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2016-04-07 02:10:23张振家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双语教学

张振家, 马 健

(沈阳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张振家, 马健

(沈阳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 沈阳110041)

摘要:诠释了在双语课程中构建项目式考试评价体系的意义,构建了兼顾用人企业、学生与教师三方利益诉求的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分析了体系应用中项目小组成员成绩评定公平性和个别成员外文能力有限性等关键问题,提出通过结项后点评以防止落入结果满意度陷阱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 双语教学; 项目式考核体系

外国独资及中外合资酒店在中国内地旅游市场广泛分布,国内旅行社承接入境旅游团、发团出境旅游等实际业务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与考核设计面临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内高校管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旅游管理专业通常会设置旅行社经营管理和酒店管理等研究方向,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以及考核评价方法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更好地满足当下旅游行业“订单式人才”的需求,缩短学生毕业实习与适应旅游企业实际业务的周期,是旅游管理专业双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接待游客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除了需要对学生外语运用能力考核以外,还需要构建项目式考试评价体系,即通过参与并完成不同的项目,综合考察学生深刻理解旅游产品开发过程、市场调研与产品营销方式创新的重要性,了解旅游企业运营风险来源和应对路径选择等现实问题。通过项目中期成果的演讲、答辩、修改,以及提交最终结项报告的环节,学生们能够接触到项目设定、可行性分析和结项考核的全过程,为其日后尽快适应旅游企业多方面工作,乃至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实践、理论与外语基础。

一、 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概述

(1) 学界与业界已经就双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达成共识,强调在符合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一部分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纵观国内外有关双语教学评价定义的论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教师、学生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阐述双语教学评价体系;二是从语言教学过程、目标、相关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上述观点各有偏颇,前者忽视了教学过程,后者忽视了教学主客体[1]。如果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引入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既能引导和考核学生在项目设立开展过程中熟悉适应国际社会文化冲击带来的种种问题,又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使用外语专业术语去表达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双语课程中应用项目式考核方法的真正意义。

(2) 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的目的不仅着力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掌握和应用,更要客观反映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2]。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3]。在具体的考核环节中,科学、恰当地设置考核目标与标准则是项目式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使用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强调对项目完成情况的阶段性监控,着重考核学生所完成的成果与教学终极目标的一致性[4]。更为具体地将对学生群体的评价设定为6个一级指标:对双语教育的态度、双语或多语综合运用能力、非语言学科的学业成绩、智力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5]。

结合上述分析,在旅游管理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中,一个逻辑清晰、内容完整并且易于操作的双语课程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应包含项目核心产品评价、市场及企业评价、项目中期成果课堂陈述(外语)、小组互评与答辩(外语)和项目结项报告评价(外语)五个基本指标模块(见图1),考核学生市场调研的能力、产品创新与研发的能力、项目展示与答辩的能力和撰写具有较强可行性项目结题报告的能力。其中外语表述模块充分体现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熟练进行中、外语对话、参与企业策划与产品设计的能力,外语水平应该达到工作语言为外语的职场要求,帮助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快、更好地成就未来的职业梦想。

项目核心产品评价→行业企业评 价→项目中期成果陈述(外语)→小组互评与答辩评价(外语)→项目结项报告评价(外语)

图1双语课程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

二、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模拟或贴近旅游企业运作实际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双语课程项目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做范式性构建(见表1),具体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计分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差评5个档次,等级差别在于项目评价指标是否全部涉及、数据是否准确、解释是否清楚,以及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

表1 旅游管理专业双语课程项目式考核评价指标

上述2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选取充分考虑了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重点涉及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客源国概况、旅游企业会计,以及旅游景区管理等。目的在于真正地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改变一张卷纸评价学生成绩的老旧模式,充分体现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卷面评价的结合。虽然教师在考核评价环节中可以使用不同的项目(例如旅游线路开发项目、酒店管理见习项目、旅行社管理见习项目或旅游景观设计项目等),但此范式构建的考核指标几乎涵盖了旅游企业经营涉及的所有必要内容或环节,考核评价指标是可以复制或调整后应用的。

具体项目完成与考核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几个阶段全部需要用外文表达。①根据教师提供的旅游产品范围选择未来旅游企业的主营业务和产品,随后进行产品创意方案的来源筛选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旅游产品必备内容的设计、报价与可行性的评价。②结合所选择的旅游产品类型对目标市场进行调研和市场营销,重点分析目标人群的年龄、性别、收入、家庭生活周期、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等,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营销手段。③完成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搭建和选址。④前期工作总结与汇报,包括课堂陈述、小组互评与答辩和提交结项报告三个方面。在项目展示环节中重点考核小组能否明确指出旅游企业经营的目的、旅游产品的特色、前期筹备工作中的困难、未来运营中的风险防范、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的搭建、企业设立与运营时间表和目标人群的选择与促销手段等多方面的内容。此外,在小组互评和答辩环节还要考核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以及外语使用的熟练程度等方面内容。最后,按照小组互评结果,小组对中期汇报的成果进行修改,提交一份外语使用恰当、内容完善、特色鲜明并且具有操作性的项目结项报告。

三、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1. 项目选择兼顾用人企业、学生与教师三方利益诉求

项目筛选与项目设定过程中,应先与用人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在扎实的调研、掌握旅游市场对人才素质和能力需求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选择何种项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充分融入企业用人需求的项目式考核方式,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授课与试卷考核模式的局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需求与学生知识或技能错配的现象发生。项目的选取与设定还应关注项目的实施对教师与学生的“溢出效应”。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培养或提高自己参与企业运营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项目的设定与完成对学生的学术研究也会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2. 小组成员成绩的评定应力求公平

项目的立项、中期考核和最终结项工作是无法仅凭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的参与,但这也可能造成部分学生在团队中不贡献只共享情况的发生,应注意根据小组成员参与程度进行差异化的分数评定。但如何评价成员的贡献率是一个需要智慧和勇气才能解决的问题。基于经济学的“搭便车”理论,无法完全排除参与度较低,但却谋求与其他成员同样分数的同学。教师在具体评定过程中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进行具体情况的处理。

项目式考核评价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签订一份承诺书,如同一份工作协议,以衡量学生的参与度。小组成员经过讨论要对每一位成员的贡献率打分, 满分是100%,每10个百分点为一个层级,直至0,并在接受评价的成员名字后面签上包括其本人在内的所有成员的名字,以示公平与认可。 这个工作不仅是为了保证公平, 更是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中激烈的竞争, 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报酬差异, 也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相互沟通, 相互监督的学习氛围与合作意识。

3. 正确对待项目组成员外语能力的差异

双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关注学生外语水平差异带来的问题[6]。学生对外语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完成项目内容陈述、答辩和项目报告撰写。项目完成者与评价者的各个小组成员、教师都不能采取简单回避的态度,更不能单纯使用中文进行语言替代的方式。虽然双语课程的项目完成与成果阐述不能忽视中文的使用,特别是对于核心词汇和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把握,但也不能忽视双语教学的目的,即提高学生外语理解、表达专业知识,展现专业技能以及沟通的能力。教师在讲解专业知识和技能时,一定要讲解透彻,在小组成员评价之前可以安排多次答疑,甚至是模拟考核,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外语使用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存在的不足。经过多次打磨,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4. 做好结项后点评与讲解工作

项目式考核方式的最大特征是“过程性”考核方式,这个过程以上交结项报告为终结标志,但项目完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找出差距,制定补救措施,深化理解与认识,为后续项目考核积累经验,才是项目式考核真正意义上的结束。从项目完成的结果来看,一般会产生真实的表现与期待中的表现不符,从而落入评价满意度陷阱的状况(见图2)。

产生考核结果满意度陷阱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①由于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或者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教师设立的考核内容不够立体,不够全面,没有反映项目的实质,没有给项目组提供足够的机会去调研并展示结项成果。②项目组成员对项目本身的认识不统一,任务分配不均衡,项目讨论不充分。③项目中期考核和结项工作完成不仔,缺乏必备的知识,缺少相应的锻炼,缺少丰富的语言和方式去展示成果。对上述问题进行结项后的点评与讲解至关重要,随着项目式考核方式的不断采用,如果不及时纠正上一个项目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组的表现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考核标准、距离期待中项目本应该取得的效果越来越远。

图2 项目式考核评价结果满意度陷阱

四、 结语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而言,采用何种考核评价方式都可能会落入一场“赛马”,不能说哪种方式或者理论是最好的,只能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程度、 市场需求和课程规律的方式。作为一个对从业者的国际化程度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专业,在采用双语教学的同时构建项目式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最大化效用地改革学业评价的构成与内容,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在项目及考核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应最大化地接近旅游企业工作实际,更为真实有效地构建项目式评价体系,在应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特点把握考核工作的节奏与难易度,真实反映每一位成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率,以期公正、公平地对成员的成绩进行评定,并且在结项后及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点评,以防落入项目结果满意度陷阱之中。

参考文献:

[1] 马小玲. 双语教学评价研究概述[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2(3):22-30.

[2] 刘克军. 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探究[J]. 职业教育研究, 2013(6):63-64.

[3] 彭荣利. 项目式教学中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2):90-91.

[4] 刘美玲,张松华. 项目式一体化教学评价方式探索与实践:基于《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改革[J]. 中国市场, 2010(44):162-163.

[5] 王莉颖. 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6] 林静雯,季颖,董怡华,等. “环境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析[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82-84.

【责任编辑孙立】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ject Based Evaluation System in Bilingual Teaching of Tourism Management Courses

ZhangZhenjia,MaJia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Abstract: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project based evaluation system in bilingual teaching course is interpreted. It considers that, in the project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tripartite interest demands of business, stud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key issues such as the fairness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team members and individual members with the limited foreign language ability are analyzed. Suggestion for preventing from falling in the satisfaction trap by finish project review is proposed.

Key words:tourism management; bilingual teaching; project-based assess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G 64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6)01-0017-04

作者简介:张振家(1978-),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一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项目(PJHYYB15278);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JG14DB264)。

收稿日期:2015-04-02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双语教学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24:34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导游》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18:10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23:07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3:57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1:02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0:15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