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萁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灵渠文化线路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探析*
李伟萁*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灵渠是跨越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运河,在广阔地域上对社会发展、经济贸易和文化互动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论文从文化线路的定义与特征出发,对灵渠具备的文化线路要素与特征进行探讨与解析,提出灵渠在功能性、时空性、整体性、动态性和独特性五个方面具备了文化线路的基本特征,并指出了文化线路理念对灵渠保护与利用的意义。
灵渠;文化线路;要素;特征
1.1 文化线路的定义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近年来提出了文化线路的新概念,是文化遗产保护扩展的新思路与新类型,文化线路的保护和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文化线路宪章》对其定义为:陆上、海上或其它形式的交流线路,有明确界限、独特动态、历史功能和确定的服务目标。其条件是:来自并反映人类互动和跨越较长历史时期的民族、国家、地区或大陆间的多维、持续、互惠的货物、思想、知识和价值观的交流;时空上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互惠并反映在其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中;相关联的历史关系与文化遗产融入一个动态系统中。文化线路包含的要素有:背景、内容、作为整体的跨文化意义、动态特性和环境。[1-2]
1.2 文化线路特征简析
对文化线路的定义与要素进行分析,它具有如下特征。
功能性特征。或目的性特征。文化线路作为“交流线路”,具有“通路”的本质特征,是为特殊确定的目标服务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活动等),同时它必须具有文化交流活动的功能。
时空性特征。文化线路作为人类历史上迁徙
或交流的通道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持续时间,能够在多文化和多地域上产生足够深远的交流影响。首先是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或大陆间” 跨越较为广阔的区域,使不同文化区域间的文化群体相互产生交流和影响,同时这种不同区域间的群体往来和文化交流必须是长时期的、持续的,“跨越较长历史时期”。
整体性特征。文化线路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意义体系,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各个没有关联的单个部分相加,也不是物质遗产整合的线性遗产,是在时间与空间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列文化遗产。它的构成元素是多样的: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和自然地理环境都是组成文化线路的一部分。
动态性特征。文化线路产生的背景和维持文化线路持续的机制都是动态的。在文化线路上发生的人员和物资交流,知识与思想文化的相互传递影响,社会结构与组织制度等的往复变化,其过程和所产生的结果是维系与推动文化线路得以存续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独特性特征。每处文化线路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功能,其产生与发展有特殊条件,既与众不同,又功能显著。
2.1 灵渠简况
灵渠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迄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这条人工运河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被郭沫若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1965年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渠的原貌得到了有效保护。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重要的军事作用和原生态的完整性,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再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灵渠选择距湘江与漓江很近的地段,在湘江上游的海洋河中,修筑人字形的 “铧嘴”和大小“天平”,将河水一分为二引入南北两渠。大小“天平”具有拦水兼溢水功能,“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称“天平”。大天平长约345米,小天平长约130米,小大天平的长度比例约为三七开,分流到漓江和湘江的水量也是三七开。灵渠将南岭岭北的湘江与岭南的漓江沟通,从而联结起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往北可转入京杭运河,与黄、淮等水系结成广阔的水运网,往南水路可由广州、合浦出海,与东南亚进行贸易交往。在历史上灵渠对我国的政治统一、经济来往、文化交流和边防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2.2 灵渠文化线路构成要素
按照文化线路的要素内容,将灵渠自身历史功能产生发展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资源列简表如表1。
表1 灵渠文化线路构成资源要素简表
本表资料主要来源:《兴安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2.3 灵渠具备的文化线路特征
灵渠不但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多项基本要素,符合“申遗”六项标准中的大多数要求(至少三项),同时也具备了文化线路的基本特征。
2.3.1 灵渠的功能性特征
灵渠完全具有“交流线路”本质特征,即一开始就是为了一个特殊、确定的政治和军事目标服务的。首先它是人工开凿的,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结果,而不是自然的河道。其二它在历史中发展了运输、灌溉、人员流动、经济贸易等功能,同时引起了不同区域的思想文化交流活动。因此它既是“文化的”,又是“线路的”。刘仲桂等指出,灵渠具有航运、灌溉、供水、旅游、改善生态环境、考古、科技文化研究等10项功能。[3]
分析历来灵渠研究者们提出的诸多功能,其中与文化路线特征最为吻合的应为以下四项:
交通运输功能。“灵渠当南服往来喉舌之地,田畴之灌溉,舟辑之通塞系焉。”[4]秦始皇开凿作为重大军运之用。汉代灵渠的运输达到一个高峰,中原往岭南主要经灵渠下漓江达梧洲形成两条货运航线,一是走浔江转南流江抵合浦港出海,二是顺西江到达广州,也可出海。这样,中原、岭南及东南亚的运输与经济交往就联系起来。因此,灵渠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唐代南方的内河船都是经过灵渠而入长江,再经南北大运河进行货物运输,就是鱼梦威所说的“引馈运”(见灵渠碑文《桂洲重修灵渠记》)。宋、元期间, 大量利用灵渠进行军需、赈灾物资运输。明清代则是运用灵渠进行南北经济、文化交往的又一高峰,行师馈粮,商贾百货,人物流通,作用巨大。近代灵渠的运输功能依然重要,每天客货船多时达30余艘,货运量达300余吨。至抗战时期的1938年, 因军运需要还由中央拨款广西省府负责疏浚而修理灵渠。灵渠运输功能直至湘桂铁路建成后方才减弱。
文化交流功能。从空间上讲,灵渠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融合的第一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灵渠的修建形成了连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网络,不仅扩大了两大区域的经济交流,也加速了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这种交融,逐步消解了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产生于宋代的漓江书院,就建造在灵渠边上,历代不少著名文人雅儒如周敦颐、范成大、刘克庄、苏东坡等在此讲学,为当地培养了众多人才,据统计自宋至清,当地产生了120多名进士和202位举人。灵渠的建造本身就是中原治水技术与岭南用水智慧的巧妙构建,更有人考证桂林米粉是北方厨艺与南方食材的结合,是南北饮食文化的有机统一。灵渠对于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前所述,灵渠的建成并持续的运用,构建了西南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也加速了中国与东南亚诸国文化的交往。例如,有兴安的考古学者在兴安汉墓中挖掘到胡俑,与当时东南亚的僧人十分相似。
社会融合与发展功能。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建造灵渠,推动了全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促进了中国政治大统一与文化大统一,灵渠对这一中华多民族融合发展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挥了社会融合与发展功能。灵渠在秦代以来2200多年的历史中形成并持续发展为一条重要的文化线路,这对于亚洲甚至人类历史都至关重要,因为它的存在为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东亚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3.2 灵渠的时空性特征
灵渠历史悠久,从建成到现在已经有2200多年。现在灵渠沿线现有的历代各种建筑如大小天平、铧嘴、南北渠、陡门、秦城遗址、古码头、水街、桥梁等大量物质遗产,以及历代碑文、石刻和有关灵渠的历史资料,都毫无疑问地证实了灵渠“跨越较长历史时期”的真实性。史籍中关于开凿灵渠的最早记载是《淮南子·人间训》:“使监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史记·主父偃列传》也记“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掘渠运粮, 深入越, 越人遁逃。”历代以来的历史文献也证实了灵渠的历史,它不仅时间上久远,而且连绵延续,至今仍在持续,完全具备文化线路的时间性特点。
灵渠在兴安县境内全长36.4千米,其主体工程包括渠首、南渠和北渠三部分,水系由北南两渠组成。北渠俗称湘江新道,全由人工开凿而成,大致与湘江故道略成平行,其水位高过湘江故道,湘江水在分水塘经铧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坝引流后,在高塘村与湘江故道相会,全长3.25公里。南渠自南陡口起,过严关,流至溶江镇老街的灵河口入漓江,全长约33.15公里。在空间上,灵渠的开凿,连接湘、漓二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北接湖湘、南连两广的水运交通枢纽,连接起我国南北东西的广大区间,在我国民族地区间跨越了广阔的区域,在不同文化群体间产生交流和影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繁荣,而且在实际上为海上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为中华民族与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完全具备了文化线路的空间特征。例如,兴安人一年四季都用炭盆铁锅煮菜招待客人与重庆人终年吃火锅如出一辙,这是长江上游的饮食文化;而从广州至梧州、平乐、桂林到兴安水街、界首沿线都有骑楼,这是岭南的建筑文化。两个简单例子可证明灵渠连接了跨越广阔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2.3.3 灵渠的整体性特征
灵渠文化线路的构成元素是多样的,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和自然地理环境都是其组成的一部分,而且是相互关联的。
美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健身性、文化性、选择性、民族性和世界性。课程内容以个人项目、健身休闲娱乐项目为主。突出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情感教育和保健教育等个性化色彩很浓的体育课程内容,并突出终身体育的内容。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也有体现,如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的东方传统体育项目中的瑜咖、气功、武术、太极、推手、合气道、空手道、柔道等。
第一,灵渠文化的系统性。例如,灵渠沿线的物质遗产古迹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形成了与使用功能有关的各种水利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完整系统。分水系统有铧嘴、大小天平等;溢流排洪系统有泄水天平、黄龙堤等;航运系统有南渠渠道、北渠渠道等渠道,设施有南陡、星桥陡等陡门及界首、水街、大溶江码头等码头;灌溉系统有赵家堰、横头堰、大湾陡水函等;交通桥梁系统有万里桥、渡头江桥、马嘶桥等。这些设施相互关联,构成完整的灵渠文化线路。
第二,灵渠文化的综合性。例如,与灵渠相关区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类型丰富,涵盖文化意义广泛,充分体现了灵渠文化的综合性。有古代军事遗存古严关等;历史遗存秦城汉墓等;文化遗迹《重修灵渠石堤陡门记》碑刻等;聚落遗存湖广会馆等;信仰遗存灵源寺、四贤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安的贺郎歌、马仔调、方言俚语、山歌、灵渠古乐、民俗、饮食等歌舞类、语言类、文字类的表现形式以及大量对于灵渠的游记、诗词、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
第三,灵渠文化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相互关联,也体现在各种文化形态内部之间的相互交流,更体现在灵渠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灵渠虽然是一个人工建造的工程,但绝不是对抗自然的结果,而是融入自然环境之中,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产物。灵渠穿过热闹的码头和茂密的树木竹林,与沿线优美的田园景色和秀丽的山峰以及自然形成的村落乡镇连成一体,既是“巧夺天工”,又是“顺其自然”。灵渠的“三七分水”就暗合了易经阴阳变化的哲学思维,体现了和谐自然的“利水”理念。
因此,灵渠文化是在时间与空间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列文化遗产,包括与它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环境与背景,共同具备了文化线路的整体性特征。
2.3.4 灵渠的动态性特征
灵渠的文化线路动态性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灵渠的产生与存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这不断变化的动态历史进程中,其社会形态、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即所谓的“改朝换代”,而灵渠的功能与作用则不断的得以持续与发展。
第二,灵渠的物质文化与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灵渠的各种物质构成要素如堤坝、渠道、码头、陡门、闸口、桥梁等,以及周边的村落、乡镇、圩市,与之相关的河流、山丘、土地、植被等等,都在人们的互动的影响下留下了不同的时代印记。在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在灵渠周边,秦、汉、唐、宋、元、明、清至现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比比皆是,灵渠的文化线路呈现出从线状向网状发展的变化形态。
第三,灵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累积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如前所述,自建成以来,随着灵渠在时空中的存续,其所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各种历史文献资料、文学作品以及语言、民俗、宗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存量与增量上都在不断变化着,有的消失了,有的发展了,有的新生了,体现了文化线路中交流与互动的结果。例如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不断改变,汉、瑶、壮、侗等民族不断迁移、交融,其中修建、守护灵渠的“陡军”就是中原南迁的第一次大移民。所以有人说,“灵渠引来百家姓”。总之,无数例证表明,灵渠的产生和持续过程充分彰显了文化线路动态性特征。
2.3.5 灵渠的独特性特征
灵渠的文化线路独特特征是其他文化遗产所没有的,它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独一无二的工程杰作。无论是选址的科学性,还是铧嘴与大小天平设计的合理性,以及 “世界船闸之父”陡门的修建与弯道的开凿创新性,都体现了灵渠是古代运河的典范,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天才杰作,它的施工建造技术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第二,特殊的地理位置。灵渠所在的地方是越城岭与都庞岭之间的兴安。湘江发源于其东南部的都庞岭海洋山,漓江发源于其西北部的越城岭猫儿山,“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大山脉之间的地带就是地理上著名的“湘桂走廊”。这一位置既符合修建运河连接两大水系的最佳地理条件,又是当时两大民族区域交互的节点,为中原与岭南不同文化地域之间进行深入广泛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重要的历史背景。灵渠的修建是在秦王朝完成大一统政治模式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必然产生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文化交流。随着商品和物资流通的进行,文化线路的形成也就自然而然了。北有长城,但长城是防御性的,南有灵渠,灵渠才是开拓性的,灵渠的开拓性历史背景正是成就其文化线路的独特性条件。
3.1 有利于对灵渠文化遗产的保护
借鉴“文化线路”的理念,促使灵渠进入遗产保护中的“文化线路”类型,有利于加大对灵渠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目前我国尚无列入世界遗产的文化线路。国内专家看好的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跨国性)、大运河、灵渠(全国性)、川盐古道(区域性),其中灵渠是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水道。如果灵渠以“文化线路”类型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对灵渠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再者,文化线路更强调以线路作为纽带对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灵渠如成为文化线路类型,按照《宪章》的要求,政府须加大投入资金与资源进行保护。这样灵渠的保护不仅得到上级的有利支持,还能得到灵渠线路区域居民的赞同与拥护,推动整体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开展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总之,文化线路的整体性理念,更易形成行之有效的保护体系,更有利于不断深化灵渠文化保护的内涵,形成科学的保护机制,达到良好的效果。
3.2 有利于提升灵渠文化品牌影响力
文化线路的理念要求灵渠不能囿于 “点文化”或“段文化”的观念,要有线路、网络的理念,并借此走向全国与世界。因此可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互动,提升灵渠文化品牌影响力。例如,可以运用灵渠作为中原与岭南文化交流的历史节点,打造一个中国文化交流的名镇,变成中国文化交流、亚洲文化交流以至世界文化交流的“论坛”集合地,使灵渠成为进一步促进各种特色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的现代新节点。由此扩大灵渠的影响,提升灵渠文化品牌,增强兴安和桂林的文化软实力。
3.3 有利于灵渠的利用开发
目前灵渠的价值运用主要是灌溉、用水和旅游功能,其旅游价值被当地认为具有发展前景的重点。现在灵渠的旅游基本局限于渠首至水街一段,如果利用“文化线路”特性,开发旅游路线延长至大榕江甚至上达全州,下连灵川桂林,便可以促进灵渠资源的进一步利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灵渠的“文化线路”的特征使其本身形成经典的旅游线路,线路资源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具有多功能性,可构建物质遗产之线、自然风景之道、制度风俗之景、文化交流之路,对兴安的旅游与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3.4 有利于桂林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如上所述,灵渠文化线路如果加以延展,上达界首甚至全州,下连灵川桂林甚至阳朔,那么其内涵将更加丰富。也可以选取兴安——桂林——阳朔段作为文化线路,命名“灵渠文化线路”或“漓江文化线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丰富而深刻的历史遗产内容与社会文化背景、自然风光等不但符合“文化线路”的标准,而且灵渠、桂林山水、阳朔风景三大世界品牌的强强组合,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发挥巨大的影响。同时,“漓江文化线路”的理念更利于桂林旅游经济的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
[1] 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J].中国名城,2009(5):4-8.
[2] 丁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线路宪章[J].中国名城,2009(5):51-56.
[3] 燕柳斌,刘仲桂,张信贵,等.灵渠工程的功能分析与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3(6):50-53.
[4] 孔镛.重修灵渠记 [M].兴安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708.
(责任编辑 骆桂峰)
桂林市社科联科研项目《灵渠保护与利用研究》(2016KJH005)。
李伟萁,女,广西桂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项目管理与物流管理。 王艳梅
F592.7
A
2095-4859(2016)04-0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