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翠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浅谈凉州贤孝的发展与传承
郭文翠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流传于西北民间的贤孝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其隐恶扬善的道德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由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民间艺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贤孝艺术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保护、传承、革新和发展贤孝艺术,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作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期能对贤孝的生存与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并对其他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
凉州贤孝;口传心授;发展传承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国的甘肃武威,在过去被称为凉州,据说在五千多年以前,在这片土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西周时期,中国文化主要就起源于陕、甘地区,唐朝的文化中心长安也在西北。到了宋、明时期,中国的文化中心才移向中原地区;到了晚清时期,特别是近代,中国的文化中心才逐渐发展到东部沿海地带。当年汉武帝时期,曾派出大将军霍去病远征西凉,在驱逐匈奴等少数民族后,汉民族才真正的移居于甘肃、青海地区。到宋代时,西凉地区曾一度成为吐蕃的势力范围,东、西两汉以及隋唐时期移民到此的汉人大量逃到外地。元代以后,汉族人民又逐渐移居回这里,在明朝时达到了高潮。朱元璋做皇帝以后,曾经下令从江浙向甘肃移民多次。在近代时期,一些汉人从山西、陕西又逃荒到甘肃。再加上近代以来,甘青宁地区都是多民族杂居地。在这些悠久的历史融合中,使得凉州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出别具一格的文化。或许在当今,人们只知道有个地方叫武威,而不知道武威的前身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之地凉州。凉州位于河西走廊的东边,当年汉武帝在这里开辟了河西四郡,一代又一代的王朝都曾经在这里设立过郡府,可想而知,在河西走廊这一代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当的丰富。我国的旅游标志铜奔马就出自这里,还有相信大家都听过葡萄美酒夜光杯,也是出自这片土地,贤孝艺术在凉州悠久的历史中,也占有了重要的不可泯灭的地位。
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是广泛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乡及毗邻的古浪、民勤和金昌市永昌县部分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它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在当地有着特别强的感染力,对于它的起源,许多学者专家的说法都有所不同,首先普遍认为凉州贤孝的起源是在元末明初,史料也有所记载,凉州贤孝在当时作为盲人的谋生手段而逐渐发展起来。还有专家认为凉州贤孝起源于西夏时期,据说在李元昊称帝之后,曾经不断废除汉家学说和孔孟之道,使得国民不懂孝顺父母,无书可读,国家没有朝纲,整体呈现不断衰败的现象,使得西夏国嫉妒面临走上绝路的状态,后来在他的重孙李乾顺继位之后,很快发现了国家不堪状况的原因,于是便下令一系列的政策,扭转局面,这才使得西夏国发展稳定下来。后来在其子的继续推崇之下,大量出版《孝经》等一系列发扬孝德的书籍,慢慢的西夏上下阶层都养成了尊敬老人,讲贤孝说贤德的良好风气。这个时期的贤孝非常盛行,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时尚。
另外一种对凉州贤孝起源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建立长城的那个时期,传说在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时候,在全国广招青壮年,可是有很多的年轻人因为眼盲而被秦始皇认为无用武之地,于是秦王便下令要用这些个盲人的身体来建长城,这些事情被人类始祖伏羲知道后,他化身盲人为秦始皇专门演唱,一边赞颂秦王的伟大,一边又慢慢将盲人的悲惨生活说出,暗地点化盲人治好皇后的病,终于感化了秦始皇,赦免了盲人,后来,伏羲又教给了盲人们弹唱技艺,可让他们不分等级到处游走,于是盲人们便有了谋生技艺。后来这一系列流传到了如今的武威,当地赋予了它独特的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凉州贤孝的演唱过程中,所使用的乐器主要以三弦和二胡为主,而尤其以三弦为主,也有两者同时伴奏并加入竹笛或者木鱼、碟子、碰铃等打击伴奏乐器。
三弦:又叫做“弦子”,是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为方形,两面用蛇皮或者蟒皮包裹,使用三根弦,侧抱在怀里进行演奏。三弦音色粗犷、豪放,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合奏或者伴奏。它普遍使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三弦的音量比较大,音色浑厚,变化的幅度较大。分为大三弦和小三弦两种。北方各种大鼓、单弦的曲艺,多使用大三弦伴奏,南方的弹词类曲艺、昆曲等剧种和丝竹类器乐合奏,多使用小三弦。大三弦又叫做“大鼓三弦”或者“书弦”,全长大约115厘米左右,以伴奏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而得名,在曲艺伴奏中常常居于主弦的地位,凉州贤孝演唱所使用的三弦就是大三弦。
(一)唱腔
凉州贤孝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和曲牌,它吸收了“凉州杂调”和地方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能生动逼真的表现各种故事人物。凉州贤孝在演唱时是以行腔为主要特色,叙事性行腔和吟诵性行腔居多,字多腔少,演唱跟说话差不多,音调几乎是说白稍微加上些情绪起伏变化。
(二)调式以及音阶
从凉州贤孝的基本曲式分析来看,它的音乐形态主要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徵调式和宫调式以及加偏音的七声调式并存,但在实际的演唱当中,主要是以五声调式为主,七声调式不常出现,不属于主要的表现形式。而且在七声调式中,它的音阶关系也和欧洲的大小调式不同,也就是说,3——4之间、7——1之间并非是十二平均律的半音关系,而是4音较高,7音较低。
正是由于这种改变,使得凉州贤孝不仅改变了原有的音程关系,同时使贤孝的旋律产生了新的色彩,具有自己独特的典型的风格。下面就以凉州贤孝曲《王哥放羊》为例:
《王哥放羊》
凉州贤孝的表演者大多数是眼睛看不见的盲人,而且先天性盲人占了绝大多数,为了生计,一些孩子们从小就拜师学艺,等到学成后就四处卖唱,由于艺人的眼睛看不见,所以当地人也将贤孝称之为瞎(HA)弦。凉州贤孝不管从演唱的形式还是语言歌词,表演的内容来看,都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
首先,从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来看,非常简单,一般有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弹伴奏,演唱和念白,当然偶尔也会有超过一个人的贤孝表演,比如一两个人来吹笛子或者拉二胡,敲木鱼等,还有好几个人一起合唱的,一般合唱的是最后一句,用来加强演出气氛,这种表演方式叫做接后音。此外,凉州贤孝表演有很强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也没有提前确定演出的内容,表演艺人往往都是随处表演,在表演者边听伴奏表演的同时,还与观众交流,即兴创作,因为语言都是说的方言,所以增加了不少趣味,观众也很容易被吸引过来。像武威市人民广场,东关核桃园等地方,都是贤孝艺人每天表演的场所。
从凉州贤孝的所表演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以赞颂从古至今的英雄事迹、孝子、忠臣烈士、贞洁烈女等为主的。将因果报应和做坏事终有报应等用行孝为贤的观念宣传发扬,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教人行孝道,因此,称之为贤孝。凉州贤孝的唱段占大多数的是传统的唱段,一般可分为两种,也可叫贤孝“可大可小”,这是因为贤孝的唱本一般分为演唱保卫国家的事迹和演唱人情世俗的事迹。比如像《包公案》、《关云长单刀赴会》等这一类反映政治事件的唱本都可成为“国书”。“国书”的篇幅很长,有时还分章分回的演出,甚至有的唱本需要几天才能唱完。而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汗巾记》等这类反映生活的悲欢离合的本子称为“家书”,无论是唱“国书”还是唱“家书”,都深受群众的喜爱。
凉州贤孝的音乐是古代凉州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它的许多曲牌和唱腔都非常的古老,它拥有无比鲜明的地方色彩和地方民歌的样貌,曲调非常的动听,活泼生动的即兴表演,逼真的表现了各种人物和故事。自由多变的说白诵唱、长短随意的间奏过门。曲调常用的有用来烘托气氛的,招来观众的,一般前奏比故事开始更加吸引人,从开始交代事情到收尾,一步一步扣人心弦,还有让人痛哭流涕的悲音,幽默诙谐的话音等。再加上西北地区自古以来,人民生活困苦,所以曲调中往往又带有苍凉、凄楚的感情。对于凉州贤孝形成的这种自由性,是与贤孝的传授方式密不可分的,盲人眼睛看不见,只能靠听觉来完成阅读,这使得在听取唱本的时候不能一字一句的完整记下来,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来向外界转达,所以误差很大,这也是所有民间音乐具有的共同性。
在语言上,凉州贤孝是以凉州方言为主的,所以非常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让观众喜闻乐见。凉州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后鼻音不分,这也使得贤孝的表演有一种凉州普通话的韵味与风格。当地群众喜欢也是因为这一点。盲人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他们为了谋得生存,拜师学艺,语言通常都是生活中通俗色语言,有的还带有地方性的土话,不少盲人艺人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可以演唱上百曲目,凉州贤孝经过后人的搜集,都有整理出唱本,但还是盲艺人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居多。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存在着传承的问题,因为传承几乎决定着这种艺术的生死存亡,一旦失去了传人,就意味着这项艺术走向了死亡。虽然现如今各种媒介如此发达,可以用影像来保存贤孝资料,但是这并不能使它恢复往日的光彩,传承成了重大问题。首先,经济的影响。凉州贤孝,作为一个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甘肃武威这个小地方,根本没有一个经济上能提供很好资助的社会环境,也没有为世人重视和了解,没有经济的支持,谈何传承下去,因此,政府的支持最为重要。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很多老艺人已经不愿意再出来表演了,更不愿意带徒弟,这对贤孝的传承无疑是重大的打击。凉州贤孝的传承具有特殊性,一方面是盲人学艺的身体困难,这种困难表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老师傅教徒弟的时候,都是把自己的指头绑在学徒的指头上,这样教学非常费时费事,年老的师傅都坚持不下来。并且师傅们也只能收取很少的学费作为报酬,因为跟他们学的,也都是穷人家的盲童,家庭条件十分艰苦,逼不得已才送孩子来学这门手艺,希望能够混口饭吃。盲人难学会,正常人学不得,正是凉州贤孝面临的传承尴尬。不过这些年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大力提倡,许多的地方电视台也开始在电视节目中播放宣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节目,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的知名度,让外界了解自己,同时也响应了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号召。各大电视台对贤孝老艺人进行采访,也给予相应的报酬。这种重视也使得很多不再表演的老艺人,纷纷拿起三弦来到文化广场重新开始卖艺,等待被这些节目认同。对于凉州贤孝的再次复兴,希望这次它能够更为长久的走下去,也希望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能够一直发扬光大。
音乐文化是那些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们,以同样真挚的感情所所创造出来的。虽然说民间传统音乐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不是一个单一的现象,但是在这一领域却是很普遍的、典型的特征。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这种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传统民歌创作方式可能消失,可是只要我们能够将其中的精神与文化延续下去,消失的就可能只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这样一种创作方式,而在这种方式下产生的传统民族文化的本身,不仅为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也为民族音乐自身赢得了艺术价值上的不朽。凉州贤孝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朵绝世奇葩,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代表了我国甘肃河西一代的文化发展,失去它我们就失去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因此我们希望在以后能更好的引起国家的重视,不要让这些曾经的灿烂辉煌遗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1] 王坤,黄柏元.凉州贤孝及其音乐刍议[J].中国音乐,1990,02.
[2] 魏育鲲.凉州贤孝初探[J].音乐天地,2005,04.
[3] 杨若冰.凉州贤孝[J].阳关,2002,05.
[4] 霍志军.凉州“贤孝”艺术的文化渊源及特色[J].文艺研究,2009,03.
[5] 孙颖.凉州“贤孝”及其演唱艺术[J].社科纵横,2009,02.
[6] 周亮.试论凉州贤孝的艺术价值、社会功能和传承发展[J].科学经济社会,2009,02.
[7] 王渊文.甘肃民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探索与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