Llich Tchaikovsky,César Cui,Eduard Hanslick,Vladimir Vasilyevich Stasov,Hugo Wolf,Leo? Janá?ek,Camille Bellaigue,Willy (Henry Gauthier-Villars),Paul Dukas,George Bernard Shaw,William Foster Apthorp等人。二十世纪及之后主要包括John F.Runciman,Claude Debussy,Silvio Benco,Felipe Pedrell,Edward H.Krehbiel,Phillip Hale,Julius Korngold,William J.Henderson,Zoltáa Kodály,Adolfo Salazar,James Gibbons Huneker,Max Brod,Emile Vuillermoz,Adolf Weissmann,Boris Asafyev,Hans Heinz Stuckenschmidt,Bruno Barilli,Adolphe Boschot,Ernest Newman,Léo-pol Morin,Elmer Diktonius,Alois Hába,Theodor Adorno,Ivan Sollertinsky,Wilhelm Peterson-Berger,Olin Downes,Zofia Lissa,Robert Aloys Mooser,Gianandrea Gavazzeni,Alfred Einstein,Paul Rosenfeld,Reynaldo Hahn,Heinrich Strobel,Willi Schuh,Willem Andrisessen,Nebille Cardus,Guido Pannain,Virgil Thomson等人,特别是1960年之后主要包括Stefan Kisielewski,Ivan Vojt?ch,Martin Cooper,Joachim Kaiser,Jorge Velazco,Gérard Condé,Alexander Ivashkin,Andrew Porter等人。的写作风格,各自既有其时代共性、又具个性写作风格。《纽约时报:古典乐评精选》及《纽约时报:歌剧评论精选》的写作主体集约地关注于写作唱片、CD评论*集中观照中世纪宗教性音乐及之后各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如宾根、马肖、德普雷、杰苏阿尔多、道兰、莎士比亚(歌曲集及器乐曲)、蒙特威尔第、普赛尔、J.S.巴赫与亨德尔、斯卡拉第、维瓦尔第、莫扎特、海顿、阿利亚加、贝多芬(以及贝多芬与法朗克)、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斯梅塔那、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格里格、德沃夏克、圣-桑、威尔第、福雷、马勒、西贝柳斯、雅那切克、德彪西、拉威尔、萨蒂、法雅、理查·施特劳斯、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阿恩、巴里奥斯、埃尔加及沃恩·威廉斯、拉赫玛尼诺夫、瓦雷兹、艾夫斯、卡尔·拉格斯、露丝·克劳佛·西格、格什温、葛罗费、柯普兰、巴伯、魏尔、阿邦·贝尔格、肖斯塔科维奇、巴尔托克、哈特曼、梅湘、维拉-罗伯斯、布里顿、卢托斯拉夫斯基、伯恩斯坦、赫尔曼、巴比特、科里格利亚诺、莱赫、格拉斯、约翰·亚当斯、格雷戈里奥·帕尼亚瓜、阿沃·帕特、戈莱斯基、劳塔瓦拉等,还包括对中国钢琴演奏家盛宗亮的作品评论。同时在附录中为读者提供了出经典唱片、CD的名录。另一个集中关注如约翰·亚当斯、贝拉·巴托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文森佐·贝利尼、奥尔本·贝尔格、赫克托·柏辽兹、乔治·比才、本杰明·布里顿、费鲁乔·布索尼、阿伦·科普兰、克劳德·德彪西、盖塔诺·唐尼泽蒂、安东尼·德沃夏克、拉莱尔·弗罗伊德、乔治··格什温、昂博托·乔达诺、克里斯托夫·威力利鲍尔德·格卢克、查尔斯·古诺德、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保罗·欣德米特、利奥斯·雅那切克、捷而吉·里盖蒂、朱尔斯·马斯奈、奥利弗·梅西安、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沃尔夫冈·阿马迪厄斯·莫扎特、莫德斯特·穆索尔斯基、约克·奥芬巴赫、弗朗西斯·普朗克、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贾科莫·普契尼、亨利·珀塞尔、莫里斯·拉威尔、尼古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乔阿奇诺·罗西尼、保罗·鲁德、阿诺尔德·勋伯格、迪米特里·桑德海姆、理查德·施特劳斯、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弗吉尔·汤姆森、朱塞佩·威尔第、理查德·瓦格纳、库尔特·韦尔、朱迪斯·韦尔、雨果·韦斯高尔等。同时在每个评论之后都详尽记录了该唱片、CD的编号、出品公司、指挥、演奏团体及成员、主要演员等重要的文献信息。。经典文论写作主体*笔者所列举的文论作者主要局限于西文写作者,作为参考文献中必要组成部分的中文写作者诸如辛丰年等人,暂不列入重点。的隶属时代及社会角色对乐评文本的立意起到直接的影响,主体决定了文本所反映的时代大背景下的写作意识状态——比如不合常规的精致性,启蒙运动思想及朴素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启蒙的强烈情感经验和诡异激荡的不确定性在工业革命时期被反思,早期的民主主义,充斥各种突变、异化格局的解(建)构交集等。这些都被艺术化地反映出来——如向往、反抗或顺从性表象之下的精致的宫廷气质、严谨缜密的态度、浪漫情绪的异想及热情等。同时,精英写作主体的多重性身份及交叉跨域的专业状况*例如古典主义时期常见的作曲者本身同时是表演者和评论者,例如哲学领域、文学领域普遍展开对音乐音响的艺术认知行为等。,显示出音乐批评本身发展为成熟的社会分工之一,所需要经历的具体化过程*正如音乐是人人可以去听的一样,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呼吁人人都是评论家,在此仅提供观点参考。。

客体方面:较好的音乐审美情结和较高的音乐审美素质是文本的基本状态,这关乎人文思想光辉意识和内在延续化的历史性。它们以特有的幽默文风和流畅表述的批评话语,去积极关注音乐审美问题,体系化、普适化地展示批评意识、批评态度和批评方法,体现写作主体显在或隐晦的艺术审美品味和艺术价值观,“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地引导读者的审美动向。文本存在方式*从哲学、美学论域对“存在方式”所作的规模性探讨,可参见1996年5月在山东淄博召开的“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中“音乐存在方式”这一研讨主题的相关内容。集中地反映在其取域形态和音乐审美范畴当中,指征着内在、多彩、自由的经典时代,保留着对文化传统的尊崇性和敬畏心,朴素和直白地表达极大丰富的人文情怀,卓越思想的建立并举于激烈的碰撞、交锋,自然调和理性意识与感性艺术之间的平衡,其本质上显示出经典时代的精神内涵。

二、西方经典乐评的基本特征

(一)经典的学术状态

首先,在于权威出版社*如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选录的是具有学术公信力的文本,文本的关注对象一般都有较高的专业知名度,是音乐历史中已经是、正在是和将来会是的佼佼者,这令所选文论有卓越的音乐鉴赏力。

其次,在于写作主体社会角色虽有艺术家*典型的代表如作为作曲家的舒曼、李斯特、柏辽兹、瓦格纳等人。、研究专家*典型的代表如Harry Haskell、艾伦·科赞、安东尼·托马西尼等人。、专业乐评人*如辛丰年、刘岠渭及前述纽约时报等文献中的乐评人。、爱乐者*如罗曼·罗兰等人。的不同,但都是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并能最大限度实现其艺术潜能*非常典型的例子如舒曼、李斯特、瓦格纳等人。的人。作曲家本身又是演奏家的一专多能化中,其聆听、接受及写作状态是融合于音乐创作、艺术内在设计、音响现实生发及专注聆听的全息审美状态,这种非单向度的状态会以理性、感性良好结合的维度深入于形而下的音乐技巧操作、抽离于形而上的艺术观念理论中;研究专家型的写作主体会以纯粹、专业及专注的接受视角,给予对象实施审美判断并给予评论和回应,他们能辑录出优秀的文论作为乐评写作范本展示于受众面前*如Harry Haskell 编辑的《The Attentive Listener -three centuries of music criticism》一书,其写作主体的来源广泛而客观,描述对象到位,批评视角多元,批评态度率真。如刘岠渭《默观无限美》一书,其视野广博而宽泛,其视角透彻而犀利,其文笔细腻而善言,以专业的亲和力和自信的判断力来说明自我的充实而非力证他人的浅薄,能图文并茂地引领读者去认识艺术门类间微妙而内在的统一性,在史论的语境中悄然归纳出某个审美判断的标签。如罗曼·罗兰散文集以类似宗白华《美学散步》式的高雅鉴赏旨趣,用大艺术的审美眼光来审视音乐并阐发独特见解,给他者示范、启示着经典的审美经验。。

再次,在于所选文论能够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西方文献观念在异文化地区拥有受众多、传播快、覆盖广的绝对优势,其音乐艺术观念被翻译、接纳及引用的频率很高,新生代的受众立足本土而不断扩散其作用及影响,受众间不同程度地浸润于西方话语世界的情境中并左右了自身音乐审美判断力生成的原初样式,体现了经典文论的互文价值,也即有无限增值可能的言说力量。

(二)经典的时代精神

第一,所选文论能够折射其时代的普适价值观,普适价值观能侧现其时代精神中舆论评价美、丑、好、恶的主体意识倾向。如舒曼、李斯特、瓦格纳的文论并非仅“在乐言乐”,而是密切关联其社会历史现实并以某种文化思潮为武器、为载体,尖锐而激烈地针砭时弊,向整个社会不良之处发出挑战,在艺术的理性与感性之间、神圣与世俗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以唯情论证实证伪为论争主线,挣扎虚与在各种主义当中,对受众或是倾情导引,或是尽情阐述自我意识和审美态度。

第二,所选文论是时代艺术风格的标签,凡是触及到具体音乐作品、音乐家的乐评,其论域实质都在触及某种艺术风格。如舒曼等人迷醉、持守于古典风格,在大卫同盟的虚拟语境中论辩,表达出对艺术理想国度及精神家园的憧憬;如李斯特等人细腻表达情感至上的美学认识;如瓦格纳以奔放、豪迈、激情的音乐改革意识倡导、体用“整体艺术观念”等,都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同时,这种时代艺术风格的标签在最具争议又努力寻求立论平衡的文论中,更为鲜明,如舒曼的捍卫古典意识、李斯特的主情意识、瓦格纳的特立独行意识等均具有时代的现实意义。

第三,所选文论体现时代化的主体审美经验。针对抽象性非常高而感性干预又异常敏锐的音乐艺术时,即便是舒曼定论众多音乐家的经典评语、李斯特痴迷“情感的火焰”、瓦格纳推崇的特异张力等主体艺术审美经验,也都脱离不开其时代局限,部分观点也是不完善的经验,带有着时代局限下所必然存在的主观局限性。同时,这些主体审美经验其精神内涵又能形成较为强大的号召力为受众所推崇,如舒曼精神苦痛于“经典被消解”、“涣散的当下艺术现状”等主体批评意识和批评思维、李斯特决志发扬音乐艺术中美妙且富有弹性的艺术感染力、瓦格纳实施自心灵到外形的歌剧艺术改革等,这些文字不仅规模可观,精神内涵中的艺术观念及价值判断也属高品质。此外,普遍的简洁、轻松、自然、流畅的行文,不拘泥于长短的文字篇幅,幽默且形象的比喻,非不格式化的文体修辞等,使得文本整体的审美气质在时代性的基础有真诚和纯净之感,如德彪西无奈又诚恳地评论普契尼的歌剧创作——“从来没有谁能够把巴黎冬天的早晨描写得这样好”。

(三)经典的审美经验

所选文本的音乐审美表达状态,鲜明地表现为其积极的文化自觉。它们能够浸润于持续的文化背景来看待音乐事物及其相关问题,从容、客观和自然地*如在罗伯特·舒曼“大卫同盟”中辩论性的批评交锋,是西方文化自觉意识中的卓越见解,交锋各方评论态度鲜明、自我性格始终保持统一,充分展示了评论的几种典型的、可对立的音乐审美观念,可使人们以此全面了解音乐事项及客观评价音乐艺术,因此评论文本自身显得言之有理,非常具有文献价值。作音乐审美表达,将直接引述他人观点、感性修辞、平直论述融于一身,基本上段落划分频繁、写作紧随意识而行。

所选文本的音乐审美问题在主体间批评意识中,形成很多相关话题的具体类型及其变化型,文本研究与对象生发、存在状态也不同一。传统与保守的18世纪经典文论,音乐审美问题主要关涉歌剧等传统音乐体裁、英国音乐或法国音乐等地域性音乐状态,如报道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的“捍卫歌剧艺术的呐喊”、维护德国歌剧的立场及奚落歌剧中衰微的审美品味等;某些书信式评论主要争论法语在音乐艺术中的特权地位、针对音乐歌词写作、植入好的法国音乐、艺术好品味的意义等,直接针对音乐表演的专题写作数量则较稀少。音乐审美思维态势是热烈的、感性和理性对峙为白热化的19世纪经典文论,它们对音乐审美问题的关涉出现很多新话题*例如:被切割了语言的哑剧艺术;某一音乐季的演出概况;与某人的音乐观念的争论;专题音乐作品研究(如海顿清唱剧《创世纪》、贝多芬交响乐作品、穆热歌剧艺术、瓦格纳戏剧艺术以及戏剧化的诗歌观念、格林卡歌剧艺术回复音乐爱好者、新俄罗斯歌剧艺术、德彪西的四重奏作品、当时时代的一些作曲家访谈等);异国作曲家在巴黎的音乐表现;对未来音乐的想象;意大利及其音乐;东欧新的音乐学派;音乐与政治;音乐与革命;音乐与厌倦感;论经典作品等。,生动表现了很多鲜明的音乐观念,如舒曼、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汉斯力克等人的文论中,都展开描述具体化的观点,最活跃鲜明的是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唯情论表达以及唯情论、自律论的交锋*如李斯特多次强调音乐情感与表达的重要性,他认为情感是音乐艺术中的火焰,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乐评文本的价值并不在于要辱骂某一作品是多么不值得一听,而是要指出每一个作品中的可听之处即李斯特所说的是要懂得欣赏他人……。。反映众多主体内心对抗传统、对抗均衡的20世纪经典文论,对音乐审美的认识进入到模糊论域、泛化主题的多元状态,言语的权威性被打破,评论话语权也失去了原初的崇高地位,关注音乐审美的乐评视角得到扩域,人们开始反思19世纪的英国音乐、认识后瓦格纳主义、贬斥音乐审美中附庸风雅之徒、赞许马勒交响曲中的宏大叙事、对音乐批评功能进行挖掘、关注勋伯格及西贝柳斯等人的音乐观念、关注东欧以及其他非欧洲中心地域的音乐艺术、反思所谓的音乐天才论、重新认识音乐形式、整理二战时期的音乐作品并作纳粹作曲家的专题研究、讨论当下的音乐平面化状态、追问如何认识音乐的问题、颠覆传统中的音乐权威人士或其言论、面对音乐工艺学中的电声及录制等问题。

在此,归纳涉及到的“十二类”几乎都关涉评论主体的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音乐审美问题:第一类——享受音乐表演并积极发现音响演绎的错误之处、暧昧之处;第二类——对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音响录制、版本规范等方面进行公平分析与裁定;第三类——引导寻常受众形成恰当及脱俗的音乐鉴赏力;第四类——规范人们音乐欣赏行为,倡导安静、专注的倾听,观照那些被误认为是司空见惯的音响;第五类——全然挑战已有的音乐审美价值判断标准及模式;第六类——基于时代性的认识对音乐艺术的真实性予以重新判断;第七类——以遗忘自身感官愉悦的状态作具体化的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第八类——音乐艺术自身生态系统中矗立一座不可倾倒的文化丰碑,也即抵御低级审美趣味和贬值审美标准的影响;第九类——音乐艺术中的神圣性;第十类——包括具体音乐体裁、音乐审美等在内的音乐艺术观念;第十一类——音乐的意义;第十二类——音乐艺术与其他(宗教、政治、社会等)的关系。

(四)经典的审美范畴

这些音乐艺术审美范畴均来自于西方文化语境下主体审美判断的纯粹理性状态,它们由大到小地向内不断收缩并集中指向音乐艺术主体审美的本质,最接近音乐审美本质的范畴是主体间的、具体的、最内层的音乐审美角度,它们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审美评价中具体化为以下维度。

音乐创作方面:关注作曲家相关背景、作曲家精神归属、主体个性创作中的张驰状态、作品对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作品创新与否及其创新程度、作品创作手法是否得体、音乐结构与形式是否完满、表现音乐或不表现音乐的意义何在、音响在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上的合理性等。

音乐表演方面:关注演奏者精神归属、演奏技巧表达的良或莠、音响诠释的诚与真、触键(触弦、敲击等)的粗糙或细腻、音响音色的完美或缺陷、舞台表演的丰富或苍白等。

音乐欣赏方面:关注音响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录制色彩在录音版本比较中的状态、听觉的完满性在专注倾听中的表达、装帧设计的视觉性、音响存在是否具有意义、音乐的唯情论及自律论观点、现代及后现代意识是合理渗透还是愚弄反讽等。

三、西方经典乐评的音乐审美存在方式

这在“在者与此在”*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借鉴罗艺峰教授对音乐存在方式的理解与诠释。、“音乐审美与主观性”、“文献存在方式的时代滞后性”三方面有宏观体现。“在者与此在”中,在者可以是密切相关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那些重要的存在表象,其范围可包括物化表象或精神象征,整体上指示主观性或客观性均凸显的表象范畴。此在是在者符号的具体化或特殊化,特指“我”这个主体,因此它是主观性存在被具体化之后的特定存在,主要以主体姿态呈现。“音乐审美与主观性”主要指主体感受性的饱和状态离不开主观性认识*关于主观性的讨论正如感性与理性如何存在于音乐艺术当中一样,由于音乐艺术最能够传神地蕴涵及映衬人的情感状态,因此音乐艺术拥有着充沛的感性因素,同时由于音乐艺术是最为抽象、有着极为特殊性和个性的存在方式,音乐艺术也必须有着绝对的理性因素。,音乐审美的发轫、长成及产生结果等都离不开主体也即“此在”这个存在表象,音乐审美价值判断从中得以形成,音乐艺术从创作、表演、欣赏、评论等各个层次中都在实现着某种主体性的意愿。“文献存在方式的时代滞后性”指相关文献存在方式多为非即时性,不全然是音乐作品产生时代的当下回声,比如我们会在19世纪文论中发现对18世纪作品或者作曲家的讨论等。以上三方面中“在者与此在”是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因它在微观上有更集中、更鲜明的体现。

微观上,创作方式的在者是最先获得音乐作品诠释力、确定和指示音响存在方式的那些表象,它们也会吸引包括演奏者及欣赏者在内的受众群共同来关注作品,是最为独特、最倾向于内在性的表象。创作方式在西方乐评经典文论中存在某种历史性、规模性的创作热点,典型的有:十八世纪被关注、报道甚至被论辩的作品中极大相关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创作,这成为是否具有艺术新意的某种创作评价标志;同一时期音乐创作热点向法国音乐倾向,作为是否具有时尚性的某种创作方式的评价标志;此外对音乐创作不同观念的认识说明了音乐创作方式中知性存在的重要性。十九世纪逐渐关注交响乐的创作方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等受到重视;仍有作曲家不断发表自己的歌剧处女作;海顿清唱剧技巧、卡农技巧、德彪西四重奏、俄罗斯在过去25年中的音乐创作历程、瓦格纳创作特性、新俄罗斯学派创作技巧等具体化、典型化方式成为关注对象;柏辽兹讨论贝多芬“仿佛居于土星光环之间”、胡戈讨论海顿与其《创世纪》、乔治讨论瓦格纳的诗性、汉斯力克讨论瓦格纳热等,说明关注评论作曲家本身是一种文论话语;约瑟夫对音乐与公民权的讨论、音乐中的趣味问题、瓦格纳言论、李斯特言论等充满时代新思潮的创作方式也引发出新的音乐话题。二十世纪后瓦格纳主义音乐创作方式、经典音乐曲式及创作方式、德彪西式音乐色彩化的创作方式、钢琴协奏曲特性创作方式、探索新的音乐类型的写作方式等,均意味着创作理念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移;如何进行背景音乐创作、研究特定作曲家的创作手段、表现音乐想象力的创作方式、为未来时代而作、创新观念创作、甚至是能够影响社会及政治的创作等边缘性题材的创作意图大量出现;音响录音工程创作、突破甚至反对经典作曲家成熟手段的音乐创作(例如宣扬“本杰明·布里顿已死”的创作理念)等激进创作方式正旗帜鲜明地行进着。

微观上,创作方式的此在鲜明地体现主体的性格状态及其独特、活跃、自由的主体意识,它成功构成了作品的有价值的乐思、有特点的律动及有趣味的具体音乐结构,提供作品以直接的艺术感染力、最为本质的能动状态及受众的审美饱足感,柏辽兹、舒曼、李斯特、柴可夫斯基、亚那切克、德彪西、布列兹等人的文论中更是详细言及个人观点及作品如是写作的充分理由。

微观上,表演方式的在者是最有音乐作品诠释话语权、最直接构成音乐生成状态存在方式的那些表象,它表面上是作为联通创作方式、欣赏方式及评论方式的重要媒介,本质上却是音响可能性的后续问题、对创作良莠的欣赏与否(认可与否)的前提,因此是极为重要的音乐存在方式。它局限于创作方式的在者,必须依照前者进行各种具体化演练,创作方式在者的所有表象在演奏方式在者中都应全然存在,同时演奏方式的在者中会隐藏不同于创作方式表象的各种可能性,值得受众关注——因演奏方式的表象关乎音响生发的活态过程,是介于创作、欣赏及评论方式间所构成的具体化的演绎平台,完全呆板、标准化的方式在此有违艺术本质而无法存活。表演方式的在者是在形成某种具体艺术操作规范的同时也可灵活机动的存在方式。

微观上,表演方式的此在其鲜明的主体性格状态体现为能够打动人心、诠释力高超的表演方式。演奏主体作为音乐作品的第一诠释人关注表现演奏技术及演奏风格,他们重视夯实与演奏相关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及音乐史功底,如巴伦博伊姆、卡尔弗莱什的回忆录中更多地是从演奏技术和演奏风格入手实施音乐审美价值评判,他们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片段的技术特征和风格特征来对具体追究表演方式,他们对于音乐历史的认知及解读角度也不同于其他任何受众,他们会更侧重于某种技术的历史性和演奏风格的历史性,以求达到良好的诠释效果。

微观上,欣赏方式的在者是最为局限的一类存在方式,它是继创作方式、表演方式之后的接受状态存在方式的各种表象,其特定的自由度取决于受众群体的自由性来源,欣赏方式亦会显示为世界各地不同的音响审美习惯与旨趣,关注对象被广泛复制、变换与传播的面越大、越广,说明该作品受欢迎和认可的程度越高,自由来源的受众群体关注期越长、越稳定,反映出创作方式的在者、演奏方式的在者越适宜审美。欣赏方式的在者的自由度体现了西方对音乐艺术的欣赏方式有发散性的特点,其关注点有多元性的特点,其情趣有广泛性的特点,这都与西方人文语境密切相关。

微观上,音乐欣赏者是欣赏方式此在的具体化,相对比创作方式、演奏方式的此在,它应是个性自由度最为受限的主体的存在方式,它的前提是不能脱离创作方式及表演方式的预设,其鲜明的主体性格与创作主体、表演主体也有本质差别,其主体性格应是客观的、高度集中化的主体性格,欣赏方式不是首先居于欣赏者小我的既有观念和从分裂作品本身出发,而是普遍采取客观看待作品、主要探讨主体与作品间的相互关系、侧重对作品时代背景、音乐环境及音乐本文分析等欣赏方式,这是作为受众层面的良好的欣赏方式。

微观上,评价方式是主体价值观的表达式,评价方式的在者包括评论主体在评价过程中评述行为的种种表达形制*在中文语境中,我们时常会明确批评写作即“批者,评也”的认识。评论的意义在于批评意识、批评态度和批评方式等均集中于评述本身的行为,评述行为的终极目标往往会是某种判断,也就是所谓的评价。,评价方式的在者是个评述行为表达式的集合范畴。西方乐评经典文论虽各有其历史化的表达式和评价方式,但整体地被延续的西方文明的主线脉络所覆盖,就使得西方音乐批评写作文本整体上在相对客观的、宏大的作用力下,形成共时性本质的文本表象,评价方式的在者以此表现为文本观点的直接性与鲜明化——它们突出地表现在批评标题言简意赅、判断方式直白等。

微观上,评价方式的此在是一个小众的、精英层面的主体存在方式。一方面它会自然依附西方文明的大背景来看待音乐作品及其相关事项,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会将评价建立于主观体验之中,精英化乐评主体的评价结果不仅仅是其个体评价原则、音乐审美旨趣的反映,实质上仍旧潜移默化地受益于西方音乐文化、西方音乐形态基本规律的作用。例如《古典乐评精选》的很多乐评写作主体,通过侧重介绍乐曲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试图界说作曲家创作经验的某种合理性,同时在批评态度上注重人文关怀中的音乐体验、音乐艺术具体形态。又如《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的著者多从音乐文化及音乐史的大背景出发,妙趣横生地分析乐曲产生的某种合理性因素并给予审美性的界说等。

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来说,西方经典乐评的写作主体,通过文字向世人表明其主体性的、自由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如在关注新生音乐、贬斥老套经验时,会不断美誉、推崇新生代的作曲家,对英才离世会表达出真诚的惋惜与送别之情,对平庸的作曲家会严酷讨伐;如关注特定历史时期音乐创作时,敢于作“德国纳粹作曲家群体”的深度研究;如喜好关注特定作曲家时,就会去透彻研究贝多芬、马勒、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西贝柳斯、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作品;如关注音乐外延性事物时,就会有音乐与政治(作曲家与政治影响)、无产阶级的音乐等兴趣话题;如要立足于较高的研究角度,就会关注音乐本体的变化与发展、传统是如何发生改变而不能延续的事实等;如要深入到音乐本质问题,就会探讨音乐的改变是否仅为观念改变的问题,或有谈论如何理解音乐的问题,或讨论音乐的天才是如何被发现的问题等;如要直视音乐批评自身,就会提出音乐批评的生理学观点,等等。

通过以上认识可以看到,西方经典乐评中的音乐审美充满了必然的主观性,这体现在主体音乐审美具有饱足感的状态中,音乐艺术中的主观性存在是值得肯定的、积极的艺术人文因素,他们的学科优势是自然成就的。正确看待西方经典乐评的文本经验及其存在方式,需要从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视域来介入到异文化的语境当中,从西文材料出发,立足于其文本研究、获得宝贵的文本写作经验及艺术观念,避免陷入写作主体自我膨胀的误区,只有如此,其批评态度和批评意识才能够被我们切身地体会到并真正地给予理解与认同。同时,异域观望的目的是最终回到中文语境中来完善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写作,要明确中文语境远远复杂于西文语境这一现实以及中西双方在写作前提、写作观念、写作实践中的必然差别。中西语境的互文互通则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艰难命题,操作层面上应努力去探寻融合双方经验、架通文化沟壑的一些具体方式。在此之前,最本质的层面上应倡导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写作能够首先朝向自由、自然及率真的审美范畴,才能让感性经验描写方式驰骋并作业于音乐批评的田野。

【责任编辑:胡娉】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89(2016)01-0091-09

DOI:10.3969/j.issn.1008-7389.2016.01.011

作者简介:武文华(1973-),女,音乐美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音乐美学的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 论音乐批评中感性经验描写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1ZS153)。

收稿日期:2015-11-19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本体
眼睛是“本体”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简析高中音乐的审美教学
论音乐教学品德培育的渗透
紧抓音乐课堂教学,突显审美之心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立足音乐本体 开启音乐思维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