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南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定位

2016-04-07 09:43高大伟刘熠
创新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战略定位一带一路

高大伟 刘熠

[摘 要]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河南省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定位,在实现上可从强化空间中介,促进边界效应转化;协调经济合作,增强非传统收益两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定位;次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01-12-2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确定,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正在驶入一条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新轨道,结合河南省自然地理资源、区域发展优势等省情与倡导区域合作、开放包容的“新常态”,认清河南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定位已成为首要问题。

1 聚焦“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阐释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原则与思路、合作重点与机制等内容,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和策略,“一带一路”战略进入了全面建设期。目前“一带一路”研究升温,如“一带一路”是“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1],有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提升国内开放经济质量的意义[2],有“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丝路文化内涵,具有多重空间内涵和跨尺度特征[3]等,研究“一带一路”区域合作问题,已是对新常态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探索。

2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区域合作的形式和关注点更加多样化,次区域合作不断加强。所谓次区域合作,指“邻近国家地区间的边境省份或国家,精心界定、跨边界较小范围区域,为发展经济、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等需要而开展的经济与非经济等方面的合作”(胡志丁等,2010)。有别于传统区域合作多以区域经济集团、关税同盟等出现,要求一定程度主权让渡,注重规范化和机制化,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突出的特征,次区域合作更注重微观层次,机制灵活,不具备排他性,充分考虑生产要素流通、经济活动复杂性以及距离成本问题,内陆与边境地区的经济效应被关注,地方政府和企业成为了更活跃的力量(柳思思,2014)。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及民心相通的合作重点,表明“一带一路”战略更重视国家引导、地方政府力量,以及企业作用,是跨越边境的次区域合作的集中体现。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目前处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建设产业集聚区,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关键期。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支撑力、环境压力、人口红利削弱等问题,在传统区域合作模式下仍是发展限制。作为地理交通的重要节点,河南承担着东联西进的中介地位,生产要素流通、经济活动复杂性以及交通成本的问题具有比较优势和大有作为的空间,积极谋求并融入次区域合作的框架是河南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途径。2013年以来,国内多地,包括河南省一直在为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而努力着,从2014年12月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战略纲要》),到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涉及河南地带才成为定局。融入“一带一路”开展次区域合作,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也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有积极影响。

3 河南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实施的核心定位与实现

3.1 战略核心腹地的定位

在功能定位上,《战略纲要》指出要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增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同时明确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成“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点。对此,发布时间稍晚的《愿景与行动》也认可依托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的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包括郑州在内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支持郑州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有观点认为河南省在政策、人力资源、自然条件、协同创新、经济优势等方面具有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杨帆,2015),处于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成“人”字形走线腹地(徐祯,2015),体现了“河南责任”等。实际上,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助于河南省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陆区转变为区域共同市场中心区的趋势,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河南省不仅是“路线”“走廊”的枢纽,更凸显为容纳经济活动、贸易发展的阵地,不仅是点和线,更是值得深耕的面。

3.2 战略核心腹地定位的实现

3.2.1 强化空间中介,促进边界效应转化

所谓边界效应指边界对跨边界经济行为的影响,包括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前者使双方经济合作成本增高,后者则使边界成为双方接触和交流的空间中介(李铁立等,2005)。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增加开放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战略需在接受其他国家资源要素的扩散和向其他国家拓展市场两方面有所作为,而这就依赖各边界屏蔽效应的削减和中介效应的增加。河南省在传统区域合作中“隔阂”和“孤立”状态明显,经济合作的边界屏蔽效应较突出。然而,随着近几年智能终端制造、现代农业和物流等产业发展及贸易增长,河南省国内外陆航过境需求显著增强,生产要素和市场优势凸显,结合古丝路重要节点和文化强省的优势,河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作为双方边界的中介效应将更明显。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中,河南省应立足现有条件,加强交通物流、过境口岸、产业转移、人文交流建设,尤其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配套,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增强信息交流和智慧服务能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次区域合作格局,强化空间中介,促进边界效应转化。

3.2.2 协调经济合作,增强非传统收益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涉及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等主体,要求各主体认清角色及与其他主体的利害关系,坚持协调发展。无论是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还是作为全球或国内产业链一环的经济腹地,都要求河南省增强协调能力,减少因缺乏沟通或交易诉求而导致对其他主体造成损害,对自身发展支付额外成本或得不到应有补偿的现象。应从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旅游、医疗、金融、教育、科技、信息和文化等进行规划布局,重视国际交流、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打造文化软实力,在保持政策连贯性,提高政府信誉、发出正面信号、提高讨价还价的能力、建立协调一致机制中获取非传统收益(席艳乐等,2006),提升对“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家非传统收益的贡献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5-9.

[2] 张茉楠.全面提升“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水平[J].宏观经济管理,2015(2):20-24.

[3] 陈耀.“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涵与推进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5(1):53-55.

猜你喜欢
战略定位一带一路
集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与其框架的构建解析
浅析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