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空间视觉形象流变

2016-04-04 10:54袁硕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镇化符号

袁硕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空间视觉形象流变

袁硕

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同步实现四化建设。其关键点在于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的向心力。我国的城市面貌梯队式地依次进行着不同规模的改变。在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本文着重探讨从五个方面(城市的符号象征性、城市的空间连续性、城市的信息流动性、城市的时间波动性和城市的中心辐射性)来阐述城市本身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过程中所形成的城市视觉形象的流变。

城镇化;空间视觉形象

城市形象是国家形象的缩影,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社会公众对城市特征进行概括后所形成总体认知。它是多个印象的叠加总和。目前,城市形象研究和城市形象建设,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非常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发展,并不断提升其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形象功能和观念。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型,城市形象建设取得了划时代的发展,有关城市形象的一系列战略以及政策相继出台,对中国城市形象建设的迅速提升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城市是以人的生产、生活为根本的综合体,一切的城市空间变动都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城市中各部分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现阶段,城镇化的最高形态是智慧城市,以文化为根基,通过科技、经济、金融、设计等一系列手段来完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关系,形成内部互联与外部互联。原有的空间布局被优化为满足新型城市需求的复合生态空间。而对于居于其中的人来说,所形成的城市视觉形象是在这样诸多复杂关系中建构起来的。

城市空间的性质是根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性质和文化要求所决定的。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空间被系统化、类别化和信息化处理,其空间属性渐渐转化为媒介属性。在城市信息视觉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物体的固定性转化为波动性,信息转化为图像被人认知、传播和消费,形成的视觉形象被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信息等以图像的方式相互协调,建立新型城市系统的视觉体验,从而构建空间视觉形象。城市的空间视觉形象从传统模式到目前城镇化的转变,大致从以下五个方面表现出来:城市的符号象征性、城市的空间连续性、城市的信息流动性、城市的时间波动性和城市的中心辐射性[1]。

1.城市的符号象征性

城市的符号象征性是建构城市形象的自身要求,是城市描述自身特征的符号化语言,是用象征的手法进行表达,也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自身形象塑造。这种带有象征性的城市符号不是单一性的,往往由多种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视觉符号组成,多方面、多维度地展现城市的这一文化象征。城市符号包含了历史文化符号、社会性质符号、建筑形态符号、自然景观符号、行为方式符号等。以杭州为例,无论是城市标识还是刚落幕的G20峰会的形象系统都运用了历史文化和建筑形态等符号和现代化的视觉语言来表现这座城市的形象特点,使杭州在国际视野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杭州属于泛江南文化城市之一,它有江南文化地区所有城市共同的建筑形态,而城市标志也采用这一形象来诠释城市自身的文化定位。G20峰会的形象设计则采用断桥形象的线性表现,利用了这一历史文化形象的唯一性来诠释和推广自身城市的性格和魅力。

城市符号象征性营造的是城市精神的向心力,使得居于其中的人便于获取城市文化的归属感。在城市变革过程中,有效地优化整合城市符号,能够延续城市的记忆和文脉,是发展这一城市政治、经济的根本和软实力。

2.城市的空间连续性

城市的空间连续性是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功能多样化、复合化的结果,是集聚各种非农产业的空间需求。具体表现在城市中,空间的功能或形态极具相似性,通过类比与协调进行组织连接与整合,形成一个个连续性的综合体,使得各个城市空间与各个部分直接相互组织与联系,有节奏的间隔重复,形成新的城市空间秩序。在这种空间秩序下,城市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人的生活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趋向于丰富与便捷。例如,在城市中大型MALL(大型商住综合体)的建设在一定的区域内与轨道交通、街道、其他小型商业区甚至包括住宅在内都进行的连续性整合所产生的便捷与丰富性,使得这一区域人口密集性增长。在部分超大型城市,这种连续性综合体会出现多处,通过轨道交通的链接,形成网络,与城市生态环境连为一体。

这种连续性的城市空间通过视觉的感知被逐渐了解,形成相互关联的形象。在城市的实体空间中不停的叠加印象,并重复认知。这是城市各部分空间关系逐渐系统化、一体化的表现,也是城镇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变化较为显著的一部分。

3.城市的信息流动性

城市信息流动性是当下这个社会的时代性质决定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下的中国进入了信息时代,从信息爆炸到信息互联,以及慢慢走进物联网时代,信息的承载表现与整合都无时不刻的在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象变化。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经济体的聚集与增长使得城市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当下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与交互艺术的发展,使得各种视觉媒体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可以满足来自各方各面的信息推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固定位置中,视觉信息自身的更新与变化,如地标性建筑、楼体广告等一系列的不动媒介。另一方面则是媒介自身具有流动性,人们通过观察可以获取运动视差的视觉体验,如车体广告、移动互联网终端等具有运动性质的媒介。在城市的空间中,信息在不停的变化与流动,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景观,体现了现代城市的视觉形象的最表层特征。

4.城市的时间波动性

对于空间的视觉感知,不是单点定位能够完成的,尤其是对于城市这种大型综合性空间需要长时间的移动,通过多点定位,对城市空间特点、建筑特征、以及城市人的喜好品味的把握才可以综合获取城市形象的感知。被感知到的不是城市中视觉元素本身,而是视觉元素的发展模式。点、线、面、体地对城市结构和特点进行对城市中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全方位了解,以构筑空间性质的城市形象特点。

在系统的连续空间中,影响城市时间波动性的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用来建构城市秩序的统一性符号,如城市交通标识、公共空间的引导性符号等;二是用来彰显文化的个性化符号,如城市特色建筑、城市特色景观等。二者共同建立了感知城市形象的时间结构与时间波动特点。城市性质不同,所造成的城市时间波动也不同。如旅游城市是通过旅游体验构成形象感知,它的时间波动节奏是轻松的、舒缓的。

5.城市的中心辐射性

城市的中心辐射性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于明显的今天。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开始逐渐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其形象营造代表着城市凝聚力与辐射力的体现,起到建立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

从空间视觉的角度来谈,城市的中心辐射性一般指城市中某一部分在规模、密度或重要性上超出其他部分而占有统治地位,其视觉形态的形象性表现完全超出人们的注意力范围,从而向周边辐射。从中心城市辐射到周边城市,从城市辐射到县区,从一个视觉中心点概念性地向周围表现出形象特点。这是一种综合影响力,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带动力。以G20峰会为例,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峰会成功的举办最终表现为以杭州为中心辐射杭州城市圈的整体形象。这种形象提升不是表面性的,是一种综合实力的代表,对周边城市圈的发展和形象建设起到一个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阐述,不难看出,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空间视觉形象在不停变化着,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城市空间视觉形象不是物理空间带来的表征本身,不是单纯美学意义上的形象表达,而是通过城市活动使得城市空间富有活力的表现给人带来的心理图像。这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波动性。完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符合新型城市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注释:

[1]袁硕.“浅度”——城市空间中视觉信息平面化现象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

袁硕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城镇化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变符号
家乡的城镇化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