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重难点突破与演练(下)

2016-04-08 20:47
试题与研究·中考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示例考查

第一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5·四川南充)默写填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解析】此题考查背诵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解答时可根据前句提示和句末篇目来确定具体的语句,注意书写规范、工整。

【答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例2.(2015.重庆A卷)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品析能力,解答时应根据语句内容并结合原文进行分析。B项,对“常含泪水”的原因及情感分析不当,“我”是因对土地爱得深沉而“常含泪水”,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答案】B

例3.(2015·山东东营)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

(1)诗人的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____”:____→“____”:____→[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2)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第(1)小题要求找出诗中表明“手掌”活动的词语并探究其所表达的情感,前有“摸索”,后有“轻抚”,所表达的情感可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时代背景来把握;第(2)小题要求探究“残损的手掌”的涵义,其在诗中有本义和象征义,本义是诗人被残害的身体,象征义是祖国残缺的版图;第(3)小题要求品析诗中所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首先找出本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对比、想象、虚实结合,然后就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即可。

【答案】(1)示例:“摸索”:痛苦和仇恨→“轻抚”:热爱与幸福

(2)①实指诗人被残害的身体;②象征民族遭受的伤痛和屈辱(或:象征祖国残缺的版图);③表明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对祖国炽热的爱。

(3)示例一:虚拟——诗人虚拟祖国的广大土地就在眼前,随着思维的变化而转换空间,既可观其形色,又可感其冷暖、嗅其气味,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挚情感。示例二:想象——借助“无形的手掌”的活动,想象国土的今昔变化和不同区域的色彩、情景,形成诗歌的丰富内涵,寄寓深厚情感。示例三:对比——国土沦陷前后对比,突出祖国遭受的苦难,表现作者的凄楚忧愤之情;沦陷区和“辽远的一角”对比,表达作者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期待、向往以及坚定的信念。

【习题演练】

1.默写填空。

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________________/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请将“老水车、驳船、矿灯、稻穗、路基”这几个形象,填入下列空缺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________,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________,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________,是失修的________;

是淤滩上的________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3.阅读下面诗节,回答问题。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呜叫。

(1)诗节中,哪一句把蝈蝈和蛐蛐两幅画面通过诗人的联想叠印在了一起?

(2)诗中“寂寞”“严霜”“宁静”“昏昏欲睡”等词写出了冬天怎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人们感到那声音”中的“那声音”指的是什么?

4.阅读下面诗节,回答问题。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1)请你发挥想象,任选一种景物,仿照前面的诗句,给第一节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诗节中,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是哪一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的“轻轻地”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星万点”“银波微漾”和“银色光芒”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5·贵州毕节)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尴尬(ga)

菜畦(qi)

轩榭(xuan) 吹毛求疵(chT)

B.酝酿(niang) 愕然(e)

侧隐(ce)

兀兀穷年(wu)

C.蜷曲(juan) 眷恋(juan)

炽痛(zhi)

销声匿迹(ni)

D.禁锢(gu)

阴霾(mai)

伫立(chu)

众目睽睽(kui)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要求对每个加点字逐一辨析。A项,“尬”应读“9a”,“疵”应读“ci”; C项,“蜷”应读“quan”,“炽”应读“chi";D项,“伫”应读“zhu”。

【答案】B

例2.(2015·广东汕尾)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 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jiu fen,是多么平常。

(2)我母亲对我们的jie ju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zhan chu,争辩道……

(4)每一个舞姿都使人zhan li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入tan wei guan zhi。 (1)__________(2)__________ (3)__________(4)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解题时要准确识别音节,并结合具体的语境确定字形,注意书写规范、工整。

【答案】(1)纠纷;(2)拮据;(3)绽出;(4)战栗叹为观止

例3.(2014·山东泰安)下列句子中冒号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B.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C.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D.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即人物对话中冒号的用法。说话人在话前的,“说”后面用冒号;说话人在话后的,“说”后面用句号;说话人在话中的,“说”后面用逗号。A项,“说”后面应该用逗号。

【答案】A

例4.(2014·内蒙古赤峰)阅读《变色龙》一文,回答问题。

(l)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伤人案件开始时与结束时的不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时不断变化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透过这里连用的两个“白费工夫”,你觉得此时奥楚蔑洛夫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28自然段,谈谈你对“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品析语言。

①“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仔细体会这里用“洋溢”一词写奥楚蔑洛夫的“含笑的温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中的“军大衣”一词在句子中充当了什么句子成分?小说中有几次关于“军大衣”的细节描述?它在开篇处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1)小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要按照题目要求,从相关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并加以总结概括。第(2)小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要根据文中对人物的各种描写进行总结概括,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和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的。第(3)小题考查对描写类型的判断和对心理活动的补写。题干中的一段话很显然属于语言描写;心理活动要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主旨,结合上下文相关内容进行补写,意思对即可。第(4)小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答题时要揣摩作者透过这个“笑”表现了什么社会问题以及人物怎样的心理,从深层次进行探究。第(5)小题,①题考查赏析词语用法的能力,答题时先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它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②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先判断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表达效果;③题考查句子成分以及对情节的梳理、对句子作用的理解,答题时要按照题目要求,逐问解决:根据句子成分的划分方法,探究“军大衣”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然后从原文中找出共有几次关于“军大衣”的细节描述,最后从人物身份、作为警察的标志和穿新军大衣的用处等方面分析和探究作者在开篇处点出“军大衣”的用意。

【答案】(1)开始时,他故意摆出一副威严的态度,表示要惩办狗的主人,教训一下那些不遵守法令的老爷们,并且要把这条狗马上弄死。结束时,脸上堆起笑容,对着小狗一直猛夸,却对赫留金进行恐吓。

(2)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

(3)这段文字属于语言描写。奥楚蔑洛夫心想:既然不是将军家的狗,那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和心思了,断个野狗伤人,利索省心!

(4)围观群众嘲笑受害者而不是嘲笑可笑的奥楚蔑洛夫,可见围观群众的麻木、庸俗、愚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态。

(5)①“洋溢”是情绪的充分流露,形象地刻画出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②这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市场的不景气,反映了经济的萧条凋敝,烘托了冷清、凄凉、压抑的社会氛围。③“军大衣”在句子中充当宾语。小说中有四次关于军大衣的细节描写。“军大衣”在小说开篇处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它是他作为沙皇警官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

【习题演练】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B.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C.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D.在木柴厂门口,他看见那个敞开了坎肩的人的大叫大嚷声,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

2.你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心声代表——仔细阅读右图,如果让你作为代表向校长反映同学们的心声,你会向校长说些什么呢?

(2)名著推荐——为吸引更多的同学阅读经典名著,请你从《水浒传》《格列佛游记》这两部名著中选择其一,拟写一段精彩的推荐语。(要求:扣住情节和主题)

(3)阅读交流——你班同学一起探讨《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中两位主人公的共性特点,请你写一则60字以内的发言稿。

3.阅读《孔乙己》一文,分别说说下列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这一描写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l)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5·山东烟台)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娴(xian)熟

玲珑剔(ti)透

休憩

险相迭生

B.呵(ke)责

苦心孤诣(yi)

摒息

博闻强识

C.告罄(qing)

迥(jiong)乎不同

道劲

巧妙绝伦

D.拂(fo)晓

戛(jia)然而止

恻隐

相得益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A项,“剔”应读“ti"“险相迭生”应为“险象迭生”;B项,“摒息”应为“屏息”;D项,“拂”应读“fu”,“相得益章”应为“相得益彰”。

【答案】C

例2.(2015.四川南充)下列对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体现了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

D.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可悲的厚障壁”形象地表达出“我”与闰土之间因观念、地位、生活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品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句意并联系所在课文分析其作用。A项,不是排比,而是拟人。

【答案】A

例3.(2014·山西)阅读下面文段,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文段中加点的名词,它和“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中的“前身”意思相同。

B.文段中“聚集”一词,可以用近义词“汇集”来替代。书写“聚集”时注意两字都是上下结构,其中“聚”字共14笔。

C.文段中“悬岩峭壁”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文段中“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对句子成分的划分。对词语的理解、分析,要在掌握词语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来进行;对句子成分的判断和划分,关键是要准确地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D项,该句主干应为“他享受着一切”。

【答案】D

例4.(2015·湖南衡阳)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题目。

A.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B.小松树!/容我伴你去/山上的白云深了!

上面两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怍家____。她最有名的两部诗集是《____》和《____》。_______、童真和_______是这些诗集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与名著相关的知识,可根据所给诗句的特点并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来进行解答。

【答案】冰心 繁星 春水 母爱 对自然的赞美

【习题演练】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清吟(yin)

枭(xiao)鸟

倒坍(dan) 周道如砥

B.沉湎(mian) 徘徊(hui)

虬(qiu)须

浩瀚无银

C.臆(yi)测

攫(jue)取

鲑(gui)鱼

遮天蔽日

D.荫(yin)庇

芳馨(xin)

堰塞湖

山蹦地裂

2.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B.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C.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

D.洁净的山泉日日与它相伴,也终于明白了它。

3.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关,句式相同。

例句:人生,是一个神秘的故事,我们期待着最美的情节。人生,_________,_________。人生,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谈生命》中“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回答下列各题。

(1)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就本段来说,这“一切”显然也包括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失败与痛苦。作者为什么说这些也是“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中的“她”表面上是指大海,实际上是指什么?“光明”和“黑暗”又分别象征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请你从文中选取一句,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5·贵州黔南州)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栖息(xi)

商榷(que)

荣膺(ying)

扣人心弦(xuan)

B.襁褓(qiang) 鳞次栉比(zhi)

连亘(gen)

明目善睐(lai)

C.哂笑(xi)

并行不悖(bei)

恣睢(sui)

强聒不舍(guo)

D.惘然(wang) 不屑置辩(xie)

炽热(zhi)

万恶不赦(she)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课内重点词语及其字音的掌握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多音字和形声字的读音。A项,“栖”应读“qi";C项,“哂”应读“shen”;D项,“炽”应读“chi”。

【答案】B

例2.(2015·四川宜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B.“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兴”就是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C.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D.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他的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和掌握,解答时应在仔细阅读各选项的基础上联系自我积累进行辨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D项,《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喜剧,而不是悲剧。

【答案】D

例3.(2014·宁夏)你能从下面的这段文字中读出哪些信息?请写出最重要的两条。

为纪念莎士比亚450周年诞辰,由蒂姆·罗宾斯执导、美国洛杉矾演员班剧团担纲的莎士比亚剧作《仲夏夜之梦》6月11日至15日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二位演员,用舞蹈、原创音乐、充满动感的肢体表达和热切地诉诸现实与魔幻的舞台语汇,渲染着莎士比亚陛下的森林,也成就了该剧团在北京的仲夏夜之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找出文段中的中心句、关键句或总结性的句子,并进行概括。这段文字第一句为中心句,可从中提取出“莎士比亚450周年诞辰”和“《仲夏夜之梦》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这两条主要信息。

【答案】①纪念莎士比亚450周年诞辰;②莎士比亚剧作《仲夏夜之梦》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

【习题演练】

1.将下面句子放回语段中,应放在()处。

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

A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B演员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语言和动作。C小说中语言的主要性能是叙述和描写,而“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D在戏剧文学中,故事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揭示,以及剧作家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

2.《威尼斯商人》中的许多台词都有言外之意。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并写出其言外之意。

(1)罗伯特是德国著名的医生。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罗伯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国王。”

医生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初学写作的青年的来信。写信人对这样一个问题颇感兴趣: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则有补于脑,那么要成为一个举世有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很多的鱼才行,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他问马克·吐温:“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鱼,吃的又是哪种鱼?”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条鲸才成。”

马克·吐温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

3.阅读《变脸》中“老汉心并非铁石块……迅速救起女孩”,回答问题。

(1)从这段文字看,狗娃和水上漂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中,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性格,在其心理和行动上存在明显的矛盾,试找出表现此矛盾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说你怎样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你的想象力,为剧本后面的内容构思一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5·广西防城港)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某班级举行的“初识诸子百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说:“同学们,初中三年我们学过儒家的孔于和孟子,道家的庄子和列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作品,也初步领略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在‘诸子百家的作品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哪一句话或哪一种思想?为什么?下面就请每个同学用简洁的语言各抒己见吧!”

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同学,轮到你发言时,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撰写发言稿的能力。组织答案时要带有称呼、礼貌用语,指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作品、句子或思想,并阐明理由。语言要流畅,不要超过限定字数。

【答案】示例一:大家好!我印象最深的是庄子的《秋水》。它让我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无论取得多好的成绩都不要骄傲自满。示例二:老师、同学们好!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它提醒我每天都要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我的学习因此有了很大的进步。示例三:同学们好!我印象最深的是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它让我领略了我们祖先的生存境界和追求是多么令人敬佩!

例2.(2015·安徽)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百里奚举于市

举:________

②必先苦其心志

其:________

③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

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________

⑤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第(1)小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在语境中含义的能力,解题时应根据语境进行推敲,并注意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第(2)小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题时要结合语境推敲关键词语(“故”“是”“过”“然后”)的意思。第(3)小题考查概括要点的能力,解题时应回到原文,找出具体的语句,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第(4)小题考查把握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可能出现在文题、篇首或篇末等,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文题。

【答案】(1)①被选拔,被任用。②他,他的。③通“增”,增加。④了解,明白。⑤在外面,指国外。

(2)①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②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3)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习题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文梓(xin)

鸱得腐鼠(chi)

鲋鱼(fu)

畎亩(quan) B.敝舆(yu)

濠梁(hao)

守圉(yu)

蹴尔而与之(jiu)

C.请循其本(xun)惠子相梁(xiang)

禽滑厘(hua) 短褐(he)

D.醴泉(li)

公输盘(ban)

犀兕(Si)

一豆羹(geng)

2.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B.庄周,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C.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D.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l)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2015年7月6日,陆军第21集团军某旅三连连长吴建在伞降训练中,面对伞降险情时,毅然做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献出了自己年轻灿烂的生命。(用《鱼我所欲也》中的句子填空)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________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5.浙江湖州)古诗文名句默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蒹葭》)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默写能力。此题属连接性前后句填空型默写题,解答时可根据前面语句和所属篇目的提示来进行填写。

【答案】在水一方

例2.(2015·四川达州)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词,完成题目。

[甲]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画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

(2)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解析】此题为古诗词对比阅读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第(1)题考查考生对具体语句的情感把握能力,解答时应结合整首诗词分别分析画线句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对比概括出它们的异同。第(2)题考查考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首先要明确“颈联”这一概念,找出具体所指的诗句,然后对其进行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所展现的场面。

【答案】(1)同:甲词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异:甲词还抒发了将士久陷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

(2)示例: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青龙白虎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

例3.(2015·江苏苏州)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F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

A.夫大国,难测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B.齐师败绩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C.战于长勺

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D.惧有伏焉

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第(1)小题考查对文言词汇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A项,“国”,上句中指国家,下句中指国都;B项,“师”,上句中指军队,下句中指老师;C项,“于”在上下句中的意思均为“在”;D项,“伏”,上句中指埋伏,下句中是佩服之意。第(2)小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能力,可透过题干中所给的细节描写的语句,并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把握。

【答案】(1)C

(2)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相比,曹刿下车观察车辙和登高嘹望敌情,善于观察细节,然后作判断、下命令,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性格特点。

【习题演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文中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历史上称之为“长勺之战”。

B.《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表达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颂”是各地的民歌。

D.《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为“委婉地规劝”的意思,本文告诉人们“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往往需要讲究策略”的道理。

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l)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___________,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秦风·蒹葭》)

(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_______。(《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

你班开展“如歌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我为班史拟材料——以下是班上准备编写的班史“三年来的变化”这一板块中的一项调查,请写出你从表格中获得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获得的信息:____

合理化建议:____

(2)我为晚会做主持——请你为毕业晚会上前后表演的诗朗诵《我爱这土地》和全班合唱《难忘今宵》这两个节目,写一段恰当的串台词。

(3)我为同学写赠言——请用上以下四个关键词,为你的同学写一段简短深刻、富有感情的毕业赠言。(要求:关键词使用顺序不限,50字以内)

别离 回忆 祝福 飞翔

4.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日:“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日:“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节选自《梁惠王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

②杀人以梃与刃

以: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胜状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欲有甚于生者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兽相食,且人恶之

D.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来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

1.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2.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3.(1)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呜叫。

(2)这些词语写出了严冬寂寞、宁静、冷清的景象,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

(3)蛐蛐的呜叫。

4.(1)示例:风儿沙沙吹拂树叶。(注意体现夜“宁静”的特点)

(2)第二节。

(3)不能。因为“轻轻地”以动衬静,更能突出夜的宁静。

(4)因为“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第二单元

1.B(A项,成分残缺,句末可添加“的方法”;C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是否”;D项,搭配不当,可删去“的大叫大嚷声”)

2.(1)示例:校长,您好!我们渴望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们渴望走进校图书馆,尽情阅读各类藏书,希望学校图书馆能向学生开放。

(2)示例一:《水浒传》——一百零八位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英雄人物,走上反抗的道路,以百川人海之势汇聚梁山,举起起义的大旗,鲜明地表现出“官逼民反”的主题。示例二:《格列佛游记》——英国医生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等地,带我们走进一个奇异的幻境,借他人之眼评议、讽刺英国的现实社会。

(3)示例:范进与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热衷功名而迂腐无能,一个在人土之年捞得功名,一个在穷愁潦倒中悲惨而终。

3.(1)肖像描写。“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是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尔偷东西被人打伤,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靡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困潦倒的经济状况和懒得出奇的性格特征。

(2)动作描写。说明他穷困潦倒至极,“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3)语言神态描写。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第三单元

1.C(A项,“坍”应读“tan”;B项,“徊”应读“huai”,“浩瀚无银”应为“浩瀚无垠”;D项,“山蹦地裂”应为“山崩地裂”)

2.B(B项为比喻,其他项为拟人)

3.示例:人生,是一部雄浑的交响乐,我们期待着最激昂的乐章。人生,是一幅多彩的画卷,我们期待着最亮丽的色彩。人生,是一条涓涓的溪流,我们期待着最绚丽的浪花。

4.(1)统领全文。

(2)“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来回答,使行文更容易切人,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3)因为这些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困难、挫折、失败与痛苦是对生命的磨砺,能够给生命以力量。

(4)“大海”实际上是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象征生命的终结。

(5)示例:“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手法,行文富有气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生命终结时的感慨。

第四单元

1.B(这句话放在B处可以承上启下,“剧本虽然是基础”承接上文,“演员的表演”开启下文——“演员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语言和动作”)

2.(1)我对每个病人都一视同仁。

(2)青年缺少写作的素质和天赋。

3.(1)狗娃: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2)水上漂心理上认为:“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遭祸灾。重男轻女自古来!”这种想法根深蒂固,可是行动上却恰恰相反:“老汉嘴上大骂,行动却很果断——投河救人!”心理和行动存在明显矛盾。

(3)在今天看来,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极其落后的。但水上漂的这种思想,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偏见,而是有其现实基础的。它作为一种世俗思想,有着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根源。

(4)提示:所构思的情节要和前面的情节相连贯,人物性格要吻合。

第五单元

1.D(A项,“梓”应读“zi”B项,“蹴”应读“cu”;C项,“相”应读“xiang”,“滑”应读“gu”)

2.B(庄周是道家代表人物)

3.(1)甲光向日金鳞开(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1)①通“德”,感激。②天性,天良。

(2)①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②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4)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第六单元

1.C(“风”是各地的民歌,而非“颂”)

2.(1)窈窕淑女(2)蒹葭萋萋(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l)示例:获得的信息:班级近视的人数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加。合理化建议:科学用眼,减轻课业负担,劳逸结合,坚持做眼保健操。

(2)示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班级”爱得深沉。班级的生活令我们难忘,今天的晚会令我们难忘!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全班合唱《难忘今宵》。

(3)示例:别离后,我将常常回忆起与你相处的温暖时光。此刻,就让我为你祝福,愿你带着梦想飞翔,飞翔在那无际的蓝天!

4.(1)①当面指责。②用。

(2)D(A项,“胜”,上句中指“取胜”,下句中指“优美”;B项,“于”,上句中指“向”,下句中指“比”;C项,“之”,上句中为结构助词“的”,下句中为代词,代指这件事;D项,“异”在上下句中均为“不同”之意)

(3)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4)国君要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国君不要施行恶政(要施行仁政)

(5)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孟子把用刀杀人(或:率兽食人)和用恶政杀人进行类比,希望梁惠王不要施行恶政,而要施行仁政。

【附译文】

《梁惠王上》选文

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厩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的尸体,这如同率领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做出率领野兽来吃人的事情来,这又怎能算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呢!

猜你喜欢
示例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例析镍及其化合物的考查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2014年浙江高考问题作文诊断(中)
2014年浙江高考问题作文诊断(上)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