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浩,杜 微,刘 垭,徐家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可持续供应链研究
荆浩,杜微,刘垭,徐家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供应链已成为现代研究的重要课题,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对可持续供应链的理论概念、相关文献、实际应用和绩效评价4个方面的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现有研究在系统性、研究方法以及结合中国实际的问题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围绕完善理论研究、深入实证研究、构建可持续供应链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展开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4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可持续供应链;研究述评;环境问题
如今,环境已经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人类从此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已经积极执行双环境介质法规,例如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废物处理等来解决环境问题[1]。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也开始研究自己的供应链,使之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之中,使供应链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整合知识、整合技术,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传统的供应链管理(SCM)通常关注生态和财务业绩,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SSCM)将单一的生态维度扩展到三重底线维度,将环境和社会目标融为一体[2]。
关于可持续供应链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展了多年,但在国内仍缺乏对现有研究的系统梳理。基于此,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系统的整理可持续供应链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可持续供应链概念与理论研究
通过ScienceDirect数据库,收集了以可持续供应链、绿色供应链、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的文献50余篇。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归类,发现可持续供应链的研究是从理论、概念的演绎,向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价发展的。
1.1可持续供应链的概念研究
关于可持续供应链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概念,Leenders等人在2006年指出可持续供应链是管理从供应商到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再到客户的服务和原材料,能够改善对社会和环境的负面影响[3]。Hall等通过总结前人的文章,指出虽然可持续供应链尚未准确定义但有许多相关定义已经成型,见表1。
表1 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定义[3]
1.2可持续供应链的理论研究
支撑可持续供应链的基础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管理理论、运营管理理论、营销理论等。在具体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对可持续供应链的概念框架进行描述。
在运营管理理论层面,Winkler强调将环境目标集成到生产系统中的重要性,建议在供应链层面建立闭环生产系统,这就需要引入可持续的供应链网络的概念,并结合经济和环境问题可以成功地从流通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从而提高生态效率,提高可持续性。此外,作者还总结出了构建可持续供应链网络结构的4个关键步骤:(1)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战略机构;(2)制定和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关系;(3)采用智能系统和资源;(4)着眼于可持续发展,选用合作性的研发框架[9]。
在战略管理理论层面,Kang等提出将战略发展的理论框架引入到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中,为建立可持续供应链构建了战略发展框架。即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价值分析首先应该从供应链的内外部环境开始,然后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来测量可持续性的指标,以便更好地评估可持续性的经济价值。另外,引进战略还要根据供应链的特点来加以区分,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该战略应被派生出来以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参与者之间的有效联系和信息技术系统的有效实施[10]。
在营销理论层面,Liu等将多维绿色营销与可持续供应链从6个角度(产品、促销、计划、过程、人员、项目)集成起来,由原来的点对点式发展为星型模型。这一新的整合模式使得信息、物料和资金通过多种途径在绿色市场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之间流动,该模型就三重底线的目标来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整体业务能力[11]。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层面,Kaynak提出可持续性包括生态、环境、社会3个维度;可持续供应链有核心质量管理规范、供应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规范、绿色供应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可持续性、公司内部行为准则、扩展的行为准则8个维度;可持续性能有员工满意度、质量和库存绩效、环境性能和财务市场表现4个维度,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总结出了各潜在维度的之间关系[12]。Ji等(2014)基于三重底线(经济底线、环境底线和社会底线)和双环境介质法规的理论,将环境底线又分为生态影响和碳排放底线,提供了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如何减少环境影响的战略方法[1]。
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Qi和Miller就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分析了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如何使供应链变得更加可持续,并且勾勒出过渡到可持续供应链的概念性框架,以及过渡时会遇到的挑战,这对我国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13]。
在三重底线理论方面,Elkington提出了可持续供应链的三重底线(TBL),这三重底线就是指经济、环境、社会3个目标的平衡。因此,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指标应该是社会、环境、经济绩效指标的综合[14]。Milt也指出可持续供应链不仅仅是关于环境的,还是经济的、社会的可持续。此外,作者还用一幅图形象地描述了可持续供应链的大致模样,指出大多数组织都需要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进行交互,在他们自己的操作下管理环境和社会问题,但是需要通过和链上下的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来提高整体的可持续发展[15]。
2可持续供应链实证与绩效评价研究
2.1可持续供应链的实证研究
可持续供应链的概念虽然目前还未达成统一,但已经有政府、组织和企业等将可持续供应链的思想应用在实际的企业运营当中。关于可持续供应链的实证研究,目前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基于质化的案例研究,另一类是基于量化的多元统计分析研究。
(1)基于质化的案例研究
Schwartz等为旅游经营者提供框架以在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更好的运用,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该框架被设计成一系列的行业相关的步骤:从事商业和环境政策,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整合到商业中,评估供应商,设定行动的优先事项和评估进展情况,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应用到旅游业中[16]。
Bask和Kuula以诺基亚公司为例,聚焦于供应链环境可持续性,从客户角度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在研究中评估了诺基亚环境可持续性包含3个方面:可持续的产品设计、可持续产品采购与供应链协调和产品使用寿命期后废弃的可持续管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这给许多公司提供借鉴[17]。
Gopalakrishnan等在对BAe系统公司的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展示了三重底线的相互依存关系,鼓励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结点都采取积极集成的方式以达到供应链的可持续性。此外,作者还解释说明了可持续供应链所需的基本要素,即供应商管理和集成的供应链、降低成本的方法——周期成本分析法、质量和安全系统协议、供应链碳管理、审查原料来源渠道确保可持续采购、政府立法和外部支持因素、相关部门确保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组织文化与员工参与、产品的再使用和再回收规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关键性能指标等[18]。
Vermeulen和Kok将木材和咖啡连锁店市场动态分析与可持续商业政策分析结合起来,展示了在荷兰各种可持续供应链治理系统之间的竞争已经导致了市场的突破,而最初的政府干预则是很有限的[19]。
(2)基于量化的多元统计分析研究
Seuring总结出在过去15多年时间里,虽然发表了300多篇关于绿色或可持续供应链的文章,但在研究方法上仅有36篇运用了量化模型。作者总结了这些量化模型的研究情况,发现社会的可持续性没有被考虑在内,而在环境方面,生命周期评估为基础的方法和影响的标准显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建模方法上目前主要有3种:平衡模型、多准则决策和层次分析法,实证研究则较为有限[20]。
Salam以泰国150个电子公司为调查对象,以产品性能、购买价格、组织的环境问题和贸易伙伴为自变量,以绿色采购为因变量,得出4个自变量可以预测对绿色采购采用成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倾向,即管理是否采用绿色采购取决于以上4个自变量。该文为更多地了解绿色采购提供了基础,泰国电子公司要想在国内外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必须意识到绿色采购的重要性[21]。
Zailani等通过邮件的方式调查了马来西亚400家制造企业,并采用因子分析对环境、经济、社会和公司运行4类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环保采购对经济、社会、运作有积极影响,可持续包装对环境、经济和社会有良好作用。经验证明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对可持续供应链产生正面影响,特别是经济社会层面,因此公司在倡导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这一做法时需要共同的合作,该做法要作为企业商业成功的途径[22]。
随着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公司从实践中运用可持续和绿色的理念当中受益,但可持续的做法仍面临挑战,引发更多的问题。据此,Kuo等从可持续和供应链管理两者的概念和实践角度,联系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搜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性检验,将可持续供应链在台湾和越南实施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23]。
2.2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研究
关于可持续供应链的相关研究,一些学者更为关注的是企业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变化。Mefford 详细介绍了可持续供应链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推翻了人们狭义理解的可持续供应链主要对环境问题的改善起到作用,说明可持续供应链会提高销售、减少成本、降低财政风险、增加利润,最终会增加公司股东的回报率[24]。
Erol等指出可持续供应链绩效评估的目的是解决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可以说很难将可持续供应链所有维度缩减为单一维度,问题就是所有的评估应该以某种方式被简化为一个一维的标准。因此,作者引入了一个框架用多准则评价来解决这个问题,该框架是基于模糊熵和模糊多属性效用提出来的,以评估和比较公司在可持续供应链方面的表现[25]。
Yakovleva等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食品行业供应链中的权向量,评估可持续性供应链的绩效。该方法向我们演示了定量统计数据是如何结合专家意见来构建一个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利益相关者同样可以使用索引来评估和指导可持续性供应链的性能[26]。
Uysa指出评估供应链和提高供应链的性能需要可持续的供应链绩效测量系统的发展。曾经的性能测量系统只包含经济标准,随着可持续性概念的提出,如今的性能测量范围还包括社会、环境和资源标准。因此,作者将经济、社会、环境、资源这4个标准又分别细分为若干子性能指标,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以图论和矩阵工具进行系统要素分析,选择在同一条供应链3个不同的制造企业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测试,找到各性能指标间的逻辑关系[27]。
Büyüközkan和Cifci通过模型向我们展示了可持续供应链的一个应用:将质量功能展开法框架与多格式的不完全偏好集成,考察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组成元素,以及它们如何作为一个评估框架的基础,通过使用质量功能展开法来获得有效的可持续供应链结构,再引入一个新的群体决策的方法,采取扩展的质量功能展开,将多格式偏好和不完全信息考虑进去,通过模糊集理论将不同的表达形式融入单一决策群中,此外,作者还以土耳其夏晖物流的例子具体说明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28]。
3结论与展望
3.1现有研究的不足
通过查阅有关可持续供应链的文献可知,在该领域的研究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可持续供应链研究系统性不强。多数文章主要集中于某单一领域的研究,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研究内容比较分散,缺乏将理论、实证、实践综合起来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甚至对可持续供应链的概念描述也不够系统,研究范式和结构体系也没有达成统一,导致总体上缺乏完整性。可持续供应链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尤其是在我国,对可持续供应链的研究只是处于一个起始阶段,甚至对于可持续供应链概念的研究都尚未达成共识。
其次,可持续供应链研究方法有欠缺。在可持续供应链研究方法上,定性化分析比较多而定量化研究明显不足。现有的定量模型有一些但还不够成熟,研究方法比较有限,主要是利用博弈论或统计的方法,而将模型研究、实证分析和案例说明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成果较少,创新性分析方法的提出有待增强。同时,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工作也不够完备,资料来源少渠道单一。
再次,缺乏结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供应链相关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在我国对可持续供应链的研究文章的总量比较少,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文章就更为缺乏。现在急需要有结合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和经济问题的,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供应链的文章出现,从而为我国企业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2未来研究展望
可持续供应链这一概念虽然提出的比较晚,但其发展前景极为乐观,现已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了解可持续供应链的时代背景,搜集整理了相关文献,分析各文献的关注角度,梳理出在该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对可持续供应链一些新的发展进行展望。
(1)可持续供应链的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
鉴于可持续供应链目前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所以以后的研究方向可以集中研究可持续供应链的运行模式,为可持续供应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术语,便于为今后的研究奠定规范的理论基础。此外,供应链管理是由采购管理、物流管理发展而来,随后经绿色供应链逐步发展到可持续供应链。通过上述问题的探讨,可持续供应链可以趋向于研究如何构建更加完备的理论体系、设定动态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的交叉应用来解决供应链的可持续性问题。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使研究恰如其分地应用到真正的供应链管理当中,再从实践中获取真知,可以提高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可以通过结合有关联的理论方法如利益相关者理论、经济效率理论、风险生态现代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可持续供应链理论的领域当中。
(2)可持续供应链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目前对可持续供应链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于某单一行业或单个企业,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出应用情况,在实证分析中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为多数学者所用,但缺乏效度和信度检验。所以今后的研究要从效度和信度各分析方法如表面效度、准则效度、重测信度法、折半法等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使可持续供应链在实践研究中更为可靠、有效。此外要加强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可持续供应链研究,真正体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3)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逐渐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接轨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仅包括成本、响应能力、可靠性以及公司运营方面的绩效,没有将绿色供应链中的环境指标加以考虑。可持续供应链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在传统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考虑环境指标,同时还要涵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要从战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评估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这是要以满足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相互协调为基础的,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紧密结合的。此外,今后对可持续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还要考虑供应链网络这个整体,不应仅局限于单个环节。
(4)可持续供应链对企业绩效作用的机制研究需要展开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价值、产生绩效,而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是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内部管理和经营者,各种因素相乘得出的最终结果。在企业绩效的创造过程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如今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可持续供应链无疑对企业绩效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统计发现,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在今后研究方向可以定位于可持续供应链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上,揭开可持续供应链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黑箱,得出两者的关联机制与特征,为提高公司绩效做借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JI G J,GUNASEKARAN A,YANG G H.Constructing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under double environmental medium regulations[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 2014(147):211-219.
[2]SEURING S,MÜLLER M.From a literature review to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6):1699-1710.
[3]HALL J,MATOS S,SILVESTRE B.Understanding why firms should invest i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a complexity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2,50(5):1322-1348.
[4]DRUMWRIGHT M E.Socially responsible organization buy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1-19.
[5]GREEN K,MORTON B,NEW S.Purchasing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nteractions,policies and opportunitie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1996,5(3):188-197.
[6]NARASIMHAN R,CARTER J R.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Tempe,AZ:The Center for Advanced Purchasing Studies,Arizona State University,1998.
[7]HALL J.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dynamic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0,8(6):455-471..
[8]SRIVASTAVA S.Green supply-chain management:a state-of-the-art literature review.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1):53-80.
[9]WINKLER,H.Closed-loop production systems-A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approach[J].CIRP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4):243-246.
[10]KANG S H.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trategy development to introduce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40):631-635.
[11]LIU S F,KASTURIRATNE,D,MOIZER,J.A hub-and-spoke model for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of green marketing and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1):581-588.
[12]KAYNAK 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performance:an integrated frame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2012(7):11-19.
[13]QI S,MILLER V V.Constructing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 based on traditional values[J].Summer,2011(42):35-53.
[14]ELKINGTON J.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21 st Century Business[M].Oxford:Capstone Publishing,1997.
[15]MILT P G.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not just about the environment[J].Logistics & Transport Focus,2013(1):48-50.
[16]SCHWARTZ K,TAPPER R.FONT X A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tour operator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8,16(3):298-314.
[17]BASK A,KUULA M.Measuring supply chain level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case nok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sights & Transformation,2011(3):16-24.
[18]GOPALAKRISHNAN K.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f british aerospace(BAe)systems[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12,1(3):1-11.
[19]VERMUEULEN W J V,KOK M T J.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i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governance:experience in dutch front-running cas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12(83):183-196.
[20]SEURING S A.review of modeling approaches for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3(54):1513-1520.
[21]SALAM M A.Creating dustainable supply chain through green procurement[J].Special Issue,2011(3):84-89.
[22]ZAILANI S,JEYARAMAN K,VENGADASAN G,et al.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SCM)in Malaysia:a survey[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12,2(8):1-23.
[23]KUO T C.The adoption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aiwan and Vietnam[J].Eng Technol Manage,2013(2):1-16.
[24]MEFFORD R N.The economic value of a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J].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2011,116(1):109-143.
[25]EROL I,SENCER S,SARI R.A new fuzzy multi-criteri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of a supply chain[J].Ecological Economics,2011,(70):1088-1100.
[26]YAKOVLEVA N,SARKIS J,SLOAN T.Sustainable benchmarking of supply chains:the case of the food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2,50(5):1297-1317.
[27]UYSAL F.An integrated model for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supply chai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62):689-694.
[28]BÜYÜKÖZKAN G,BERKOL Ç.Designing a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using an integrate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d goal programming approach in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13731-13748.
(责任编辑:吴萍英文审校:隋华)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JING Hao,DU Wei,LIU Ya,XU Jia-wa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henyang 110136,China)
Abstract:A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modern research,obtain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summarizes current study on theoretical concepts,related literatures,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Deficiencies in systematization,research methods and combination with Chinese realities are analyzed.Meanwhile,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perfecting theoretical study,furthering empirical research,constructing a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evaluation model and index system,and carrying out research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echanism.
Key words:sustainable supply chain;research review;environmental problem
doi:10.3969/j.issn.2095-1248.2016.01.016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248(2016)01-0085-06
作者简介:荆浩(1978-),男,辽宁辽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创新管理,E-mail:jing_16@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372186);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3BJY040);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2014039);辽宁省社科联项目(项目编号:2016lslktzdian-08)
收稿日期: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