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国内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述评*

2016-04-03 20:57刘於清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美德

刘於清

(吉首大学 哲学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



近五年来国内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述评*

刘於清

(吉首大学 哲学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

环境美德伦理学是从德性伦理视角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这种研究视角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与认可,被学者们称之为环境伦理学的重要转向。近五年来,环境美德伦理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其主要关注点如下:一是环境美德伦理学的缘起与发展研究;二是环境美德伦理的基础性研究;三是环境美德伦理的本土化研究;四是环境美德伦理走向实践研究。对国内近年来环境美德伦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界进一步深化对环境美德伦理的研究,为我国当下的环境道德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环境美德伦理;环境道德;德性;生态人格

环境美德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环境伦理学研究新的转向。1983年托马斯·希尔在《环境伦理》杂志发表了《人类卓越的理想与保护自然环境》一文[1],并提出了环境美德伦理。随后,菲利普·卡法罗、罗纳德·赛德勒、乔弗瑞·弗拉茨等学者继续开展此领域的研究。环境美德伦理为传统环境伦理学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思路,它强调人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注重对人们内在品格的培养,通过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使人们能自觉地将环保理念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2]153-157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环境美德伦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笔者拟对近五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以期更好地把握环境美德伦理的研究动态,为我国当下的环境道德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环境美德伦理缘起与发展研究

传统环境伦理学存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伦理学家所接受。美德伦理学的复兴,为人们研究环境伦理提供了新视角,使环境美德伦理学成为了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新热点,引起了环境哲学共同体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国内,环境美德伦理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09年以后,以翻译西方成果为起步,学者们首先介绍了环境美德伦理的缘起与发展态势,为国内学者进入环境美德伦理研究领域起到引领思潮的作用。

姚晓娜是国内较早研究环境美德伦理的学者,她在《西方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述评》一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当代西方环境美德伦理研究代表人物托马斯·希尔、乔弗瑞·弗拉茨、罗纳德·赛德勒等人的研究观点和成果,并从环境美德伦理问题的提出、环境美德伦理的理论建构方法、环境美德伦理的德目探求和具有环境美德的新型人格构建等四个方面对西方环境美德伦理发展进行了述评。文章认为,环境美德伦理理念的提出既是环境保护实践中对人的道德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美德伦理面对环境问题的理论回应。[3]

董玲撰文指出,环境美德伦理学的产生与新环境伦理的“浪潮”有关。新环境伦理浪潮的代表人物对环境美德伦理学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董玲认为,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对新环境伦理学构建进行了初步尝试;怀特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传统,强调构建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理论;西尔凡则推动了新环境伦理浪潮的发展,对构建新环境伦理进行了系统论证;尤纳斯进一步强调人类应该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这一发展过程,表明了人们期待新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从而揭开了环境美德伦理学的序幕。[4]106-110

王希艳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对西方环境美德思想的缘起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是探讨了西方环境美德思想的理论基础。西方环境美德思想是建立在西方传统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对传统美德观念的延伸。二是论述了西方环境美德思想产生的背景。作者介绍了传统环境伦理学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了传统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后来者继续沿着他们的脚步为环境保护而跋涉打下了基础”。三是阐述了西方环境美德思想产生的起因。一方面许多环境伦理学家发现以行为为中心的环境伦理学理论非常薄弱,不能处理复杂生态问题,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起,复兴的美德伦理学重视对美德的追求,为解决环境问题带来了希望之光。[5]

李敏认为,传统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困境揭示了环境美德伦理学的产生。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传统环境伦理学由于其理论的某些特质(如对非人类生命体的道德权利的强调)而遭到人们的批评,被怀疑是一种脱离现实而非关注人类的价值或权利的抽象论证,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传统环境伦理学只把自然界的存在、规律作为人类保护自然的伦理根据,抛开了人类的生存利益,未能为环境保护实践提供可靠的道德基础和伦理支持,脱离了实际。环境美德伦理就是针对环境伦理过于强调非人类的内在价值,忽视人类社会所存在的差别性,使保护环境的呼吁或倡导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而兴起的。[6]

董玲指出,西方环境美德伦理研究具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重视美德伦理对环境伦理研究的意义,时间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以来环境美德伦理研究的发展成熟阶段。第一阶段最早关注环境美德伦理的是希尔。希尔认识到了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尊重自然的过程中与人们的品质同步发展。西方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正式提出了环境美德伦理的概念。第二个阶段,美德伦理的方法介入环境问题的研究,环境美德伦理蓬勃发展,但同时却带来了相关争论,批评者反对运用美德伦理的方法研究环境伦理。桑德勒等与反对者进行了辩解,作出了回应。[7]

二、环境美德伦理的基础性研究

西方环境美德伦理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后,近年来一直都是环境伦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尤其是近五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环境美德伦理的相关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第一,环境美德与环境美德伦理概念的界定。黄藿认为,“环境德行是人类关于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与关系的气质或品格特征”[8]28。薛富兴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阐述了环境美德的涵义。他认为,“当面对对象自然,即对大自然各类具体微观对象时,我们对自然要起尊重、同情、关爱之心;当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宏观整体自然时,我们对自然要起感激、依恋、敬畏之意”[9]117。董玲界定了环境美德伦理概念,即“从狭义上讲,所谓环境美德伦理学是指运用美德伦理方法研究环境问题的道德理论。……从广义上看,环境美德伦理学是通过关注人类美德或品质、实践智慧和幸福,强调人类美德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重大关联,通过人类美德的培育和凝炼来实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目的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4]108。黎良华认为,“环境美德伦理,指的是主张依靠(宽泛意义上的)人类内在的美德来实现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的昌盛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相应的环境问题的一种环境伦理思想”[10]32。学者们虽阐述的角度不同,但都表达了依靠人内在的美德来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第二,环境美德伦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国内学者目前主要是介绍和翻译西方环境美德伦理学的内涵,徐梓淇对此作了详细的梳理。一是介绍了西方研究环境美德伦理的学者观点。环境伦理的研究既要关注人的外在行为,又不能忽视人的内在品格。二是介绍了西方环境伦理学家提炼出的具体的环境友好品格。徐梓淇对托马斯·希尔、比尔·邵、菲利普·卡法罗、凯特·诺劳克、荣·埃里克森、劳拉·韦斯卓等人提出的具体品格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原本关于人类自身内在品格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中;另一类是对‘德目’的概念进行改造或拓展,以说明人对自然物应该具有的德性。”[2]155在理论基础研究方面,薛富兴认为,人与自然平等原则、人与自然共享命运原则和自然大于人原则,是环境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基础。[9]115-123

第三,环境美德伦理代表人物思想解读。国内学者围绕西方环境美德伦理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行解读,并对其作品和经历加以研究。郭辉翻译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菲利普·凯佛瑞教授的《梭罗、利奥波德、卡逊: 走向环境美德伦理》一文,文中详细分析了其作品和经历,总结了三人具有共性的观点,提出了环境美德伦理的五个基本共识:将经济生活置于本来的恰当位置、信奉科学的同时承认科学的有限性、非人类中心主义、对荒野的欣赏和对保护荒野自然的支持,以及生命至善的信念。[11]另外,郭辉还撰文评论了罗纳德·桑德勒《性格与环境》一书。李建珊、王希艳阐释了托马斯·希尔的环境美德伦理学思想。[12]王晓丹分析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即“批判物质主义,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13]。厦门大学陈慧的硕士学位论文对《瓦尔登湖》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进行了系统解读。[14]

第四,环境美德伦理的重要意义研究。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肯定了环境美德伦理对于走出当代生态困境的现实意义。王阳认为,将美德伦理应用于生态伦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有德性的个体基于人类自觉的理性生命意识,能自觉接受自身美德品质的约束,不会故意损害自然存在物,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正确地对待它们。[15]这就告诉我们,个体意义上的人类具有了环境美德,会以此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并指导实践,做符合德性要求的事,而并非在外在规范强制下被动式行动。这正如古代中国先哲提倡的“民胞物与”与“万物一体”的境界。有学者认为,“它是环境伦理学理论发展的需要,环境美德伦理以强有力的证据提出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4]109。还有学者认为,它对于环境伦理学的完整性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它的出现将引起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到底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12]吴细玲认为,环境规范伦理转向环境美德伦理研究,有利于处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塑造新型人格。[16]92-96

第五,对环境美德伦理进行反思。西方环境美德伦理引入我国以后,国内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周治华认为,环境德性伦理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环境伦理与德性伦理如何相互支持,协同共进,也关乎德性伦理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当代复兴”。[17]董玲认为,环境美德伦理学捍卫其知识合法性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于厘清自然价值与人类美德的关系问题,二者只有相互参照,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4]106-110黎良华认为,既要看到环境美德伦理的独特之处,也要看到其局限性。独特之处在于“能更好地应对与环境问题相关的一些特定问题”。局限性首先表现在理论层面:环境美德伦理很难避免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受美德伦理本身弊端影响,内在的美德并不能确切地告诉我们在现实中该如何行动;内在美德影响的只是个体行为,在公共的集体行为方面往往表现出无能为力。其次表现在现实层面:一是环境问题的迫切性与人的美德培养的过程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二是环境美德伦理所理解的美德概念倾向于为做正确的行动的稳定性品格,如此意义上的美德是否为人们普遍拥有值得怀疑。[10]31-35

三、环境美德伦理的本土化研究

我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译介西方的环境伦理学论著开始的。近年来,我国环境伦理学界对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呼声越来越高,围绕着“环境哲学本土化的路径”“环境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继承”等论题展开了讨论,环境伦理学的民族化已经是环境哲学共同体形成的共识。在环境美德伦理的研究过程中,国内学者也自觉投入到本土化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梳理中国环境美德伦理的资源。其立足点在于梳理传统典籍中的环境美德智慧。姚晓娜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环境美德伦理思想资源可以挖掘利用服务于今天的环境美德伦理学研究。“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环境美德伦理思想资源是在‘天人合德’视域下的人之美德与自然之天的关系,可称为‘德物关系’。初步梳理,有《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指出大自然宅心仁厚,厚实无华,承载万物,有滋养人生的美德。《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把‘爱物’作为对仁者的道德要求。……佛教提出的‘无情有性’,‘万物皆可成佛’的观点认为自然万物皆有佛性,人与自然万物在佛性上平等而相通。”[18]23因此,传统思想资源中可以为环境美德伦理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养料。陈红兵、张子礼撰文《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主要探讨了为什么要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佛教生态哲学的基本内容等问题。[19]

第二,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实践探寻环境美德伦理德目。姚晓娜认为,“西方环境美德伦理学家的德目探求是在西方文化底蕴中进行阐释的,还需要从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实践中探寻。本文提出围绕‘敬’、‘诚’、‘仁’、‘俭’四个基德进行德目阐释”[18]25。其在另一论文中有具体解读:“敬,有敬畏、恭敬、尊敬、尊重、谦逊的意思,……‘敬’要求人类无论是对自然还是人事常怀虔敬的态度。……仁,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环境美德之仁爱提倡的是超越物种之爱,是对自然的大爱。……节俭就是通过节制人的物质欲望而激发人的精神追求,达到精神修养的高尚,提倡过简单的生活。”[20]这些美德的内涵与自然对象融合在一起,最终构成了环境美德的德目体系,这些体系不仅源于中国文化传统,而且适合中国实践需要,立足于本土化的文化土壤,可以有效地促使环境伦理学的西方话语体系向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话语体系转变。

第三,传统环境伦理思想作为环境德性伦理的基本特征研究。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虽然肯定了人的地位,但却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天人合一”,人应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敬畏生命,善待自然,没有像西方一样形成“主客二分”的传统。周治华指出,传统环境伦理思想作为环境德性伦理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强调人内在于自然,应当完成自然的目的(“为天地立心”),这是传统环境伦理思想作为环境德性伦理的首要特质,具有非人类中心主义道德境界的可能性。其次是“成人”与“成物”统一,传统德性伦理强调“为己之学”。在实践中以道德修养为中心,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成就自身的道德境界,达到泛爱、善待、辅助天地万物的境界。三是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强调内在德性的地位和价值,认为发端于人之本性的德性品质是正确对待自然的情感态度和实践智慧。[21]可见,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传统生态智慧,是有待挖掘或活化的宝贵资源,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在价值理念上的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四、环境美德伦理走向实践研究

亚里士多德曾说,伦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躬行实践。作为一个理论,必然要进行实践。正如罗伯特·赫尔所说:“美德理论的真正目的,在于改变人类的实践,更加明确地指引我们走向卓越。”[22]国内学者对环境美德伦理走向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研究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第一,实施环境道德教育宏观研究。吴细玲重点研究了高校大学生环境美德伦理教育的路径。她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培养和教育,从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是解决当今环境美德主体宽泛培养、环境美德德目缺乏统一认识的一次探索;从大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在过去传统道德关系基础上纳入包含环境对象的,具有对自然适当的谦逊、正义、简单、仁爱的新型人格。为此,高校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环境美德人格的宣传、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环境美德”[16]92。石雪梅、王晓丹等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环境美德的培养。[23-24]周治华、郭艳丽从环境美德伦理学视角探讨了构建环境品德教育模式,主张:一是示范引导,树立环境品德的典范人物;二是叙事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三是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情操;四是贴近生活,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习惯。[25]

第二,获得环境美德的条件研究。王希艳具体探讨了获得环境美德的条件。她认为,条件之一:立法杜绝环境恶习,通过立法杜绝环境恶习,形成良好的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环境美德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法律作为一种他律机制,可为环境美德的培养创造条件。条件之二:培养对环境美德自身的热爱,当人们把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快乐的事情,而把破坏环境当作痛苦的事情时,环境美德就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条件之三:仿效环境榜样,环境美德是传统美德向环境的延伸,不是人们自己能够独自发现的东西, 不具有自明性,而是需要在环境方面品德高尚的人给我们做出榜样。条件之四:具有恰当的自然观,有什么样的自然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条件之五:要想获得真正意义的环境美德,必须通过环境教育的方式,使人们对自然有深入广泛地了解,有了知识的铺垫,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环境美德。[5]

第三,构建和塑造生态人格研究。德性伦理以追求人格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环境美德伦理与此相似,亦寻求构建生态人格。生态人格反映了人类在生态困境的实践基础之上对工业文明的积极反思。在环境美德伦理如何指导实践方面,国内学者认为,可以加强环境美德教育,通过塑造生态人格来实现保护环境。具备生态人格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是按照环境美德伦理行事的。张青兰认为,“要唤醒人类的生态良知,塑造主体的生态人格,然生态人格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努力,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二是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三是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生态良知,生态人格的最终形成是以道德主体稳定的生态道德品质和情操的形成为标志的”[26]。彭立威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塑造生态人格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离不开环境文化的熏陶,环境教育的内化和生态实践的锤炼”[27]。另外,岳伟、徐洁等人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塑造生态人格进行了探讨。[28-29]

第四,实施环境道德教育微观研究。黄藿指出了学校教育中落实环境道德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实践入手,要“从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譬如在打扫环境与清洁卫生的活动中,培养学童爱护环境的习惯,而整洁的德行也就从中培养出来”[8]32。姚晓娜立足于微观层面,对实施环境道德教育,培育绿色人格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以地方性知识为视角进行乡土环境教育路径。目前的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往往限于普遍性知识的学习中,本地区的物种、地方生态环境以及身边的自然事物通常视而不见,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环境知识,培养自然情感的乡土教育。二是日常生活批判视角的低碳生活方式教育。低碳生活方式不仅符合环境伦理的价值观念,而且也是彰显人之美德的日常生活方式。培育具有环境美德的绿色人格的重要路径之一,要从饮食起居、人伦日用、交通出行、消费娱乐等方面着手。[30]另有学者从城市居民生活的角度探讨了环境美德的培养,主张“通过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一种反消费异化的生活方式……通过对地方性知识视角的乡土环境教育,培育对乡土环境保护情感”来培养环境美德。[31]

五、结论与建议

环境美德伦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成为国外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热点。与传统环境伦理学相比,环境美德伦理学不再纠缠于自然内在价值、动物权利等抽象的论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是聚焦于如何培养与环境生态相关的德行,回到了现实环境问题的解决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充分认识到环境美德的重要性,在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对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然而,笔者以为,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目前国内对环境美德伦理的研究以翻译和介绍西方环境美德伦理思想的文章为主,大多数学者停留在西方环境美德伦理思想的解读上,对于一些基础性问题研究不够,如环境美德伦理学与环境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环境美德伦理学的地位等问题还比较模糊,还没有系统研究的专著出现。第二,缺少环境美德伦理民族化的内容,即本土化研究不够,“译介的积极性和创造的疲软性形成鲜明的对比”[32]。本土化的环境美德伦理理论还未曾建立起来,实际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环境美德思想,古人主张“将人的道德关怀推及自然万物,将自然看作是自己的好友与知己”[33]。这些思想的发掘,是当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天然土壤,但同时缺乏对中国绿色人物的道德楷模群体研究,弱化了其对公众环境美德自觉的引领作用。第三,应强化对环境美德转化为现实行为研究,即个体的心性修养如何达到社会需要的层次,同时不能忽视环境道德规范的约束。

[1]高辉.生态美德及其文明价值[J].道德与文明,2011(2):135-137.

[2]徐梓淇.环境美德伦理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1(6).

[3]姚晓娜.西方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10(9):48-53.

[4]董玲.基于美德伦理方法的环境伦理学研究:兼论西方环境美德伦理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3).

[5]王希艳.环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视角:西方环境美德思想及其实践考察[D].天津:南开大学,2010.

[6]李敏.环境伦理学的新出路:环境美德伦理学的兴起[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1):98-99.

[7]董玲.美德伦理的方法在环境伦理研究中的运用:西方EVE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9):89-93.

[8]黄藿.德行论视域下的环境伦理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9]薛富兴.铸造新德性:环境美德伦理学刍议[J].社会科学,2010(5).

[10]黎良华.环境美德伦理的优长及其局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11]凯佛瑞.梭罗、利奥波德、卡逊:走向环境美德伦理[J].郭辉,译.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7-35.

[12]李建珊,王希艳.托马斯·希尔的环境美德伦理学思想解析:谦逊地对待自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3-49.

[13] 王晓丹.从《瓦尔登湖》的环境美德伦理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J].生态经济,2012(9):176-179.

[14]陈慧.天人合一:论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所蕴含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D].厦门:厦门大学,2009.

[15]王阳.回归美德伦理:生态伦理的反思与重构[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5):53-57.

[16]吴细玲.大学生环境美德伦理刍议[J].三明学院学报,2012(1).

[17]周治华.德性伦理与环境伦理走向协同[J].伦理学研究,2013(5):134-140.

[18]姚晓娜.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论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19]陈红兵,张子礼.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J].哲学研究,2013(7):115-121.

[20]姚晓娜.追寻美德:环境伦理建构的新向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68-69.

[21] 周治华.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德性伦理特征及其当代启示[J].道德与文明,2010(6):68-71.

[22] HULL R.All about EVE: a report on 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cs today[J].Ethics & the environment,2005,10(1):100.

[23]石雪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环境美德的培养[J].宜宾学院学报,2012(2):121-125.

[24]王晓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大学生环境美德教育[J].教育探索,2014(11):123-124.

[25]周治华,郭艳丽.环境道德教育现状与改善对策:基于环境德性伦理学的视角[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1):19-24.

[26]张青兰.论生态人格的构建[N].光明日报,2010-08-31(11).

[27] 彭立威.生态人格塑造的实现路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6-169.

[28]岳伟,徐洁.培育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8-22.

[29]汪馨兰.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格培育[J].广西社会科学,2016(4):59-63.

[30]姚晓娜.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1]陈长里.论城市居民低碳生活的环境美德养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5):32.

[32]曾建平.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20年[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4-55.

[33]刘於清.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思想特征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2.

(责任编辑:张燕)

2015-11-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德的实在性研究”(12XZX017);湖南省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基于主体差异的道德层次研究”(14jdzb034)

刘於清,男,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伦理学研究。

B82-058

A

1672-0695(2016)04-0025-06

猜你喜欢
德性伦理学美德
诚实是美德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