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研究综述

2016-03-30 10:20李宗侠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模因理论语言

李宗侠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成都 610068)



模因论研究综述

李宗侠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成都 610068)

模因这个术语自产生到现在已经有40年的历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模因论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语言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理论,难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需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模因论。

模因;模因论;语言文化

模因(meme)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语用学理论,其产生到现在仅有40年的历史,而引进到国内并发展的时间也才30多年。尽管其产生的时间不太久远,但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不少关于模因的研究成果。牛津大学教授、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提出的模因概念激发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模因论正是在批评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运用模因论来观照现实中的各种语言和文化现象,为语言和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解释教学和翻译等问题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模因论的缘起

道金斯于1976年在其专著《自私的基因》(TheSelfishMeme)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模因(meme)概念,模因的概念源自于希腊词语mimeme(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他认为文化进化和生物进化有很大的相似性,便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参考,提出文化的进化理论。道金斯认为文化是以模因为单位的,并认为模因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选择性的特征,它是通过模仿、复制等方式来传递和进化文化的。因此,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的忠诚性是成功的模因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1]长寿性即可以在人脑或者其他载体间流传很长时间;多产性即以很快的速度在广泛的范围中流传;复制的忠诚性是指模因在流传中大量保留原有的面目,较少改变,因为模因的复制不会百分之百地原样复制,而只是在流传中保留其中的重要部分。根据道金斯的观点,任何事物只要在出现后被别人模仿、复制以及传播,都可以看成是模因。在现实生活中,不乏通过模仿来复制传播的现象,这些现象也就是道金斯所说的经过模因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中国最先引进模因论(memetics)的是译著《自私的基因》。2001年,吉林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布莱克摩尔(Blackmore)的《模因机器》(TheMemeMachine)。[2]最早对模因进行研究的国内学者是何自然,他在2003年提出了“语言模因论”[3]。自此,国内学者开始正式关注并研究模因论。

二、国内外对模因论的研究

自道金斯提出模因的概念以后,引发了不少学者的关注。1999年,布莱克摩尔扩展了模因的研究范围,提出了模因论的概念。随后,模因论传入中国,并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极大的研究兴趣。国内外学者不仅对模因理论进行研究,还对其应用进行研究,给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国外的研究

道金斯认为文化领域中具有和DNA一样的复制因子,那就是模因,它可以用来解释文化进化现象,其特征就是复制。模因是复制因子,是通过模仿来传播,即模仿是它的主要传递方式。只要能够复制的都可以构成模因,如语言文字、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等。道金斯认为模因是储存在人脑中的一个信息单位,模因的传递不仅限于人脑之间的传播,还包括书本与人脑之间的传播、人脑与电脑之间的传播等。布莱克摩尔在其专著《模因机器》中认为模因对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细致的讨论。道金斯提出的模因这个假设概念,引起了西方学界研究模因的兴趣。哲学家丹尼特(Dennett)运用模因对一些思想观念和意识为什么能够像基因一样永存进行了解读。[4]艾林(Ayling)运用模因对广告中的一个浓缩的想法、观念进行分析。[5]布莱克摩尔扩展了模因的范围,建立了模因论,即通过模仿和复制的模因理论,认为只要是通过模仿而复制的任何信息都是模因,模因本身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会促进模因更容易被复制。[6]

何自然认为国外对模因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流派:1.信息观,认为模因是一种信息图示,以丹尼特为代表;2.思想传染观,以加瑟利尔(Gatherer)为代表;3.文化进化观,以嘉宝(Gabora)为代表;4.模因符号观,以迪肯(Deacon)为代表。[3]西方学者们对模因的研究大致形成了四次研究高潮。第一次高潮开始于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的问世。该书一出版,很快就引起不少学者对模因的关注,并运用模因来解释思维观点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得到传播的,例如丹尼特的《意识的解释》和《达尔文的危险的想法》。斯珀泊(Sperber)认为模因论有应用价值,但是需要进行充分的实证研究。还有学者运用模因论对翻译进行新的探索,如切斯特曼(Chesterman)等。[7]布莱克摩尔的《模因机器》出版后,出现了第二次模因研究高潮。在这个阶段,模因论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分支学科。第三次高潮是在21世纪初,随着模因论体系的初步建立,不少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引入模因论。例如加瑟利尔运用模因论分析一些社会问题,马斯登(Marsden)对模因论进行实证性研究等。在这个阶段,道金斯出版了其新专著《科学家怎样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第四次高潮是由2008年3月8日举行的TED Conference 2(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 Conference 2)会议引发的。[8]

(二)国内的研究

《自私的基因》和《模因机器》两本译著的出版,以及何自然的研究,将模因论引入国内研究者的视野,不少学者对模因论产生了研究兴趣。何自然在《语言中的模因》中认为,模因定义的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模因被研究者视为文化模仿单位;第二阶段模因则被研究者视为大脑中的复制因子。模因的特点就是通过模仿复制而得以传播。谢朝群和何自然认为文化信息是一种自私的因子,利用人们的模仿和复制得以传播。[9]对文化的迁移、演变等用模因论进行解读的还有王天华和杨宏[10]、刘和林[11]等。模因论给文化的传播和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国内引进模因理论的时间并不长,从2000年起,不少学者开始用模因论来解释以及指导外语教学。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将关于模因的研究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对模因理论的研究,第二类是运用模因论对语言进行研究,第三类是运用模因论对翻译进行研究,第四类是运用模因论对文化进行研究,第五类是其他的一些零散的研究(如运用模因论对法律、心理学、计算模型等进行研究)。[12]下面主要来看看前四类研究。

1.对模因理论的研究

关于模因理论自身研究的文章比较少,包括分析模因论的科学性、研究模因论的实践价值等。关于模因理论自身的研究相对来说有很大的难度,这也导致了对这方面研究的文章数量偏少。[12]陈琳霞和何自然较详细地对模因概念进行了介绍,并且详细阐述了学者们对模因概念的不同观点,还细致分析了模因的类型以及形成原因等。何雪林[3]、何自然[13]等也具体地谈到了这些问题。

模因的传播主要有重复和类推两种方式,是通过模仿进行复制传播的。道金斯正是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类似于生物学中的基因,通过模仿来复制传播。模因与基因都会经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的阶段。生存下来并长期存在的模因就是成功的模因,它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这些成功的模因一般具有长寿性、多产性以及复制的忠诚性等典型特征。而那些生存能力不强的模因则一般不具备这些典型特征。

2.运用模因论对语言进行研究

关于语言方面的研究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是用模因论对语言的发展、变异和流行等现象进行解读。比如陈琳霞和何自然[14]、谢朝群和何自然[15]等。

何自然和冉永平认为语言中的模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教育和知识的传授来促成模因的形成;第二个方面是语言的运用促成模因的形成;第三个方面是在交际和交流中可以促成模因。[16]他们认为语言模因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重复和类推。重复的情况包括直接引用别人的原话、用表示同一个意义但不同词形的方式来表达;类推的情况包括同音类推(用音近字代替原有词语中的一个部分)和同构类推(对已有的语言结构进行模仿)。

有不少文章对网络流行语、广告语、外来词等进行模因解读。网络流行语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其产生与流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情况,往往带有网民的感情色彩,体现出他们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模因论的核心就是复制传播,因此,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逐渐流行可以用模因论来解读。张润和史立英认为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模因除了具有高保真性(即复制的忠诚性)和多产性之外,还有快捷性和随意性的特征。[17]刘华运用模因论对《咬文嚼字》评比出的2014年十大流行语进行解读,细致地分析了流行语的模因类型、传播方式和触发机制,认为模因对流行语的使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8]此外,运用模因论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的还有钱语眉[19]、高媛[20]、钟玲俐[21]等。

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比较合理地解释了语言的复制和传播规律,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了人们的语言交际理论研究。广告语通过广电传媒,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这也不可避免地涉及模因论。关于广告语的模因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陈琳霞,她认为广告语中的成语、名言以及诗词等,因为朗朗上口等原因有效地促进了广告语的传播,提升了广告的传播效应。[22]

3.运用模因论对外语教学、写作、翻译等进行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还出现了不少运用模因论对写作、外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如黄文珍[23]、陈琳霞[24]等。在运用模因论对翻译进行研究方面,不少文章以切斯特曼的模因翻译理论为指导进行研究,如王斌[25]、马萧[26]、张光明和杨淑华[27]等。目前运用模因论来对翻译领域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了模因论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成功的翻译行为中存在成功的模因,它既忠诚地复制和继承了原意,即具有较强的复制忠诚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的不足,即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此外,还有不少用模因论来解读归化和异化现象,如尹丕安[28]等。杜鹃运用模因论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恢复背诵式的教学模式。[29]这些文章都比较细致地运用模因论来分析其应用中的价值,提高了人们对外语教学、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认识水平。成功的模因具有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的忠诚性等典型特征,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够拥有创新性。

模仿并不排斥创新,成功的模因更是因为合理地进行创新才成为成功的模因。因此,不能机械地认为模因全部是通过百分之百地复制,也不能认为模仿是一种消极的阻碍创新的现象,而应该辩证地看待模因,充分发掘其促进创新的积极作用。因此,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过程隐含一定的创造性。网络流传的各种流行语正是模因在复制与传播过程中带有很强的创造性的佐证。这也启发语言教学、写作教学等要充分重视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允许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但是在脱离真实原意较远的情况下,要及时地予以纠正。在翻译过程中,则需要按照文本原意来进行翻译,但是翻译中常常会遇到直译不能够表达出原文的真实意思的情况,或者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直译,这个时候就需要翻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合理地进行翻译。

4.运用模因论对文化进行研究

模因论是用生物进化原理来观照文化进化,认为模因是文化的本质。模因论认为大脑中的观念也是模因,是文化进化的单位,通过复制与传播来促进文化传承,人类有储存与选择模因的能力。文化在传承中优胜劣汰,优秀的被人类流传下来,那些不适合人类需要的被遗留在历史长河之中。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描述一定时期模因的变化来反映文化的变化情况。模因与模因之间会彼此竞争,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强势模因会利用各种特征来使人们积极地发现并接受它,然后传播它。这种强势模因的竞争能力很强,它的生存的可能性就更大。国内运用模因论对文化进行研究的文章主要是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验证模因在其中的作用。对文化的迁移、演变等用模因论进行解读的有王天华和杨宏[10]、刘和林[11]、肖瑜[30]等。根据模因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有益模因和有害模因。[16]应促进有益模因的自我复制与传播,抑制有害模因的复制与传播。

三、模因论研究存在的不足

现在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模因论及其应用进行研究,成果比较多,但还存在不少缺陷,比如研究中的语料来源不够全面、实证性研究匮乏、模因论的系统性研究不够等。[8]

(一)语料来源不够全面

当前对模因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大多比较单一,局限在某一种语言,并且语料大多来自网络媒介、期刊报纸和电视剧等。如刘华在《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模因论解读》一文中运用模因论作为一种解释性的工具来探析2014年网络十大流行语,分析这种模因现象的触发机制。[18]钱语眉在《网络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中运用模因论来分析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流行机制。[19]陈琳霞在《广告语言中的模因》中运用模因论分析了广告语言中的一些现象。[24]

因此,在对模因论进行研究时应该拓宽研究视野,不能局限于某一种语言,在语料的选择上应该扩大范围,可以对多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扩大模因论的语料来源渠道,促使研究成果更加客观化,增强模因论的解释力。

(二)实证性研究匮乏

目前关于模因的研究大多是理论性的,或者用模因论对一些现象进行解读,实证性的研究相当匮乏,因此其实际的应用方面的价值是否存在还需进行研究。在国内,大多数研究者都将模因论当成一种成熟的理论来直接解释各种现象。其中,大多是用模因论来解释一些语言文化现象,也就是直接拿来应用,而对模因论本身的理论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对语言的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者论述“语言模因论”概念,大多数是直接用模因论来作为研究语言的一个视角,也就是被当作一个解释性的工具。这似乎给人一种“框架+例子”的感觉,即为了解释而解释,用模因论来套语言中的相关现象。

仅仅是从理论上来对某些语言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缺乏足够的实证性研究,这给模因论研究的实用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全面地发现理论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根据暴露出来的缺点不断调整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比如在模因论的应用研究中,运用模因论对语言教学进行研究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一味地只用模因论来解释其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而不进行实证性研究,那么这种解释的力度就会大打折扣,这种解释就仅仅停留在直觉经验上,其实际的指导效果也只能从直觉经验上来判断了。其研究成果是否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也即模因论的实际应用价值还需更为全面的、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模因论在应用研究中,充当的是解释性的工具,对模因论进行充分的实证性研究,会大大增强其解释的力度。

所以,需要辩证地看待模因论,不能全盘接受地拿来解释语言文化现象,需要理性地分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近年来,关于模因论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解释的力度也在逐渐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对于模因论的研究仅仅处在初级阶段,种种不足还是比较明显。比如,与各个领域研究的结合还不够密切,缺乏深度,研究的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等。研究者对模因论研究的目光可以聚焦在实证性研究,以便有效地为第二语言习得、翻译、写作等提供一定的实证性指导。因此,需要加大对模因论的实证性研究,以促进模因理论自身的不断完善。

(三)模因论系统性研究不够

关于模因的研究已有40年了,在国内的发展如果以何自然对模因论的正式研究开始计算的话,也就十多年。模因论这一新兴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得到科学的界定,其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也没有得到系统的界定。[8]虽然有不少研究者对模因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但是大多都是零零散散的,或从某一个模因理论点着手进行小范围的理论研究,或用模因论的一些观点对语言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不管是从研究深度还是广度来讲,都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当前对模因论的研究还缺乏其理论在应用研究中的融合度,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因此,需要加大模因论本身的理论研究,扩大研究的视野,加强与语用、认知等理论的联系,吸收其有益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加强模因论的应用研究,加强其解释的力度,增强理论的可解释性;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有益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扩大模因论应用研究的范围,建立更为科学的模因论研究体系。

四、结语

模因论的历史还不长,所以要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这个新兴理论。任何一个理论都经历过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体系的过程,正视已经发现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通过实践的检验来证实模因论的价值是研究者们未来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虽然模因论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其在社会文化进步与文化演变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模因论已经成为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语言文化、语言教学和翻译等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模因论的重要性也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可,如今已经吸引了不少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不过,研究的领域虽然扩大了,但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并且实证性的研究相当匮乏。因此,模因论的研究空间依然很大,需要研究者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努力探索模因论的价值。

[1]Dawkins,R. 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206.

[2]管志斌.语言模因研究综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44-48.

[3]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0-209.

[4]Dennett,D.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M]. London:Penguin,1991:365.

[5]Ayling,G. Rapid Response Advertising[M].Warriewood,N.S.W.: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Pub.,1996:1.

[6]Blackmore,S.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6.

[7]侯国金.模因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和模因变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50-58.

[8]钟玲俐.国内外模因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07-111.

[9]谢朝群,何自然.模因与交际[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2):46-52.

[10]王天华,杨宏.模因论对社会文化进化的解释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8-130.

[11]刘和林.模因论下的文化进化与杂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7-120.

[12]干映锋.国内模因论研究综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8.

[1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14]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15]谢朝群,何自然.语言与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1):30-39.

[16]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33.

[17]张润,史立英.语言变异的模因视角分析——从网络语言谈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2):54-56.

[18]刘华.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模因论解读[J].语文学刊,2015(9):3-4.

[19]钱语眉.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主体性[J].咸宁学院学报,2008(2):106-107.

[20]高媛.基于模因论的网络语言[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00-101.

[21]钟玲俐.模因视角下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1-103.

[22]陈琳霞.广告语言中的模因[J].外语教学,2006(4):43-46.

[23]黄文珍.背诵——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输入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7):186.

[24]陈琳霞.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2008(1):88-91.

[25]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3):38-44.

[26]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72-76.

[27]张光明,杨淑华.评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J].中国科技翻译,2007(4):57-60.

[28]尹丕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9-42.

[29]杜鹃.模因论——唤醒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71-172.

[30]肖瑜.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0-53.

[责任编辑 亦 筱]

2016-04-27

李宗侠(1991— ),男,重庆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H030

A

1008-6390(2016)06-0046-05

猜你喜欢
模因理论语言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语言是刀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