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真,罗焕华,马睿
(1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250013;2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室夜班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余真1,罗焕华1,马睿2
(1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250013;2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
目的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贴签和入仓错误发生率,从而提高夜班工作效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选定主题,按照PDCA的步骤顺序进行活动,活动周期2个月。利用查检表收集2015年6月1~28日4周的夜班工作差错情况,对贴签错误和入仓错误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7项措施。结果 2015年6月1~28日4周时间贴签和入仓错误共53次(84.1%),工作时间3 h,6人工作制总工时18 h。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15年8月3~30日4周时间贴签和入仓错误下降至29次,目标达成率82.4%;工作时间缩短为2 h,5人工作制总工时10 h,提高工作效率44%。圈员团队精神由平均3.0分提高至4.3分,责任心由平均3.3分提高至4.5分,共同协调能力由平均2.7分提高至4.0分,积极性由平均3.7分提高至4.5分,和谐度由平均2.6分提高至3.8分。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贴签和入仓错误发生率,从而提高夜班工作效率。
健康教育;品管圈;工作效率;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室
品管圈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接近的人员,为达成共同的目标自动自发组成的数人一圈的小团体,全体人员集思广益,运用品管手法和步骤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问题[1],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室对全院34个科室实行长期静脉用药医嘱集中调配工作,药物品种多,工作量大,工作紧张,工作环节较多,涉及班次及人员广,稍有不慎即可发生错误。这样一方面导致患者用药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纠错时药物不能及时送至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和本科室工作效率均受影响。2015年6~9月,我们针对这种情况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科学分析并进行改善,活动后科室成员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差错率显著降低,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报告如下。
1.1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成立济南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于2015年6月组圈,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长由1名主管护师担任,9名圈员,共10人;年龄24~34岁,平均29.6岁。其中,主管药师1人,主管护师3人,药师1人,药士3人,护师2人;本科5人,专科5人。
1.2主题选定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由全部圈员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室的实际工作流程,每一位圈员都要提出认为有待改善的问题,本次共有10个圈员参加,提出9个问题点。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分别依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予以评分,总分第1位者作为优先改善的主题。最终,提高夜班工作效率得分最高,确定为本期品管圈的主题。
1.3活动计划拟定以PDCA循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为理论基础,按照PDCA十大基本步骤的时间顺序拟定活动计划,并确定各步骤负责人。其中,Plan(由主题选定到对策拟定)占总活动时间的30%,Do(对策实施与检讨)占总活动时间的40%,Check(结果确认及标准化)占总活动时间的20%,Action(检讨与改进)占总活动时间的10%[2]。以甘特图绘制活动计划表,分析圈员的特长和行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依照活动计划表,分配适合每一个圈员的工作,即每一个活动步骤[2]。由圈长控制、管理活动进度。
1.4现状把握回顾制作夜班工作流程图。由于夜班工作的复杂性,需要从消错学和系统论的理论知识出发,把我们要研究的提高夜班工作效率抽象为一个消错系统模型,把一个系统分为若干子系统集合,改造子系统,消除错误,将差错率下降至最低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利用查检表收集2015年6月1~28日4周的夜班工作查检总数为181份,差错份数63份占34.8%,其中贴签错误44份占69.8%、 入仓错误9份占14.3%、找退药错误5份占7.9%、不合格医嘱3份占4.8%、汇总错误2份占3.2%。工作人数6人,工作时间3 h,总工时18 h。
1.5目标设定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柏拉图,根据80/20法则,80%的质量改进是通过优化20%的主要因素实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贴签错误和入仓错误。因此,本次圈活动将重点定位如何减少贴签错误和入仓错误,并计算目标值。
1.6影响夜班工作效率的原因解析综合圈员们的观点和建议,绘制心智图。针对贴签错误和入仓错误这两个主要原因,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进行讨论,找出关键所在,绘制要因分析鱼骨图。
1.7对策拟定与实施圈员对各种因素层层解析后,对改进措施依据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进行评价,总分165分。根据80/20法则,132分以上为实施对策,共选出7项。
1.7.1“5S”管理法和分段汇总在贴签工作环节的应用“5S”管理法是一种企业生产的管理方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方面。实行“5S”管理法可以营造出一个对错一目了然的环境,将夜班所需各种用物定量定位管理,使用和清场方便,统一贴签手法;强制使科室成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杜绝无意义的人力物力成本支出。分时段和分批次汇总,将每人贴签的输液明细列出,贴签完毕输液和标签对应无剩余即可入仓。如果实际输液和标签有出入,则根据分段汇总小范围查找原因,不影响其他组员的工作进度。
1.7.2严格四查十对制度贴签实际上也是一次审方的过程,贴签人员应认真的审核每一张标签的合理性,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完成对上一工序的质量把关。贴签工作结束,将当班人员姓名和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信息可追溯。
1.7.3目视管理制作警示标识、入仓工作内容一览表及具体环节工作流程图,安放在相应的工作区域,让科室成员用眼睛直观地看到工作进度是否正常,并迅速地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3]。
1.7.4实行小组工作模式5人1组,分成若干个夜班小组,每组由1名中级职称或工作5年以上严谨、负责的人员担任组长,组员按照年龄、精力、体力的差别及考核结果合理搭配[4]。每个组员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工作有条不紊,减少因频繁更换岗位、不熟悉或疏忽导致的贴签错误,小组成员间的默契度较好,团队协作能力更强。针对较细致的入仓工作,可以以一对一带教的形式进行,有利于新员工的迅速成长。小组工作模式,减少了科室成员轮值夜班的次数,保证员工的休息。
1.7.5优化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临床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用药,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排药核对工作又需要提前完成,因此常出现退药情况。经过临床调研,我们将医嘱审核时间延后至6点,夜间医嘱变动较少。此时打印标签,一方面,减少了因停退药导致的用药批次的临时调整;另一方面,系统中未打印标签自动领退相抵,减少了退药贴数,节省了时间,且降低找退药错误发生的概率。设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把审核处方和分批次环节合并,处方审核合格后随即在电脑中记录批次;并将标签的出签顺序进行了设定,使同一批次、同一品种药品,标签相邻,药品品种的粗分细核在打印标签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1.7.6绩效考核对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贡献及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是促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顺利运行的重要内容[5]。质控小组的日常监督检查情况、个人完成工作的准确率及完成速度、定期组织科室成员进行公开、客观的互评的结果,综合以上方面做出评价,得分与绩效奖金挂钩,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个人,帮助其整改,督促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
1.7.7强化业务学习要求科室成员能熟练掌握静脉用药调配中所涉及的药学知识及用药医嘱电子系统,熟悉药品及输液放置货位和贮存要求。针对新员工的培训,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工作性质,设置严格、有效的岗前培训计划,具体工作流程实行一对一带教,考核成绩合格后上岗。每月进行药学专业专项培训,每周由科室成员围绕工作内容自定义题目,逐个以幻灯片的形式分享学习心得。
2.1有形成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15年8月3~30日4周时间贴签和入仓错误下降至29次,目标标达成率82.4%;夜班工作时间缩短为2 h,5人工作制总工时10 h,提高工作效率44.0%。
2.2无形成果根据品管圈活动无形成果评价表[6],圈员团队精神由平均3.0分提高至4.3分,责任心由平均3.3分提高至4.5分,共同协调能力由平均2.7分提高至4.0分,积极性由平均3.7分提高至4.5分,和谐度由平均2.6分提高至3.8分。
3.1品管圈活动改变了科室的管理方式以往的管理都是“自上向下”的行政命令,而品管活动,通过“头脑风暴”,让参与者畅所欲言,使圈员得到了参与决策的机会,不反驳、不批评的讨论方式,使圈员感受到了自主与尊重。由圈员自主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这种“由下向上”的管理更易得到员工的认同和配合。发挥了圈员的管理潜能[7]。
3.2品管圈活动对质量持续改进起到促进作用标准化工作流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工作的每一操作程序重新审视,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进行流程改善,使之优化达到安全、高效、省力的效果。质量改进是药学服务永恒的主题,通过品管圈系统培训和问题解决或改善,营造了一个追求质量,降低错误,提高效益的人文环境[8]。
3.3品管圈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通过学习,熟练掌握品管圈各种工具的使用,增加了圈员对活动的理解,每个人都对自身进行了重新定位[9]。科室骨干成员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的用科学的方法评估和解决问题,科室新成员在活动过程中能深刻理解工作流程的意义,提高工作能力。
3.4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临床科室满意度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是评价药学服务的重要指标,临床医护人员希望诊疗护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患者希望缩短等待治疗的时间[10]。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错误发生例数,消除了纠错的过程,保证药物及时送达临床。品管圈是一个永续性的小组,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推行管理和自我完善[11],营造了一个相互尊重,愉快的工作环境。
[1] 刘新春,米文杰,王锦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
[2] 张幸国.中国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3] 吴明星,王生平.目视管理简单讲[M].广州:广州经济学院出版社,2006:2-5.
[4] 何春兰.品管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院报(医学版),2013,27(2):160-161.
[5] 刘昄阳,孙艳.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
[6] 汤玉琴.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1(9):97-100.
[7] 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28.
[8] 王临润,汪洋,张相宜,等.品管圈管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报道,2012,31(6):823-824.
[9] 栾松华,贾博军,温静.品管圈方法在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8):58-60.
[10] 曾丽,李鑫,李成苹.品管圈对缩短输液患者等待时间的实践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2015(10):181-184.
[11] 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进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作者·编者·读者·
《山东医药》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值,χ2值,F值等),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4.036
R197
B
1002-266X(2016)34-0093-03
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