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旁CEREC3D CAD/CAM在临床全瓷修复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6-04-05 10:18:30罗丽红吴绍程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罗丽红,陈 炜,吴绍程

(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广东 中山 528400)



椅旁CEREC3D CAD/CAM在临床全瓷修复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罗丽红,陈炜,吴绍程

(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目的探讨椅旁CEREC3D CAD/CAM系统在治疗全瓷修复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110颗牙)牙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颗牙行嵌体处理,40颗牙行贴面处理,20颗牙行全冠处理。所有患者完成牙体修复6、12个月后,分别对修复体的各项指标(外形、额边缘适合性、表面质地、颜色匹配性、边缘染色、固位、术后敏感性、牙龈健康程度及继发龋)、修复体加工时间进行观察;对不同时间段(6、12个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全瓷修复体的平均用时为14 min,有2颗牙齿修复失败,108颗牙齿修复状况良好。患者完成牙体修复6、12个月后进行复诊,2个时间段内,修复体的各项指标除颜色匹配性为86.4%外,其他各项均在90.0%以上,达到了A级标准。结论用椅旁CEREC3D CAD/CAM系统修复牙齿的成功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CEREC3D; CAD/CAM; 全瓷修复体; 治疗效果

CAD/CAM系统修复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可利用该系统全面地观察患者的基牙和修复体,同时还可进一步使用虚拟工件,对修复体进行编辑及修改,操作相对比较简便[1]。笔者选择80例牙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AD/CAM系统修复技术在治疗全瓷修复体中的临床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进行治疗的牙科患者80例(110颗牙),男28例,女12例,年龄20~52(40.5±7.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颌面缺损、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等病症。其中行嵌体处理50颗牙、行贴面处理40颗牙、行全冠处理20颗牙。所有患者均经全面的体格检查,均无其他脏器疾病。

1.2治疗方法

1.2.1制作牙齿修复体的过程

在对患者的牙齿进行修复之前,需要检查患者的口腔卫生,如牙龈有炎症,应先对其进行治疗。在做好患者的牙体预备工作后,需要对其进行隔湿,将显影粉喷在患者的基牙和邻牙上,一般只要喷上薄薄的一层即可,然后就可以使用椅旁CEREC3D CAD/CAM系统开始工作。首先使用该系统的显影探头在患者的口腔内部采集光学印模,取得患者咬合和基牙的三维模型图[2];再由该系统软件描出牙齿的修复体边缘线,并可自动设计合适的修复体形状;再次检查患者修复体的厚度(在操作过程中只要把鼠标置于修复体表面就可以实现),如果修复体的厚度不合适,临床医生可以采用滴蜡以及旋转等方法进一步修复其厚度[3]。做好修复体后,使其连接上铣床,同时要选用合适的瓷块进一步固定牙齿的修复体(在选择的过程中通常选用Vitablocs Markll系列瓷块),进而就可以对修复体进行上釉,患者可以试戴,如果合适就可进行黏接及抛光操作。

1.2.2瓷嵌体牙体的预备过程

在对瓷嵌体牙体进行预备工作时,首先要帮助患者去除软化牙的本质,不仅需要消除倒凹,还需要消除薄壁弱尖,一般情况下需要和对颌牙保有约2.0 mm 的间隙,并且邻面台阶的宽度需要≥1.5 mm,轴壁外展的角度控制在15°~20°;其次是关于无洞缘斜面的设计,需要先设计一个箱状的固位,通常设计成底平壁直,点线角要保持圆钝状态。如在对牙体做预备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牙体缺损较大,同时剩余牙体组织又相对比较薄弱时,则需要把牙体设计成高嵌体,这时患者的颊舌面边缘线应当适当延伸,从而使其与到牙尖斜面以下的自洁区形成一个合适的肩台,肩台与轴壁的角度为90°圆角。如果患者颌牙的牙尖相对比较尖锐,这时应当调磨[4]。

1.2.3瓷贴面牙体的预备过程

在对瓷贴面牙体做预备的过程中,需要对基牙进行切端预备,可采用3种类型的预备,第1种是开窗型,第2种是对接型,第3种是包绕型。一般唇面预备厚度要≥0.5 mm,同时颈部边缘一定要与牙龈对齐,在这一过程中最好不要暴露牙本质[5]。

1.2.4全瓷冠基牙的预备过程

在对全瓷冠基牙做预备的过程中需要切端磨除量1.5~2.0 mm,唇颊面也要进行均匀磨除,通常磨除厚度为1.0~1.5 mm,舌窝、舌隆突采用通常的方法处理。除此之外邻面磨除要≥1.0 mm,同时还需要平行6°,一般情况下肩台的宽度要≥1.0 mm,并且前牙肩台一定要与牙龈对齐[6]。

1.3随访、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定标准

随访及观察项目:在患者完成牙体修复6、1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复诊,复诊时主要对修复体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外形;2)额边缘适合性;3)表面质地;4)颜色匹配性;5)边缘染色;6)固位;7)术后敏感性;8)牙龈健康程度;9)继发龋。

疗效评定标准:A级为患者修复体的各项指标(外形、额边缘适合性、表面质地、颜色匹配性、边缘染色、固位、术后敏感性、牙龈健康程度及继发龋)情况良好;B级为修复体的各方面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存在松动以及牙龈炎症等现象;C级为修复体各项指标非常差,甚至加重[7]。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全瓷修复体的总体情况

在制作全瓷修复体的过程中,有1颗牙在进行高嵌体14 d后发生折断;1颗牙进行嵌体的24 d后,舌侧的牙体组织出现折断现象,经过再次修复之后情况良好;1颗牙在全冠手术后1个月出现一次折断现象,重新对其进行备牙制作,3个月后又再次出现折断现象。其余(107颗牙)的全瓷修复体情况均良好,患者的牙周组织比较健康,牙龈未出现红肿,牙齿的各项功能接触稳定,修复体未出现折断及脱落,牙体未发生劈裂及继发龋。

2.2不同类型全瓷修复体的加工时间

进行嵌体牙体加工时间的跨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嵌体中包含高嵌体,而高嵌体的形态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加工时间也就相对比较长;贴面及全冠牙体的形态没有太大的跨度,因为其形态相对比较规则;全瓷修复体的平均加工时间为14 min。见表1。

表1不同类型全瓷修复体的加工时间

2.3不同时间段全瓷修复体的效果评价

患者完成牙体修复6、12个月后进行复诊,在2个时间段(6、12个月)内修复体的各项指标除颜色匹配性为86.4%外,其他各项均在90.0%以上,达到了A级标准。见表2。6、12个月的2个时间段中修复体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无数据。

3讨论

一般来说,如果临床医生对椅旁CEREC3D CAD/CAM系统的操作比较了解,这时对基牙进行制备所花的时间以及修复体所花时间的总和约为30 min,而不同类型修复体的加工时间只需15 min,整个流程下来就可以为患者节省很多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全瓷修复体的强度不仅与陶瓷及黏结剂强度有关外,还与修复体的抗力性有关。而修复体的远期抗折性不仅依赖于严格的适应证,同时还依赖于足够的牙体预备,除此之外还依赖于瓷块的性能及黏结剂的性能。当然,修复体颜色的匹配性变化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修复体的颜色除了取决于患者牙齿的颜色,同时还取决于临床医生对颜色的把握,修复体的颜色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计的。

以往对于患者牙齿出现大面积牙体缺损的情况,一方面采用桩冠修复方法,另一方面采用邻面缺损充填法,这2种方法都不能使牙齿恢复到良好的状态。应用椅旁CEREC3D CAD/CAM系统对患者进行嵌体或高嵌体,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椅旁CEREC3D CAD/CAM系统的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同时能为患者保留较多的牙体组织,但是在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修复体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才能使牙齿恢复到良好的状态。本研究总结得出,不仅修复体的固位至关重要,且基牙的固位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修复体的抗力性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在对修复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患者的牙体缺损面积相对较大,同时修复体的厚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其承受合力也比较大,这时修复体就非常容易发生裂开,因此在进行备牙的过程中,应当使修复体保持一定的修复间隙,同时修复体的厚度一定要均匀;2)如果患者剩余的牙体组织相对比较薄弱,这时的基牙容易出现折裂现象,因此在设计修复体的过程中应当设计为高嵌体,同时一定要在嵌体进行黏结之后,才能进行咬合调整,否则修复体的强度将会变小,很容易发生瓷隐裂,并且后期也会常出现破裂现象。3)在进行咬合调整的过程中,颈部的预备量一定要充足,并且切端的预备量也要保证充足,如果在这过程中发现覆合异常,则需要重新对修复体进行设计[8]。

综上所述,应用椅旁CEREC3D CAD/CAM系统制作修复体的成功率较高,患者修复体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A级标准,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蔚劲涛,张少锋,高婧,等.4247件氧化锆全瓷修复体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24(4):226-230.

[2]张超源.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158-159.

[3]柳红芹,朱国威.CAD/CAM氧化锆全瓷冠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2):190-192.

[4]刘艳林,张文玲,黄永丽.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9):881-883.[5]张艳,李江,殷悦,等.CAD/CAM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4):541-543.

[6]刘思璇,王勇,吕培军.CAD/CAM全瓷固定修复体适合性研究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24(6):464-466.

[7]张振生,丁鹏.椅旁CAD/CAM系统CEREC3D用于制作瓷贴面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861-1863.

[8]谭晓蕾,杨翠萍,郭航,等.CEREC3 CAD/CAM全瓷修复体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3):358-361.

(责任编辑:周丽萍)

收稿日期:2015-06-03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20122A171)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6)01-0044-03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1.016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使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探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7:31
小切口治疗阑尾炎病人的应用与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6:25
胃溃疡通过西药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7:00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