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4-07 09:43张琳
创新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个性化

张琳

[摘 要] 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从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三维视角探讨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有效推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 创新创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01-43-3

Studyo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ersonalized Talent Training Model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Intelligences

Zhang Lin

(Hun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00)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Intelligences,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ized talent training model froma three-dimensional view of vocational students'knowledge structure,ability structure and quality structu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Key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ersonalize; talenttraining model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可以分成8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他认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这就造成了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程度,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色。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将“人人可以成才”的教育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让学生获得有差异的成功,以培养个性化人才为目标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本文将站在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质结构的构建视角,分别从教育环境、教学方法、课程设计、适应个性发展的评价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构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1 知识结构的构建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教师应以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展开教学,允许学生把余力和热情更多地放在自己的强势智能。即把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基础知识上,知识够用就可以,不需要太难太深,一方面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有强烈学习愿望和要求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实用性体现在教师在教学中应告知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有用的。因此,教师应注重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有比较开阔的思维,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改变从众定势、书本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只需开设适合高职学生水平的专业课程,并通过讲座或选修课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他们感兴趣的非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积累一定的知识储备。在教学方法上,适宜采用讨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实物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等,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课堂中,并且对所学的知识具有感性认识,理解更深刻。对于学生知识水平掌握的评价,可以通过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写学习心得、体会或感受并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完成,在评价上应更注重学生是否将所学的知识转变为了能力。

2 能力结构的构建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结构包括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三部分。

2.1 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缓和当前的社会压力,有助于实现学生平稳就业甚至创业,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个性化发展,以及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其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并与其后的职业发展息息相关。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结合社会需求,从学生职业修养和职业技能两方面展开,使学生成为“有个性”的职业人。

2.2 职业修养的培养

职业修养可以说是高职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的第一块敲门砖。具备较高的职业修养,会为学生赢得很好的个人印象,将有助于个人的发展。职业修养体现在具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勤奋上进、团结协作、不怕吃苦的职业精神,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理想。

学生职业修养的培养应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可以通过一些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学习,可以邀请成功的创业人士来校讲座,可以推荐励志书籍让学生阅读,教师更应言传身教,特别是应建立优秀教师新生教学制度,即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新生上课,以便让学生在较高的起点上领悟人类科学、社会和人生的真谛,并充满信心地找到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

整个校园氛围应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体现学校特色的职业文化,让学生耳濡目染,在和谐积极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修养和气质,引导学生较早地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学习与奋斗。

2.3 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技能的培养应体现在学生职业资格证的获取及学生专业知识转变为职业技术两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将考证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鼓励并要求学生必须拿到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专业课程必须要求双师型教师授课,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职场,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重视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并且学校应继续加强校企对接、企业办校、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对于超前拿到学校要求的职业资格证并有更高想法的学生,学校可单独组班培训,采取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其职业理想的实现。

职业技能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的情况,顶岗实习的完成情况及实习单位的评价来进行考核。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毕业时就能有一技之长,提高社会竞争力,为自主创新创业打下一定的职业基础。

2.4 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比普通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这也为他们在就业受阻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创业提供了主观优势,因此,要继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课内和课外。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理论课程要结合实践展开,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任务教学法、实操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敢于尝试,对其评价可采用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进行。

在课外实践方面,应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参与者和亲历者的身份去了解市场、了解社会,这些都将成为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宝贵财富,并为未来创新创业积累经验。

2.5 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能力是个性化人才的重要特点,也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提,没有创造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创业。高职教育通过个性化人才培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但又不哗众取宠;敢于质疑,改变定势,能用冷静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鼓励大胆尝试,敢于突破常规,做到思想上有创意、行动上敢创新。

因此,一是在教学方法上,应选择富有启发性、参与性、发展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能独立思考、能各抒己见的开放式课堂。二是完善学分制,允许跨学科选课。以满足不同学科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并且可以使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学习和相互影响,这样将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三是为学生提供能展示其创造能力的实践活动平台。

3 素质结构的构建

3.1 心理素质教育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一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摒弃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不良品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二是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能有效地控制不良情绪,理智地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三是培养抗挫折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拥有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挫折和坎坷,勇于承认和接受现实。学校一方面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室及时对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3.2 身体素质教育

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实现个人追求和理想的基本保障,它能够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迎接未来紧张的学习和工作节奏及复杂多变的各种挑战。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的体育课程及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多举行各种有意义的参与面广的班级、年级、系部的体育比赛,这样既可锻炼身体,培养强健的体魄,又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及坚强的毅力。

3.3 信息素质教育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多少,影响到他们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品质。因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不仅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信息素质教育应要求学生正确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能够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创造性的利用信息,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电子设备不仅仅可以通讯消遣娱乐,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有可能成为实现自己个人梦想、进行创新创业的最有力助推器,因为网络的虚拟空间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为学生尝试各种想法提供最好的个性化空间。

综上所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使学生敢于提出独到见解、乐于思考分析问题和善于动手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个性化的分层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强势智能,并逐步带动他们的弱势智能;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多采用课堂讨论、实物教学、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项目任务教学、情境教学、头脑风暴等富有启发性、参与性和发展性的教学方法;制定能给学生充分学习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和跨学科选课制度,建立优秀教师新生教学制度,建立节假日学制;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目的单一测评方式,建立注重过程考核、注重实践操作、注重职业技能的适应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使高职学生具有宽泛而实用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身心健康,积极上进,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有梦想有个性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光惠,陈凌云,简炜,雷钧.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

[2] 王英,陈新亮.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 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