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锋
【课前思考】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常,教师直接呈现例7,让学生把提供的假分数化成整数,进而交流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和化的方法。接着引出带分数,介绍带分数的意义,示范带分数的读、写。最后,通过例8,教学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整个过程,总体还比较顺畅,但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认知活动似乎理性有余而趣味不足,没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正因为学习主动性的缺失,所以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虽能掌握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算法,但对算理的理解却往往不够到位,建立的表象也不够清晰,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经验等多元目标更是成为空谈,课堂气氛也往往比较沉闷。
【教学片断】
【活动一】
(独立解答后,投影交流)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怎样的分数在数轴上也在整数1的位置?
生: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活动二】
先观察,再从下列4个分数中任选一个在作业纸第2条数线中表示出它的位置,比比谁找得最快!
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想法。
师:看来你们都很聪明,挺会找巧。那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1)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
(2)可以怎样将这样的假分数化成整数?
【活动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而且还掌握了将它们化成整数的方法。
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
(图 2)
(图 3)
师:(投影图2)先请第1位同学来说说他的想法。生:我是根据的意义来找的,就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6份。
师:再来看这位同学的找法(投影图3),他找对了吗?为什么他只把第2段平均分成了5份就行了呢?生:里有6个,而5个正好是1,所以只要直接在1后面表示出剩下的那1个就可以了。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生:当然是第二种啦!
【活动四】
师:像6那样,分子不是分
5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想一想,怎样把11也化成
4带分数?出示例8:怎样把11化成4带分数?
(可以直接思考,也可以借助作业纸上第4条数轴,先画一画,再观察)
独立解答后,同桌互说思路,全班组织交流。
投影学生作业纸:
(图 4)
师:能具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师:看来要想理解这种方法,还不太容易,当理解有困难时,我们可以借助图来思考。(板书:11÷4=2……3),谁能结合图来说说(观察图4),这儿的“11”、“4”、“2”和“3”分别表示什么?
独立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回顾反思,总结归纳。
师:刚刚我们一起研究了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想一想:
(1)什么情况下,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什么情况下可以化成带分数?
(2)怎样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3)在研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帮助我们思考和理解。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
【课后思考】
1.在自然优化中,主动建构新知。
以上片断,围绕“数轴”先后展开了四次活动:第一次,表示“”,通过操作、交流、比较,
2.在数形结合中,深度理解算理。
本课学习的难点就在于理解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算理。一般的教学中,学生虽能很好地掌握以上知识、技能,但很多学生对于为什么把分子除以分母的商作整数部分,为什么把余数作分子,分母为什么不变等问题,却大多说不上来。我们知道,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还需要以具体事物的表象作支撑,因此在学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这一相对复杂的抽象算法中,必须以“形”为依托,通过形象直观的东西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进而让学生的思维能顺利过渡到抽象的层面。而本例中,笔者巧借数轴,以“在数轴上表示分数”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相似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逐层体验。学生在方法优化的过程中,感受着将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思考的价值,同时也不断积累着“以形助数”的经验,这样,当后面学生的理解面临真实困难时,教师只要稍作启发,学生就能自发想到“借助图来思考”,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中,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着数形结合的全过程,脑中真正建立起“数”和“形”的联系,看到算式就联想到图形,看到图形就能联想到算式,从而也真正达到了对算理的深度理解和对算法的准确掌握。
3.在数学思考中,有效积累经验。
上例中,笔者基于学生经验,创设“在数轴上表示分数”的活动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动机,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接着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性数学活动的过程,通过行为操作、数学思维,在探索和交流中逐步优化数轴上表示假分数的方法,理解将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算理。在这一层层递进的探究性数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既有外显的数轴操作又有内隐的思维层面的探究活动,一方面积累了在数轴上表示分数时,将其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来思考比较方便的操作经验,同时也积累了在认识数、研究数的关系时,可以借助数轴直观理解这一重要的思维经验。这一经验将在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等值关系,尤其是感受分数的稠密性(即任意两个分数中间存在无限多个分数)等知识时被提取,经过这样长期的、层次化的过程,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就有可能逐步丰富、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