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重光 杨高全
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基本特点之四:兼收并蓄
胡重光杨高全
自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编写放开以来,特别是本轮课改开始之后,老师们对小学数学教材的讨论日渐热烈,各种意见越来越多。对于这些意见,教材采取了一种十分稳妥的处理方法:兼收并蓄,既编入新意见,也保留旧内容。同时,由于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教材也就相应地介绍了多种算法。类似这样的处理多了,也就形成了一种特点。兼收并蓄当然有它的好处,比如多介绍几种计算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但也要遵循几条基本原则:1.“兼收”的意见必须是正确的;2.错误的观点或方法必须被纠正或淘汰;3.不同的观点或方法如果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则劣者不应兼收;4.不符合教学目标的方法,即使是恰当的也不应兼收,因为我们必须以有限的教学时间学习最应该学习的知识。
算理是指计算的根据,它直接决定计算的方法。我国的教材原来是以数的“分与合”作为正整数加法的算理的,现在的教材仍然首先介绍“分与合”(如图1所示)。
图1
在进行了一定数量的练习后,就引入相应的加法和减法。具体地说就是:
因为1和3可以合成4,所以1+3=4,3+1=4。
因为4可以分成1和3,所以4-1=3,4-3=1。
这一算理我们使用了多年,但是本轮课改开始以来,它受到了质疑。原因看起来很清楚:1和3可以合成4,与1+3=4或3+1=4其实是同义反复,后面两个式子也一样。
那么正确的算理是什么呢?弗赖登塔尔明确指出:“加法是向前数数,减法是向后数数。”其原理就是自然数的序数理论,并且学前儿童正是这样算数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材采用了如下的处理办法(如图2所示)。
图2
图2介绍了计算3+2的三种方法。左右两种方法都是数数,中间的方法则是数的合成。可以说这样编排充分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
但是根据前面的三条原则,“数的合成”这种方法应当淘汰,另两种方法都是数数,而左边的方法明显比右边的复杂(特别是当数字较大时),从1数起也是不必要的,所以也不应收入。
整十数加整十数,看起来很简单,但也有不同方法可以兼收并蓄。(如图3所示)10+20的两种算法中,第一种算法的道理十分清楚。它利用了计数单位来说明算理,其原理与量的计算一样:1米+2米=3米,1公斤+2公斤=3公斤……不管是什么量相加,只要单位相同,将量数相加即可。量的加法比数的加法更具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儿童在生活中多有接触,因此容易理解。如果教师结合儿童熟悉的实例进行类比教学,将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种算法只列出了两个算式,并没有说出任何道理。我们不能说:因为1+2=3,所以10+20=30。把这种算法写在这里,难免会促使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
图3
这里的“兼收并蓄”在于教材既要求学生口算,又要求学生笔算。
(一)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这一内容安排在二年级上册(如图4所示)。
图4
这里介绍了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掌握两种方法是否更好呢?从例题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不进位加法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不进位。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这应该是相当容易的。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再费时费力去写竖式。如果考虑到后续学习的必要,就更应该要求学生口算了。因为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万以内的加法中,对于35+34和39+44这样的加法(后一道是进位加法),是要求学生口算的,并且只介绍了口算,没有介绍笔算。熟练掌握二年级上册的口算,就可以为这里的难度较大的口算打下基础。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这一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教材通过一道应用题学习算法。在介绍竖式计算前,先利用形象的“点子图”讲了两种思路和算法(如图5所示)。
图5
右边的思路和算法与竖式笔算是一致的,可以帮助儿童理解竖式的计算原理,并且把点子图分成10套和2套两部分,可以形象地说明14×12=14× 10+14×2,即乘法的分配律。但是点子图是先用10乘,后用2乘,竖式是先用2乘,后用10乘,两者顺序相反。因此,点子图应改为2行的在上,10行的在下,算式也应相应地改变顺序。
左边的算法则有点奇怪:它与竖式计算毫无联系,如果说是让学生学习口算——这已与本节的教学目标不一致——也比右边的算法更难:左边要算两道进位乘法算式,而右边的两道乘法算式都不进位,并且非常简单。由此看来,教材增加这种算法,似乎只是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
笔算和口算不能简单地看作两种计算方法,而应视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笔算相比,口算对儿童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也更能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不应该把它们作为不同的计算方法由学生自由选择,而应该根据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要求他们掌握其中的一种。一般来说,能口算的,应该要求学生口算。
教材中的“兼收并蓄”还有其他例子,为了兼顾系统性,本文只选讲了计算方面的例子。(本文是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3CJC004)、湖南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建设项目资助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思想