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6年江苏地理学测卷“微信”题引发的复习思考

2016-04-06 01:02江苏赵宏霞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风带考纲赤道

江苏 赵宏霞

2 0 1 6年江苏地理学测卷“微信”题引发的复习思考

江苏 赵宏霞

2 0 1 6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俗称“小高考”,已落下帷幕。其中地理学科有一道关于微信的选择题,考查该页面所拍摄的月份,考试结束后却引来不小的场外“网络风波”。

网络时代,男女老幼都玩微信,这道题让所有人都想知道究竟。我们打开微信界面,会看到如右图所示画面。面对此画面,大部分人的想法是:以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是什么时间拍摄的,就是觉得此页面让我等待时间太久了、网速太慢了。现在让我看,我也看不出来,所以有人就简单认为:此题好难,超纲了。笔者却以为,这是今年江苏地理学测卷上一大亮点,给高考和学测命题备考带来很多启示。

一、看试题原题和微信原图的比较,要学会获取信息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卷上的地理原题(节选第5题)如下:

下图为“用户登录微信时所见的地球影像图”。读图回答下题。

从图中赤道附近云系的分布位置及 M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推测,该影像图拍摄时间及 M地所处的风带最有可能是( )

A.6月份 东南信风带

B.6月份 盛行西风带

C.1 2月份 东南信风带

D.1 2月份 盛行西风带

仔细比较考题中的图像和微信界面的原图,不难发现二者以下两点显著区别:一是考题中出现的大洲轮廓做了勾勒,海陆相对位置更加清晰;二是考题中增加了三条地理学上的重要纬线——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并且注明了这三条纬线的名称。通常,在地图上,只有四条纬线可以用虚线表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该题所示图中“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文字注记,可以让考生将回归线和极圈区别开来。因此,图中注明的这三条纬线对区域地理定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仔细阅读试题,会发现题目中有“从图中赤道附近云系的分布位置及 M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推测”这一重要提示,提醒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图像,在图像中寻找答案,可以观察“赤道附近云系的分布位置”,还可以观察“M地所处的纬度位置”,而不是凭空胡乱推测。

有的考生观察错了重点,不看赤道附近的云系位置,居然将观察重点放在了“地球卫星云图下方的人物形象”上,认为人物形象好像穿的是短袖,所以推测是6月份。其实,即使是穿短袖,可能是北半球的6月份,或者南半球的1 2月份。何况,图像中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出是穿了外套,根本无法看出是长袖短袖。以上推测,显然不符合题干信息提示,更不符合地理规律,必然得出错误信息。

综上可见,试题原图和微信原图相比较,地理信息量已经大大增加。关键在于考生要学会根据题目指导,阅读题目中的有效文字信息和有用图像信息,才会找到解答题目的突破口。

二、看试题原题和地理考纲的联系,要学会解读考纲

这道题目究竟在考查什么?当然不是考查考生有没有玩微信、有没有注意过微信界面。江苏省地理考纲中,有一条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表述如下:“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 0 1 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P.8 9]。据此可见,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第5题完全符合考纲要求。那么考生为什么会觉得这道题目很难呢?在复习过程中要将此条考纲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

1.如何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位置

如果让考生填如下两幅图:

在填写甲图时,相信考生都能填写出在课本原图基础上简化过的示意图。填图过程中涉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这属于识记的基本知识。填图过程中也涉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位置”,考生更多的是在关注“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相对位置,如赤道低气压带南北两侧是信风带,信风带南北两侧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等。

乙图是甲图的部分残缺图像或截取的局部图像或半球图像,赤道附近的甲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以此类推,所有气压带风带名称都能填写出来。再结合赤道低气压带偏赤道以南,可以推断气压带风带整体南移,属于1月份前后,即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同时,考生要注意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是4 6°5 2′,而气压带风带移动幅度是2 0°左右,即向赤道以北、以南各偏1 0个纬度。所以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范围都在1 0个纬度左右。

但是,在地理学中关于位置的描述,首先应该关注的是“绝对位置”即“经纬度位置”,其次才应关注“相对位置”。在实际试题中,一般都是截取的部分图像。考生掌握“绝对位置”后,在“绝对位置”基础上推断“相对位置”,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在该考题中,考生可以根据图中信息推断:赤道(0°纬线)以南呈灰白色的对流云层较厚,所以此时的赤道低气压带风带南移,应为1 2月份;M地在南回归线以南2 0多个纬度(可以参考赤道和南回归线的间距以及非洲大陆南端的纬度),即M地的约为5 0°N左右,所以M地受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控制。至此,此题正确答案已经呼之欲出——D选项。

2.如何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有何意义?不仅是为了掌握几个地理名词,而是要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掌握以下基本规律:低气压带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多形成阴雨天气;高气压带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多形成晴朗天气。盛行西风带比较湿润,低纬信风带、极地东风带比较干燥;迎岸风降水多,离岸风降水少。

但同学们在学习中,容易将“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与“气候规律特点”等知识分开来学习,徒增记忆量,没有形成完整的地理分析思维能力,当然就很难理解图中观察到的“赤道以南云层厚”的含义。

3.如何将具体实例与地理知识相融合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与备考中往往会将该部分知识列成一个表格(如下)并加以背诵(列举常考的受气压带风带影响明显的五种气候类型,具体内容略):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这样的知识梳理,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样的背诵,没有结合实例,只是教材上的“知识”,而不是生活中的“实例”。考题中“微信界面卫星云图的形成”就是一个具体事例。观察“赤道附近云系的分布位置”,发现赤道以南地区云系较多,显然降水概率较大,据此推断气压带风带整体南移,时间为“1 2月前后”而不是“6月前后”。

由此,考生要思考:考纲要求的具体知识如何考查?江苏省地理考纲中关于“测试能力要求”,有以下四点表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发现并探究地理现象和问题。通过试题原题中文字和图像资料的阅读,不难发现图中有大量地理信息。可见此题考查到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如何“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可见此题考查了考生“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的能力。综上所述,此题完全忠于考纲中“测试的具体内容要求”和“测试的能力要求”。

三、看未来学业水平测试的方向,要学会联系实际

地理学是掌握地理现象、分析地理规律,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未来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测试命题有何方向?通过该“微信”试题可窥一斑。

1.考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地理

2 0 1 6年江苏省地理学测卷出现了“微信登录界面中的地球影像”“无人机产业链”“互联网+农业”“超市连锁店”“城市中心与郊区温度差异”“江苏省地价”等情境。其中“卫星云图的判读”属于初中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在黑白双色卫星云图中,白色表述“云层”厚薄。很多人每天都会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卫星云图的判读”也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基本常识。很多人都使用微信,却从来没有思考过其界面背后丰富的地理背景。

此类试题引导我们:地理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地理实例符合地理规律和原理,需要我们用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用一种地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学习地理过程中,考生要关注热点、科技前沿和重大工程,关注身边的地理过程与变化,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这些现象与变化的原因。

2.考查知识技能灵活运用能力

在以往学测学习中,考生会以为“背书”是首要前提。这也是许多高中文科学习的一个“诟病”。此道试题引导我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普通高等学校综合能力测试不背书是不行的,但仅仅靠背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背书,同时背的也不错,那么6 0分即C等级基本没有问题。如果想要获得9 0分即A等级,那么一定要能将知识灵活运用起来。

通过“微信”题可以发现,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都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思维,弱化知识的死记硬背,注重考查考生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以及充分运用所掌握的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地理核心思维能力,如地理观察力、地理空间想象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

猜你喜欢
风带考纲赤道
距赤道越远越喜爱黄色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带雨梨花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