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吉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智力开发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但是鉴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做了几方面的简单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数学;数学课堂;课堂效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61-02
低年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来到学校,是淳朴、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什么都不懂,他们能跟老师来到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老师就应感到高兴了。可是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学生,来到学校就要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课堂上就不能像在自己家一样,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要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效率,就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那么,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学生的倾听状况
1.在教学课堂上,不喜欢听老师讲课。老师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有的同学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脚,手在抽屉或桌子底下不停地搞小动作,脚在地板上挪来挪去,根本不集中精力。表面上,有的看似认真,但当老师点到他回答问题时,他的脑子还在梦游世界,甚至吓一跳,不知道老师说什么;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同学对老师讲解的内容略知一点皮毛,老师一提问题,嘴里就嚷嚷,手举得高高的说:“我来,我来……”其实他们都弄不明白老师问的意思,起来回答也答不到重点上。
2.不懂“尊重”别人,别的同学发言不理不睬,根本不听。课上,老师一提问题,有一部分同学全神贯注,集中精力,认真地思考问题,而且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但是,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就不关注,不理睬,好像不是自己回答就不是自己的事了。相信,不管是哪里的低年级学生都会有这个思想,也可以说是说的愿望比听的愿望大,不叫自己回答时就会发出不满意的嚷嚷声和怨气声,根本不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发言,甚至在同一个问题,第一个同学已经回答过了,已经很详细地说出自己见解,再提问,第二个同学还说不出来。
二、原因分析
1.教师自身的原因:在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只注重让孩子思考、理解、表达,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没有意识地要求和指导学生倾听能力。
2.学生自身的原因:低年级段的学生,在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倾听这个意识,课堂上40分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最多只能占20分钟。加上刚刚离开父母进到学校,没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里“调皮捣蛋”,动来动去,甚至走动到别的位子上,对于别人的发言不理不睬,若无其事,更不要说倾听别人回答问题了。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根本不会尊重别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更不会采纳别人的意见和见解,更不用谈与别人合作探索与交流了。
三、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培养倾听能力习惯和指导方法
1.指导倾听的姿势。教学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发言时,要求学生要做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神情专一,自己想要发表意见也要听完别人说完话后才发表,做到别人说话不插嘴、不中断。如果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与别的同学回答一模一样时,那么应以微笑或者点头表示赞同。老师在讲授课时,要求孩子们目光紧跟随着老师走,边听讲边思考。
倾听和课堂纪律,这两者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老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更详细的要求,平时的课堂上可以用一些小口令来训练培养学生:例如“1、2、3,我做好”“小嘴巴,闭上了!”“小眼睛,看黑板。”等等,进行师生对答来维持课堂纪律,为学生倾听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2.老师要首先具备倾听的能力。要使孩子有倾听能力,老师必须先树立好倾听别人的榜样和模范。因为每个老师都是孩子们的偶像和榜样,老师的言行,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同学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同学们回答问题时,老师应该带头倾听,要说话或需要补讲什么,也要等同学们把话说完后才能说,决不能中断或插嘴,或做其他事情。不管学生发言结果是怎样,作为一个老师都要认认真真,很专注地去听,只有自己做到,在学生面前才能有说服力,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不学着做都不行。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倾听能力
1.开设精彩、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天生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倾听对他们来说是很没有兴趣的,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才叫倾听的。老师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数学资源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尽量使静的东西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尽量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发现数学没什么可怕,从而吸引学生倾听的兴趣。
教学二年级上册《米和厘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对1米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我就叫一位学生做手势,到底一米大约有多长,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时其他学生感到好奇,都想试试,感受一下一米到底有多长,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于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教学纪律自然变好,就这样慢慢地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时,为了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奇不有,我就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动物的形状进行展示,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个个都认真思考,目不转精地观察,这样就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
2.老师教学方法要独特、新颖。低年级段的学生,一节课40分钟,对他们来说是个漫长的时间,因为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同学们倾听的持续性,也需要想办法延长保持好,这样课堂纪律才能有保证。所以,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新颖、独特,时刻都要注意动静搭配。在讲授知识时,想办法让学生动口讲讲、说说,动笔画一画,动手摆一摆,写一写,等等,运用一系列轻松活泼的小游戏来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想尽办法让学生进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处在高兴、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延长了,课堂纪律也自然变好的。
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时,为了保持学生倾听的持续性,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根据前面已有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动手动笔操作编出9的乘法口诀,然后再引导他们用手势帮助对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就是一个小小的动手游戏,调动了学生倾听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着,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上突然呈现出动而不乱的效果。
在二年级上册“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的教学时,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方法,想出计算方法,我就指名学生到讲台上来说说他的想法和做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让一个学生站起来当作小老师,讲讲这位同学的对与错。此时低年级的学生都积极表现,个个都想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就听得很认真,教学课堂上取得了不可预想的良好的效果。其实,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什么内容就会有什么方法,老师只要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的目的。
(三)做好教学评价,让学生体验倾听带来的喜悦
可以说,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是靠哄才听话的,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一句表扬的语言,可以顶得上几句你上课维持纪律的语言,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倾听带给他们的荣耀感。
比如上9的乘法口诀这节内容时,一位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小心把乘法口诀“五九四十五”背成了“五九五十四”时,与他同桌的同学就马上举着小手喊着:“错了,老师,他背的不对。”这时我顿了一下,说:“真厉害,大家一起背,也能听出别人的错误”。此时,我就及时地表扬他:“你真是个好的孩子!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并叫同学们给他鼓掌。这时,我认真观察了一下全班的学生,我发现全班的同学都投射出羡慕的目光,之后我就顺水推舟地告诉同学们: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学会倾听,我们应该与倾听交朋友,时刻友好相处着,因为它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和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有它陪伴,可以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在任何教学活动中,老师说一句表扬和鼓励的语言,做一个可爱微笑,不费力气更不费时间,可是,在学生心里却能播洒滋润的雨露,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感,提高他们的勇敢心和自信心。这样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和督促,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老师上课,倾听同学的发言,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多说、多思考,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倩.在数学课堂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5,(08).
[2]杨艳丽.数学课如何巧妙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10).
[3]马露.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科技视界,2014,(16).
[4]岳琴英.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甘肃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