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16-04-01 08:44王松玲彭太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改革

王松玲,彭太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高师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王松玲,彭太乐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针对高师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文章在分析高师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编写文理科兼顾的教学大纲,来解决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提出建立任课教师的长期培训机制,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于教学方式问题,提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改革;提出编写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均衡的的实验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0 引言

高师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为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而开设的公共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各高师院校逐步提高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由于计算机科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出现了大量成果.在文献[1]中,邹北骥等人指出了任课教师素质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谷岩等[2]人提出改“知识传授为导向”为“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能力”特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立以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刘艳[3]提出以专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及案例教学等几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自1997年教育部教高司颁布的155号文件《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至今,由于全国各高师院校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科背景不同,各高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义和定位也不尽相同.但总体可以归纳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常见的基本应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交互的过程.本文从教学管理、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大纲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不适应

在高师院校中,本科生大体可分为文科生及理工科学生.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许多文科生对编程能力要求较高的知识点学习效果不理想,理工科学生在编程方面的能力高于文科生.在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虽然很多高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不同的专业分配不同的学时,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安排不同的知识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但同时又产生其他新的教与学矛盾.

1.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专业背景

大学计算机基础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计算机科学教育界,存在一个误区.即具有一定资质的具有计算机学习背景的教师都可以担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比如,计算机专业的任课教师在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有的教师往往对一些知识点讲的比较深入,讲的也比较细致,但学生未必能听得懂,因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对计算机科学进行深入的学习,不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这就造成任课教师花很大的精力实施教学却未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时会打击任课教师的信心.

1.3教学方式的僵化

目前,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喜欢采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多媒体教学克服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和缺陷,提高教学效率.其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多媒体教学形式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解决.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点是课堂的教学信息量大,优质的课件也有助于讲解抽象的概念,不足之处是知识点讲解的速度快.若任课教师仍以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则会使得师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少,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

1.4实验教学环节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实验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内容往往占实验教学内容的比重过大.在实验室,学生只需根据实验要求,验证理论知识即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往往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即可,在剩余的时间里学生可能会重复实验内容,或者上网聊天、打游戏.这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教学效果.

2 构建新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2.1建立文理科兼顾的课程教学大纲

高师院校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目的是普遍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若将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完全割裂开来,按不同的教学大纲进行培养,则割裂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之间的共性,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容易打击文科生学生的自信心.针对文科学生及理工科学生应建立相对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更新.各专业可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知识点来实施教学,使得文、理科学生均可完整地了解计算机科学的文化知识,公平地享受学习的权利.图1给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模块.

图1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知识模块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学大纲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可以不同.例如文科学生可以不深入掌握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部分、数据库操作部分等知识点、理工科学生则要掌握这些知识点.

2.2建立大学计算机课程任课教师的长期培训机制

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实施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前提.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专业背景、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对于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专业背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获取经验和建议,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必须以谦逊的心态实施教学,“师不必贤于弟子”.计算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大纲也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增加新知识、新技术,删减陈旧的技术.在众多新方法、新技术中总有任课老师不熟悉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虚心学习,也要求学校对任课教师进行长期培训.具体措施为:(1)形成教师外出培训制度.到相关院校培训、调研,交流教学经验.(2)建立公开课制度.在课程组内部选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定期开展公开课教学,用来提高整个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水平.(3)建立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任课教师之间共同学习、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2.3引入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能够丰富课堂内容,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大学计算机基础任课教师应该集体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这能使得制作的课件更具代表性.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速度,若课件的播放速度快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板书的速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则比较少,制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师生之间交互的因素,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若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交流,学生则不能消化老师所讲的各个知识点.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多媒体课件的共享机制.比如,教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网站上,实现教学资源师生共享,学生可以实现在线提交作业、在线讨论与提问等[4].学生也可以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改进课件.这种措施的实施,使得学生即便在课堂上无法完全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课后也可以通过课件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另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呈现多样性,既包括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也包括计算机应用知识.针对不同的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体措施如下:(1)针对计算机专业知识部分的教学,可以多采用板书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板书为主,这样可以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便于消化内容;(2)针对计算机应用部分的教学,可以现场操作计算机来演示具体的应用知识,用具体的案例来讲解知识点.

2.4提高实验环境,促进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实验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验室是实施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实验教学大纲是实施实验教学的基础性文件,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对课程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大纲中的实验项目类型一般可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3种类型.传统的实验大纲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但过多的验证性实验项目阻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势在必行.具体措施:(1)改变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导的实验大纲,采用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均衡的实验教学大纲.修订后的实验教学大纲应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掌握常用的操作系统,熟练进行中文处理、图表处理、数据库处理等.能通过Internet熟练浏览网页、检索信息,能使用高级语言实现简单的编程任务.(2)在实验大纲中加入面向实际应用的实验项目,这类实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文章就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改进方案.在教学中,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导者,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的依据.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不断地更新教学大纲,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在探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时,还要重视职能部门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监管与支持.只有这样,所做的一切才有实施的可能,才具备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北骥,李建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0(24):75-78.

[2]谷岩,宋文,刘敏华,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8):52-54.

[3]刘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思维教学探索[J].学理论,2014(6):219-221.

[4]孙淑霞.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9-62.

Research on Teaching Methods of College Computer Basic Course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WANG Songling,PENG Tail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235000,Huaibei,Anhui,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llege computer courses in universities.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in the teaching college computer courses,a method of writing syllabus i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selecting teaching contents.A long-term professional teacher training mechanism is advanced to improve teachers’professional quality.Regarding teaching ap⁃proach,the authors think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multimedia teaching.Experiment teaching syllabus is also necessary to improv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college computer course;teaching reform;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作者简介:王松玲(1965-),女,安徽萧县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教育.

基金项目:淮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14138)

收稿日期:2015-06-08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0691(2016)01-0086-03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改革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