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平
【考点分析】
考点一:工业革命
背景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前提英国首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君主立宪制
直接原因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最大特点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840年前后结束
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首先开始的部门棉纺织部门
进入时代“蒸汽时代”
主要发明创造动力领域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把人类推进了“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领域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影响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例1】(2015·四川成都)“‘旅行者号机车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跟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这样生动的历史情景曾出现在( )
A.18世纪早期 B.18世纪晚期
C.19世纪早期D.19世纪晚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答案】C
【例2】(2014·山东东营)“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
A.珍妮纺纱机B.瓦特的蒸汽机
C.火车机车D.汽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由材料中“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和所学知识可知,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答案】B
【例3】(2014·重庆)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表1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工业指标 1770年1800年1861年
英国的煤产量600万吨1200万吨5700万吨
英国的铁产量5万吨13万吨380万吨
表1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
C.印度完全沦为其殖民地
D.汽车、电力工业的兴起
【解析】图表反映的趋势是英国的煤产量、铁产量激增。在工业革命中,蒸汽机作为动力机械广泛应用于许多的生产部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答案】B
【例4】(2014·浙江杭州)“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在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简短一章”主要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820年”和“结尾的简短一章”分析,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应该出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前期。A项出现于14—17世纪,B项出现于15—16世纪,C项出现于16—17世纪,均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排除A、B、C三项。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1820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题干要求的时间相符。
【答案】D
【例5】(2015·四川南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一个新时代。”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蒸汽机”是谁改进的?这种机器首先应用于什么部门?举出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
(2)材料二展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成果,它们的发明者分别是谁?举出一个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3)以上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答案】(1)瓦特。棉纺织部门(纺织部门)。火车机车和轮船。(2)爱迪生;卡尔·本次;莱特兄弟。美国。(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考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概况:19世纪70年代,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3.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1879年,他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4.交通工具: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②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③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④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5.特点:电力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6.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例6】(2015·四川成都)1897年,柏林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车展,它成为德国汽车工业领先世界的重要标志。为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德国工程师有( )endprint
①戴姆勒 ②狄塞尔 ③卡尔·本茨 ④亨利·福特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制成了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驱动车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更加先进的四轮汽车,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只有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例7】(2015·福建龙岩)某同学以“科学家与成就”为主题设计了四个探究题目,其中正确的是( )
A.莱特兄弟与火车
B.达尔文与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D.牛顿与进化论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家及其成就。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思想;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C
【例8】(2014·山西)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搜集的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轮配备电脑 ③采用蒸汽机组作为动力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电灯和无线电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在1912年都已经出现;电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1912年不可能出现,排除②。故选C项。
【答案】C
【例9】(2014·江苏盐城)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内燃机的出现
C.电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应用
【解析】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的发明和应用,电力作为新能源和新动力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取代了煤气灯。
【答案】C
【例10】(2015·山东德州)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材料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答案】在政治领域: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在经济领域:进行工业革命。
【例11】(2015·湖南张家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人教版《世界历史》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这些历史事件分别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正、反两面概述科技革命的重要影响。
【答案】(1)分别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别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3)正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反面: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灾难。
【归纳拓展】
1.比较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瓦特改良蒸汽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特点(1)在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1)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经济空前繁荣;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2)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4)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1)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endprint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即东方从属于西方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对中国的影响(1)西方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3)近代工业产生,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高涨。(4)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民族危机推动了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产生,出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两次工业革命的启迪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2)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4)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创新演练】
1.以下图片属于“蒸汽时代”的是( )
图1
A.图一和图五
B.图二和图六
C.图三和图六
D.图三和图四
2.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蒸汽机B.电动机
C.计算机D.内燃机
3.观察图2,导致这一时期德国工业产量不断上升的经济因素是( )
图2
A.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C.取得了一战的胜利
D.完成了统一
4.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下列诗词中的现象与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形出现于同一时期的是( )
A.蒸汽机车直冒烟,穿梭原野百余年
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C.车中幸有司南柄,试与迷途指大方
D.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5.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图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B.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C.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迅速
D.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其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6.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着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导致诗句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世界大战的结束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的发展
D.改良蒸汽机的运用
7.表1反映的是1750年至1900年,中国与英国、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当中的相对份额。其中,造成这一时期中国与英国、美国制造业所占份额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年份1750年1860年1900年
英国1.9%19.9%18.5%
美国0.1%2.8%23.6%
中国32.8%19.7%6.2%
表1
A.市场需求B.原料来源
C.生产目的D.生产方式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年份城市 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
纽约6469219123437
伦敦959268147676581
莫斯科2503656121000
表2
(1)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主要是受到了什么事件的影响?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图4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谁改进了蒸汽机?此后出现了哪种以蒸汽为动力的陆上运输方式?材料三中提到的工场手工业又称手工工场,在欧洲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后来又被什么生产组织形式所取代?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造成近代“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5 图6
(1)材料一中图5所示瓦特的重大贡献是什么?从此,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6交通工具的动力是什么?
材料二:最初的工厂(例如在1771年建于英国殖民地的工厂)纯粹是让一大群从事手工业的工人聚集起来,一起进行生产。……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工厂。
(2)英国在本土之外的哪些地方设立过“最初的工厂”?(举出两个地名)“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工厂”是因为英国完成了什么“革命”?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迪生、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
(3)他们在什么“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让他们频频登上媒体头条?他们是哪两个国家的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图一是火车机车,图二是汽车,图三是电脑,图四是人造卫星,图五是蒸汽机,图六是飞机,属于“蒸汽时代”的是火车机车和蒸汽机,答案是A。
2.A 【解析】由题干中关键信息“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作用。瓦特改良蒸汽机,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
3.B 【解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走在世界前列,使德国经济有了较快增长。
4.B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情形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A项的现象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B项反映的是电灯使用的情形,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5.B 【解析】1750—1900年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A在19世纪以后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应为中国;B在工业革命开始后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比重下降,应为英国;C在工业革命期间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比重迅速上升,只有美国的情况符合;D应为德国,故正确答案为B项。
6.B 【解析】1908年,欧美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上述诗中提到的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7.D 【解析】1765年,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出现了现代大工厂的雏形。19世纪70年代,欧美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取代蒸汽,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两次工业革命都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是1750年至1900年英美制造业所占份额逐渐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8.(1)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2)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第一。(3)瓦特。铁路。14世纪前后。工厂(或现代工厂制度)。(4)西方率先确立了民主的政治制度;西方率先丰富了自然科学知识;西方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写出任意一点即可)
9.(1)改良蒸汽机。由手工工场发展为工厂。内燃机。(2)印度、北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3)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