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丛
学习汉隶 《曹全碑》之我见
■马亚丛
《曹全碑》全称 《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 (公元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 (今陕西合阳)莘里村,1956年移立陕西博物馆碑林。《曹全碑》出自东汉,其外在感观、书韵风格流畅飘逸,俊秀儒雅,不激不厉,没有俗姿俗态,堪称秀丽美润之典范;其内在表现柔态裹刚、刚寓柔中的形态气质,是初学者很好的学习范本。
我初学书法从汉简、楚简入手,临写了 《石门颂》《华山庙碑》《史晨碑》《祀三公山碑》《张迁碑》《乙英碑》诸帖,当我发现所临这些碑帖风格与自己的性格不符时,毅然放弃了它们。去年初,开始转学 《曹全碑》,虽然过去对此碑曾有临习,但是浮光掠影,草草粗读。这次把 《曹全碑》作为学习书法的主攻方向,我不仅细细品读了该碑记录的曹全生平、功绩、世系等内容,还认真学习了整件碑刻作品的谋篇、布局等章法,努力熟悉每个字的形态、间架等字法,为更好、更快、更准确地临写做足功课。在我边临帖边读书法史料时发现,历史上对这一名碑风格颇有争议,清孙承泽对 《曹全碑》的评价:“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 《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万经的评价:“书法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还有人称之为“行书之 《兰亭》”,诋之者谓其纤秀柔靡,如女郎所书。偏颇者甚至认为,学隶书不宜从 《曹全碑》入手。但我却偏对 《曹全碑》的秀美情有独钟,屈指数来学习此碑一十八个月有余,书写水平虽然不太高,但在临习的过程中,有不少的感悟和体会。
首先从 《曹全碑》的结构上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字形扁方左右舒展。结构呈扁方形是汉隶的共性,这是由汉隶结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取势而决定的。使纵向笔画收缩而强化横向笔势舒展。但 《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结构之扁到了几乎不能再扁的地步,这是在其他汉碑中所罕见的。如碑帖中的“共”字,两横上束下展,左右逸荡,上两竖与下两点紧束对应,更显中宫紧结,与中部一大波画造成对比。如碑帖中的“直”“登”二字的横画如舞蹈演员拉开一字腿,上身匀称而收紧。再如碑帖中的“命”字左撇右捺如一把大伞,将中间部分完全罩住,而“元”字竖弯钩则极力右伸,使整个字势飘逸舒展。
2.起笔蚕头收笔雁尾,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雁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强化提按粗细变化,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3.字形大小相间,收放自如。这也是 《曹全碑》结构中的突出特点。其收放主要是通过波挑、撇捺的左右舒展来体现的。大者如碑帖中的“学”字,小者如“冈”字,两者之间的大小比例相差一倍左右。由于此碑的字距宽、行间疏,因此,结字的大与小在井然有序的大章法中显得参差错落,富有变化而萧散自适。故大者不见其大,小者也不显其小,作者运用大小扁长的结构来达到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左紧右松的字如“刊”,右紧左松的字如“揖”,左收右放,上紧下松的字如“忍”。这样有收有放,在作品中产生高低错落,宽窄变化,迎让避就,两部分疏密、远近得以适当调和,使字生动灵活。可以说收放在 《曹全碑》中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
4.笔断意连。变画为点变连为断,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四连点等等。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的笔画断开来写,使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此外,化圆为方、化弧为直,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使其有一种动态美。
今年春节过后,我带着这些认识与体会,专程去了西安碑林,对 《曹全碑》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感觉石碑上的字是笔笔有力,每一笔画都是那么精神、那么到位,方折之处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而圆滑之处又不露半点谄媚之气。站在 《曹全碑》面前,我是越看越喜欢。回来后,面对 《曹全碑》拓本认真研习,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把握准字形的扁平舒展风格。临习时注意内紧外松和重心变化。内紧外松,反映收放的对立统一。此碑结构以扁平为主,偶有长、方。横线多呈弧状,增强了流动感、节奏和力度的变化,优美生动,神采飞扬。重心变化关系是以正为主,点画间错落欹侧,平中见奇,引出空间关系的对比。如“月”字左撇势促,而又直竖行而下,行若悬针,偏旁亦往用之,舒敛皆与常相忤,而势能相救,由此可悟其变。这些变化,只有得之于心,才能用之手,也才能写出与之相似的结体风格。否则,就很难表现出来。
2.要把握准 《曹全碑》的用笔。笔法变化丰富多样,变方笔为圆笔,变方点为圆点,变长横为短横。近代姚华先生说:“其用笔多圆劲如篆势,所以虽瘦而腴,且如锥画石,此中锋之最显著也。转折兼用,而折兼有先提而后按者,有迤而下行者,有略断而续行者相参。圆笔多于方笔,起笔藏锋逆入,短横平势,长横重顿,甚至出现弯头。行笔流畅婉转,节奏轻盈。收笔多尖,无论横竖,雁尾飘逸圆融。”这就要求在临习时仔细体会笔法的变化,即或起笔形态,或收笔形态,或长短、粗细,或走向中的变化、笔画组合变化,表现在结体上,显得多姿多态。
3.要注意结体的骨力表现。《曹全碑》是汉隶圆笔的代表,圆润秀丽的笔势,可通过长锋软毫来实现,用笔不宜迟涩,用墨不宜太干。短线条,无论直、斜,皆须果断,一步到位;长线条,要控制顿挫提按。初学者要特别注意骨力的表现,有些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表现圆的特点,忽略了骨力的表现。
4.要注意 《曹全碑》线条曲直交替。以直线为主的字,必有弧线破其板滞;以曲线为主的构形,必有直线穿插其中。曲直相间,对立统一,才能韵味无穷。主次分明,主笔,以波画为主,多呈弧状,横向的“蚕头雁尾”大大加强了开张之势。起笔、行笔及收笔的提按顿挫,确定了力量的合理分配。次笔,多以短线、斜线与主笔呼应,增加了动势。此碑点画秀丽圆转,宛若珠玉,光洁可人。启功先生曾评价该碑,“点画沉劲”竟远在所谓体势雄伟的 《孔宙碑》之上 (见 《启功丛稿》)。
总之,学习 《曹全碑》,必须加深对该碑的全面理解。临 《曹全碑》一般人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线条轻飘浮滑,疲软无力。但怎样才能把该碑写来遒劲浑厚、气韵生动呢?我以为除按临贴要求认真对待外,还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对该碑加以审视和理解。可以这么说,任何一种碑帖,都无法摆脱时代和传统对它的影响和制约,都必然定位在由历史编织的纵横交错的网的某个点上并和周边的“点”发生一定的联系。 《曹全碑》同样如此。从横的方面来看,尽管众多汉碑风格各异,如有的方整平正、有的奇纵姿肆、有的质朴雄浑,但它们互相间的影响仍然是显而易见的,而不能将他们截然分开,孤立看待。也就是说它们既有独立点,又有相通处。《曹全碑》虽属隶书,但它仍然是“传统链”上的一环,也明显地带有先辈遗传的基因“染色体”,由此,我们又未尝不可以说在其身上同样可以找到篆书的影子。因此,我以为临习 《曹全碑》,还应当把眼光放远一些,读一读中国书法史及相关参考资料,注意观察、分析每个阶段的书体在用笔、结构及章法上的基本规律和艺术风貌,并将它们加以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对 《曹全碑》的认识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其精神本质上毫无疑问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我们在临习前解读 《曹全碑》时,既要看到它表面的“秀”,又要看到它内在的“质朴”“雄厚”的时代精神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