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武迪 闫述乾 向 路(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区域差距与地区贫困
范武迪闫述乾向路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文章基于2000-2013年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县域数据,利用益贫式增长曲线、基尼系数和FGT贫困指数,分别对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区域差距和地区贫困状况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中后期,陕甘宁老区经济增长基本符合贫困增长曲线益贫式的定义,中前期则呈现涓滴式增长;整个区域基尼系数变化较大,区域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而后逐渐缩小态势;贫困状况先恶化后缓解,贫困的深度和强度也逐步减缓;经济增长、区域差距和贫困存在密切联系,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两条基本路径影响贫困状况。
[关键词]经济增长;益贫性;区域差距;贫困;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对部分群体收入带来了很大提高,对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却被推到了经济发展增长极的边缘地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我国区域差距,减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革命老区和特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还略显不足。因此,研究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经济增长的益贫性问题,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区域贫困问题,对国家继续推行西部大开发和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扶贫攻坚战略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其研究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大和完善,而经济的益贫式增长,即减贫化增长,贫困人口或贫困地区在经济增长中能够分享其成果)被看作是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正逐渐被广大扶贫专家所接受。1974年,Chenery和Ahluwalia[1]提出了经济增长再分配模型,奠定了益贫式发展的基础,随后,国外学者分别提出益贫式增长指数、不平等—增长权衡指数、贫困发生率曲线、益贫式均衡增长率和贫困增长曲线,对经济增长给贫困群体带来的效益进行了测度[2]。近些年来,有些学者又利用上述方法或是改进方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分析,或是与其他角度结合,探索经济的益贫式增长与贫困的关系[3-5]。在国内,对经济的增长和贫困之间关系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个体或家庭收入和贫困线的角度,研究某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和贫困率或其他贫困指标的关系,来揭示经济增长是否有利于贫困人口[6][7];另一类是以省级、地市级或者区县级为研究单位,探讨区域差距的演化趋势、经济增长规律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态势或是益贫式发展对上述差异的影响等[8][9]。然而,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减缓贫困,甚至会通过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加深贫困程度[10]。因此,在研究经济增长与贫困的关系时,还需关注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的状况。
针对陕甘宁革命老区,不乏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11]和老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12],但系统将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增长益贫性、区域差距与贫困状况相结合的探讨尚属空白,本文采用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县域数据,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以区县为单元的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益贫性、区域差距与贫困状况进行了测度,不仅可以将陕甘宁三省的省际差距统筹起来,也避免了地市级之间差距过大的现状。
(一)研究区域
陕甘宁革命老区处于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区交界处,其地理位置决定了经济发展被边缘化的倾向。根据国家发改委2012年颁布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其范围共涉及8个地级市外加9个区县市,其中,陕西36区县、甘肃16区县、宁夏14区县市,共计66个县级行政单位,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有回、满、藏、蒙等30多个少数民族。同时,其中大部分地区又处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14个扶贫开发主战场之一的六盘山片区,其战略地位决定了对该革命老区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率先推动了我国西部具有资源能源优势、区位优势地区的发展,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又给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0-2010)》的出台和施行,又促使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提高,为缩小区域差距,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总量和人均GDP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3.59%和23.60%,远远高于同期全国GDP年均增速14.78%和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14.14%,从绝对数量上来看,2000年,陕甘宁革命老区人均GDP与全国的差距为4923元,此后不断呈缩小的趋势,到2014年,已十分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以来,陕甘宁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有明显放缓的趋势,但仍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不仅要保持革命老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更要注重老区内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让经济的发展惠及全体人民,才是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研究方法
1.贫困增长曲线
贫困增长曲线以洛伦兹曲线为基础,是Son对比增长发生率曲线后,于2004年提出的测量经济增长是否有利于贫困人口或贫困地区的方法[13]。假设p为按照经济总量由少到多排序后累计区县数量百分数,μ为平均经济总量,μp代表经济总量由少到多排序后前p%区县的平均经济量,则洛伦兹曲线表示为:
通过取双边对数、移项、两期差分,可得:
上式可以表示为:
g(μp)即Δ1n(μp),代表全社会经济总量由低到高排序后前p%区县平均经济量的增长率,g(μ)为全体区县的平均经济量的增长率。当p% 从0到1变化时,g(μp)即为贫困增长曲线。
贫困增长曲线判定经济增长益贫性与否的标准为:
(1)当所有区县平均经济总值增长率为正但小于前p%区县的增长率,即g(μp)>g(μ)>0时,为益贫式增长。此时,贫困增长曲线呈向右下方倾斜趋势,且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幅度越大,益贫效果越明显。
(2)当g(μ)>g(μp)>0时,为涓滴式增长。此时,贫困增长曲线呈向右上方倾斜趋势,且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幅度越大,益富效果越明显。
(3)当g(μ)>0>g(μp)时,为贫困化增长,此类曲线形态和涓滴式增长曲线类似,目前在经济增长类型中,贫困化增长较为少见。
2.基尼系数法
基尼系数能够较好地表征某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的差距。首先,选用张建华[14]提出的方法,用SPSS19.0对洛伦兹曲线进行拟合,得出洛伦兹曲线和方程,并根据基尼系数公式
利用mathematics软件的fit函数计算出基尼系数值,其中L(p)为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对区域差距的衡量表现为:当基尼系数上升,则表明在既定的分配制度下,较为贫困地区在经济增长中得到的绝对利益小于较为富裕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区域差异拉大;基尼系数下降,较为贫困地区在经济增长中分配到的绝对利益大于贫困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缩小。
3.FGT贫困指数法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Foster、Greer和Thorbecke提出了FGT指数,其公式有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种表示方法[15],本文采用离散型表示法,其公式为:
在上式中,n代表该地区县域总数量,q为贫困区域数,z代表贫困线,x为贫困区域的收入水平或经济总量。在用经济学含义解释现实问题时,α通常取值为0、1、2,分别表示贫困率指数H(反映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贫困深度指数PG(反映贫困人口的收入与贫困线差距程度)和贫困强度指数SPG(反映贫困人口内部收入分配差异)。
本文以发改委2012年颁布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划定的66个区县作为研究单元,以各区县人均GDP代替人均收入①本文中,人均GDP是指名义人均GDP。,研究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益贫性、区域差异和贫困状况,数据来自2001-2014年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统计年鉴和所涉及相应地级市统计年鉴。
(一)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判别与分析
为了探讨陕甘宁革命老区区域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将陕甘宁革命老区以66个区县为单位按照人均GDP由小到大进行排列,然后将其分为十组,分别计算累计区县的比重和累计人均GDP,测绘出近14年来经济发展的益贫式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2000-2013年陕甘宁革命老区贫困增长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2000-2013年,陕甘宁革命老区处于各阶段的区县经济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增速均在19%以上。随着累计区县比重的增大,累计人均GDP增速均小于全革命老区总体增速22.7%,即符合涓滴式发展的条件,说明贫困区县的绝对收入不断提升,绝对贫困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同时,该曲线总体呈上升态势,仅在中后段出现小幅度下降。最为贫困的前30%区县增速和前90%区县增速相当(约20.8%),却远远低于全区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22.7%),表明近14年来,全区最富有的10%的区县经济飞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提升较快,拉动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贫困区县和富有区县之间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在不断拉大,因此,总体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益贫的。
整体来看,近14年来经济增长不具有益贫性,但并不能反应各年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图2从时间序列角度揭示了西部大开发实施后前七年陕甘宁革命老区各年度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可以看出,除2001-2002年外,其余每年贫困增长曲线总体来看基本均呈向右上方倾斜趋势,且曲线斜率在不断增大,各阶段累计区县均保持正的经济增长,但增长率均低于总体增长率。按照贫困增长曲线的定义,这些年度经济增长符合涓滴式增长模式,说明在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2001-2010)中前期,各区县绝对贫困状况得到缓解,绝对收入得到了提高,但相对来看,贫困地区产值占比不断下降,贫富差距和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推动资金率先进入该区具有丰富资源、能源和区位优势的区县和条件较好的城市、城镇,庆阳、延安和榆林部分区县处于长庆油田主产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使得这些地区工业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石油等重工业的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致使这些地区发展能力较强。因此,在整个区域内就形成了若干增长极,而其他贫困地区仍保持原有经济模式,区域差距不断拉大。
第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后期,率先发展地区内部产业链已趋于完善,在无须政府资金扶持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能力。国家财政和资金开始由中心区向周围地区辐射,向资源优势较弱、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转移,这些地区也发挥相对优势,开发自己的优势产业,尽管这些区县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但区域发展能力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推动下得到一定提升,加之国家对农村扶贫开发力度的增强和为实现预期目标的倒逼效应,区域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各年度贫困增长曲线基本呈向下走势(见图3),经济增长展现出较好的益贫性。2008-2010年,曲线向下倾斜的斜率较大,说明经济发展的益贫效应更强,贫困区县经济增长份额不断提高,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逐渐缩小。随着西部大开发加速发展阶段的推进,2010-2011年,贫困增长曲线有益富倾向,但总体益贫式经济增长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图2 2000-2007年各年度贫困增长曲线
图3 2007-2013年各年度贫困增长曲线
(二)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不是均衡的,区域差异伴随着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永恒的话题,为较好揭示陕甘宁革命老区区域发展差异,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对其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益贫性的关系。首先,将县域人均GDP由小到大排列,然后将数据分为若干组(本文在15-20组之间),分别计算累计人均GDP比重和累计县GDP比重,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出较为精准的洛伦兹曲线,最后根据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利用mathematics软件得出各年度的基尼系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西部发开发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尼系数不断上扬,到2003年,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0.4的水平,并于2007年达到巅峰,此后,总体开始波动下降。通过对比还可以发现,基尼系数变化比率和贫困增长曲线斜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参照丁建军做法,将“涓滴式增长—基尼系数上升”和“益贫式增长—基尼系数下降”相符合的年份占总年份数的百分比定义为匹配率[16],可以得出,陕甘宁革命老区匹配率达到84.6%,经济发展方式对区域差距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经济益贫式发展,则普遍惠及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相对富裕地区,从而降低基尼系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经济涓滴式发展,贫困地区和相对富裕地区经济总量都有了绝对增加,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率落后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反而使贫困地区与相对富裕地区差距扩大,基尼系数上升。
(三)基于FGT指数的贫困状况测量与分析
由人均GDP和贫困线测度的FGT贫困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陕甘宁革命老区的贫困变化状况。欲求FGT贫困指数,首先要划定贫困线。本文中,欠发达区县的划分并非国家确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而是参照王雪妮的做法,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区域等级划分标准,将低于人均GDP平均值50%的区县定义为欠发达区县[17]。
利用公式(5),分别计算出陕甘宁革命老区各年度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见表2),由此可知:(1)在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趋势。西部大开发奠基阶段中前期,伴随着经济发展非益贫性和基尼系数增加,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拉大,贫困区域经济增长相对较弱,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上涨,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随之加深。这种状态在其中后期得以缓解。(2)2010年以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加速发展阶段的推行,贫困发生率等三指标都有所反弹,且呈两两反方向发展趋势,经济发展的减贫效果并不明显。(3)对比西部大开发前两阶段,一阶段贫困发生率水平相差不大,均在35%左右,但是近年来陕甘宁革命老区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都较十年前略有上升,说明贫困地区经济水平与贫困线的差距和贫困区县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更加增大了。经济发展不应只看贫困率水平,更需要结合贫困的深度和强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表1 陕甘宁革命老区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类型演变趋势对比
表2 2000-2013年陕甘宁革命老区FGT贫困指数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贫困”三角理论阐述了经济发展基于分配效应产生的贫困状况,我国学者丁建军也将经济增长的益贫性与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16]。本文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总结了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增长方式对贫困的影响路径,如图4所示。
近十多年来,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益贫式增长和涓滴式增长两种,不存在贫困化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不仅直接影响贫困,而且也通过对区域差异影响间接作用于贫困。由图4可知,经济增长方式对贫困的影响路径为:第一,受资金空间分配效益的影响,若财政金融等资金过多向欠发达地区流入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益贫效果明显,贫困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得到较快发展,贫困程度得到缓解。同时,发达地区平稳增长,县域间经济平稳推进,基尼系数下降,区域差距缩小,进一步减缓贫困状况。第二,倘若任由资本市场自由发展,资金会自主向具有区位优势、资源能源优势的较发达地区流动,促进较发达地区率先发展,会形成一个或者多个经济增长极,益富效果明显。此时,贫困落后地区仍保持缓慢增长,基尼系数上升,区域差距扩大,落后区域的相对数量增加,贫困深度和强度比例增加,导致县域间的贫困状况进一步恶化。
上述两种路径较为普遍地展现了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增长方式对贫困状况的影响,但是经济增长方式对贫困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以上两条路径,从上文“匹配率”达到84.6%可以看出,经济益贫式发展,不一定就会带来基尼系数下降,区域差异收敛;相反,经济涓滴式发展,也不一定会导致基尼系数上升,区域差异扩大。比如,经济涓滴式发展,率先发展地区形成多个增长极,经济增长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因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等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区域差距反而缩小。因此,针对不同地区和特定年份,经济增长方式对贫困状况的影响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图4 经济增长方式对贫困影响路径
(一)结论
本文首先利用贫困增长曲线对2000-2013年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益贫性与否进行了测度,并用基尼系数和FGT贫困指数进一步衡量了区域发展差异和地区贫困状况,结果表明:(1)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基阶段中前期,陕甘宁革命老区县域经济普遍得到了发展,但是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涓滴性;中后期经济增长益贫效应开始显现,除个别年份出现波动,整体益贫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2)整个区域基尼系数变化较大,区域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而后逐渐缩小态势。基尼系数变化和益贫式增长曲线变化基本一一对应,即匹配率较高。(3)在首轮西部大开发期间,FGT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趋势,近年来呈现波动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不应只看贫困率水平,更需要结合贫困深度和强度。
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对贫困状况的影响可归纳为两条基本路径:一条路径是经济益贫式发展通过缩小区域差异对贫困状况带来一定缓解;另一条路径是经济涓滴式发展通过拉大区域差距造成的贫困状况恶化。但是不否定其他特殊路径的存在,针对不同地区和特定年份,经济增长方式对贫困状况的影响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政策建议
1.正确引导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合理流动,促进资金在空间上高效合理分配。资金流向和空间分配对经济发展方式产生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分配的基础上,有关政府部门应适当进行宏观调控,但是不能让看不见的手过多干预市场,以免扭曲经济正常发展。
2.注重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旦经济增长方式确定,那么为了减缓贫困的发生,就必须密切关注区域差距状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利用延长产业链或承接产业转移等手段增强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和紧密度。
3.加强各区县自我发展能力建设。资金注入对区域发展方式影响重大,根本原因在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针对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各专家学者已经从内生路径和外生路径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18-19]。对于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增长能源化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部分区县凭借其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下,初步建立了以煤炭开采、石油开发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贫困区县大多没有规模化的产业链,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因此,加强由产业转移为主导的利益分工产生的自生资源联结能力,以内生路径为主线,辅之以区域合作、税收机制为主的外生路径,才能有效提升陕甘宁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Chenery,H.,Ahluwalia,M.S.Redistribution with Growth[M].Oxford University Prees,1974.
[2]王生云.亲贫困增长测度研究述评[J].统计研究,2012,(07):101-106.
[3]Khalid Zaman,Bashir Ahmad Khilj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inequality poverty triangle and pro-poor growth policies in Pakistan:The twin disappointments[J],Economic Modelling,2013,Vol.30.
[4]MelanieGrosse,Kenneth Harttgen,Stephan Klasen.Measuring Pro-Poor Growth in Non-Income Dimensions[J],World Development,Volume 36,Issue 6,June 2008,Pages 1021-1047.
[5]Martin Ravallion.Growth,Inequality and Poverty:Looking Beyond Averages[J].World Development,2001,29 (11):1803-1815.
[6]程振源,剑玉阳.中国经济增长的亲贫性:1989-2009[J].统计研究,2013,(07):18-24.
[7]李丹.北京市城镇居民贫困测度及亲贫困增长判定[J].统计教育,2008,(06):13-18,36.
[8]丁建军,李峰,黄利文.连片特困区县域经济增长效应分解及空间特征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02):47-52,60.
[9]隋文娟,刘筱,廖悲雨,王铮.贫困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规律及其管治研究[J].地理研究,2010,(02):373-381.
[10]张克中,冯俊诚.通货膨胀、不平等与亲贫式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05):27-33,74.
[11]曹梦.陕甘宁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
[12]陈鼎,李君轶.陕甘宁老区农民增收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06):86-91.
[13]Hyun Hwa Son.A note on pro-poor growth[J].E-conomics Letters,2004,(82):307-314.
[14]张建华.一种简便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275-278.
[15]Foster,Greer,Thorbecke.A Class of Decomposable Poverty Measures[J].Econometrica,1984,52(3):761-766.
[16]丁建军.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益贫性与空间差异演变——基于2000-2011年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14,(05):948-960.
[17]王雪妮,孙才志.1996-2008年中国县级市减贫效应分解与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1,(06):888-894,887.
[18]李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问题研究述评——兼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与提升[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01):24-27.
[19]闫磊.中国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
(责任编辑:管仲)
[作者简介]范武迪(1989-),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通信作者:闫述乾(1969-),男,甘肃张掖人,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甘肃省财政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