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秀(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茶经》里的中庸思想及其翻译策略探讨
余玉秀
(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摘要:《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其不仅讲述了茶道的精髓,同时也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理论。对《茶经》进行翻译不仅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同样也能够弘扬儒家思想。本文针对《茶经》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语义翻译以及交际翻译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与读者共同探讨,如何将《茶经》中所体现的中庸思想,更加完整地在翻译中展现。
关键词:《茶经》;中庸思想;翻译策略;交际翻译;语义翻译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标志文化之一。公元780年,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问世,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茶类典籍,其诞生也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诞生。《茶经》让更多的西方国家了解到我国的茶文化,不仅构建了茶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同时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竞争中有了一席之地。《茶经》中所蕴含的儒家中庸思想,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随着《茶经》的流传而弘扬到了世界各地,作为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部分,中庸思想的传播对于本民族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若想要让《茶经》传播的更加长远,如何对其及进行翻译则成为其传播的关键,翻译者应当对作者思维进行深度剖析,建立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才能够更加完整的将其译为英文。本文便与读者共同探讨,在翻译《茶经》的过程中,如何通过“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将《茶经》中的中庸思想得到完整的表达,并以此来寻找一种更加完整的方式,将茶经中的茶文化与中庸思想分享给西方国家,让西方读者能够更加容易的了解到我国的茶文化,从而更加久远的让本民族文化流传下去。
不同的文本应当具有其不同的目的,翻译应当将文本特定的目的作为最终目的,而翻译手段也应当根据这些不同的目的进行改变。在《茶经》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翻译要求的不同,翻译的目的也有着许多不同的种类。本文所探讨的更多的是与文化传播这一目的要求有关,通过这一目的去探讨《茶经》翻译的过程中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应当得到如何的运用。在英国著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的著作《翻译问题探索》中,彼得第一次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进行翻译的“语义翻译”策略和“交际翻译”策略。这套理论继承了传统翻译方式直译与意译的优点,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发展,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语义翻译指的是在目标语的语义句法结构之上,将原文本中的上下文的意义展现出来。而交际翻译则更多产生一种独特的效果,让目标语读者能够产生与原文本读者相同的感受。二者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到语义翻译所展现的效果,不仅能够保留原文本的特点,也能够让其中的思想得以展现,比较忠实于原著。但是此类翻译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翻译者不仅需要了解本文的字面意义,同时也需要研究其引申义。交际翻译能够让目标语读者有更加愉快的阅读体验,但是会让原文中的一些效果消失。在《茶经》的翻译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由于侧重点不同,对于《茶经》的展现也都有所偏差,因此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使用才是更加正确的选择。《茶经》是应用文体,它更多的是将茶的器物文化与精神文化传递出去,所以在翻译之时,信息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形式应当作为其补充而出现,让原文与译文对等。同时《茶经》与一般的信息类文本不同,其中更多的是将中国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由于文化的差异,翻译时如何将文化内涵体现出来成为关键问题。为了消除这种文化差异,使用语义翻译将特殊的词汇加以解释,也是必要手段。
2.1 修身养性思想的体现
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代表思想之一,是孔子提出的一个伦理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庸思想或被否认或被认同,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瑰宝。在《茶经》中蕴含着诸多儒家的哲学思想,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这些思想展现给目标语的读者,就要体现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策略了。在儒家学说之中,修身养性一直是其重要的主张,在《礼记·大学》中,著名儒家学者戴圣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其中修身齐家是基础,只有达到了这一目标才能够完成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这一点则恰巧与茶经中所传达的精神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在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在生活中的展现,首先依靠的便是茶这一载体,茶性与人性之间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点,人在品茶泡茶的过程中能够修身养性,茶性的温和也恰巧能够让人性得以舒缓,冲淡人性的繁杂。比如在《茶经》中,第一章“茶之源”中就有提到这一点,其中描写道“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在这一段话中,作者传达了一种“精行俭德”的理念,所谓“精行”,说的是做人应当讲诚信,说出的话应当一言九鼎,做出的事情应当真诚,而“俭德”则指的是应当为人谦逊,不张扬。这段话说明了茶人应当追求的精神境界,与中庸思想中的“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礼”的思想相同,在饮茶的过程中茶品与人品相互呼应,因此烹茶饮茶一直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这段话适合采用交际翻译的方式,将原文的句子打破并且重新整合,使用英语中常用的句式,让译文更加流畅。然而过度使用交际翻译则有可能对文化的传达出现偏差,所以翻译过程中的每个词译者都应当仔细考虑。比如“精行俭德之人”就可以翻译成“people who are virtuous”,virtuous一词来源于古法语,中文意思是指道德高尚的,有德行的,与中文中的“君子”有着相同点,如此翻译能够让英语读者感受到更多的文化厚度。
2.2 和谐价值的体现
唐朝有茶人裴汶所著的《茶述》中曾经指出,茶的功效就在于“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表明了茶的精神就在于“和”。后世也有诸多学者认为,我国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就在于对“和”的体现。和,便是合,有和谐、也有协调的含义,中国古代思想中多有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茶便能够将这种思想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通常的,泡茶本身就是一个“和”的过程,茶是茶叶与水的结合品,茶是否能够与水合二为一,是泡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中庸思想中,“和为贵”也是其重要思想,茶的精神也与之相同。陆羽在《茶经》中也将这种和谐价值观有所展现,比如《茶经》第二章“茶之具”中就说道“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以及第六章“茶之饮”中写到“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在诸多翻译中,有的翻译者对此类语句进行翻译之时,便适当的采用交际翻译的策略,比如“梅雨”一词,有的译本翻译成“rainy season”,并用语句对其进行了阐释(plums are ripening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解释说明了月份的含义,让原本模糊的事物明确的得到解释,将这种融合在中华文化中的词汇,明白的展现给读者。也有的译者在翻译“二月、三月、四月”时使用了“the second,third,and fourth months”进行翻译,并对其加以说明,阐释了中国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使英文读者能够联想到在不同的时节中,气候是如何变化的。同时,上述两句话也可以通过语义翻译的策略展现给目的语读者,为读者解读茶事每年在什么时节进行的,讲述茶生长的环境以及茶的习性。在上面的两段话中,都展现出茶生长,成熟与天气的关系,以及人们种茶采茶与时节的契合,这与中庸之道所讲述的“和”有着相同之处,翻译工作者也应当通过语义翻译将这种思想传达出来,让目的语读者得到精神领悟。
2.3 中庸基本原则“过犹不及”的体现
在《茶经》中,第五章“茶之煮”中提到,“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炎凉不均”以及“茶性简,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这两句所讲述的都是烹茶过程中,火候与茶水比例关系,要把握好一个度才能将茶烹的更加完美。凡事讲求一个“度”,过犹不及也正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人在做事之时能够掌控住做事的分寸,让事态的发展恰到好处。而烹茶也是这样一个把握分寸的过程,这一点不论是烹炒茶叶时,火候的掌握,还是在冲泡茶水时,水量的多少,茶性之简,使得其对火候与水的要求都是极高的,过多过少都会影响茶水最终的口感,想要将茶水最佳的口感展现出来,就必须适量把握。这些文本内容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将烹茶的过程展现的更加到位,同时将思想进行传达,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应当结合在一起,比如使用“uneven”和“undue”这两个词来展现度的含义,不仅能够表现烹茶时的情境,同时也将中庸中的过犹不及思想表达出来,让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中华文化。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便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虽然后世又有佛学思想,道教思想等诞生,但是传统文化中的茶道精神与儒学思想更为紧密,处处都能够体现出儒家思想的中心。同时茶圣陆羽自小便生活在儒学思想的家庭中,并且曾拜于儒学家邹夫子门下,长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并且提取了儒家中的精华思想,将其与茶道结合在一起。因此,作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中庸理论,便完完整整地体现在《茶经》这部著作中。通过上文的分析,想要将《茶经》里的中庸思想完整的翻译成英文,交际翻译策略与语义翻译策略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些翻译策略并不会单独拿出来使用,他们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汉语翻译成英文是,许多有关于文化的部分无法得到确切的表达,而为了能够更多地表达汉语文化,翻译者通常会选择语义翻译,然而这种翻译却容易让外文读者产生疑惑,所以通过交际翻译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灵活运用,寻找到二者能够相辅相成的方向,最终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才是汉语经典翻译的理想手段。只用通过二者的结合,才能够让翻译与原文本更加贴近,同时也让读者对其理解。
参考文献
[1]陆羽.姜怡、姜欣译.《茶经》[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子思.刘强译.《中庸》[M].哈尔滨出版社.2007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
[4]杨平.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5]张沉香.功能目的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6]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余玉秀(1978-),女,湖北云梦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