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工艺美术设计教育圆桌会在我校举行
2016年10月19日,2016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工艺美术设计教育圆桌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开幕,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陈志诚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以及海峡两岸众多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苗登宇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台湾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课题组、台湾艺术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会议的主题是:社会变迁中的工艺美术。会议宗旨是:在社会变迁以及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探讨手工艺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机制、策略和途径,推动手工艺在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应用与创新发展,提升手工艺美学意蕴和文化含量,改进手工艺设计方法和推广体系。针对社会变迁和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传统工匠精神的消亡、价值观迷失、资源约束以及教育、扶贫帮困、就业、立法等迫切问题,进一步交流解决现实矛盾的研究成果、经验和案例。
潘鲁生致开幕词,他指出,手艺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当下,大陆在快速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社会变迁背景下,传统农村文化生态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的价值导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增长方式以及新的消费观念,表现出对传统工艺的依赖和巨大吸引力。无论工艺教育领域还是设计产业实践行业,都应该重视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转换,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综合因素进行全方位研究,确实解决好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台湾工艺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本次会议的宗旨就是要为两岸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创新衍生、合作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通过交流互鉴,发现问题根源,寻找发展路径。
陈志诚致词,他指出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尤其是在当下的大众传媒时代的环境之下,应该特别关注“时尚工艺”现象,工艺不仅是一个属于艺术领域的专业领域,它还要扮演文化创造,以及我们的生活模式的引领者的角色,在这方面台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工艺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元素,通过现代传媒又能够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优良文化。相信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能够促进两岸专家的交流,对工艺美术的发展也将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前所长孙建君教授,台湾明道大学讲座教授王铭显,前台湾长庚大学校长、台湾创意设计中心董事长林荣泰,甘南藏族自治州佐盖多玛乡仁多玛村诺乐(Norlha)工艺品牌经理先巴东知(藏族),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台湾艺术大学工艺设计系主任吕琪昌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杨阳,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特聘教授何明泉,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委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陈青教授,台湾工艺发展研究中心专员侯博伦,西安美术学院本原文化研究所郭庆丰教授等学者围绕有关工艺美术发展研究、民间工艺美术在当代的发展价值、数字化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延伸、城镇化进程中工艺美术的社会学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当代工艺美术价值与工匠精神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工艺美术存续的政策与法律研究、当代工艺美术教育政策与现状、工艺美术因应当代社会发展之成功案例、具有推广价值的当代工艺美术商业模式创新、工艺美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形态协同发展的经验和反思、反映当代工艺美术实况数据等问题发表演讲并展开研讨。
来自海峡两岸近四十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创意企业代表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