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也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女性的地位与价值,进而叙述了个人对女性的理解,探讨了女性的当代状态背景下的本质和女性看待问题的微妙差别,浅析绘画作品中女性情感世界与抽象的艺术表达方式的联系。作为女人,无论处在哪个历史背景之下,其特殊性在这个道德底线模糊的社会里,都是值得人们研究与探索的。女性的内心世界,画面里呈现的抽象片段,以及色彩和机理的变化与组合,互相渗透,紧密相连。
关键词:情感世界;女性角度;抽象表达
一、当代文化背景下谈女性的意义
当我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女人”这一群体时,我控制不住自己去关注一切与女性相关的东西,而“艺术”中的女性尤其能体现其群体的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异军突起,现代女权主义在总体上发生了某些转向,并导致女权主义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女性绘画”成为一个逐渐开始被人使用的文化概念,对它的诠释也是众说纷纭,女性学者陶咏白给了它一个较为贴切的解释,即“凡是出自女画家之手,以女性的视角描绘女性生活及展现女性精神情感,并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的绘画,都称之为女性绘画”。中国女性绘画的发展经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女性绘画发展到当代已经趋于自觉,中国当代女性绘画的自觉是女性画家女性意识自觉的艺术体现,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给当代女性带了很大的思想冲击,它推动着女性自主探寻艺术创作的真谛,然而在众多女性艺术家当中,给我震动最大的两个应该是弗里达·卡洛和乔治亚·奥基弗,在她们的作品中我似乎真实地体会到了她们的精神世界,由心而发、至死不渝,因为喜欢是要用生命来捍卫的,所以她们的作品和人本身也都是值得我们去捍卫的!
二、抽象绘画中艺术表达手法的特征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它的特征是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属于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只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在米歇尔·塞弗尔看来,抽象艺术是:“我把一切不带任何提醒,不带任何对于现实的回忆——不管这一现实是否是画家的出发点的艺术都叫做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是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是通过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来表达和叙述人性的艺术方式。抽象艺术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的艺术。正因为抽象艺术有着挑战经验与世界,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的特点,我们常常会觉得抽象艺术的不可接受与不可理喻,会感叹抽象艺术作品惊人的陌生和晦涩。其实,这一切只是经验与想象的矛盾所致。要知道艺术并不是具体的物质展示,而是抽象的感觉过程,是主观意识的活动。
抽象艺术的独创性,给我们主观意识以最大的活动空间,感受艺术才能得到最美好的享受。抽象艺术注重形式更甚于注意内容,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可以柳暗花明。抽象绘画不模仿任何已有的创造,刻意在视觉空间,创造出独特的绘画语言,以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来完成画家对艺术的生命体验,还特别强调绘画语言的单纯性,即绘画形式的纯粹性,不带任何经验的构想。
三、抽象绘画的表达手法与女性情感世界表现的契合
当代女性的理解,不等于要否定了女性的内心情感的真实性,只是发展到今天,这成为一种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道德观念淡薄的当下,作为女性,我相信人在探索的路上,有内求和外求两种方式,缺一不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对自己处境的理解,方方面面都可能制约着女性自身的发展,而“女性主义”从某种角度上讲,便是这不可缺少的原动力!当女性的“自我解放”与“自我放逐”成为争论的话题时,抽象的尺度也在放大,潜在可转变的空间也在试探性地扩张。
西方女权运动的发起使得沉醒中的千万女性如梦初醒。一时间在各个领域掀起了一股女性主义热潮,而女性主义艺术就是其中的一股势力。此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女性在绘画领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女画家作为创作,生活与社会的多重性角色决定了她们存在着与男性画家不同的生命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有着较男性更善于接受和感觉印象的能力,有女性体味世界的细微和善意,有将自己卷入情感和审美意愿的女性执拗和女性表达惯性。女性将个人感受与素质融入自己作品的主题与形象就使得绘画迂回着女性的自述话语,洋溢着女性风采,熔铸着女性的思想。她们在以表现女性形象的认同以及其对生存世界的关注。从潜意识中,女性作品中的形象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审美理想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某种角度说笔下形象绝不仅仅是创作课题,而是画家的审美态度与精神写照。因此,女画家赋予自己的画面形象以明显的自述特征在长期的主题文化以社会题材创作中,她们不同于男性的地方就是对女性的肯定、尊重和维护,创作合乎自己审美理想的女性形象。对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给予肯定和维护。形象塑造的自述性还体现在现代女性意识绘画所追求的坦诚、实在及修养的外观中,冲破原有绘画模式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与男性作品中的有意味的象征形象和符号不同,她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受,不只是为了迎合社会的认可,更尊重女性内心的独白。只有当她们用自己的语言重建现实时,她们才能获得表达个人经验的权利。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路希·史密斯著.《二十世纪视觉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何政广主编.《奥基弗—沙漠中的花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周乐诗.《女性学教程》.时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