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永明
前不久,我所带的班级——高三(2)班召开了一次例行班会,这次班会的内容与以往不同,主要是针对对前几周发生的国际国内新闻时事做评论。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我发现在学生中间,随手转发、分享网上的帖子和文章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有的信息还被许多学生跟帖或评论,其中一些不良信息在没有得到任何形式核实的情况下,就在学生中间以讹传讹传遍开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这样的现象在学生中间绝不是个例,如何引导学生在纷乱的信息世界面前擦亮自己的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及审慎的态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前期准备
1.教师准备
(1)以“什么是时事新闻点评”为题,普及新闻时事点评相关知识,指出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重要性,特别强调用事实说话的意义,为本节班会做铺垫。
(2)准备调查问卷“你最关心的最近新闻时事是什么?”教师从调查问卷中理出学生最为关心的话题,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合理的建议引导与相应的理论阐释。
(3)组织全班学生收看央视“焦点访谈”、“新闻1+1”、“面对面”等新闻节目,选择印发《人民日报》、《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具有代表意义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和专家观点的文章,让学生对时事新闻点评有一个感性认识。
(4)以班级原来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做好分组工作,全班共分为五组。
二.学生准备
(1)弄清“什么是时事新闻点评”,完成调查问卷。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国际、国内新事件,网罗相关信息,选择大家最有感想、最有话要说的方面思考、讨论,并形成文字,点评时尽量脱稿。
三.班会过程
我们将班会的主题定为“用事实说话——一周时事新闻点评”,班会一开始,主持人以“新闻主播”的形式带领大家回顾了上周国际、国内、校园和班级要闻;接下来,班级按小组模块的形式,选择本组内自己最有感想、最有话要说的新闻事件依次上台阐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允许小组有不同的声音,其它小组也可以即兴参与讨论,或就一些具体的细节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质疑。这一次班会几个小组分别谈到了美俄博弈乌克兰、欧洲最大难民潮、恒大夺冠与足协发文为国足失利道歉、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等时事新闻,最后班主任作总结发言。
四.思考感悟
这样的时事新闻点评活动对班级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教师的应变也是一种挑战。学生在点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我所始料未及的,首先,他们的关注点各有不同,视角也较为独特,面对着风云变幻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有些学生竟也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其次,学生们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到了很好的调动,他们不仅精心选择了各类图片、视频,做到“有图有真相”,而且各小组使出浑身解数,有穿插新闻现场连线的,有扮演驻乌克兰特派记者的,有现场访谈观众的,有装扮成大学教授对问题进行阐释分析,有还原新闻现场的,有为播报新闻制作道具的,有借题发挥表演情景剧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研究显示:海量的信息恰恰容易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缺乏、记忆碎片化、思维跳跃、缺乏深度等问题。在中学生这个群体中,口头表达支支吾吾,书面表达空话连篇,拿起文本读不明白,人文素养严重缺失,也早已不是少数更非个别现象。时事新闻点评班会恰是口才、思维等综合能力得到训练的绝佳机会,学生们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复述,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理清自己的对问题的看法,用自己的语言还原事情的真相,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在公众场合说话的自信,对其日后更好的走向未来一定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点评不单是个人才华的展示,更是小组集体智慧的亮相,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国际、国内新闻事件的环节中,各小组组长积极有序地组织小组同学分工查找资料,评论过程中小组内部相互打气,大家试着相互沟通交流,形成了互助、合作、探究、责任等关系,这些关系又把他们轮流地置于领导、从属、服从、妥协的地位中,锻炼了他们运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此外,允许小组有不同的声音,其它小组也可以即兴参与他们的讨论,大家为一些同学的精彩点评而鼓掌喝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体验创新的鼓励,在此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明显得到增强。
(作者单位:上海市位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