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李兴科
解读描述和阐释类综合题的考查特点
——以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为例
重庆 李兴科
全国高考地理的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主要考核目标与要求分成四个能力目标,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是就其中两个。这要求考生能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也就是说,地理命题将注重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规律的考查,其主要在3 6题和3 7题的综合题中体现。本文将分析近几年全国卷的地理试题,解读描述和阐述自然地理规律的综合题考查特点,提高考生备考自然地理规律综合题的效率。
试卷 类型 考点 分值 难度2 0 1 3年全国Ⅰ卷3 6(1) 阐释类 攀枝花1月气温偏高原因 8分 较难2 0 1 3年全国Ⅰ卷3 6(2) 描述类 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 6分 一般2 0 1 3年全国Ⅰ卷3 7(1) 描述类 维多利亚湖所处地区的地形 8分 较难2 0 1 3年全国Ⅰ卷3 7(2) 阐释类 鲈鱼繁殖的自然条件 6分 一般2 0 1 3年全国Ⅱ卷3 6(1) 阐释类 分析某地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 一般2 0 1 3年全国Ⅱ卷3 6(2) 阐释类 某地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8分 较易2 0 1 3年全国Ⅱ卷3 7(1) 阐释类 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6分 较难2 0 1 3年全国Ⅱ卷3 7(2) 阐释类 物种引入对其他植被的影响及原因 8分 一般2 0 1 4年全国Ⅰ卷3 6(1) 阐释类 分析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 较难2 0 1 4年全国Ⅰ卷3 6(2) 阐释类 说明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5分 较难2 0 1 4年全国Ⅱ卷3 6(1) 阐释类 分析某地沼泽广布的原因 8分 较易2 0 1 4年全国Ⅱ卷3 6(2) 阐释类 分析两条河流沙含量差异的原因 6分 较难2 0 1 4年全国Ⅱ卷3 6(3) 阐释类 说明某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8分 较难2 0 1 5年全国Ⅰ卷3 6(1) 阐释类 分析某种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 一般2 0 1 5年全国Ⅰ卷3 7(1) 阐释类 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低的原因 8分 较难2 0 1 5年全国Ⅰ卷3 7(2) 阐释类 说明路基不稳定的原因 8分 较难2 0 1 5年全国Ⅰ卷3 7(3) 阐释类 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并简述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8分 较难2 0 1 5年全国Ⅱ卷3 7(3) 描述类 简述某地的气候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分 较易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国卷中每年都涉及描述类和阐释类的自然地理综合题,其中以阐释类试题为主。从分值来看,一般在6~8分之间,其阐释自然地理事物和规律或自然地理过程的约为两个到四个得分点。从试题涉及的考点来看,主要有大气的气温、气候、天气特征、风等自然原理和规律,水体的湖泊、河流、沼泽、鱼类等自然原理和规律,其他考点主要有冻土、风沙、生物入侵等。由此可以看出,全国卷描述类和阐释类的自然地理综合题侧重考查大气规律和水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基本没有涉及,因此从备考角度看应核心掌握大气和水的原理和规律。从难度看,描述类试题相对简单,阐释类试题相对较难。
1.解读经典试题
【例题】(2 0 1 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 0 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 5 7天,且多集中在1 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 0~3 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解读】本题以青藏高原风沙灾害为背景,重点考查考生知识获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1)题,抓住试题的几个关键词,即:地点——东北部沿岸地区,时间——冬春季节,事物——沙源。由图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有几条河流入湖,可以说明东北部地区地形平坦,河流带来泥沙由于流速减缓在此沉积,形成较大面积的河口三角洲。试题中提到到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进一步证明该地河口三角洲面积大,沉积泥沙多。但泥沙是否能被风吹动,主要影响因素有风力的大小、表层有没有植被覆盖、泥沙的水分含量等。由于图中区域海拔在4 5 0 0米以上,此地河流补给方式主要是夏季降水和冰雪融水,冬春季节河流水位和湖泊水位均较低,河滩和湖滩大面积出露,加之冬季干燥多风,河滩和湖滩表面泥沙干燥,地表植物覆盖少,这样就容易形成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第(2)题,阐释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关键词是冬春季节。一个地区要形成风沙天气,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丰富的沙源和强大的风力。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 5 7天,且多集中在1 0月至次年4月”,再从图中可知该区域之西是宽阔的湖面,对于风力的阻挡作用弱,可以形成大风条件。另外,河谷地区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强劲。对于沙源问题,根据材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 0~3 0厘米高度范围内”,也说是说明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加上冬春季节寒冷、干燥,降水少,因此沙中含水量少,干燥易被风吹起。
2.梳理考查特点
首先,重新颖。高考试题的来源往往是出乎考生意料。试题的背景一般是考生熟悉或陌生的区域,但考查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这个区域知识梳理中并没有引起考生和教师的关注。如上述例题中青藏铁路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考点,平时主要关注青藏铁路的线路走向、地形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冻土分布等,但对这个考点基本上是粗略了解,没有仔细分析。另外,教师和考生掌握的资源不够,地理学科的区域比较广,考生不可能对每一个要点都能逐一了解。这也说明了高考试题的新颖性体现高考公平。
其次,强分析。试题强调对地理事物和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和推理,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在平时训练中注重把类似的地理现象在理论上进行不断归纳,分析解释,就可以达到灵活运用,熟能生巧。也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基本理论或原理,要求考生找出适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同时能够描述和阐释该理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上述例题对沙源和起沙原因的考查,中学阶段更注重对华北地区风沙问题的研究,考生基本掌握了起沙的基本条件,如果考生能由此迁移到青藏高原的风沙问题上,此问题就不难了。但对于沙源问题,考生会感觉比较难一些。材料中已经充分进行了提示,如河流、湖泊,冬春季节,由此就可以联系到河口三角洲在枯水期时节的水位变化,泥沙出露地表,有大量泥沙堆积,加上青藏高原的冬春季节降水少、寒冷干燥,沙中的水汽含量少、干燥,易被风吹起。
最后,联区域。自然地理原理的考查往往会放置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这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区域性。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小尺度区域的学习,不要只注重大区域,而忽略小区域。实际上高考试题中绝大多数都是考查的小尺度区域。这样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二是保障试题的新颖性,三是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区域地理中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能力。
1.找依据
依据考试大纲里面四大能力的说明做好描述和阐释自然地理事物和规律的综合题,同时关注考试大纲中涉及的地理自然原理和规律,特别是大气运动和水运动部分的考试说明。
2.悟原理
考生要认真解读自然地理原理和规律,要明确原理的形成过程,掌握其思维方法。如风的形成过程: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造成不同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一样;另外下垫面不同,吸收的太阳辐射有差异;不同地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就有差异,造成气温出现差异,形成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与气压差有关,加上地球偏向力的作用,最终才形成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风。而不是简单地认为不同区域气温不一样,风就形成了。
3.重联系
强化自然地理原理和区域地理的结合。熟悉了自然地理原理,其目的就是解释不同地区出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因此要把自然地理放在区域中,这样才有生命力。如青藏高原是解释太阳辐射和气温原理的最佳区域。青藏高原是太阳辐射强,而气温低。其主要原因是纬度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就强。而空气稀薄,二氧化碳和水汽含量少,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就弱,气温就低。
4.提能力
试题训练是提升能力的最好办法之一,但选择的试题最好是各个省区的模拟题和高考题。不断地研究这些经典试题,就能比较快速地悟出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试牛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北美洲死谷示意图。图中死谷长约2 2 5千米,宽8~2 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 4 0 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 9℃,最高曾达5 7℃,是北美洲极端荒凉的地区。
请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死谷夏季极端荒凉的原因。
【解析】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来看,死谷地区夏季受副高控制,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地形四周高,中间低,且南北狭长,盛行下沉气流,热量难以扩散;因气候干旱,地表水极度缺乏,土壤有机质含量极少,发育极差,不利于植物生长,因此夏季极端荒凉。
【参考答案】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地表水缺乏;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不适合植物生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兼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