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背景下的康里巎巎事略

2016-07-23 05:28褚明月
书法赏评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学家许衡理学

■褚明月



理学背景下的康里巎巎事略

■褚明月

有元一代,康里巎巎与赵孟頫并称为“南赵北巎”,在元代赵孟頫书风一统书坛的境遇之下,其以遗世独立、迥异时流的书风确立了在元代书法史的地位。康里巎巎博通群书,擅楷、行、章草及今草书体,楷书师法颜真卿和虞世南、行草书师法魏晋及章草、怀素等,他善悬腕作书,行笔迅急,笔法遒媚,转折圆动。其《李白诗卷》将章草与今草相化合的变体书风具有非凡的书史意义。康里巎巎对元明两代书风有着深远的影响,一生屡下江南,曾出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浙西廉访史,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学生众多如饶介、危素、王余庆、金哈剌、詹希元等,对于江南书风的演进有很大的影响。其杂章草及今草的书风为后来的危素和饶介沿承,又泽披至宋克,宋广及宋瓓,乃至后来的文征明。

中国书法一向有书如其人之论,如杨雄云:书,心画也。刘熙载 《艺概·书概》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1]高明的书法家对于传统深入汲取,而又大力彰显我神。“他神”是古代书家人格精神和生命状态的折射,“我神”则是自我对社会及人生的体悟而表现出来的风格。董其昌在 《画禅室随笔》中说:…总之欲造极处,使精神不可磨没。所谓神品,以吾神所著故也。何独书道,凡事皆尔。[2]法国布封云:风格即人,中外理论家将艺术本体与作品联系一起来考察,这样更能深刻的认识艺术家及其作品。

康里巎巎有着深厚的理学背景,他出身贵胄,家世显赫,自幼入国学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深受其师理学家许衡的影响,其立身处世皆以儒家精神为根柢。他促进了奎章阁的设立和元代科举考试,并建议皇帝修缮《经国大典》,以其担任元文帝、元顺帝的经筵官的特殊身份,在政治措施上推动了汉文化的弘扬,对于元代汉文化的复兴功不可没。在对书法史的研究中,对康里巎巎的深入度还远远不够,就理学对其的影响更没有文章谈及,本文就理学背景下的康里巎巎事略略作阐述。

一、元代理学及许衡学说

肇始于北宋时期的理学到南宋由朱熹集大成,成为儒家学说的主流,宋代理学家对儒家学说体系的建构也标志着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元代伊始,自蒙古政权统治以后,中原儒士也积极向统治者灌输传统伦理观念,理学发展到元代有了新的特征,虽然未像宋代一样建构了新的儒学体系,但元代对于理学的贡献在于将之推到了一个通俗化与普及化的历史阶段。基于历史的情势,元代将儒学确定为统治思想,而元代理学也必定打上时代之烙印。

元帝国建立伊始,疆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长期处于国家边陲的少数民族对于儒学与理学知之甚少。为了推行和普及理学并确立理学的主导地位,将思想精英的理学思想转变为通俗化的理学,元代理学家以许衡为代表不遗余力,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从两个方面展开并实施,其一,经学通俗化。儒家的经典著作是理学思想体系的基础,经学的通俗化使得普通民众能容易接受,这是理学广泛传播的方便法门。宋代理学是基于四书而成的,元代理学家们对于四书作了很多的梳理与解读,如许衡[3]的 《大学直解》和 《中庸直解》等。其二,儒家人伦道德学说成为理学通俗化的突破口。人伦道德是理学的重要基础,元代理学的发展史其实也是儒家人伦道德通俗化和普及化的历史。

许衡 (1209-1281),字仲平,号鲁斋,元代怀庆河内 (今河南焦作)人,元初著名理学家,历任京兆提学、中书左丞、国子祭酒等职。于1281年病故,谥号文正,封号尊崇,备受礼遇。在元代有人将他与吴澄誉为思想界的双璧,朱熹后第一人。1242年,许衡问学于姚枢,姚枢得南宋儒士赵复所传授伊洛之学,许衡从姚枢处得 《伊川易传》、朱熹 《论孟集注》、《中庸、大学章句》、《小学》等著作,手不释卷,日夜研读。元代虞集评其曰:“使国人知有圣贤之学,而朱子之书得行于斯世者,文正之功甚大也。”(苏天爵左丞许文正公许衡对元代道统确立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接续“君子之道统而为不世出之臣”;其二、提出“圣人之道惟仁与义也”。提出元代版儒家道统之学又高扬道统之学,对于元代道统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陈谷嘉先生说:“许衡一生的主要贡献是对理学的传播和普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许衡为元代确立儒家的道统和人伦道德学说作出了和贡献。其二,为理学走出书斋融入社会和贴近百姓大众生活作出了贡献。”[4]许衡的教育实践促进了程朱理学的弘扬。从内容上来看,许衡的教育宗旨和教育内容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效果上,许衡的教育实践极大地促进了程朱理学的普及和传播。

许衡在 《大学直解》中提出“一切都要以修身作根本”,在对 《大学》中的“庶人是众人,壹是一切。自天下而下诸侯、卿大夫以至于庶民百姓,贵贱虽不同,一切都要以修身为根本。”(《鲁斋遗书》卷四)认为修身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能正心才能修身,能修身才能齐家,能齐家才能治国,能治国才能平天下,那诚意格物致知都从这上头做根脚来。宋儒提到的致知、内省、自反、寡欲、克已、主一、慎独等,许衡均有所论及,他也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渐进性的修身原则,此为量的积累过程。

许衡在 《中庸直解》中对于“戒惧工夫”的道德修养也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认为此工夫是修养中的不二法门。也认为“戒惧工夫”是 《中庸》首创,其他儒家经典均无论及。此工夫既是见闻感觉上的道德警戒力,也是“敬”、也是“慎独”,是动静得兼而内外互见的修养功夫,这是元代理学家道德修养论的特色。

许衡力践躬行推崇程朱理学,从事教育四十余年,门徒弟子众多,他们的努力使得程朱理学在元初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和发展。可以说,元代理学的官学化是元代理学的重要特征,论证并维护了元统治的合理性,而如许衡为代表的理学家将理学的世俗化、伦理化又进一步将理学实用化,这为元代文人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也成了元际文人的基本心理特征。

二、理学背景下的康里巎巎事略

元时北方有尚颜书风,陶宗仪于 《书史会要》中记载擅于颜书者主要有许衡、王恽、刘赓等人。许衡擅颜书,《鲁斋遗书》卷13记载:“先生教诸生习字,必以颜鲁公为法。”康里巎巎与其兄康里回回自幼肆业国学,皆师从许衡,并深受其影响,康里子山于理学身行不二,毕生以儒者自居。可以说,康里巎巎一直秉持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处世,他很多行为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作为朝廷重臣,竭力维护皇帝权力。

能体现儒家入世精神的事略在 《元史》中有记载的有很多。

一、曾有达官云:儒有何好,君酷爱之。康里巎巎严厉驳斥道:儒者之道,从之则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人伦咸得,国家咸治,违之则人伦咸失,家国咸乱。汝欲乱而家,吾弗能御,汝慎勿以斯言乱我国也。同时举出世祖以儒致治的事例,驳斥得达官色惭。

二、反对罢设奎章阁学士院、艺文监。元顺帝时,有人建议罢设奎章阁学士院、艺文监。康里巎巎竭力反对。在 《历代名臣奏议》卷162中记载:“顺帝时,议罢先朝所置奎章阁学士院、艺文监等官。学士康里子山 (巎)奏曰:民有千金之产,犹设家塾延馆客,岂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容耶?帝深然之”。[5]

三、建议恢复科举取人才

作为深受理学影响下的人臣,他是有着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巎巎传》中记载:“时科举既辍,巎巎从容为帝言:古昔取人材,以济世用,必有科举,何可废也?帝采其论,寻复旧制。

四、修宋辽金三史、尊敬行乡、褒赠名士以旌道德。

一日,进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因言:国家当及斯时修辽、金、宋三史,岁久,恐致阙逸。后置局纂修,实由巎巎发其端。又请行乡饮酒于国学,使民知逊悌,及请褒赠唐刘趫、宋邵雍,以旌道德正直。帝从其请,为之下诏。”[6]

五、以画劝谏顺帝为君须敬事。

《巎巎传》又记云:“帝暇日欲观古名画,巎巎即取郭忠恕 《比干图》以进,因言商王受不听忠臣之谏,遂亡其国。帝一日览宋徽宗画称善,巎巎进言: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帝问:何谓一事?对曰:独不能为君耳,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君贵能为君,他非所尚也。或遇天变民灾,必忧见于色,乘间则进言于帝曰:天心仁,爱人君,故以变示儆。譬如慈父于子爱,爱则教之戒之,子能起敬起孝,则父怒必释。人君侧身修行,则天意必回。帝察其真诚,虚己以听。特赐只孙燕服九袭及玉带楮币,以旌其言。”[7]康里巎巎以 《比干图》进呈皇上,以商王不听忠臣之言而亡国之事劝说皇上须兼听忠言。又以徽宗之事劝谏,其多才艺,而为君昏庸无能,最终丧国辱身,康里巎巎以此劝谏人君,可谓用心良苦。其云:天心仁,爱人君,故以变示儆。譬如慈父于子爱,爱则教之戒之,子能起敬起孝,则父怒必释。人君侧身修行,则天意必回。则是一派理学家的伦理观点。

六、以理学之四书、六经教导元顺帝。

“顺帝即位之后,剪除权奸,思更治化,巎巎侍经筵,日劝帝务学,帝辄就之习授,欲宠以师礼,巎巎力辞不可。凡四书、六经所载治道,为帝虠绎而言,必使辞达,感动帝衷,敷畅旨意而后已。若柳宗元 《梓人传》、张商英 《七臣论》,尤喜诵说”。[8]其担任侍经筵时,对顺帝则以四书五经所载治道虠绎而言。

康里巎巎以儒学的人生理念处世,《式古堂書緥彙考》卷二十记载赵孟頫书腾腾和尚、巙子山隐括古诗合卷,可以见出一斑。

“古诗云:吾生落落果何为,世事纷纷了无期。少美人皆笑我拙,多求我也笑人痴。堤花密密疏疏蕊,溪柳长长短短枝。万事欲齐齐不得,天机政在齐不时。独前二句不称,觉其人尚有乖气也。”康里子山概括云:不将生机问修为,物外纷纷了无期。少美我亦多美好,多求人口少求痴。堤花密密疏疏蕊,溪柳长长短短枝。万事欲齐齐不得,天机政在齐不时。喀尔库库子山。[9]对于古诗的消极颓废思想,子山评其有乖气,此气有违事物发展之规律,将世事无期改成物外了无期,君子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看重的是自我的修为。

我们知道,中国书法历来重视人格的修养,从汉代扬雄的“书为心画”到唐代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其中儒家人格论在书法理论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康里巎巎深受其师理学家许衡的影响,儒家的经世致用的观点也渗透到了他的艺术观念中,在儒家的价值观中,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也可以成为“成教化、助人伦”的一种媒介,康里巎巎一直践行儒家的价值观。

结语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以为: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中国传统艺术历来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艺为心之表,心为物之君,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相融。[10]中国书法艺术强调书品如人品。宋代郭若虚在 《图画见闻志》中说:人品既以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以高矣,生动不得不至。康里子山以理学作为修身处世的价值观,其人品让人钦佩。理学影响了他的艺术观念及书法创作,最直接的体现是康里巎巎书法作品所选择的文辞,有以承载儒家入世精神的内容,如 《梓人传》等。

中国艺术重视道德与艺术之间的联系,《毛诗序》提出“教以化之”的理论,以为艺术之宗旨在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11]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强调艺术的作用。道德影响艺术是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内在意蕴表现出来。正如鲁迅先生评价宋人小说时说:宋时理学极盛一时,因之把小说也多理学化了,以为小说非含有教训,便不足道。[12]我们通过康里子山的佚事及作品,能感受到康里巎巎崇奉理学及奉行的价值观,虽然理学道德因素的渗入是隐性的,但我们仍能感知到理学对其书法艺术的影响。

注释:

[1]刘熙载:《艺概·书概》《历代书法论文选》[J]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第715页。

[2]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历代书法论文选》[J]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第545页。

[3]许衡 (1209-1281),字仲平,金代时河东路怀州河内人 (今河南沁阳人),元代著名的理学家。为康里回回及康里子山之师。

[4]陈谷嘉:《元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5]《历代名臣奏议》卷162。

[6](明)宋濂:《元史·巎巎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413-3416页。

[7](明)宋濂:《元史·巎巎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413-3416页。

[8](明)宋濂:《元史·巎巎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413-3416页。

[9](清)卞永譽撰 《式古堂書畫彙考》卷二十書二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宗白华:《美术散步》,[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60页。

[11]《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第130页。

[12]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31页。

猜你喜欢
理学家许衡理学
“格物致知”与“以物观物”——两宋理学家咏物赋创作探赜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区别
论宋代理学家序跋中的美学思想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心中不可无“主”
理学
民国理学家群体的政治认同及其嬗变——以灵峰精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